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電視攝像師的職業素質(1 / 3)

在電視業界龐大的攝像隊伍中,有許許多多出類拔萃的業務高手,他們和其他同仁(諸如策劃人、主持人、電視記者、錄音師、燈光等)一道,共同創作出膾炙人口的優秀電視作品,有些勘稱為電視精品,載入了電視發展的史冊。當然,毋庸諱言,在電視攝像隊伍中,也存在著良莠不齊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電視作品的質量。因此,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電視攝像師,合格的電視攝像師應當具備什麼樣的素質,就成為“電視攝像”這門學問研究的議題。作為黨的喉舌,作為黨的宣傳者的電視人,攝像師首先應當具備的是政治思想素質,其次是良好的專業知識技能,再次還要具有文化藝術修養。隻有具備了這三種素質,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電視攝像師。

第一節政治思想素質

電視攝像師作為新聞工作者,作為黨和政府的宣傳者,作為民意的轉達者,必須具備優良的政治思想素質。政治思想素質包括:政治修養,要認清新聞事業的黨性原則,時刻保持高度的黨性原則;思想修養,不唯上,不唯書,隻唯實,做一個實事求是的人,做一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職業道德修養和法製觀念;另外,還要具有高度的敬業精神,為了黨和人民的新聞事業,無私奉獻。

要成為一個合格的電視宣傳工作者,成為一個優秀的電視攝像師,在政治思想方麵要求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一、正確的政治觀點

在我國,新聞工作者的政治觀點就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根本原則就是黨性原則。黨性原則是一個政黨的政治主張、思想意識和組織原則在新聞活動中的體現。在思想上,要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新聞工作的指針;在政治上,要宣傳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在組織上,要接受黨的領導,遵守黨的組織原則和新聞宣傳工作的紀律。電視宣傳工作者,無論是編輯、記者、主持人還是攝像師,在從事新聞傳播工作時,都必須服從一個基本要求:闡述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觀點必須準確。要緊密聯係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際,緊密聯係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實際,解決思想和理論問題。同時,防止形式主義和實用主義兩種傾向。在原則問題上,旗幟鮮明地宣傳黨中央的思想和主張,對那些一時難以全麵準確地理解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的群眾,要通過耐心細致的解釋、說理,進行疏導和教育,使之成為億萬群眾的自覺行動。。

作為電視攝像師,要堅持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就要做到:

(1)必須全麵、準確、生動地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構建和諧社會起到正確的宣傳作用。

(2)必須全麵、準確、生動地宣傳黨的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電視攝影師必須在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不允許在電視的公開報道中發表同黨的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相反的言論。

(3)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遵守黨的組織原則和宣傳紀律。新聞宣傳是黨的一條十分重要的戰線。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重要原則和製度,是堅持黨的領導的一個重要方麵,必須始終牢牢堅持,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電視攝像師服從黨的領導,不僅指組織上的服從,而且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創造性工作,使黨的思想觀點、黨的方針政策,迅速、廣泛、準確和生動地同群眾見麵。在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的前提下,電視攝像師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4)必須深刻認識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黨性與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作為新聞工作者的電視攝像師,在新聞實踐中要明確,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是高度統一的;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黨性和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在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全部工作中,對黨負責與對人民負責應當是完全統一的。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是黨得以生存的基礎和力量的源泉。

(5)必須深刻認識社會主義新聞自由與資本主義新聞自由的本質區別,防止濫用新聞傳播自由權利的現象。

黨對新聞事業的領導主要是思想上、政治上的領導,是對宣傳黨的思想觀點、方針政策的領導。曆史經驗表明,隻有堅持黨的正確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政治路線和思想路線,發揚黨內民主和社會主義民主,才能保持和加強黨和人民群眾的聯係,才能有效發揮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紐帶作用,做到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的統一。

二、紮實的政治理論基礎

電視攝像師作為新聞工作者,一定要為自己打下紮實的理論基礎。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電視攝像師的政治必修課。

毛澤東同誌曾經告誡新聞工作者:“我們的政策,不光要使領導者知道,幹部知道,還要使廣大群眾知道。有關政策的問題,一般都應當在黨的報紙或者刊物上進行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則,就是要使群眾認識自己的利益,並且團結起來,為自己的利益而奮鬥。報紙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工作任務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廣泛地同群眾見麵。”

