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作文的不同命運看作文的評判尺度(上)
大家論語
作者:成尚榮
一、 作文的不同命運凸顯評判尺度討論的重要性
作文教學中有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同一篇作文,不同的章節、不同的專家,對其評判是不同的,有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作文的不同遭遇、不同命運,說明什麼?從表象上看,這是一個作文教學評判的角度和尺度問題,然而往深處看,卻是個作文教學的理念和原則問題。這一問題固然會較長時間的延續,但是,如果不作一些深入地探討,有可能在無形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影響作文教學的方向,而且會挫傷學生的信心,使他們不知所措,產生迷惑,因而傷害學生的個性以至今後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現象至今不僅仍然存在,而且還有蔓延的趨勢,盡管我們也常提及,也會作些討論,卻常常讓其從我們的研究視野裏滑過。這固然與我們的研究意識有關係,需要承認的是,這更與我們的研究方式以及能力有關。讓這一話題在我們的教學研究中作更多的停留,有利於作文教學研究的具體、深入,也有助於我們研究意識的增強、研究方式的改進、研究能力的提升。
換個角度看,作文的不同遭遇還沒很好的討論,正是給我們的研究留下了空間,包括思考的空間、想象的空間、改進的空間。而且,也許這倒可能成為作文教學改革的切入點、突破口,很有可能成為一個研究與改革新的生長點。這一生長點的特點是一種“倒逼”:從結果到過程到理念再到原則,尋找新的路徑,然後改變結果。不難看出,這一問題的討論很有必要,很有意義,我們應盡力為之。
二、 不同命運作文評判的案例
為討論方便和具體,我們可以舉些例子。
【例1】 兔子的耳朵
(原文)我養了一隻兔子。這隻兔子是人家送給我的。因為家裏有狗和貓,所以就把兔子放在門口,和貓狗分開養。我每天早晨去上學時,總是抱起那隻兔子愛撫一番。
這是上個星期四的事。那天早晨我去上學,走到門口一看,兔子的兩隻耳朵隻有一隻豎著,另一隻耷拉在一邊。我對它說:“唷!怎麼回事呀?把那隻耳朵豎起來吧!”可是兔子不理我。“那麼,讓我給你扶起來吧。”我用手扶起了它的耳朵。可是一放手,那隻耳朵馬上倒下了。我對阿姨說:“阿姨,請你把兔子的耳朵豎起來。”阿姨就用腳夾起了兔子的耳朵。可是阿姨的腳一鬆開,那隻耳朵又倒下了。阿姨說:“多奇怪的耳朵呀!”說著,她就笑了。
【不同的評判】 這篇作文的小作者是日本人,7歲,川
從作文的不同命運
看作文的評判尺度(上)
大家論語
●成尚榮
悅子,她阿姨叫雪子。雪子的評判是:看了作文,覺得用“腳”的舉動不雅,晚上待悅子睡了以後,連忙把它塗掉,改成“阿姨攥住兔子的耳朵……”本來,最簡單的辦法是把“用腳”改為“用手”,但她考慮不應該教孩子寫假話,才模棱兩可地改成這個樣子。第二天早晨,悅子發現了所改的地方,不理解也不滿意,可阿姨卻說:“用手去碰那東西多惡心!”“這種用腳的沒規矩的樣子怎能寫進去?”而且,在阿姨的理念中,悅子的這篇作文沒寫出意義,“用腳”改“攥住”隻是無奈之舉,隻能作些小修改,以不再影響作文的意義。總之,這不能算篇好作文。可是,作文發下來以後,教師卻給它評為優等,理由是寫得真實,寫得很有意思,寫得很出色。老師還認為,小孩子的作文就應該這樣寫。
【引發的討論】 爭議不僅在日本。如果是在中國,讓中國教師評判,也一定會有完全不同的評判意見和結果。不同的評判中,隱藏著一些值得思考和探討的問題。比如,小學生作文一定要寫真實嗎?究竟什麼叫真實?真實的要不要修改?比如,小學生的作文一定要寫出意義來嗎?有意義和有意思是不同的,究意要不要寫出意義來,隻寫得有意思,行嗎?好不好?
【例2】 遊中山陵
(原文)星期天,我們去中山陵了。中山陵上有三個孫中山,後麵一個是站著的,前麵一個是坐著的,再到裏麵,看見一個是躺著的。三個孫中山的臉都不一樣,不知道為什麼?我玩了一會兒,覺得沒勁,後來小了一泡便,就回家了。
【不同的評判】 這是一篇中國小學生的作文,轉引自複旦附中黃玉峰老師在複旦大學的講演——《“人”是怎麼不見的?》黃老師對這篇作文評判是:你看,多麼有靈氣!多麼有童真童趣!真可謂是天籟之音!將來一定是研究問題的高手。可是,小學教師們的評判卻不一樣,學生作文要寫有意義的事,要有一定的思想性,不能看到什麼寫什麼,想到什麼寫什麼,不能胡思亂想,對偉人不尊敬。顯然,小學教師們認為,這不是一篇好文章,沒什麼靈氣可言,更算不上是天籟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