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重視專業物流技術人才培養
荷蘭物流專業學術水平較高,在課程設置上,從商品學、管理學、市場學、國際貿易到配送、倉儲、海陸空運輸等多個學科培養學生實用的物流知識和技能,打造每一個專業的、高水平的國際物流精英。荷蘭對從事物流業的專業人才有嚴格規定,必須拿到國家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後才能從業,因此荷蘭從事物流的相關人員大多具有較高素質。而其他發達國家,比如法國、德國等同樣重視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訓工作,采取的教育和培訓形式多樣,並且非常注重實際操作和應用,每年培養出包括叉車司機、物流師以及IT網絡工程師在內的數以萬計的物流人才,構建了專業化的物流人才團隊。
二、 我國和國外生鮮蔬菜物流發展的比較分析
國外尤其是發達國家,積累了先進的降低物流損耗的豐富經驗。反觀我國,蔬菜物流發展起步較晚,相關物流基礎設建設不到位,蔬菜流通存在環節過多、損耗嚴重等問題。同時,我國蔬菜物流技術水平也無法同國外發達國家相提並論,蔬菜物流信息係統更是不值一提。此外,我國蔬菜物流主體還存在數量多、規模小、層次低離散型大、聯合性差、組織化程度低、缺乏專業的蔬菜物流技術人才等特征,這些都造成了我國蔬菜物流成本高,損耗大。
(一) 蔬菜物流基礎設施落後
長期以來,我國蔬菜物流基礎設施落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麵:首先,我國交通運輸網絡不完善,農村高等級公路較少,沒有健全的多式聯運交通網絡,部分農村路況不好、交通阻滯、設卡收費,使蔬菜物流成本和經營風險加大;其次,蔬菜物流專用技術設備短缺。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70%的蔬菜運輸汽車是敞篷卡車,隻有30%是密封式箱式汽車,保溫廂式的冷藏車還不到10%。蔬菜物流設施、設備標準化程度低、蔬菜物流專用技術設備短缺,再加上蔬菜生產的季節性和上市的大量集中性,造成蔬菜不能及時上市,損耗嚴重;再次,缺乏專業大宗蔬菜物流中心和專業的冷藏庫等基礎設施,建設布局不能滿足蔬菜流通發展的需要。發達國家擁有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絡、先進的儲運設備、技術和包裝加工技術,使得他們的蔬菜物流體係發達、高效。
(二)蔬菜物流環節多、鏈條長、損耗大
蔬菜物流環節多、鏈條長,損耗大是我國蔬菜物流的主要問題。蔬菜經由菜農到消費者手中,必須經過蔬菜種植地、產地批發市場、銷地批發市場、超市、農貿市場、消費者等諸多環節。在整個蔬菜流通環節中,由於鏈條過多,僅僅運輸一項任務就要花費很多時間。運輸過程中蔬菜就會變色變質,損耗率能達到25%-30%,而國外發達國家的蔬菜損耗率大多是控製在5%以下。比如,美國、加拿大等國家蔬菜運輸以冷鏈物流為主,蔬菜從田地到消費終端過程中的損耗率僅為l%~2%。芬蘭蔬菜主要以市場經濟規律的流通模式為主,蔬菜經各類批發市場集散、交易、形成價格後,再經零售商或者加工企業等轉移到最終消費者手中。荷蘭、法國等不少國家也采用這種模式。我國的蔬菜流通環節過多,蔬菜產品需要經由蔬菜產地、中間商、批發市場等諸多環節,才能最終到達消費者那裏。在各流通環節中,又無法避免層層加價,以致於當蔬菜送到消費者那裏時,價格會暴漲2-3倍。
(三)蔬菜物流組織化程度低
我國蔬菜物流組織化程度低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麵:一是自營物流。當前我國蔬菜的生產經營模式仍然以分散的農戶為主,生產分散,流通能力弱。很多情況下,還處於農戶、經銷商以及小商小販自行運輸的低級階段,幾乎沒有什麼係統的組織,投入的資金和規模也相當有限,並且運輸中缺乏冷藏設備,蔬菜在運輸途中損耗率極高。而對大大小小的商販,要麼爛在田裏、要麼賤賣轉入批發商手中,推遲了蔬菜的分揀入市,浪費較大;二是采用蔬菜批發市場營銷模式。有很多地方的蔬菜是轉移到異地銷售,需要倉儲、長途運輸都存在較大的損耗,例如北京蔬菜主要來源於山東,在長途運輸過程中有極大的損耗。西安的蔬菜流通渠道分散無序,導致蔬菜價格波動較大。
(四)蔬菜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隨著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蔬菜物流信息化早已被國外發達國家應用到了蔬菜物流體係之中。而我國相關農業部門雖然大多建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務機構,但是由於資金投入少、技術人員缺乏等原因,基本是形同虛設。因此,我國蔬菜物流的總體信息化程度不僅無法同世界接軌,也嚴重滯後於當前社會發展需要。另外,蔬菜信息化網絡體係非常薄弱,尤其是農村蔬菜物流信息隊伍嚴重缺位,市場信息的指導服務功能大大弱化。蔬菜物流信息化還存在著信息質量低、信息傳遞麵狹窄以及無法實現信息共享等問題。例如西安雖然在涉農部門建立了農業信息網絡,但是沒有健全的農村信息隊伍,蔬菜市場信息不能及時準確地傳達給農民,造成生產決策和蔬菜物流的盲目性。近年來我國大力培育了一些蔬菜物流龍頭企業,但是也存在著市場信息不暢從而導致流通環節與生產環節脫節、產品積壓損耗嚴重等現象。
(五)缺乏第三方專業化的蔬菜冷鏈物流公司
目前國內蔬菜冷鏈運輸率不足10%,每年損耗高達700億元。我國蔬菜在采摘後,多通過自然冷卻,然後分揀裝箱,異地運輸多采用常溫車運輸,麵對蔬菜高溫易腐的特點,我國很多地方多采用“冰塊+棉被”置冷。冷鏈物流起步較晚,發展緩慢。由於我國農業投資結構不合理,冷鏈物流需要的投資大,所以我國的冷鏈物流體係還很落後,目前冷藏汽車的數量僅僅2萬輛左右,冷藏庫的數量還不到2萬座,人均擁有冷庫容量僅僅7公斤而已,用於蔬菜運輸的冷藏車占物流貨運汽車的比例居然連5%也不到。以我國蘇州為例,絕大多數易腐品裝車還是露天作業,高達80%~90%的蔬菜采用普通卡車運輸,而在運輸過程中僅僅采取加冰塊、棉被、帆布等傳統方式保溫。我國冷鏈設施和冷鏈裝備的嚴重不足,造成生鮮蔬菜在運輸中損耗嚴重,而歐美發達國家大多擁有第三方專業化的蔬菜冷鏈物流公司負責運輸,整體蔬菜冷鏈流通率達到95%以上,因此蔬菜物流損耗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