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社區裏的托老所(1 / 2)

日本社區裏的托老所

觀天下

作者:胡澎

日本是一個老齡化程度相當嚴重的國家,目前每4個日本人中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如何對自立的老年人予以支援、對生活不能完全自立、或需要他人照顧的老年人進行養老護理,一直以來是日本積極探討並謀求解決的課題。

日本老人多居家養老

據調查,大部分日本老年人都希望居家養老。然而,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家庭結構的變化,僅僅依靠家庭成員對老年人進行護理已變得十分困難。與此同時,機構養老也出現了諸多問題,質優價廉、口碑好的養老護理機構,常常是一床難求,而純營利性質的養老院費用高昂,令一般家庭望而卻步。因此,單純依靠家庭成員以及單純依靠公共養老機構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護理需求。

近年來,一種貼近社區的小規模多功能養老護理機構開始出現,包括日間照護中心(托老所)、認知症老人集體公寓、短期入住機構等。這些機構大都建在老年人日常的生活圈內,由普通民宅改建而成,老年人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社區環境中接受照料和護理,也方便家人看望。這類小規模的養老護理機構每天大約有10名左右利用者,不僅滿足了老年人多樣化的養老護理需求,也受到社區有困難家庭的歡迎。

我在訪日期間參觀了“世田穀日間照護中心北烏山”,該機構位於東京西部的世田穀區。目前登記的會員有數十人,平均每天有七八位老人來中心接受護理。他們中有的身患疑難病症、有的有輕度認知障礙症、有的有腦血管病等後遺症、也有癌症晚期患者。中心采取預約製,派車接送,早上將其接來,傍晚再送回家,如果老人的家人下班晚,老人也會在吃完晚飯後被送回去。白天,老人們在中心接受日常的生活服務、護理服務及護理預防服務,如:吃飯、洗澡,在專業人員的幫助下進行康複訓練。有幾位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認知症。為讓他們保持自尊,並鍛煉他們的生活能力,工作人員會讓他們幫著做一些擇菜、掃地、擦桌子等簡單勞動。我們參觀的時候,廚房裏有一位穿著圍裙的老太太正幫忙做飯,見到我們到來,不斷衝我們微笑、鞠躬。

世田穀日間照料中心是一家企業性質的養老護理機構,由於所在街區屬高檔住宅區,房租比較貴。幸運的是,日本2000年4月實施了《護理保險法》,按照該法規定,加入保險的老年人根據健康狀態被劃分不同等級,並接受相應的護理服務。接受護理服務,隻需負擔護理費的10%,其餘90%由保險來負擔。護理保險法的實施大大緩解了家庭成員的經濟負擔和護理負擔,也保證了養老護理機構的經營得以良性運轉。負責人也坦承,公司成立時間不長,麵臨諸多問題,如:缺少專業人才,工作時間長,報酬也較低,但他還是對自己的職業選擇無怨無悔,“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老的這一天,能為老人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感到人生很有意義”。

“大家來此集合吧”

富山市一家從事養老護理的非營利組織“大家來此集合吧”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十多年前,我曾在富山市度過了三年多的留學歲月。時隔多年,重回富山,深刻感受到富山的老齡化程度之高。

這家日間照護中心成立於1993年,是富山縣第一家民營托老所。它位於富山市遠離市中心的一片居民區,也是由一處普通民宅改造而成的。老人們白天在托老所裏吃飯、聊天、看電視,也接受洗澡、剪指甲、按摩等護理。天氣好的時候,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老人們會出去散散步,曬曬太陽。工作人員還會帶領健康狀況良好的老人進行一些簡單的農業勞作,享受親近土地和勞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