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進文登區與威海市同城化發展,需要從目標定位升級、空間統籌發展、產業合作共贏、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公共服務有效融合、生態環境共同保護、規劃編製一體化等方麵,進行統籌安排。
目標定位升級。文登在威文同城發展中,要積極提升城市功能,以交通和信息為紐帶,實現兩地的錯位、互動發展。通過突出自身特色,主動承擔威海中心城區的職能外延,建設區域商貿物流基地、文化教育產業基地、高端製造業基地、養生度假產業基地、臨空臨港產業基地、特色旅遊服務業基地承接中心城區的部分職能。
空間統籌發展。文登以“融入整個半島藍色經濟區、與威海市區一體化發展”為目標,實施“南北兩翼開放,融入區域發展”戰略,與威海城區形成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地區優勢充分發揮、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產業合作共贏。整合文登城鄉地域優勢資源,以“兩區兩港”(開發區、南海新區、空港、海港)為發展載體,承接威海產業轉移,推動產業升級,融入威海市域產業整體部署。
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加強文登與威海中心城區的道路連接、重要交通設施共享和同城公交聯係,充分發揮機場、港口、鐵路站場、國省道幹線、高速公路出入口等主要交通設施對兩地發展的支撐作用。促進鄰界地區市政工程設施的共享,充分發揮供熱、燃氣儲配、供水和排汙等基礎設施共享,密切兩地關係。
公共服務有效融合。加強兩地醫療衛生、教育、文體、旅遊等領域資源的協作共享,就業與社會保障、城市管理、社會治安等領域服務的協同管理,促進公共服務同城化發展。
生態環境共同保護。建立區域生態環境資源協同保護機製。建設統一的環境預警體係,開展汙染聯防聯治,加強米山水庫等飲用水源地保護,建立行政交界斷麵水質、水量監測和信息通報機製,實現信息共享,推進跨境水綜合治理。加強對自然保護區的共保力度,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引入生態補償機製,加大縱向轉移支付力度。
規劃編製實現一體。推進《威海市城市總體規劃》的修編工作,將文登納入到威海中心城區範圍內,進行統一布局。在威海市的綜合交通、綠地係統、濱海岸線保護、市政工程設施等各類專項規劃中,進行統籌考慮,將文登納入到威海規劃體係中去。
3.結束語
加強區域或城市合作,推動區域一體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及適應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的重要行動。與區域一體化緊密關聯,同城化實際上也是一種提高區域整體效益、提升城市競爭力的區域發展理念,而且它還是一種實現區域一體化的高級形式,意味著更深層次、更廣範圍更高程度的區域合作與融合,實現區域內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暢順,生產、生活成本的下降,達致區域內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可持續發展。
威文同城化發展有利於兩市整合資源及形成互利共贏的發展格局,將文登納入中心城市範疇,進一步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推進威文同城化,要加快建立整合兩市資源的市場機製,促進兩市產業優勢互補協調發展,加強區域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和生態環境的共保。為此,需要在空間層麵堅持整體規劃理念,明確兩市一體的總體空間架構,科學確立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和重要功能區的對接,建立實現兩市功能互補協調政策與設施體係共享的基本空間框架。
參考文獻:
[1] 楊再高.以廣佛同城化攜領珠三角一體化.南方日報.2009-4-1(A13).
[2] 高秀豔,王海波.大都市經濟圈與同城化問題淺析[J].企業經濟,2007(8).
[3] 桑秋,張平宇,羅永峰等.沈撫同城化的生成機製和對策研究[J].人文地理,2009(3).
[4] 楊海華.同城化視角下的區域合作研究:廣佛同城化例證[J].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