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看了風天淵提供的證據爭論半天最後都認為風天淵的決斷是正確的,也是從那時起風子安的命運就被定了下來。

天字牢房裏的犯人要麼是皇親國戚要麼是十惡不赦的狂魔,風子安頗為自嘲,如果自己不是對風天淵還有這麼一點用處,估計自己現在早就被扔到亂葬崗了。

天字號牢房燃著的火把將整個牢房照的通明,一批批換崗的士兵,帶走了飄然的時光,三天不短不長,很快就過去了。

皇子被斬的消息瞬間傳遍了永夜的大街小巷,百姓都趁著熱鬧跑到刑場,墨殤白獨自一人拿著酒杯坐在街邊最高的樓閣上默默的看著刑場上的一切。

隨著監斬官的一聲令下,刀斧手手起刀落便將風子安的人頭砍下,皇子又如何到最後依舊逃不了這樣的命運。

張衛算著時間站在書房的窗口歎著氣,“引珩啊,你對四皇子的事有何見解。”

王引珩放下手裏的書,推著輪椅來到了窗前,他這幾日在飛鴿的調理下已經可以短時間站立了,風天淵對王家的探查似乎也因為這幾日的事停滯了。

“學生愚鈍,大抵隻能猜到四皇子之事並非這麼簡單,隻不過皇上不希望外傳,便也就借此事出掉礙眼之人。”這幾日的相處,王引珩已經大體了解了張衛的個性,實話實說比起藏掖更會讓他滿意。

張衛點了點頭,“的確是如此,朝堂之事瞬息萬變,五皇子重返權力中心與其說是他表現的好,倒不如說是平衡的一種手段。”

“師傅認為剩下的皇子中誰最有可能成為最後的贏家。”這是第一次王引珩很直白的問出了自己最好奇的問題,幾年的空白期讓王引珩即便現在已經走進了權力的焦灼區也還沒能準確的摸清楚所有皇子的情況。

聽到王引珩問這個問題,張衛摸了摸胡子,腦海裏浮現了今日在朝堂上幾個皇子的表現,“太子武斷,這是他常年鎮守邊疆留下的烙印,絕不是為君者好的表現,他外祖父的勢力頗大,皇上對此已是不滿。但太子手握兵權對於其他皇子來說是個不小的威脅。”

王引珩聽了幾句就知道張衛是在給他分析當今皇子的性格與局勢,便認真的分析起來,看到王引珩聽得認真,張衛便大感欣慰,在得知王引珩最近治療情況有所好轉之後,張衛倒是很願意將所學所知悉心教於他。

“二皇子此人性情穩重心思極重,五皇子羽翼不豐好控製,他們兩人日後的勢力分布會跟之前四皇子跟二皇子時相當。”言下之意張衛沒講,王引珩便也明白了,既然原本的無用了便換個新的就行了。

張衛說到這,便轉身走到桌前坐了下來,似乎不打算在說什麼了,王引珩便轉身說道,“三皇子如何,師傅可有見解?”

張衛聽到王引珩提到風寂庭便笑著搖了搖頭,“關於三皇子老夫並無法估量,三皇子常年遠離朝堂,即便現在因為三王妃的緣故跟劉福這個鎮遠大將軍搭上關係,可注定也改變不了什麼,最多也就是皇上給太子的一個威壓罷了。”

王引珩在張衛提到劉福的時候,緊緊的攥起了手,張衛盯著王引珩看了一陣便歎了口氣,“他日你若是學成想要效忠一人的話,師傅建議你選三皇子。”

“為何?”幾乎沒有停頓,王引珩便出口問道,單從分析的情況來看,怎麼選都不會是三皇子才對,雖然王引珩從一開始就是準備幫助三皇子的,畢竟他跟自己的妹妹是拜過天地的夫妻。

張衛看著王引珩淡淡的笑了一下並沒有給他解釋,甚至可以說張衛自己都不清楚到底為什麼自己就那麼相信那個女子能夠做到她想做的事,能夠將本該屬於她的都奪回來。

元天國的使臣剛啟程回國,風天淵便下旨讓太子帶兵回邊疆,準備應對元天國的行動,對此太子風子瀚是十分不滿的,可他又無法抗旨不尊,隻不過他把這一切都歸咎於他外祖父的籌謀,可這次他的確是誤會上官雄了。

上官雄對於風天淵的旨意也是毫不知情,他也不讚同這個時候讓太子領兵,畢竟這次或許真的會開戰也說不準,戰場上刀劍無眼,萬一太子真的上了戰場受傷了,那他豈不是得不償失。

本想讓上官嫣在風天淵耳邊吹吹枕旁風,可在太子出發之前,上官嫣連風天淵的衣角都沒看到,就這樣風子瀚要領兵回邊疆的事便無可更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