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做生命之舟的舵手(3 / 3)

智慧箴言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有人在不如意時隻會一味抱怨,整天怨天尤人,於是他們終日鬱鬱寡歡、牢騷滿腹。而有人在不如意時不煩躁、不抱怨,平靜對待,努力改變,於是他的心裏時常裝著希望。

做個豁達的人

人生就像一首詩,有甜美的浪漫也有嚴酷的現實;人生就像一支歌,有高亢的歡愉也有低旋的沉鬱;人生就像五彩絢麗的舞台,有眾星拱月的主角也有默默無聞的配角。麵對世事沉浮,想要“勝似閑庭信步”,就得有豁達的襟懷。

你看那豁達的人,他總是有著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結實的軀體,他瀟灑、坦蕩、熱情、開朗,他決不會被生活中瑣碎的小事所困擾,他是一條江、一條河,滔滔滾滾,直奔向大海。

你再看他的寬容大度。在他麵前,你不必為說錯一句話擔驚受怕,也不必為做錯一件事而惴惴不安,因為他是個明智的人。他知道:人,包括他自己,是不可能沒有錯的。豁達的人,聽到逆耳忠言會報以感謝,聽到讒言和誹謗,不會發怒,隻會一笑了之而已。

豁達的人更有著驚人的免疫力。尖刻、勢利、貪婪、嫉妒幾乎與他無緣。他更不會文過飾非,乃至於暗箭傷人。他光明磊落,是個熱愛別人也為別人所熱愛的人。

能戰勝千百次失敗後的沮喪,百折不撓,重新奮起是豁達;不畏譏諷、中傷、打擊、陷害,義無返顧,走自己的路,是豁達;到山窮水盡處,仍能眺見柳暗花明,是豁達;勇於承認別人的長處,善於發現和調整自己的短處,是豁達;能夠擺脫榮辱禍福的恩怨糾纏、成敗得失的狗苟蠅營,是豁達。豁達是人活著的一種因素,是生存的藝術。通常人們交友,都會尋找那些豁達的人。

豁達的對立麵是狹隘。狹隘的人是什麼樣子呢?斤斤計較,還是容不得一絲一毫的吃虧?高爾基曾經說:“有些人在‘獲取了榮譽後’,就長出一個極其醜陋的‘自負的膿包’。”自負的人誰都瞧不起,還談什麼豁達胸襟?《太平禦覽》裏有個“妒花女”,見花就踩,聞香說臭。因為花與容相聯,花的美觸痛了她的嫉妒心,於是幹出蠢事。

其實,很多人都知豁達能給自己帶來愉快,但又無法停止各種猜疑,乃至陷入世事紛爭而不能自拔,沒有一天安穩日子。

狹隘的人何以變得豁達呢?首先要摒棄各種世俗雜念,少去理會那些堵塞心胸的噪音、玷汙舉止的畫麵;其次要善於原諒人,多和誠懇之人交朋友,從他們身上學習許多為人之道。生活中許多糟糕事,聽了不如不聽,見了不如不見,要有盲者、聾者的智慧,去聽無聲之聲,去看無色之色,當我們閉上雙眼,即看到心中無限的世界美輪美奐;當我們掩上雙耳,即聽到大自然生機盎然的勃發之聲。心境變寬了,並且纖塵不染!

“世界上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要有這樣一顆美好的心靈,就必須放下各種心理包袱,使真誠、熱情、謙虛、勇敢、堅定……成為自己立身處世的法寶,努力成為一個真正豁達的人。

智慧箴言

豁達是人生的一種美,一種藝術。豁達是一種風格,一種素養。他建立在認真與真誠的基礎上。他把人推向新的高度,他擁有真正的快樂。他坦蕩、熱情、開朗,他不會為生活中瑣碎的小事所困擾,它是一條江、一條河,波濤滾滾直奔大海。

