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瑤台峰,涵虛宮前。
一代昆侖掌教端昇老祖,隕落應劫。
這個變故,一下子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怔愣呆滯了起來。
甚至,包括了剛剛一直在不斷施壓挑釁的顯世仙君。
這,這,這是他也沒有想過的變故。
“掌門!”參商仙君瞬息就位移到了端昇仙君的身側,可他也指在虛空中撈了一縷微風。
化神仙君們的解體,歸屬法則之力的輪回。在消解彌散之時,一切都會重新歸回天地法則之力。因此那種消弭幾乎就是瞬間的事情。
半空中,白玉蒲團緩緩墜落,參商仙君伸出手,將蒲團接在了手中。在蒲團之上,還擱置著一枚白玉發簪。
這是端昇仙君唯二留下來的遺贈,倘若沒有意外,這兩個遺物就會被放在衣冠塚內,留給昆侖的弟子們追思。
“何至於此,何至於此啊。”正一道門的冥鈞仙君惻然不忍,在當世的幾大化神仙君之中,冥鈞仙君和端昇老祖的私人關係最為融洽。
別看下麵的長老弟子們,總是為了一些利益和門派之爭偶有口角。
但拋開兩大掌教的身份,在對道法的理解以及元炁大陸的維係上,這兩位掌教內心總有很多旁人無法理解的共鳴。
他們都背負了太多責任。
他們也都能理解眾口難調的無奈。
如今,端昇老祖的驟然離世,竟然讓已經到了天人境界的鸞鈞仙君,有了一種微妙的物傷其類之感。
可能在場,他是最能理解端昇選擇主動坐化之意的人。
他這是在“叫吃”,用自己時日無多的餘生,給在場其他的化神一個逼近角落的威懾。
無論你們有什麼陰謀,我都將用自己的生命付出代價。
一代宗師,昆侖掌門,已經拿命來償還了。那麼你們還能開出什麼籌碼呢?
正一道門的冥鈞仙君並沒有事前知道星禦仙君等人的計劃,但他也能透過那些蛛絲馬跡,知道他們在編織一個極為龐大的陰謀。
這些針對昆侖的手段正在一個接著一個的爆發出來。
昆侖現在完全處於被動,甚至不知道對方後續會采用什麼更為激烈的方式來推動這一切。
但可以預見的,就是那一定比逼迫昆侖交出三成靈脈,關閉防禦結界更為凶殘。
畢竟,當端昇仙君明確承諾了要關閉結界,重新劃分靈脈之後,對方還是沒有停下來,而是變本加厲的追索著所謂的“以命抵命”。
麵對這樣的局麵,甚至連化神仙君們都隱隱聯手的情形下,必須要用一個讓對方沒辦法反駁的理由,才能終止後麵的一切挑釁和危機。
所以,端昇老祖用自己所剩不多的生命,當著修真界有頭有臉的全體宗門代表的麵,給出了交待。
無論昆侖有什麼樣的錯,昆侖掌門的命,都能拿來抵的。
這,就是答案。
冥鈞仙君雙目微闔,對著半空結印稽首——老友,好走。
端昇仙君從來都是慈和寬容的,倘若有人去昆侖告狀,哪怕修為再低的修士在見到端昇仙君之後,都會有一種如沐春風之感。
對於外人來說,很少有人能見到他著急或者暴躁的樣子。也許他這輩子最多的暴怒,都留給了自己的徒弟道原聖君了吧。
大概也是因為端昇仙君的口碑太好,所以幾乎無人記得,端昇仙君到底還是一個劍修。
而劍修的脾氣,向來是不怎麼好的。
昆侖望舒執事的口碑,在外人口中一直不怎麼樣。就是因為他們暴躁悍勇,經常毫無耐心,甚至不講情麵。
但其實,望舒執事才是真正昆侖劍修應該有的樣子。
劍修,歸根到底是要剛強不屈,一往無前的。
可能是做了太多年的昆侖掌門,也可能是因為被怨種的徒弟打磨出了氣度。端昇仙君那永遠樂嗬嗬的樣子,成了所有人共同的記憶。
但,今天。
端昇仙君寧為玉碎的選擇,讓大家再次意識到,無論他表現出來的態度是怎樣的和善包容,但在底層的至情至性,從未改變過。
他用自己的決絕,給在場的陰謀家們上了一課。
以陽謀破陰謀,以性命守護昆侖。
這,就是端昇仙君的選擇。
正如他方才所說——我是昆侖的掌教,這千錯萬錯,皆是我一人之過。
而現在,他已經用自己的生命來向天下給出了答案。
那麼,陰謀者的下一步,又要怎麼繼續呢?
