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親情,心靈永不停息的燈(1 / 3)

第十章 親情,心靈永不停息的燈

台灣作家三毛曾說過,家就是一個人在點著一盞燈等你,這是家的浪漫。當你受傷的時候,當你孤立無助的時候,你就會毫不猶豫地朝著家的方向走去。家會輕輕撫平你的創傷,家會及時溫暖你孤獨的心。漂泊良久,你會發現,隻有家才是你可以停靠的碼頭、可以信賴的港灣,這是家的溫馨。

心上的剪貼簿

和熙的陽光,穿破雲層,透過窗欞,溫柔地給珍妮的小屋鍍了一層金黃色。

淋浴在這麼溫暖的光環中,珍妮不想讓美好的一天都被雜七雜八的無事忙輕易地耗去。保持安靜就夠了。珍妮像個尋寶者,隻須輕輕地啟開記憶庫,就能挖掘到埋葬在逝去的日子裏的並非物質上的財富。

珍妮想起一天女兒哽咽地對她抱怨,說很不幸,因為從來沒機會享受到姥爺的疼愛。

多年來,珍妮獨自品嚐著對父親的相思之苦,他的爽朗的笑聲,慈祥的目光,給予自己的殷切的教誨,都填滿她心裏的剪貼簿,任她時常去翻閱重溫。還好,當初的情景至今曆曆在目,在她感謝這些回憶多麼幸運時,我卻忽視去為孩子營造回憶。

這天,珍妮與女兒一同打開一本珍貴的影集,就像拿到一把開啟記憶的鑰匙。充滿了新奇和刺激,胸中洋漾著幸福感。珍妮指著一幀幀老照片,敘述的語調時而低吟,時而激昂。珍妮知道創痛有一天會消失,卻沒曾想,她掬捧起來的點點滴滴地美麗瞬間,饋贈給女兒的卻是一個愛的延續。

就在不久前,珍妮生病了,昏昏沉沉地躺在臥室的床上,好長時間沒有聽到客廳裏電視的聲音。珍妮用以往的經驗判斷,如果沒有任何動靜,八成女兒又在做著令她頭痛的事情來。在珍妮猜疑間,女兒捧著一杯熱水踱到床邊。

“媽媽,起來喝藥。”黑色的藥丸貼在濕漉漉得小掌心中。

“媽媽,我把地掃幹淨了,又用抹布擦過了,還收拾好書架上的書。”

珍妮顯些將勤勞、懂事的好孩子冤枉了。

雖然珍妮記錄下的都是簡單,瑣事的小事,比如:女兒在珍妮生日那天,在自製的卡片上用彩色的筆繪出秋天的美麗景色作為贈送給媽媽的生日禮物,而珍妮當時歡喜地眼睛濕亮亮的。

生活中,正是這些珍貴的記憶拚揍起,令我們平凡的日子徒增了無限的歡欣和憧憬。我們有多少次可以不讓留戀的回憶輕易地溜走,又有多少平凡而充實的日子可以不從我們的指尖,唇間輕易地滑落。我們隻須在剪貼簿上填滿為之喝彩的值得保存的回憶,就能使所愛的人永駐心頭。

愛麗絲和愛子安迪在一處海灘上散步。在他們的頭頂上空,突然有兩架海軍戰鬥機掠過。愛麗絲望了一眼自己的高大強壯的兒子。

“你父親一定會為你而感到非常自豪。”愛麗絲說。安迪的臉上露出古怪的神情:“今年我常想到爸爸,”他聲音哽咽著說,“媽,你知道難過的是什麼嗎?我記不起他的樣子了。”

安迪雖然長得像個橄欖球後衛一樣的彪形大漢,可是刹那之間,愛麗絲卻驀地看到他父親的戰鬥機在越戰中失事墜地時那個怕羞和嚴肅的4歲孩子。這時安迪繼續說道:“我曾經一再拚命回想,可是總……想不起來。我嫉妒艾莉蓀,因為爸爸死的時候她歲數大些,她還記得。”

這種愛麗絲從未想到的失落感令她驚愕,而她自己的回憶也油然而生。愛麗絲和約翰結婚那天,約翰身穿海軍白禮服的那副神氣模樣;約翰在飛行學校畢業那天,愛麗絲把他的銀翼佩在他身上時的那種得意心情;他抱著出世不久的女兒和後來抱著兒子時,那張充滿情感的麵孔。

