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宜居環境(三十四)(3 / 3)

黃鶴樓公園

黃鶴樓是古典與現代熔鑄、詩化與美意構築的精品。它處在山川靈氣動蕩吐納的交點,正好迎合中華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風民俗、親近自然的空間意識、崇尚宇宙的哲學觀念。登黃鶴樓,不僅僅獲得愉快,更能使心靈與宇宙意象互滲互融,從而使心靈淨化。這就是黃鶴樓美的魅力經風雨而不衰,與日月共長存原因之所在。

白雲閣

坐落在蛇山高觀山山頂,在黃鶴樓以東約274米處,海拔75.5米,閣高41.7米,是觀賞黃鶴樓、蛇山、長江的極佳景點。白雲閣曆史上曾是南樓的別稱,閣名源於唐代詩人崔顥“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的詩句。1992年1月竣工的白雲閣,外觀為塔樓式,呈“T”字型,坐北朝南,占地麵積695平方米,閣名由史學家周穀城書寫。

毛澤東詞亭

在南樓東南側,黃鶴樓東南206米,白雲閣西南90米處。詞亭於1992年建成,坐北朝南,長寬各6.6米,高9.5米,為四角攢尖重簷舒翼,亭中央矗立一高3.2米,寬1.8米的大型青石碑,南北兩麵分別鐫有毛澤東1927年春登蛇山時填寫的《菩薩蠻.黃鶴樓》和1956年6月暢遊長江後填寫的《水調歌頭?遊泳》。

擱筆亭

在黃鶴樓以東132米處,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於1991年重建。亭名取自“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一段佳話。千禧吉祥鍾:身重20噸,蒲牢1噸,取20世紀和21世紀的連接之意,鍾體材料為銅合金,含黃金2.1公斤,銀8.4公斤,它是明朝永樂大鍾以後中國鑄造的最大銅鍾。大鍾外形為裙邊圓鍾,口部直徑3米,高約5米。

“鵝”碑亭

在黃鶴樓以東245米處,有清代流傳下來在武昌蛇山黃鵠磯的一筆草成的“鵝”字刻石一方,傳說書聖王羲之在黃鶴樓下養過鵝群,有次情不自禁寫下此字。1986年,風景區將依拓本重新製作的鵝字碑立於形如彎月的鵝池東端,在碑的北側建一石拱橋,並以碑作亭壁,建六角亭,亭以碑名。

詞詩碑廊

黃鶴樓東南210米,環繞景區鵝池四周,碑刻內容為當代國內書畫名家書寫的曆代名人吟詠黃鶴樓的詩詞名句(亦有部分當代詩作)。碑牆上共嵌有石碑124方,根據真跡描摹鐫刻。

黃鶴歸來銅雕

位於黃鶴樓以西50米的正麵台階前裸露的岸石上,由龜、蛇、鶴三種吉祥動物組成。龜、蛇馱著雙鶴奮力向上,黃鶴帽腳踏龜、蛇俯瞰人間。該銅雕高5.1米,重3.8噸,係純黃銅鑄成。

九九歸鶴圖浮雕

在黃鶴樓東南240米處,位於景區白龍池邊,是國內最大的室外花崗岩浮雕。整個雕塑呈紅色,99隻仙鶴呈現種種不同的舞姿。浮雕依蛇山山勢呈不等距Z形,全長38.4米,高4.8米,雲蒸霞蔚,日月同輝,江流不息,生機盎然。99隻不同動態的仙鶴,和諧分布在鬆、竹、海、靈芝、流水、岩石、雲霞中。

四方匾額

東方“楚天極目”、“簾卷乾坤”;南方“南維高拱”、“勢連衡嶽”;西方“黃鶴樓”、“氣吞雲夢”;北方“北鬥平臨”、“雲橫九派”。

“黃鶴樓”(樓西)係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一任主席舒同老先生所寫。

“黃鶴樓”匾額

“楚天極目”(樓東)這四個字是取自與毛澤東詞作“萬裏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寓意是登上黃鶴樓祖國的大好國土盡在麵前目今。

“北鬥平臨”(樓北)武漢陶述曾書,北鬥即北鬥星,因其星座在北方,形狀如鬥寓意為站在黃鶴樓上,遙望北鬥,頓覺興味怡然,北鬥星與自己一樣高,一樣平,形容樓之高。

“南維高拱”(樓南)武漢李爾重書,南維:指南邊星宿;高拱:高高在上,平安穩坐的意思寓意為黃鶴樓麵臨南邊群星絢爛,高高在上,猶如磐石一樣穩定。

“簾卷乾坤”(一樓東)北京方顏書,乾坤古代指天地,陰陽的兩對立個麵今指宇宙這裏寓意為黃鶴樓以外遼闊的大自然,全被卷入眼簾。

《雲橫九派》(一樓北)武漢鄧少峰書,九派指長江很多支流收集入海古有“江分九派”之說法“雲橫九派”取自毛澤東詩句“雲橫九派浮黃鶴”描摹長江支流收集漢江雲水迷茫,煙波眾多的磅礴氣魄。

“勢連衡嶽”(一樓南)黃鶴樓高標,氣魄宏偉,宛如與千裏之外的南嶽趁熱打鐵,組成一幅“拔地向天,聳翠如屏”的氣魄。

“氣吞雲夢”(一樓西)北京趙樸初書,由唐代墨客孟浩然詩句“氣吞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演變而來,極言黃鶴樓氣魄之盛。

請讀者品味一下當代辭賦作家陳瑾涵先生的《黃鶴樓記》:荊楚舊地,江南名樓,坐落蛇山,始建黃武。拔地而起,翼角嶙峋,從天而降,氣勢雄壯,百廢俱興,雄風依舊。樓者,衝巴山之群峰,納瀟湘之雲水,窺晴川之錦繡,銜鸚鵡之悲壯。

浩浩長江,三楚腹地,與漢交彙,隔兩江立三鎮而互峙。楚天極目,天水共色,氣吞雲夢,波撼嶽陽,飽納日月之氣魄;北鬥平臨,簾卷乾坤,勢連衡嶽,雲橫九派,盡收穹蒼之無際。

文人騷客,置身樓上,不畏浮雲,眺望無涯,綠樹成蔭,煙波浩渺,皆在眼下。太白詩曰:“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使之名揚四海;崔公絕唱:“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使之名聲更大。

江城五月,細雨霏霏,蕩塵埃於無餘;鳥鳴成韻,魚翔成舞,生靈降於人世;碧海潮升,舟楫交織,望樓閣而息心;草長鶯飛,漁歌互答,攬佳景而忘返。嗟乎!楚天神韻,江城風采,雖東坡豪放,易安婉約,太白浪漫不能狀其形貌,子安之賦,範公之文不能名其佳處。

萬裏晴空,風煙俱淨,江水東去,逝者如斯,黃鶴不在,空留樓閣,人生百味,世事洞明,吾輩後生,臨樓知渺。曆史風雲,永無止息,宦海浮生,滄海一粟,百年孤寂,今又複演,隻圖靜謐,不矜名利,把酒言歌,廣結善緣。

嗟乎,美哉黃鶴樓!壯哉黃鶴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