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成職場人不願意加上司微信 保護個人隱私是主因(2 / 2)

對此,有38.61%的網友選擇了在朋友圈屏蔽領導或者減少發布朋友圈的次數。“現在微信也成為了工作的工具,所以除了工作需要,上的也不多了”。此外,還有16.21%的網友表示會重新開一個微信號作為應對措施。一位網友就表示,由於單位要求每一個員工在朋友圈分享公司的廣告並統一頭像,所以他選擇重新開一個小號。“新的號隻加了親戚和朋友,除了個別關係好的,堅決不加單位的同事和領導了。”

不僅是下屬對於加上司為微信好友有“陰影”,上司們也“有所顧忌”。調查顯示,有53.16%的網友表示,如果自己是領導,也不願意去加下屬的微信。有37.26%的網友擔心“會給下屬不必要的壓力”,也有34.19%的網友表示此舉也是為了保護自己的隱私。

而對於微信方便工作的說法,有的網友則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有一位網友就表示,其實現在工作上的交流方式很多,手機號、QQ號等許多方式,添加微信的意義不大。“比如我的QQ號已經加了不少同事,所以現在已經是工作QQ了,再添加微信感覺作用重複了,而且這樣也會讓我覺得我沒有私人的通訊工具。”

分析:工作和生活沒有完全分開

對於出現超過半數職場人不願意加上司為微信好友以及上司不願意加下屬微信的現象,曾獲得“2011中國人力資源先鋒HR”榮譽的屈輝認為,這依然是沒有將生活和工作分開所造成的。“這樣的現象源於我們對於私密空間的保護,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空間。

而對於上司也“抵觸”加下屬微信的原因,屈輝認為,一方麵自然是從個人隱私的角度考慮,另一方麵也是出於工作的考量。“從管理學的角度來說,上下級希望能夠保持一定的距離,對於上級的管理者來說更是如此,這樣對於他們工作的展開會更加有效。”

建議:“朋友圈”裏不該有上下級

屈輝認為,微信確實增進了員工之間的溝通,不過工作上的事情可以通過微信群的形式。“上司和下屬之間的溝通並不一定需要單一的點對點進行。在微信群裏也可以讓員工暢所欲言地談談自己的觀點,或者聊一聊新近開展的活動。這也是交際圈的一種擴充。”王穎認為,“其實微信在交流工作上並不是特別合適,可以通過群組或者是其他的工作軟件來代替其交流的作用。至於加不加上司或者下屬的個人微信,則應該尊重個人的選擇。”她表示,針對目前許多職場人工作和生活“捆綁”的現狀,還是應當在意識上盡量將生活和工作區分開來,在工作時也應盡量減少私人溝通。在不涉及公司機密的情況下,讓“朋友圈”回歸到“朋友的圈子”這一本質屬性上來,不該有明顯的上下級區分。“公司也可以做好相應的疏導,例如對公司的部門經理進行相關訓練,培養將工作和生活區分的意識,做到未雨綢繆。”

(來源: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