愛麗絲還看見安迪騎在約翰肩膀上,約翰則興高采烈地向著陽光燦爛的加州天空歌唱:“越飛越高,越飛越遠。”就在他唱的時候,一隻顏色鮮豔的氣球恰巧飄過。安迪當時“咯咯咯”地笑得多麼高興啊!愛麗絲後來每次一聽到那首歌,當時的情景便湧向腦際。可是安迪不記得了。不論他怎樣苦加思索,他的爸爸也隻不過是個在別人回憶中瞥到的影子。

有一年的聖誕節,愛麗絲給子女一盒錄音帶。他們把它放在錄音機上,頓時傳出一個年輕人彈著吉他、帶著愉快笑聲發出的親熱聲音。那是他們的父親海軍飛行員約翰在航空母艦上他的房間裏休息時錄下的。“孩子們,我要特別為你們唱些歌,”他的聲音既清楚又活潑,“因為你們的爸爸很想念你們。”

子女們的眼睛濕亮亮的。保存這些充滿活力的話的錄音帶,放在抽屜裏已經遺忘多年,現在它使安迪終於有機會和他爸爸接觸,因為最後他聽到他父親直接對他說:“兒子,我愛你!”

智慧真言

父愛是一座山,高大威嚴;父愛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愛更是一雙手,撫摸著我們走過春夏秋冬;而父愛更是一滴淚,一滴飽含溫度的淚水。

親人的禮物

從你出生開始,你就一直生活在親人的愛護、關心之下,哪怕你長大成人,成為社會的一員,甚至是一個著名人士,你的一舉一動仍然牽動這你親人的心:為你歡樂、為你憂愁、為你擔心,他們是這人世間最關心你、最看重你、最愛你的人,同時也是我們最應該珍視的人!

聖誕節時,保羅的哥哥送他一輛新車。聖誕節當天,保羅離開辦公室時,一個男孩繞著那輛閃閃發亮的新車,十分讚歎地問:“先生,這是你的車?”

保羅點點頭:“這是我哥哥送給我的聖誕節禮物。”男孩滿臉驚訝,支支吾吾地說:“你是說這是你哥哥送的禮物,沒花你半毛錢?我也好希望能……”

當然保羅以為他是希望能有個送他車子的哥哥,但那男孩所談的卻讓保羅十分震撼。

“我希望自己能成為送車給弟弟的哥哥。”男孩繼續說。

保羅驚愕地看著那男孩,衝口而出地邀請他:“你要不要坐我的車去兜風?”

男孩興高采烈地坐上車,繞了一小段路之後,那孩子眼中充滿興奮地說:“先生,你能不能把車子開到我家門前?”

保羅微笑,他心想那男孩必定是要向鄰居炫耀,讓大家知道他坐了一部大車子回家。沒想到保羅這次又猜錯了。“你能不能把車子停在那兩個階梯前?”男孩要求。

男孩跑上了階梯,過了一會兒保羅聽到他回來的聲音,但動作似乎有些緩慢。原來他帶著跛腳的弟弟出來,將他安置在台階上,緊緊地抱著他,指著那輛新車。

隻聽那男孩告訴弟弟:“你看,這就是我剛才在樓上告訴你的那輛新車。這是保羅他哥哥送給他的哦!將來我也會送給你一輛像這樣的車,到那時候你便能去看看那些掛在窗口的聖誕節漂亮飾品了。”

保羅走下車子,將跛腳男孩抱到車子的前座。滿眼閃亮的大男孩也爬上車子,坐在弟弟的旁邊。就這樣他們三人開始一次令人難忘的假日兜風。

那一次的聖誕夜中,保羅才真正體會到親情的溫馨與震撼。

智慧箴言

親情是偉大的,是一種很有力量的東西。親情可以使走投無路的人看到出路,使垂死的人看到生的希望,使受到傷害的人重新振作起來,使頑強拚搏的人更加勇往直前,他能使心靈的傷口愈合,使精神的寒冷變暖,使困難土崩瓦解,使孤獨消失無蹤。

向兄弟姐妹敞開心扉

有一部電影叫《我的兄弟姐妹》。影片的情節很簡單,一個小有成就的女人回國尋找她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故事就在這種尋找和回憶中慢慢展開了。