選擇我們的言行

珍妮特五歲的女兒即將開始學前課程,珍妮特來到一家學習用品商店為女兒購買相關物品。看著琳琅滿目的學習用品,她仿佛又回到了我快樂而幸福的童年時代,在溫馨、興奮的心境下,很快將購物單上所列的所有物品采集齊全。

在收銀台前,珍妮特將采購的物品一一取出來,放在傳送帶上。珍妮特的前麵隻有一位正在付款的顧客,馬上就要輪到她了。這時,她身後的一位年輕女士推著她超載的購物車,急匆匆地擠到珍妮特的麵前,粗魯地將珍妮特放在傳送帶上的物品推向一邊,並開始卸載她滿滿一車的物品。

這位女士糟糕的舉止讓珍妮特驚呆了,她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立即告訴這位年輕女士,她這種行為是多麼的有失大雅,但這樣做無疑令事情變得更加糟糕。珍妮特快速地思考著,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決定。她轉向年輕女士,對她報以善意的微笑。年輕女士並不理睬珍妮特的善意,一邊挑釁地看著珍妮特,一邊繼續粗魯地推擠著珍妮特的物品,似乎在等待著珍妮特像她一樣變得怒氣衝衝。

珍妮特知道她正在試圖挑起一場爭鬥,猜測她一定遭遇了某種不快的事情並企圖通過這種方式來轉嫁她的滿腔憤怒。珍妮特再次快速地做出了決定:拒絕成為她執導的兩人劇中的一個角色。珍妮特直視著年輕女士的眼睛,又一次對她微笑起來。沒多長時間,珍妮特的物品就被打包,收款員微笑著對珍妮特說:“你是我見過的最優雅的一位女士!”珍妮特誠摯地對她的讚美表示了感謝,結過賬,走出了商店,心裏還在為自己驕傲不已。

羅斯福總統的夫人埃莉諾的那句話令人難忘的名言浮現在我的腦中:“未經你的同意,任何人都不能夠使你感到不適。”學習用品商店的那位不知名姓的年輕女士,在珍妮特麵前展示了她最差的一麵,她一直在試圖讓珍妮特展示最差的那一麵,但讓她失望了,珍妮特向她展示的是她未曾料到的最好的一麵,因為,珍妮特不打算讓一個未謀麵的陌生人來掌控她的思想和行為。

事實上,我們需要的是,理智的控製我們的情緒,睿智地選擇我們的言行,在任何情況下,都將我們最好的一麵展示出來。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困難,隻需掌握以下四個簡單的原則,便會讓你受益多多:

1.培養自己敏捷的思維習慣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沒有思考自己言行的後果,便草率地付諸了行動,這是思維緩慢、遲鈍造成的。

2.體諒陌生人的隱含苦衷

絕大多數情況下,陌生人對你言行粗魯無禮,其實是他們下意識行為,和你自己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在此之前,我在一家超市的櫃台前,還遇到過這樣一個言行無禮的中年女人,當時,我並沒有去指責她的無禮,而是靠近她對她輕聲道:“你看起來很疲憊。”很快,她的表情和態度就發生了改變,她意識到了自己行為的不當,她解釋說,她的確是精疲力竭,剛經過四個多小時的緊張工作,她為自己的不當行為向我表示了歉意,當我離開超市時,她微笑的向我揮手告別。

3.不做無益的事情

我在學習用品商店遇到的那位年輕女士,她的言行無疑是應該受到指責的,然而對於這樣一位將他人善意的微笑視而不見,堅持自己無禮行為的女士,譴責她,除了引起激烈的爭吵外,對自己又有什麼益處呢?在這種情況下,最明智的做法,當然是遠離她。

4.智慧的選擇

對一個對你大聲嚷嚷的人,企圖通過自己的大呼小叫贏得爭辯上的一分,是毫無意義的。委婉的、柔和的、充滿理性的話語,或者僅僅一個微笑,效果都可能遠勝於此。你的情緒、你的言行都在你自己的掌控之下,究竟采用哪種言行,是你自己完全擁有的、任何人都無法將它奪去的權利。有益於你自己、能夠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麵的言行,才是智慧的選擇。

