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陸軍總醫院(3)(1 / 1)

陸軍總醫院(3)

武漢有條滑坡路,即使是“老漢口“恐怕知道的也不多,其實就是漢口的武商集團和世貿廣場之間的一條小路,現在早就改叫武商路了。現在的滑坡路(武商路)全長隻有300米左右,從解放大道的路口走進去,從現在的京漢大道走出來,高大的武商和世貿兩座地標性建築幾乎遮擋了整條小路,路邊幾乎全是老街小吃,老武漢的小吃在這裏幾乎都能嚐到,豆皮、熱幹麵、餛飩、燒梅等等,所以,隻要我帶人到武漢,逛過了武商和世貿以後都會到那裏吃點東西,還可以歇歇腳,的確是不錯的選擇。有人問過我為什麼知道這裏,我告訴他,當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就經常光顧這裏呢。

這話絕不是吹牛,我知道那條原本很長的滑坡路的時候,那條六十米寬、十多公裏長的解放大道才剛剛修好不久,沿途還沒什麼新建築,從解放公園往二七、或者後來的黃埔大道方向走,車少人稀,還是很荒涼的。那家原來是東北聯軍、後來變成四野的第八醫院、再變成解放軍第二十五後方醫院的醫療單位就在武漢解放以後進駐到漢口中滑坡,那裏也是原國民黨軍武漢陸軍總醫院的舊址,也就是現在的一六一醫院,還是屬於軍隊的。

我知道這家醫院的時候,它已經改名為解放軍中南軍區武漢陸軍醫院,又叫一五一陸軍醫院。我走進那所醫院大門的時候,武漢軍區已經成立了;我寒暑假的時候多半在那裏度過的時候,那所野戰醫院也已經正式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武漢軍區總醫院,不過武漢人都叫它“陸軍總醫院“,而我的那個曾經和我母親一起在抗戰期間的第七保育院長大、後來參軍的二姨已經是那家醫院的一名護士了。

我二姨家住在生活區的一排平房的第二間,那都是****當年留下來的殘破建築,即使是進行了修補,也沒有用水泥抹上一層牆麵,可以清楚地看見青磚和紅磚胡亂堆壘,唯一有些新意的就是在凸凹不平的牆上貼了一幅當時滿世界都是的“我們愛和平“的宣傳畫;房*蓋的是薄薄的馬口鐵,也沒有鋪天花板,一到下雨天、尤其是下冰雹的時候,房間裏就像舉辦迪斯科舞會似的叮叮當當熱鬧極了。隻是盛夏時節,驕陽會把房*曬成鍋底,熱得人受不了,到了冬天,那時的武漢還常常下雪,房裏冷得就像冰棍似的。

那個時候的房間也沒有廚房,各家各戶都會把自己的鍋碗瓢勺放在門外,吃飯也敞著大門,反正那個時候沒什麼小偷蟊賊,反正那個時候吃的住的穿的用的大同小異,彼此之間也沒有仇富的情緒,就是每家的煤爐都放在屋簷下,每到做飯時節,狼煙四起,一股股濃煙就會在家裏輕歌曼舞,嗆得人要命,外婆就會把我們五個男孩子全都轟出門,還會對我加上一句:“別把**們弄丟了!“

我對黃埔路那家陸軍醫院的印象似乎全都是夏天。一件背心、一條短褲就是我們的全部裝束,好就好在那個時候的醫院裏不像現在那樣高樓林立、擠得滿滿當當的,除了醫療區、住院區和生活區有些規模,其他的大片地方不是雜草叢生就是大大小小的堰塘,不是斷壁殘垣就是人煙罕至,一些羊腸小道就在瘋長的蒿草中穿出,七彎八拐又消失在另一片荒草之中。一條小路的轉彎處有一棵高大的楓樹,在一片翠綠之上形成好大一片綠蔭,躺在樹下光滑的石板上,用胳膊枕著頭,眯縫著眼,嘴裏銜一根“酸米子“(學名叫地羊鵲),悠閑自得的晃著腳丫子,那樣的滋味才叫終身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