童年是快樂的,尤其是有慈愛的父母,不管他們是多麼的貧窮。在照全家福的時候,鬧作一團的四個孩子是那麼可愛。一家人圍坐吃飯,老大在院子裏被罰站。老二偷偷地藏了一個饅頭。手足的情誼就在幾個孩子的眉來眼去間表露無遺。當老大大口地吃著妹妹給他“偷”來的饅頭時,那對站在窗後會心一笑的夫妻讓人知道了可憐天下父母心的分量。

除了父母親,兄弟姐妹我們也不能忘記。我們往往有這樣的想法,父母親老了需要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兄弟姐妹一個個年輕力壯,正在外麵打拚,遇到困難他們也能自己挺過去,並不需要我們的幫助與支持。其實我們的想法是錯的,人都是有感情的,我們的內心深處都有脆弱的一麵,即使表麵看起來很堅強的人也是如此。當我們遇到挫折的時候,脆弱的一麵就會向我們的全身襲來,這時候我們最需要的就是至親至愛的人的慰藉與支持,隻有這樣我們才能點燃心中的希望之火,才能看見勝利的曙光。這時候父母親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那麼最能幫助我們的除了兄弟姐妹還有誰呢?

但是,每個人除了喜歡對自己的父母敞開心扉,似乎都不願意把自己的心事告訴兄弟姐妹,我們為什麼不願意把自己的痛苦告訴兄弟姐妹,而寧願隱藏在心裏自己一個人扛呢?是怕他們嘲笑自己的懦弱嗎?還是怕他們因為自己的痛苦而痛苦?無論哪種情況,我們都是不應該的。每個人都有懦弱的時候,這很正常。如果不願意分擔兄弟姐妹的痛苦,那還算是兄弟姐妹嗎?我們不應顧忌太多。

某個城市有兄弟倆,是一對雙胞胎,不僅長相幾乎一模一樣,性格也幾乎一模一樣。他們都有一個怪脾氣,都很執拗,不服輸,遇到困難從不告訴別人,總是一個人默默地承受,獨自想辦法解決。

由於是雙胞胎,兄弟倆從小就被身邊的人關注和比較,到底是哥哥優秀一點還是弟弟優秀一點,所以兄弟倆都暗中較勁,一定要比對方優秀。

說來也怪,做什麼事情兄弟倆都是不相上下,難分勝負。學習成績這次是哥哥拿第一,下次就是弟弟拿第一。小學、初中、高中都是這樣過來的。轉眼到了高考,這可是兄弟倆有生以來最大的較量。他們誰也不願意在人生的關鍵時刻輸給對方。這時候他們都覺得他們不再是兄弟,而是潛在的對手。

考試前一天哥哥遇到一個化學難題,百思不得其解。哥哥擔心考試會出現這樣的題目,本想問一下弟弟,但又想,怎麼可以在還沒有較量之前就向對方低頭呢?再說他也不一定會告訴我。

這時弟弟也遇到了一個物理難題,有那麼一刻和哥哥產生了同樣的想法,結果也沒有向哥哥請教,兄弟倆帶著疑問進了考場,讓他們大為驚訝的是:他們遇到的難題在試卷上都出現了!結果他們都沒有解答出來,因此兄弟倆都沒能考上理想的學校。

後來哥哥告訴弟弟失敗的原因,弟弟驚訝地說:“那道題目我知道怎麼解!你應該來問問我呀!”

弟弟也告訴哥哥失敗的原因,哥哥也驚訝地說:“那道題目我也知道!你也應該來問問我呀!”

人的一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我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應該首先想到自己的親人。兄弟姐妹,血脈相連,沒有人不願意幫助自己的兄弟姐妹。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相信他們,我們要開口,這樣他們才會知道我們的難處,這樣他們才會知道如何幫助我們。所以,我們要向自己的兄弟姐妹敞開心扉,有什麼煩惱,有什麼困難要向他們訴說。

無論有多忙,也要找點時間問候問候兄弟姐妹,一個電話、一條短信、一句“你最近還好嗎”,都會使他們感受到親情的無比寶貴與溫暖。記住,無論何時何地,無論處境怎樣,都不要忘記你的兄弟姐妹,都要相信你的兄弟姐妹。要記住,兄弟姐妹永遠是自己事業與情感的堅定支持者,是我們最忠實的依靠。

