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之戀

文明視野

作者:陳默

浮生若夢,人生如歌,麵對生來的追求與掙紮,我們隻能順流而上,抑或溺水而亡。於是,行在路上的心,成了我們漂越於塵世濁流的奇葩。既如此,就讓我們攜著各自的心靈來一次完美的漂泊吧。

暢想在彩雲之上

腳下遠山色,身旁夕陽紅/流星透明心,銀燕穿雲空/天高無絕頂,鬆清望蒼穹/人心無常竟,世事雲來分。

2012年與團友在機場相聚後我們一同登機,開啟了屬於我們的俄羅斯之旅。

這一路,我們在客艙內一直緊追著太陽,舷窗外的太陽沒有一絲殘陽如血的意味。我們坐在客艙裏用一種俯瞰的姿態,體味著夕陽帶給我們的別樣感受。也許是時差的關係,這天的晚霞時分變得悠長而愜意……

飛機追著太陽飛行,我們的心亦追隨著太陽前行。此刻,飄渺的雲霧就在腳下,我們睜著眼睛看著塵事遠去;此刻,我們離太陽最近,離紅塵最遠;此刻,方才領悟,決定距離的並不是時間和空間,而是心靈。也正是此刻,這五個半小時的飛行,讓我們清醒地過著夢一般的日子。

抵達時已是夜裏24時23分,將要去往的莫斯科,有著什麼樣的美麗,有著什麼樣的變化,有著什麼樣的收獲,有著什麼樣的相遇,都要等去到那裏才知曉

萬裏空中不眠夜,白雲身邊見月娥。

星光如燭仙態近,眼前光動仙夢多。

身飄俯首有彩殿,臨空靈光染你我。

長風長空思緒遠,欲知歸途行如何。尋夢紅場

每次來紅場,總會懷揣著心事——借莫斯科深沉悠遠的天空,撥開那天光雲影,做一次人生的回想,做一次多彩的夢。

感謝那飛翔的“銀鷹”,將我送抵莫斯科的紅場。10月正是秋風送爽的季節,抵達時已是華燈初上的時分,周遭一片靜謐,時間仿若靜止於此。我靜靜地立於莫斯科紅場的青石之上,聆聽著自己的心跳,手裏的鏡頭大睜著眼睛,記錄著屬於我的那份美好記憶,尋找著屬於未來的答案。

這座廣場,其名聲遠比麵積大得多。它坐落在教堂林立的中央,廣場以悠久的胸懷擁抱著每一個路人。在中國人心中,紅場或許與革命有著關聯,隻有來過莫斯科的人才知道,紅場的俄文原意其實是“美麗的廣場”。人們常常將紅場比做莫斯科。莫斯科便是它,它便是莫斯科。我用多情的目光,膜拜著這座不朽的建築。如果有一天我變成了一粒塵埃,願能就落在那金光之上。

紅場上留存著革命年代的氣息,那個偉大的人物列寧就躺在這裏。這個不朽的老人,在這裏見證了莫斯科88年的興衰過往。隻是這一點,就讓我們不得不敬重瞻仰。為的就是尋著他的夢,對自己的人生做一次回首。

我知道,進入這片廣場的人,不一定就能領悟全部。隻有帶著虔誠的心,才能感知這片廣場的高遠,才能讓我們的愛恨和著紅場那點點的霓虹落於此地歇息。

鍾聲想起,寧靜的音符傳遞著夜色的幽香,又一次擊中我的心窩,我能稱出它的重量,鍾聲在告訴我,向生命的深處走去,在生命的深處尋找自我。心在瞬間靜止,我記住了莫斯科紅場的午夜12點,不用點燭,隻需靜默,讓心靜靜地膜拜。

偶來紅場午夜行,之間教堂立如林。

靜安用心會神靈,知此遙遠情更濃。

述懷新聖女公墓

秋雨帶著冰冷的涼爽,也帶著沉靜的思考,我們從這裏走過。尋覓著什麼。是26000個逝者的故事?是長亭林園給我們的警示?或者逝者與生者之間時空的對語。

在雨中那位俄羅斯老婦人,一手撐著傘,一手吃力地拔著秋草,她拒絕我們的幫助,甚至拒絕我們幫她撐著傘,我把這一幕的照片帶回家,想想我還能得到什麼。

深秋風帶著涼意,秋雨宣泄著飄零,我們行走其間,聽不到雨聲,但知道雨落地的重量,雨拉長了我們的心事。我們肅靜地尋找著什麼,但究竟要找到什麼,卻無法解答。

這裏靜謐的林園,誠實的土地,沉默的古樹,多情的秋葉,無論什麼樣的情緒在這裏都可以淡淡地流轉。眼前青石的小徑,承載著多少人的腳印與思愁,這裏的每座石碑,仿佛永遠都帶著濕潤的印記。多年前的一天,我曾來過此地。那對俄羅斯老夫婦,坐在木椅上,專注慈愛的看著那墓碑。

這裏的一片欄杆,一塊石碑,一方泥土,甚至一株小草,都會拉開我們的距離。如今,這裏已是旅遊景點。那些奮鬥過的人們創造了曆史,雖然已與我們相隔漸遠,但他們留下的思想卻依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這才是我們此行的方向。

秋風、秋雨、秋葉,秋日的思念,這一切都是清涼的,明淨的,一塵不染的。飛翔的蒼鷹孤傲地眺望遠方,和平的白鴿仿佛要給人們帶來吉祥,那一座座石碑,形態各異的創意,精致唯美的雕工,仿佛是一扇扇或關或開的雕花古門窗。每一座石碑都寄托著親朋好友的無窮思念,此時,我的思念是否能傳遞到異國他鄉人的心裏?

踏出園林,回歸來時的路,這讓我想起,人生是否果有輪回?從起點到終點又回歸到起點,由平靜到喧鬧又歸為平靜。

秋雨雨人生,碑林景色佳。

移步思緒進,古林吐清芽。

林碑濕園地,時機用心拿。

問安激情懷,盛開思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