智慧箴言

如果我們能夠清楚地明白,我們的情緒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的話,可以避免多少與陌生人無謂的爭吵。這並不是說,人們凡事都應該無原則地忍讓,而是說,有很多爭吵是毫無價值的。

暫停你的腳步

我們腦裏裝的盡是排得密密麻麻的行程表,整日為工作煩心,還要被烏煙瘴氣的交通搞得頭頂冒煙,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幾乎忘了身旁還有其他的人存在。有人說:“在人生的旅途上,別忘了駐足片刻,欣賞路邊綻放的玫瑰。”但現代人忙碌得如陀螺打轉,又有多少人曾放慢腳步,注意身旁美好的事物呢?

傑西也是屬於這類庸庸碌碌、對生活失去敏感度的人,特別是在擁擠的街道上開車時。然而前一陣子他在街上目睹了一件事,霎時讓他了解,在他這封閉的世界外,原來有這麼廣闊的一片天地。

那天,他開車趕赴一個會議,一路上,他一直在構思發言的內容。當他開到一個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時,紅燈突然轉亮。他心想:“沒關係,待會兒速度衝快點,就不會再碰到紅燈。”

就在愛他心浮氣躁地加足馬力,準備綠燈一亮就衝出去時,路旁一幅景象突然吸引了他的視線。一對雙眼失明的年輕夫婦手挽著手,準備穿越這個車輛川流不息的路口。先生手上還牽了個小男孩,少婦胸前則背了個嬰兒,他們拿著白色拐杖一步一步探著,小心翼翼地往前進。

初見這一幕,傑西十分感動。在所有的殘疾中,他總覺得失明是最不幸的,失明真是一大慘事,他不禁為自己慶幸著。就在此時,他見到這家人走離了人行道,往路口中心的方向移動,對麵的來車隨時會將他們撞倒,但他們對自己所處的危險情況卻渾然不知。傑西坐在車上替他們捏了一把冷汗,萬一哪個司機閃避不及,後果將不堪設想。

就當這一幕在他眼前發生時,他見到一件令人不敢置信的事:從四麵八方開來的每輛車,都不約而同地停了下來。沒有人按喇叭表示不耐,也沒有人火冒三丈地大叫:“滾開,別擋路!”在這一刻,似乎一切都為這家人而靜止。

傑西睜大眼睛,轉頭望望身旁的車輛,發現裏麵的駕駛員也都瞪大眼睛看著這一家人。

突然,傑西右邊的駕駛員將頭探出車外,對著他們大喊:“往右走,往右走!”其他的人受了他的感染,也都跟著叫:“往右,往右!”

這家人開始一步一步地調整自己的方向,在拐杖的扶持和眾人的指示下,最後終於平安無事地到達路口的另一邊。這時,他們仍是緊緊地手攜著手,這一點帶給了傑西莫名的悸動。

傑西注意這對夫妻臉上並無驚魂未定的表情,可見他們並不知道剛才的情況有多危急,然而目睹到這一幕的駕駛員們,都如釋重負般地鬆了一口氣。

最先見義勇為的那位先生轉過頭,隔著車窗對傑西說,“剛才好險呀!”而傑西左邊車道的女士剛說了一句:“真是不可思議。”顯然所有的人都被這個偶發事件所感動,平時大夥兒開車都是爭先恐後,但遇到需要幫助的人,大家仍是會表現出人性善良的一麵。

傑西後來常回想起這件事,同時也從中領悟了許多。他得到的第一個啟示便是先前提過的“放慢腳步,關懷四周”,多抽點時間,仔細地瞧瞧身旁的人、事、物,也許你從某些細節裏所得到的體會,能讓你的人生全部改觀。

