夥伴在參加“咖啡大師”項目過程中不僅使自己在興趣,以及專業素養上得到提升,而且對星巴克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薑承剛博士點評:我們要保證每一項活動,都是對企業文化的又一次深化與詮釋。)除此之外,星巴克還以“實地考察”的形式讓夥伴們感受咖啡文化。今年5月份,星巴克組織中國地區夥伴去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進行了一次“咖啡原產地”之旅。應龍也幸運受邀,“在那邊親自去采摘咖啡,嚐咖啡,目睹了星巴克如何采購高品質咖啡的全過程。作為一個普通職員,這些親身體驗的價值大過物質上的東西。”應龍說。
信任是紐帶
今年4月18日,星巴克舉行了全球首次夥伴與家屬論壇,邀請了1200多名夥伴及其家屬參加。會上發生的一幕感動了很多人。
作為區域營運總監(負責北京及河北周邊城市門店運營管理)的吳曉雷上台給夥伴頒完獎準備離開時,主持人示意他留在台上。正當他納悶之際,主持人宣布了一項任命,給台上的吳曉雷“幸福的一擊”:他被任命為華北區域營運總監,負責華北及東北地區的門店運營管理。與此同時,吳曉雷的母親也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走上台與他一起分享這一驚喜。“所有這些我都被蒙在鼓裏,又驚訝又高興,我激動得差點說不出話來。”吳曉雷談及此情此景又忍不住動容。“這份‘禮物’太意外了。這是我的一個願望,但我覺得自己還可以做到更好。”公司對吳曉雷充分的信任給予了他莫大的肯定和鼓勵。
在星巴克,“信任”是一種企業“性格”。星巴克的員工流動率在全球零售和餐飲行業市場上低於平均水平,CEO霍華德·舒爾茨認為,這主要得益於企業與夥伴之間的信任關係:“我們在塑造成功的外部品牌形象之前,必須在內部,也就是在我們的員工和夥伴當中建立一個‘品牌’,這就是信任。”星巴克通過與夥伴建立起穩固的信任關係,然後通過他們來和顧客(客戶)建立起‘朋友’關係,進而給客戶提供更好的體驗。“星巴克不隻是一家賣咖啡的公司,它提供的是一種體驗,維持良好體驗最核心的要素是對人的尊重。”霍華德認為星巴克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人。
目前星巴克在中國的48個城市已有超過600家門店,並計劃在2015年實現在70多個城市運營1500多家門店的目標。這一發展速度無疑對人員和服務的一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創建早期就不提倡打廣告、做市場營銷的星巴克把更多資源用於幫助夥伴成長,建立未來的職業發展機會。
為了使夥伴分享企業的發展成就,星巴克除了提供全麵的薪酬福利保障外,還推出了股票期權方案——“咖啡豆計劃”。所有星巴克直營市場的夥伴,無論是全職,還是計時的咖啡吧員,隻要在一年中累計工作時間達到或超過360小時,就可以擁有星巴克咖啡豆股票。每年,星巴克董事會對公司當年業績和費用做出評估,並決定獎勵給夥伴們的星巴克股票的額度。隨著夥伴們在星巴克的成長,他們擁有的股票也會不斷增加。
“在星巴克由於企業文化的影響,我們更願意接受新事物和迎接新挑戰,並積極與人分享,在這個過程中對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提升。慢慢地,我從開始是自己做得好,到引導別人,然後到管理一個小團隊,直至大團隊,現在是一個區域,很多動力都是來自於企業給你的信任。”吳曉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