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遠遠地觀望著皇宮的風采,將自己當作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客人,為旅途找一個驛站,讓心靈在此停留,讓思想穿越時空,任微風吹拂思緒……

我們站在橋邊那古老的華表下沉思,一滴雨、一片水、一座皇宮、一夜星空就能讓我們的心清澈無比,就能將那些遠去的曆史帶到眼前。我們倚著石頭製作的欄杆,開始用相機打撈被河水漂洗過的往事與舊景。

清風細雨看冬宮,二十年前到此遊。

半是半非君莫問,涅瓦河水東西流。

情迷夏宮

路走得多了,總會忘記一些故事。平淡一些好奇,但人生中總有某地某人,會讓我們情迷。關於那未來的種種,我們說不清也道不明,隻知道那某地某人帶給你的溫暖會讓人迷戀。讓人不舍得走開。就像夏宮。

或許,你曾多次來過夏宮遊覽,或許慕名首次踏入這片天地。無論怎樣,你在這裏的每一次每一處停留,都會有一處景致與你共度一段時光,都會有幾位風流人物在你思想空白處填上重重一筆。

來此地追尋海天秋波、宮殿樓閣的景觀,是人熱愛美好的本性所致,來此地探尋風物人情、人文古跡背後的故事,是人生情感的必然選擇。當1705年彼得選擇這片沼澤地修建行宮時,他肯定沒有料到今朝人人都可以來此做一次皇帝,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人前來觀賞。

這裏宮殿樓閣金碧輝煌,清泉溪水連著大海,海麵平靜如初,煙波牽著雲朵,秋葉隨風翻飛,這一切都讓我恍若夢境。夏宮之所以讓人銘記於心,就在於它的氣勢和芬蘭灣的美景相互襯托。猶如金鑲玉的樓閣,屹立在碧海藍天之邊。這座宮殿生長在地海之間,猶如藍白相溶的巨石老玉,永遠泛著溫潤的光澤,雍容又華貴,平和又淡雅。立於夏宮湖藍與白色相輝映的宮殿邊,回首之處,你看到的是俄羅斯的風情、歐洲的建築藝術和深厚的文化氣息;遠眺之時,你可以看到人生的蒼茫萬象。

於是,我們感歎:這裏太美,所以眼睛很累;這裏太大,腳力不夠使;這裏海天一體,想象很單一。夏宮因為有了神話般的故事,神仙般的建造以及勞動者的智慧在我們的思想中更搖曳多姿,耐人尋味,更值得我們銘記一生。

不過人生到底是人生,路過到底是路過,無論我們如何珍惜相聚的時光,如何執著於留戀都是多餘的。畢竟,走過的風景不能帶走,行進的腳步也無法停留。留下的隻有記憶,任憑時光風雨打磨,讓它能潤澤心田便罷。

樓宇夏宮盡,海水湧前來。

秋葉隨風去,吐水會花開。

雲端青白玉,天地英雄在。

晚風惜別情,摧人思緒回。

煙波涅瓦河

我們是在秋雨中登船的,然後,一起雲遊涅瓦河。前幾次來,都隻是在河邊行走,這次登船就像極了赴一場前世的約定。

涅瓦河源頭是拉多加湖,全長74公裏,有30公裏纏繞在聖彼得堡的城市中央,據說這已是世界之最。300多年前,水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繁華與寂寞,河水與這座城市相守相依,相濡以沫,水邊靜止的建築物襯托著這個城市的靈魂,而這條長河卻默默詮釋著這座城市的永恒。

站在船上,河麵被淡淡的雲霧封鎖,河水泛著光亮,如雨霧中這座城市的路,實際這河更像是這座城市的血液,流過每一個角落,滋潤每一個角落。水中的空氣蕩漾著濕潤,乳白色的雲煙隨著水波的顛簸忽遠忽近,岸邊的建築被雨絲鑲嵌在天空與碧水之間。雨霧中兩岸的風光越朦朧,也就越親近,一切都恍若仙境。冬宮、彼得要塞、保羅大教堂、紅色羅斯多羅燈柱、阿芙樂爾巡洋艦、荷蘭海盜船、造船廠、各處的大小教堂,皆跟隨著我們一起靈動起來。

再想這城市,因水而建,以河為軸,水脈靈動,縱橫交錯。運河將這塊陸地分割成了上百個小島,島與島之間的生命之鏈就在於那一座座的橋。據說,這個城市擁有3000多座橋,那麼到底應該怎麼稱呼這座城市呢?水城?還是橋城?這城在水中屹立了幾百年,這橋就這樣靜靜地拉著城市的手,默默地看著橋上的風景,見證著一年年的曆史風情。

我起身立於船首,聆聽著河水的講述。它述說著沉浮,述說著文學巨匠的輝煌,述說著燦爛的文化。我在天地茫茫之間,在煙雨翩翩之中,憑水遠眺,盼望著或許能與那些大師有個短暫的邂逅。然而,一切都是枉然,我還是隻能在大師們的文字中感知痛苦,尋找歡樂,用我這一生的時間。

看著這清澈的河水,我不禁想問:幾經戰火,這眾多的建築為何依然完美如初?上百個島嶼為何溝通有序?幾千座橋梁為何日日暢通?問到此,方才明白,我們要挖掘和學習的,並不是那遠去的故事,而是他們對環境的考量,對自然的保護。

身後一台手風琴,幾把管弦樂,一個響板鈴鼓合奏而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熟悉的曲調將我的思緒拉了回來。看這遊艇,布置簡約,上船的也隻有我們18人。於是伏特加、魚子醬、蘋果、香蕉還有俄羅斯藝術家歡快的歌舞,頓時將小小的客艙營造出了異域文化的氛圍。我們隨歌而動,如醉如狂,帶著快樂一路駛向芬蘭灣。

踏上岸,告別遊艇,這一天的緣應該叫似水流年,這一天的時光應該叫碧海雲天。聖彼得堡與涅瓦河似情人依偎,深情款款,相依相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