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萬三曾在洛州鐵路局幹過副局長。戴部長大義滅親,毫不猶豫地在故地揮起了手術刀。
這次改革,說是突如其來,毫不為過。
在鐵路的曆次改革中洛州鐵路局起起伏伏,有過輝煌,也有過失落。這一次,終於跌到了穀底。
這個中國最重要和龐雜的鐵路局,幾十年的發展和被分拆整合的經曆,幾乎就是一段中國鐵路改革的編年史。
這段曆史中,有鐵路工人社會境況的沉浮,有洛州與漢州兩座城市所代表的地方利益的角逐,還有改革背後政治權力的博弈。
唯獨讓人遺憾的是,在這部生動的改革史中,經濟學的效率原則沒有起到主導作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被消耗在分來拆去的遊戲中。
直到現在,鐵路改革仍然隻是在起步階段的泥濘裏蹣跚,隨著改革的深入,中國人的管理智慧將遭遇嚴峻的考驗。
海河省洛州市,洛州鐵路局大樓門前,各種車輛堵成了一團,前來維持秩序的交警說:“每年春運前後的一個月裏,這座大樓都是洛州市內最繁忙的機關單位。”
鐵路局大樓前的兩條大街,分別名為“京廣路”和“隴海路”。中國最重要的兩條鐵路大動脈京廣線和隴海線的交彙,產生了洛州鐵路局,甚至可以說產生了洛州這座城市。
鐵路一直是這座城市的驕傲,能成為洛州鐵路局的職工,幾年前還是件很讓人自豪的事,但現在,鐵路局成片的宿舍區成了洛州市需要重點整治的“貧民區”。
這場改革,洛州鐵路局內部的人稱為“三家分晉”,京廣路與隴海路交叉口的洛鐵大樓上,那句幾十年未變的標語:“局興我興,局榮我榮,洛局在我心中”,在日益繁華的都市麵前,不禁有些黯然失色。
有些被撤並的站段,“人去樓空,辦公室值點錢的東西都給搬走了!”一名洛州鐵路局的老幹部說:“就像打了敗仗撤退時的情景,讓人寒心。” 有些站段,提前得到風聲後,甚至一個月發了9次獎金。
又是一年春運開始時。在國務院、鐵道部連續下發文件,要求各地鐵路局保證春運的安全、穩定,在這個中國鐵路一年一度的“加班日”裏,沒有人敢懈怠,何況,這是“撤消分局”改革後的第一個春運,對於之前並沒有直接組織過春運的洛州鐵路局來說,保障行車安全的壓力倍增,所有領導都緊盯在調度中心,人心惶惶了半年多的洛鐵局,似乎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但牢騷並沒有因此消失。鐵路職工間流傳著這樣的手機短信:撤分局合站段,烏龜下台鱉上岸;說加薪不兌現,幹部職工全受騙;不發錢叫大幹,你說怎麼不脫線。
脫線是鐵路的術語,就是翻車的意思。
有人說,中國的鐵路改革是有季節性的,每年年初是春運,接下來是“兩會”,要運送各地的人大、政協代表進京,這都需要穩定,所以,“兩會”結束後的3月份,風暴就會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