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讀書(2 / 2)

人首先得吃飯,職業必須要幹得出色。就說我本人吧,雖然孤傲,因此吃過不少苦頭,可是我對所從事的工作從不懈怠。也許我們現實所從事的本職並非我們之所愛,但我們一時在靠它吃飯,我們就不能搪塞它,否則吃飯就會發生危機。凡是我工作過的地方,業績還算顯著,我因此問心無愧,但這並不排斥我擁有多樣的愛好。有多種愛好,處理不好,在時間上會產生衝突和矛盾,處理好了,則可以相得益彰,產生有利的補充。這是因為,凡知識都是關聯的相通的,不同的知識體係之間有著天然的聯係,風牛馬不相及的事幾乎不存在。大風酸馬眼,難道不酸牛眼麼?牛吃草馬也吃草,一戶農家的牛今日病了,也許馬就得去拉犁,牛馬會沒有關係麼?譬如,我們從事的是經濟或者行政工作什麼的,我們業餘熱愛藝術,藝術和本職工作會衝突和矛盾麼?有時候會,那隻是在具體時間的分配上,可是工作本身也需要藝術呀,否則我們怎麼常常說要講究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藝術呢?再說,有多種愛好,還可以調節自己的身心;譬如工作中遇到了煩心的事,我們進書房讀一番先賢的書,畫一幅寥廓山川的畫圖,寫幾幀飄逸灑脫的書作,甚至去釣釣魚,對兩局“楚河漢界”,我們的心靈會被沐浴一番。各種知識的相互聯係,在於方法和思想。繪畫的謀篇布局,書法的章法結構,文章的綱領層次,棋局的縱橫捭闔,也可以有助於我們增強工作的條理性和主題性,啟發我們的智慧。所以古人雲“藝多不壓身”,現在我們時髦的話叫提高綜合素質。提高綜合素質,當然包含知識麵要寬的意思。看看大學生辯論會和有影響的知識競賽活動,那題目哪會隻限製在某一個領域某一個方麵呢?曆史上有影響的人物,多在幾個方麵都有建樹。蘇東坡的詞好,如《念奴嬌·赤壁懷古》,如《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可他的書法也被列為“歐顏柳蘇”的係列,他的畫他的文章都卓有成就,就是在烹飪方麵,他還留下了有名的“東坡肉”。王羲之的書法為古今一絕,可那《蘭亭集序》,不也列進《古文觀止》成為範文了麼?範仲淹是有名的政治家,可一篇《嶽陽樓記》樹立起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高峰。我們要力爭使自己多掌握幾門知識,要多掌握幾門知識,就離不開讀書學習。所以,我們走上社會的成年人,要能夠一麵仰首幹事,一麵俯首讀書,才過得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