雖然,毛澤東同誌關於新聞工作的講話是針對當時的報紙而言的,當時沒有電視,但對今天的電視攝像師來說,同樣是有指導意義的。

在新時期,胡錦濤同誌在2003年12月於北京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作了重要講話。胡錦濤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宣傳思想工作要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麵的工作:

首先,堅持把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首要任務。其次,堅持把為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服務作為宣傳思想戰線的中心工作。要高度重視和精心組織推進改革過程中的宣傳輿論工作,著力營造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良好氛圍,營造倍加顧全大局、倍加珍視團結、倍加維護穩定的良好氛圍。第三,堅持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宣傳思想戰線極為重要的任務。第四,要深入開展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曆史教育和國情教育,深入開展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曆史教育和國情教育,引導廣大幹部群眾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規律,正確認識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不斷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要大力宣傳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要求,著力營造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的良好氛圍,深刻闡述群眾利益無小事的道理,多辦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好事實事,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群眾的心坎上。第五,堅持把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作為宣傳文化部門的重要任務。新聞工作要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麵宣傳為主的方針,唱響時代主旋律,在全社會形成和發展積極健康的主流輿論。第六,堅持把加強和改進對外宣傳作為宣傳思想戰線的一項戰略任務。逐步形成同我國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對外宣傳輿論力量,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

電視攝像師作為電視新聞工作者,一定要在思想上打下牢固的理論基礎,才能在實際工作中,方向明確、立場堅定、態度明朗、導向正確。

三、良好的職業道德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規範是電視攝像師道德得以貫徹和實現的重要前提。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社會主義新聞傳播事業的第一個成文的職業道德規範條例,是1981年由中宣部新聞局和中央新聞單位共同商擬製定的《記者守則》(試行草案)。1991年1月19日,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一致通過了《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第一個正式頒布的新聞職業道德規範。1994年4月,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四屆第二次全體會議又對《準則》進行了修訂,使其更全麵、係統。

電視攝像師的職業道德指的主要是職業行為的道德原則和規範。道德,是約束我們行為的不成文的規定。任何人,都不能無德,無德則無法立足於社會之中。職業道德和普遍的道德一樣,是電視攝像師的必備素質。

電視攝像師手中掌握的鏡頭,是電視觀眾捕捉現實生活的第一道關卡。電視攝像師職業道德的高低,直接決定了電視觀眾的“視力水平”。

電視攝像師的職業道德較之其他職業道德,具有更為鮮明的階級性和更為強烈的政治色彩。電視攝像師在從事新聞活動和藝術創作的時候,由於媒體自身的優勢,所體現出的社會教化功能和輿論導向功能,顯得更為突出。

四、無私的奉獻精神

電視攝像師作為電視工作者,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職業特征,才能做到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所謂“職業”,是指社會分工中以特定手段和技藝向公眾提供專業服務的工作和崗位。電視攝像師就是以電視攝像的特殊手段,為公眾提供電視畫麵信號的人。電視攝像師以新聞傳播手段向社會提供信息服務,在社會分工中擔負著特殊的社會職責。作為電視工作者,攝像師在促進社會的有序發展、推動社會的全麵進步方麵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這種社會功能,是通過新聞工作者的職業行為體現的。

觀眾最先接觸到的是攝像師的工作。攝像師既要在拍攝現場對被攝主體表現出愛憎分明的態度,又要注意保護被攝主體的利益和電視觀眾的利益,不能用誘導或其他不道德的方法獲取某些畫麵以達到嘩眾取寵的目的。電視工作者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代表的是人民群眾的利益,電視工作者的道德觀念對電視觀眾的道德觀有強烈的影響。

1.作為電視攝像師,應當對工作保持高度熱情

電視攝橡師雖然也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經常出入在大庭廣眾之中,在一些人看來是風光的。但是另一麵別人往往是看不到的,他們常常工作在惡劣的環境當中,承擔沉重的工作壓力和高強度的工作任務,身心健康可能受到不良影響。比如在表現青藏高原的哨所時,由於高山缺氧,高原反應,正常人在靜止的情況下尚感身體不適,攝像師還要肩扛攝像機、不停地尋找機位,進行取景拍攝,其工作強度可想而知。沒有高度的敬業精神、工作熱情,以及良好的身體條件,很少有人能勝任這樣的工作。

