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識未真,曰半麵之識;不期而會,曰邂逅之緣。
半麵之識:同別人隻見過一麵,意為交情不深。
《後漢書?應奉傳》李賢注引謝承《後漢書》:“造車匠於內開扇出半麵視奉,奉即委去。後數十年於路見車匠,識而呼之。”
晉?袁彥伯《三國名人序讚》:“且觀世人之相論也,徒以一麵之交,定臧否之決。”
不期而會:○1未經約定而意外地遇見。○2未經約定而自動聚集。
《春秋穀梁傳?隱公八年》:“春,宋公、衛侯遇於垂。(傳)不期而會曰遇。遇者,誌相得也。”
邂逅:即不期而遇。(子魚注:歡悅的偶遇才能被稱作邂逅,仇人相逢隻能是冤家路窄了。)
宋?周邦彥《應長天》:“條風布暖,霏霧弄晴,池塘遍滿春色。正是夜堂無月,沉沉暗寒食。梁間燕,前社客。似笑我,閉門愁寂。亂花過,隔院芸香,滿地狼藉。長記那回時,邂逅相逢,郊外駐油壁。又見漢宮傳燭,飛煙五侯宅。青青草,迷路陌。強載酒,細尋前跡。市橋遠,柳下人家,猶自相識。”
登龍門,得參名士;瞻山鬥,仰望高賢。
登龍門:東漢時人李膺名聲很大,士人中有被他接見的,稱為登龍門。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李元禮風格秀整,高自標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為己任。後進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為登龍門。”
山鬥:即泰山北鬥。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為眾人所敬仰的人。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韓愈傳》:“韓愈,字退之,鄧州南陽人。......昔孟軻拒楊、墨,去孔子才二百年。愈排二家,乃去千餘歲,撥衰反正,功與齊而力倍之,所以過況、雄為不少矣。自愈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鬥雲。”
明?張岱《夜航船?倫類部?師徒先輩?山鬥》:“韓昌黎以六經之文為諸儒倡。自愈歿後,其學盛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鬥。”
一日三秋,言思慕之甚切;渴塵萬斛,言想望之久殷。
一日三秋:三秋,三個季度。一天不見麵,就像過了三個季度。比喻分別時間雖短,卻覺得很長。形容思念殷切。
《詩經?國風?王風?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子魚注:蕭,植物名,即香蒿。蕭有香氣,古人采它供祭祀。三秋,九個月。餘冠英《詩經選譯》:“通常以一秋為一年。後代又有以‘三秋’專指秋季三月的用法。在這首詩裏,三秋應該長於‘三月’,短於‘三歲’,義同三季。”艾,即香艾,菊科植物。燒艾葉可以灸病。)
渴塵萬斛:心中很渴如生萬斛塵埃,想望清水止渴。形容十分想念。
睽違教命,乃雲鄙吝複萌;來往無憑,則曰萍蹤靡定。
睽違教命:睽,kui,二聲,背離,不合。違背教誨。
鄙吝複萌:鄙吝,庸俗。萌,發生。庸俗的念頭又複活了。
《後漢書?黃憲傳》:“黃憲字叔度,汝南慎陽人也。世貧賤,父為牛醫。潁川荀淑至慎陽,遇憲於逆族,時年十四,淑竦然異之,揖與語,移日不能去。謂憲曰:‘子,吾之師表也。’既而前至袁閬所,未及勞問,逆曰:‘子國有顏子,寧識之乎?’閬曰:‘見吾叔度邪?’是時,同郡戴良才高倨傲,而見憲未嚐不正容,及歸,罔然若有失也。其母問曰:‘汝複從牛醫兒來邪?’對曰:‘良不見叔度,不自以為不及;既睹其人,則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固難得而測矣。’同郡陳蕃、周舉常相謂曰:‘時月之間不見黃生,則鄙吝之萌複存乎心。’”
萍蹤靡定:萍蹤,像浮萍一樣,漂浮不定。形容蹤跡漂泊不定,就像浮萍一樣。
明?湯顯祖《牡丹亭?鬧殤》:“恨匆匆,萍蹤浪影,風剪了玉芙蓉。”
虞舜慕唐堯,見堯於羹,見堯於牆;門人學孔聖,孔步亦步,孔趨亦趨。
虞舜慕唐堯,見堯於羹,見堯於牆:舜思念堯,吃飯時在湯中看見堯的身影,坐時在牆上看見堯的身影。後用以指對聖賢的思慕。
《後漢書?李固傳》:“昔堯殂之後,舜仰慕三年,坐則見堯於牆,食則睹堯於羹。”
門人學孔聖,孔步亦步,孔趨亦趨:原意是說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於缺乏主張,或為了討好,事事模仿或追隨別人。
《莊子?外篇?田方子》:“顏淵問於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夫子曰:‘回,何謂邪?’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趨亦趨也,夫子辯亦辯也;夫子馳亦馳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無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
(子魚注:顏回是孔子(仲尼)最得意的門生,字子淵,也稱顏淵。顏淵問於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大意是:“老師慢走,我也慢步,老師急走,我也急走,老師快跑,我也快跑;但是老師如果一溜煙地飛奔,那我隻好眼巴巴地遠遠落在後麵了!”
後來形容步步緊跟別人,或事事摹仿別人,就叫“亦步亦趨”;趕不上別人,落在後麵幹瞪眼,就叫“瞠乎其後”。
當時孔子聽了顏回的話,問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顏回答道:“夫子步亦步,是說您談話我也談話;夫子趨亦趨,是說您同人爭論我也同人爭論;夫子馳亦馳,是說您闡述古聖先賢之道我也闡述古聖先賢之道。可是,夫子奔逸絕塵——您有時根本不用開口,而人們卻都信服您,這一點我就無法學習,隻好膛乎其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