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大學生科學生態倫理意識和低碳經濟意識的途徑包括:1)開展對青年大學生的生態倫理教育;2)要正確引導大學生選擇合理的生存方式,養成科學生態倫理的習慣;3)要正確領導青年大學生選擇合理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4)要培養大學生樹立生態危機意識,發揮知識的力量,來確立青年人的生態倫理觀念;5)要求他們從小事做起,一點一滴地累積,最終實現低碳生活意識的養成;6)建立健全監督和懲罰機製,切實在生活和學習中對大學生的日程行為進行規範,促成低碳目標快速有效形成等。
低碳是當下全球人類共同關注的話題,發展低碳經濟勢必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主流。我國的低碳經濟發展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效,大學生作為未來時代的主人,一定要努力為低碳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為此,筆者認為大學生首先應該樹立科學的生態倫理意識,思想是行動的向導,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大學生腳踏實地,不斷努力!
4 提高大學生的低碳意識與行為養成的策略
大學生要想養成低碳意識與行為,首先要學習節能減排、低碳生活的知識,向他人宣傳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做低碳生活的宣傳者。其次要節約使用學習生活用品,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養成隨手關水龍頭、關燈等良好習慣;樹立循環利用理念,少用或不用塑料袋、快餐盒、紙杯等一次性用品;少用紙巾,重拾手帕,保護森林植被,多植樹造林;少開車,多步行或騎自行車;要與破壞環境、浪費資源能源的行為作鬥爭。所以,青年大學生要利用社會實踐,融入社會,充分發揮其能動性和親和力,大力宣傳低碳生活,讓人們從根本上認識高碳的危害和發展低碳的必要性。要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做到不斷提高人口意識、資源意識和環境憂患意識,自覺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加大對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相關政策的宣傳與落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大學生要積極參與保護環境的公益活動,堅持不做汙染環境的事,為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做貢獻。
5 結語
總之,大學生要積極踐行低碳減排的偉大理念,將其落實到日常的學習、生活當中,用實踐證明自身對低碳經濟發展所做出的努力。隻要每一名大學生都能夠提高對“低碳”的認識,讓“低碳”行為成為一種生活習慣,一種自然而然地節約資源的習慣,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人和事做起,改變自己的不良生活習慣,努力成為低碳族的一員,那麼生活環境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低碳時代:大學生該如何踐行低碳研究[EB/OL].[2010-05-23].
[2]環保部部長:開寶馬喝汙水是對現代化的諷刺[EB/OL].[2011-12-28].
[3]吳遠.大學生低碳生活理念養成策略研究[J].北方經濟,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