2.作為電視攝像師,應當具有高度的耐心

電視攝像師在具體的拍攝過程中,應該具有高度的耐心和靈活的反應。攝像師的工作之一就是通過攝像機鏡頭,從雜亂的外部世界中挑選和捕捉最能反映事件發展或本質內容的畫麵形象,以及被攝主體的典型動作、表情和語言,或者最佳的光線效果等。攝像師在拍攝現場,必須善於等待,等待最富有表現力的時機、等待關鍵人物的活動、等待精彩場景的出現,特別是在拍攝重大新聞或不受控製被攝對象的時候。這種耐心是拍攝的條件,也是做好工作的保證。

第二節專業知識技能

作為一名電視攝像師,僅僅有政治修養是不夠的,必須還要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有了專業知識的武裝和操作技能的支持,才可以馳騁“沙場”。

一、電視攝像師應當具備的基礎技能

(一)熟練掌握電視攝像的分類

熟練掌握電視攝像的分類,就能知道自己是在做什麼,自己所做的工作與他人所做的工作有什麼不同,自己工作的特點是什麼。隻有對自己幹的事情了如指掌,才能突出工作的特色,做出好的作品,這是一個基本的前提。

根據電視節目的類型,電視攝像可以分為兩個大類。

1.紀實類攝像和藝術類攝像

按照電視節目內容和拍攝方式的不同,電視節目可分為紀實類和藝術類兩個大類。紀實類節目包括電視新聞、電視紀錄片、紀實性專題片等;藝術類節目包括電視劇、文藝節目、廣告和MTV等。紀實類節目采用的是紀實類攝像,藝術類節目采用的是文藝類攝像,即紀實類攝像和文藝類攝像的主要區別在於記錄對象、方式和表現目的的不同。

紀實類攝像所拍攝的對象是現實中的人和事,紀實攝像所表現的東西是不可逆轉、具有不可重複性。在拍攝過程中,攝像師不能介入現場事件中對事件進行組織和安排,隻能是整個過程的目擊者和記錄者,隻能將事件真實地、完整地表現在觀眾麵前。因此,攝像師在拍攝時應時刻注意事件的發生進程,將最具典型意義的人和事呈現在電視屏幕上。

藝術類攝像所拍攝的對象通常是虛擬的人和事,整個過程強調創作人員的主觀表現和藝術修養。被攝對象多為具有表演經驗的演員,事件也是經過安排設計的,因此具有假定性和可重複性。攝像師的任務是將攝像機前的活動以最具感染力的形式呈現。

2.演播室類攝像與外景類攝像

根據節目拍攝現場的不同,可將電視拍攝分為演播室類和外景類兩種類型。

演播室類電視攝像是在專業化的電視演播室或攝影棚內進行。拍攝現場擁有係統的燈光照明、精良的電視攝錄設備和音響設備。在拍攝時一切設備都被調試到最佳狀態,現場燈光是穩定的。所有參與人員包括演職人員和現場觀眾都積極配合攝製活動,攝像師直接受到現場編導的調度,並和其他技術人員協同工作。

外景類電視攝影是在生活實際中進行的,攝像師必須適應現場多變複雜的拍攝環境。在多數情況下,環境對攝影師的工作要求提高了,給攝像師尋求最佳狀態帶來一定的困難。相對來說,外景類的攝像師需要更強的組織能力和技術技能。

(二)熟悉攝像機的類別

一名合格的電視攝像師,對自己使用的設備有一個準確的認識是基本的要求。

攝像機按照其拍攝質量、檔次高低可分為以下幾種。

1.家用級攝像機

主要特點是經濟、小巧、操作簡單。主要應用於圖像質量要求不高的場合。

2.專業級攝像機

多用於廣播電視以外的專業領域,並因此而得名。比較輕便,價錢相對便宜,圖像質量略低於廣播級攝像機。

3.廣播級攝像機

應用於廣播電視領域,圖像質量高,性能全麵,適合於各級電視台在演播室和現場節目製作的場合下使用。在允許的工作溫度範圍內,圖像質量變化很小,幾乎無任何失真,色彩逼真。在工作環境惡劣的情況下,也能拍攝出令人滿意的電視畫麵。但是與其他種類的攝像機相比,價格貴,體積大,重量也比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