……
……
端昇仙君所布下的陽謀,並非隻是簡單的這樣一重含義。
他還有更為深層的引導。
比如說,在昆侖主峰,涵虛宮周圍那濃烈的法則之力,正在無差別的變化和牽引著在場所有高階修士的感知。
——啊,這,這,老天啊,這是法則之力麼?
——端昇仙君,您真是個寬容慈悲的老神仙啊。
——原來如此,鳥獸草木,金石水土,四極之力,五行歸一。原來如此。
——啊,我是丹修,可,可我似乎覺得自己的道應該是生生不息,這,這不應該是木係道友的法則麼。我一直以為自己的道應該是炎係,火係,我好像弄錯了啊……
類似這樣的感悟還有認知,在周圍的掌門人中間,爆發了出來。
這就是在場眾人感受到法則之力後的真實反饋。
能在今日登上瑤台峰參加慶典之人,自然不是什麼尋常之輩。
他們要麼是各地宗門仙門的代表,要麼是傳承千年以上世家的家主。這些人種,達到元嬰大圓滿的人占據了絕大多數。
而在元炁大陸上,因為法則之力的限製,九成九的修士會止步於元嬰大圓滿的修為。但誰會甘心呢?
每個元嬰大元滿的修士,都在尋找著那條通往化神的路。
這條路的反向早就公之於眾——領悟法則之力,並且掌控它,即可晉升為化神。
但在元炁大陸上,數以百萬計的元嬰大元滿修士,也不過隻有區區是個化神仙君而已。大家都知道方向,卻找不到那條路。
法則之力的領悟,就好像是隔著雲霧去看月亮。隱隱會有一些光影在後麵,但無法真的看清它的樣子。
今天,隨著端昇老祖的坐化。
法則之力充斥著涵虛宮周圍,讓很多元嬰大圓滿的修士,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如此純粹又濃鬱的法則之力。
這種法則之力,跟剛剛介立仙君和顯世仙君幾個回合之戰時的外溢法則之力不同。他們在動手時候,外溢流淌出來的法則之力,帶著施法者強大的攻擊意圖。
別說是嚐試感知了,就是不小心讓神識被觸碰一下,都在識海中受到了不小的傷害。
但端昇仙君坐化後彌漫的法則之力則完全不同。
它們沒有任何的攻擊之力,而是仿佛被天道所接納收回的元初法則之力。任何人都能感知並且領悟到一些法則之力的本源。
這才是端昇仙君的陽謀,他以自身的香解,饋贈給了元炁大陸大多數宗門一場豐饒的謝禮。
除了幾大擁有化神仙君的宗門,其他的門派高級修士,是根本都沒有這樣的機會,去破開“迷霧”,直接體驗感知法則之力的本源的。
因為在化神長老坐化的前後的幾個月,那些名門大宗,就會發出公告閉門謝客,封山封門。
對於這種行為,元氣大路上的修士早就見怪不怪了。畢竟,人家一個化神仙君坐化,那麼大的事,閉關一段時日,調整對內對外的庶務和長老安排,防止有人對宗門不利,都是可以理解的嘛。
但直到今天,大家才明白真正的原因——是為了這些原初法則之力啊。
原來化神仙君們坐化之後,居然會產生這樣濃鬱至臻的本源法則之力。那麼那些名門大宗閉門謝客的真正原因,不就是趁機讓自家的高階修士,抓緊時間,心無旁騖的去感應這些法則,盡快找到自己的突破之路嗎?!
難怪大宗門總是會代代相傳的出現化神仙君,而其他的宗門或者散修,卻求路無門。
這就是差距啊。
天道,法則,這種模糊含混卻決定了修士們境界的東西,有沒有人在前麵引路,那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用天差地別來形容,也不為過。
以前,在場的世家長老和宗門掌門們,並不知道這其中的奧妙。可今天,他們第一次感受到了這種奇妙的感知。
這就是好像是,從前你在一片毫無方向和光亮的地方探索,無論走了多久,走了多遠,因為沒有方向,就會一直在原地不停的打轉。
它跟努力勤奮甚至都沒有關係。再努力,也不過就是多轉幾圈而已,都是無用之功。
可今天,感知過了本源法則之力後,每個人都在心裏隱隱的洞察到了自己應該前往的方向。
就好像在黑暗中,出現了一個微弱的火把。
哪怕這個火把非常荏弱,哪怕它遠在天邊。
但隻要指明了方向,有了明確的目標,總有一天會慢慢靠近,甚至抵達那個彼岸。
端昇老祖的饋贈,就是給在場所有的高階修士,贈與了一個火種。
越是高級的修士,缺少的其實不再是具體的靈寶、靈植或者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