心靈感悟

在我們饑餓時,親情的關愛會變成充饑的麵包;在我們寒冷時,親情的嗬護會變成溫暖的炭火;在我們快樂時,親情的笑容最燦爛;在我們傷心時,親情的安慰最真誠……

回報父母的恩情

人們常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這句話的確是有道理的。

一個男人如果沒有當上父親,那麼他便很難體會當年父親對自己的那份深沉的愛;一個女人如果沒有成為母親,那麼她就無法體驗到作為一個母親的偉大付出以及對子女的無限牽掛。可是,真正等到昔日的男孩女孩長大成人,並且結婚成家、生兒育女之後,曾經年富力強的父母卻早已邁入人生的暮年。

昔日一口氣能走十幾裏山路的父親,昔日能把我們舉到頭頂隻為看到我們開懷一笑的父親,昔日騎著單車送我們上學、給我們往單位送飯的父親,如今已經成了一個遲暮的老人,他的腿腳不再靈便,他的肩膀不再有力,他的力氣幾乎就要耗盡……

昔日年輕漂亮、滿麵春光的母親,昔日夜深人靜時擁我們入睡的母親,昔日身體單薄、膽子很小卻能在夜半時分背著生病的我們趕赴醫院的母親,昔日變著花樣為我們做飯還要耐心地哄著我們多吃一口的母親,如今已經滿臉皺紋,她的頭發已經花白,她的眼睛已經渾濁不清,她自己走路尚且需要人攙扶,她做飯時常常分不清哪個是鹹鹽、哪個是味精,她吃飯的時候也已經是這個咬不動、那個吃不了。

有人說,能夠在年邁之時與兒女共享天倫之樂,這是人生的一種福氣。可是,有些為人子女者卻不懂得珍惜這種福氣。他們把父母健在的狀況視為理所當然,更有一些人,甚至將年邁的父母當成一種不願背負的負擔,這些人從來都不想著如何關心父母、理解父母、使父母擁有一個快樂的晚年,而是想著如何擺脫贍養父母的責任、如何從父母那裏索取更多東西。

父母的恩情比山還要重、比海還要深。未曾為人父母之時,人們或許隻將這句話當成一句充滿誇張色彩的口號。父母的愛其實根本無法用語言道盡。如果每一位為人子女者對待自己的父母能夠比得上父母對待子女的十分之一用心,那就很難得了。

為人父母者總是將自己的所有心思全部都花到了自己的子女身上。而為人子女者呢,凡事首先考慮到的總是自己。在整日為滿足自身需求而絞盡腦汁的過程中,很少有人能夠想到年邁的父母都有哪些需求。

當人們在餐館裏與一幫朋友們猜拳喝酒、大吃大喝之際,恐怕也很少有人能夠想到父母早已將你最愛吃的紅燒魚端了又端、熱了又熱,更少有人能夠想到年邁的父母想吃一份簡單的小炒,可是卻沒人給做。

當人們在家裏看著精彩的電視節目或盡情地在網上衝浪的時候,恐怕很少有人能想到父母家中的電視已經壞了很久,卻一直沒人拿去修。

當人們逛超市、去商場,去買各種各樣時尚的衣服時,恐怕很少有人能夠想到父母的衣服已經多長時間沒有洗換了……

常言道: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父母所給予兒女的恩情是用任何物質都不能衡量和替代的,父母給予兒女生命並培養成人,讓一個新生命成長需要多少的心血和代價?父母的恩情雖然如此深重,我們應該怎樣回報父母、孝順父母呢?

子女孝敬父母,就應深入理解、體會父母在養育自己過程中所耗費的大量精力和血汗以及他們表現出的最真誠、最偉大、最無私的奉獻精神,從而懷著回報父母養育之恩的敬愛之心,去關心、照顧、侍奉父母,使他們感到舒心、愉快和滿足。

心靈感悟

所有的親情中,惟有父母情無以為報。父母為兒女的成長,付出了畢生的心血,到了白發蒼蒼、步履蹣跚的晚年,心裏牽掛的依然是兒女的幸福,不願安然享受兒女回報的恩情。

家是溫暖的港灣

家的溫暖是能讓人享受一輩子的。

從呱呱墜地的那天起,家的溫暖就環繞開來。從“呀呀”學語的那天起,家的溫暖教你會說“媽媽爸爸”;從坐著學步車橫著走路的那天起,家裏就注定會是像大鬧天宮一樣的狼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