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海麵上水連天,天連水,天水之間,宛如一道碩大無朋的瀑布。八仙雖都有避水之術,但在水中作戰卻不如他們便利。便逃離東海,一個個騰入更上一層的天空。
回顧下界,隻見四海龍王,正在那裏耀武揚威,趾高氣揚,推波逐浪地尋找八仙。
八仙相對歎息道:“孽龍!竟敢如此膽大妄為,這一下子興起的波浪,不知又要淹死多少人畜,衝沒多少廬舍田地哩!如何降住他們的惡行呢?”呂洞賓說道:“我們隻好用推土掩水鐵拐李之法,將這大海填平,方可收伏這些孽畜。”“去哪裏找這許多泥土?”眾仙滿腹狐疑。呂洞賓處亂不驚,笑指泰山說道:“可把此山移入海中,就是不能填平此海,至少可把幾個孽畜埋在裏邊。”大家一致讚成。
於是,八仙來到泰山邊,化成八個巨人,同時對天長嘯,用力抬起高聳入雲的東嶽泰山,順勢向龍王等所在的海中,劈空壓下。瞬間滄海變成桑田,八仙鼓掌大笑。
卻說四海龍王見泰山壓向海中,龍宮被毀,全軍覆沒,大驚失色,愴惶跳上雲頭投南海商議去了……
八仙擊敗了龍王後,繼續各顯神通過海到瑤池祝壽。為了投王母所好,又不落於俗套。八仙想:最好求名人字畫作為壽禮。呂洞賓說:“他人之文何仙姑不足為奇,若能得到老君的作品才妙。”眾仙說:“那就去吧。”便駕祥雲一齊到了太上老君住處。
那老君正為下界諸生盜取他的文字來取功名而惱怒。見八仙來求字,便說:“我正厭惡此事,你們又來求字,這豈不是又讓世人作了話柄?”眾仙說道:“天上人間相隔,世人怎麼會知道。”老君道:“既然諸君來求,我也不好推辭,就作一詞用來祝壽吧。”於是老君援筆書寫了《千秋歲》一調。詞曰:昆侖日暖,閬苑風光好。玉樓醉,玄女傅朱顏,頓覺烏雲曉,增纖巧;人在也,榮華南極祥光繞。位比東王老,曆曆劫而不朽,瑤池台上司陰教。鈞天諸品,就讚乾坤自悠久;今朝海鶴添籌,莫惜金樽倒。
八仙讀後,稱讚不止,於是辭別了老君。又用天孫之綿為軸,用彩霞上色,根據王母宅宇的寬敞度製成雲軸,興高采烈慶壽去了。王母正在逐池開蟠桃大會,諸佛、諸神、諸仙皆致禮品來賀,賓客滿庭,大開筵宴。但所送禮物,都沒有滿意的。忽仙童來報:“八仙來賀。”王母迎進,一番禮畢,鍾離權八仙獻上雲軸。王母張掛起來,頓時滿堂生輝,雲霞燦爛,湧其詞句朗朗上口,有味雋永。再看大小、尺寸正合廳堂之廣闊。王母大喜,馬上命令開閬苑同遊。隻見苑中青花異草叢生,各類珍禽追逐著客人嬉戲、飛舞、鳴叫,靈敏的獸類跳著舞歡迎仙人們。幡桃紅紅的,已經熟透了,讓人垂涎三尺,處處都有異香撲鼻而來,步步都有仙樂縈繞耳邊。
那樓台殿閣氣宇非凡,直達雲霄,向上能攬擁九天雲月,向下能俯瞰方圓大地。八仙個個玩興很濃。遊罷閬苑,王母早在瑤池之上設下宴席,隻見筵中擺放有各色仙果、玉液瓊漿、珍異靈芝、水陸之品應有盡有。眾所周知,王母那兒不僅有世人想求的不死之藥,還掌管著女子得道升天的大權。
王母的五女華林、媚嫻、青娥、瑤姬、王扈則更是儀容非凡,風度翩翩。她們目含盈盈秋水,眉如柳葉春風,飄然前來,迎接八仙入席。
席間,待女們穿梭般奉果獻肴,輪流斟酒。她們演奏樂曲,真是美妙動聽,餘韻悠揚。舞姿嫋娜,管弦迭奏。八仙們心曠神恰,心花怒放,不覺受到張果老鼓舞。藍采和拿出雲板踏歌一首,韓湘子吹蕭一曲無與倫比。呂洞賓更是春風得意。這時仙童捧上蟠桃,王母讓眾仙各吃了兩個,又讓五女為八仙斟酒,八仙興致極高,不覺已醉。最後張果老率眾辭謝,王母命五女送他們出了雲端。
再說那四海龍王,自逃到南海後,便商議了對付八仙的辦法。他們給八仙誣陷了四大罪狀:其一,東海龍王是天庭命官,八仙用術逞能,我兩龍子奉命巡海,勸說八仙不聽,大龍子反被殺害,二龍子受傷,將來王位有誰來繼承?
其二,移泰山填海,亂了天規,誰來做土壤的主人?
其三,龍宮被壓,我這老龍到哪藏身?
其四,東海被阻塞,江河細流流向何方?
南海龍王得意忘形地說:“有了這些罪狀,就有八仙好看的了。”東海龍王大喜,忙命人寫成奏表,上奏玉帝。玉帝看了奏表,果然大怒,便命趙元帥征討八仙。
剛剛辭別王母,忽聽天將趙元帥立馬提刀,天兵一字排開,奉玉帝的旨意來擒拿八仙。
“這一定是龍王惡人先告狀,首先奏知玉帝了。”鐵拐李氣憤地說:“我們還沒有分辨,怎能就這樣束手就擒?”曹國舅“我跟天將說說事情緣由,再奏明玉帝,請聽他定奪。”呂洞賓與眾仙商量說。眾仙一致同意。呂洞賓向趙元帥解釋說:“勞駕天將不辭辛苦緝拿我仙,請你先回去,等我們來日也奏明玉帝,然後一定領罪。”“你們罪大惡極,一刻都不能容忍,還等來日?快快上前受縛,否則刀斧無情。”趙元帥說道。
洞賓說:“有誰見證?”“東海龍王有奏表,告你們。”“怎麼能隻聽一麵之詞呢?”“我隻是奉旨捉拿你們,哪管你們的是非如何!”趙元帥不由分說舉刀來取洞賓。洞賓不願與他爭執,便繞陣躲開。
這時漢鍾離看見四海龍王領兵在後,心中怒火萬丈;又看到天將追趕洞賓,就挺搶而出。天將見鍾離殺出,便會了洞賓,來戰鍾離。兩馬相交,鬥了二百回合不分勝負。
忽然,天兵陣後的東海龍王出馬助戰,洞賓出馬迎敵;南海龍王又出,湘子出馬迎敵;龍王齊出,采和、仙姑也出馬抵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