傑西領悟到的第二件事是,不管眼前有多大的阻礙,隻要我們堅定信心,信任正確的引導,就能達到預定的目標。

這對失明夫妻的目標隻是想穿過路口,而他們身旁卻有川流不息的車道。但在毫無畏懼及懷疑的情況下,他們還是一步一步地到達了對街。

其實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同樣有相當多的艱險困難;我們若能信任自己的直覺,並接受“明眼人”的指導,自然能穩當地走到目的地。

智慧箴言

既然上天賜我一雙眼睛,我就該多觀察身旁的世界,並盡力幫助其他不幸的人。停下匆忙的腳步,花點時間,仔細觀察你四周發生的事物,也許你會得到不少驚喜。

修剪心情 收斂欲望

在曼穀的西郊,有一座寺院,因為地處偏遠,香火一直不旺。

原來的住持圓寂後,索提那克法師來到寺院做新住持。初來乍到,他繞著寺院巡視,發現寺院周圍的山坡上到處長著灌木。那些灌木自由生長,樹形恣肆而張揚,看上去雜亂無章。索提那克找來一把園林修剪用的剪子,不時去修剪一棵灌木。半年過去了,那棵灌木被修剪成一個半球形狀。

僧侶們看到了,不知住持意欲何為,問索提那克,法師卻笑而不答。

這天,寺院裏來了一個客人,客人衣衫光鮮,氣宇不凡。法師接待了他。寒暄,讓座,奉茶。對方說自己路過此地,汽車拋錨了,司機現在在修車,他進寺院來看看。

法師陪客人四處轉悠。行走間,客人向法師請教了一個問題:“人怎樣才能清除掉自己的欲望?”

索提那克法師微微一笑,返身進內室拿來那把剪子,對客人說:“施主,請隨我來!”

他把客人帶到寺院外的山坡。客人看到了滿山的灌木,也看到了法師修剪成型的那棵。

法師把剪子交給客人,說道:“您隻要能經常像我這樣反複修剪一棵樹,您的欲望就會消除。”

客人疑惑地接過剪子,走向一棵灌木,哢嚓哢嚓地剪了起來。

一壺茶的工夫過去了,法師問他感覺如何。客人笑笑:“感覺身體倒是舒展輕鬆了許多,可是平日堵在心頭的那些欲望好像並沒有放下。”

法師頷首說:“剛開始是這樣的,經常修剪就好了。”

客人走的時候,跟法師約好他十天後再來。

法師不知道,客人是曼穀享有盛名的娛樂大亨,近來,他遇到了以前從未經曆過的生意上的難題。

十天後,大亨來了;十六天後,大亨又來了……三個月過去了,大亨已經將那棵灌木修剪成了一隻初具規模的鳥的形狀。法師問他:“現在你是否懂得如何消除欲望?”大亨麵帶愧色地回答說:“可能是我太愚鈍,每次修剪的時候,我能夠氣定神閑,心無掛礙。可是,從您這裏離開,回到我的生活圈子之後,我的所有欲望依然會像往常那樣冒出來。”

法師笑而不言。

當大亨的“鳥”完全成型之後,索提那克法師又向他問了同樣的問題,他的回答依舊。

這次,法師對大亨說:“施主,你知道當初為什麼我建議你來修剪灌木嗎?我隻是希望你每次修剪前,都能發現,原來剪去的部分,又會重新長出來。這就像我們的欲望,你別指望能完全把它消除。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把它修剪得更美觀。放任欲望,它就會像這滿坡瘋長的灌木,醜惡不堪。但是,經常修剪,就能成為一道悅目的風景。對於名利,隻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利己惠人,它就不應該被看作是心靈的枷鎖。”

大亨恍然。

此後,隨著越來越多的香客的到來,寺院周圍的灌木也一棵棵被修剪成各種形狀。這裏香火漸盛,日益聞名。

智慧真言

滿足自己的每一個願望,並非便是善待自己,或者有時,亦是另一種放任。欲望如黑洞般是永遠填充不滿的,世間每個人都如浮士德一般,終於對一切說“可以了”之日,便是燈盡油枯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