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害你等了那麼久。”
“對不起,你可以替我把茶水遞過來嗎?”
“對不起”三個字,意思無非是讓別人占上風,你既然讓他占了上風了,他還有什麼更多的要求呢?息事寧人,莫善於此。
在說“對不起”時,眼睛不要看在地上,要抬起頭,看著對方的眼睛。這樣人家才會明白你是真誠的。道歉並非恥辱,而是真摯和誠懇的表現;說“對不起”要堂堂正正,不必奴顏婢膝。學會道歉,檢討自己,糾正錯誤,是一種美德,因此不必躲躲閃閃,也不必誇大其詞,一味往自己身上抹黑,那樣,別人不僅不會接受你的道歉,甚至會覺得你虛偽。
當然,如果你覺得道歉的話說不出口,或者是由於某種場合的特殊性不便說出口,不妨用別的辦法來替代一下。比如,送一束鮮花、做一個動作,甚至遞一個眼神等。
在一次宴會上,丘吉爾先生和他的夫人麵對麵坐著。這時,人們看見丘吉爾先生的一隻手在桌子上來回移動,兩個手指向著夫人的方向彎曲,便問丘吉爾夫人“您丈夫為什麼這樣若有所思地看著您?他那彎曲的手指來回移動又是什麼意思呢?”丘吉爾夫人介紹說“在離家之前,我倆發生過小小的爭吵,現在他正在承認過錯.用彎曲的手指向我道歉呢!” 當自己出現錯誤時,即使不能馬上道歉。日後也要找準時機及時表示自己的歉意。
被評為“時代鼓手”的聞一多先生,早年曾是“新月派”詩人,曾同魯迅作對。後來,當他發現自己錯了時,魯迅先生已經逝世了。於是他借紀念魯迅先生的大會,當眾表示自己對魯迅先生的深深歉意。他說:“反對魯迅先生的還有一種自命清高的人,就像我自己這樣的一批人。”講到這裏,他忽然轉過頭去,望著牆上掛著的魯迅遺像鞠了一躬。然後說:“現在我向魯迅懺悔:魯迅對,我們錯了。當魯迅受苦受難時,我們正在享福。如果當時我們都有魯迅那樣的硬骨頭精神,哪怕隻有一點,中國也不會像現在這樣了。”
對於聞一多這種坦誠直率的品德,與會者無一不報以熱烈的掌聲。可見,及時道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彌補言行不當帶來的不良後果。
生存語錄:
一個人必須把他的全部力量用於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費在任何別的事情上。
——(俄)托爾斯泰
寬容一寸,關係拉近三分
在人際交往中,吃虧精神也很必要和寶貴。一般來講,能吃虧讓人,有吃虧精神的人,多是忠厚樸實、講信用、講信譽的人,也是多能克己,能諒人,是寬宏大度的表現,這種人也常收到敬重與讚美。那些什麼事情也肯吃虧,總愛斤斤計較,沾光沒完沒夠的人,卻使人看不起,更不願意與其多來往,多共事,若與這樣的人處事打交道,該是多麼的沒意思。
吃虧與讓人是常連在一起的,怕吃虧就很難去讓人,若一天什麼事都尖刻、怕吃虧,天長日久就會眾叛親離,孤家寡人,這不是別人吃不起虧,而是看不慣這種作風,對這種人,從感情與心理上就有了討厭與反感,首先是從人品上疏遠了,怎麼能與之深交與之共事呢?古人講“吃虧是福”,實際就是告誡人們:對吃虧的事要看長點,想遠點,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做人處事,還是忠實厚道為好。
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霍曼斯提出,人際交往在本質上是一個社會交換的過程。我們在交往中總是在交換著某些東西,或者是物質,或者是情感,或者是其他。正是交往的這種社會交換本質,要求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必須注意,讓別人覺得與我們的交往值得。無論怎樣親密的關係,都應該注意從物質、情感等個方麵“投資”,否則,原來親密的關係也會轉化為疏遠的關係,使我們麵臨人際交往的困難。
在我們積極“投資”的同時,還要注意不要急於獲得回報。現實生活中,隻問付出,不問回報的人隻占少數,大多數人在付出而米有得到期望中的回報時,就會產生吃虧的感覺。心理學家提醒,不要害怕吃虧。鄭板橋的“吃虧是福”的拓片為很多人所珍愛,然而真正領悟其中真意的,恐怕為數不多。實際上,許多人在交往中都是惟恐自己吃虧,甚至總期待占到一點便宜。然而“吃虧是福”確實有它的心理依據。“吃虧”是一種明智的、積極的交往方式,在這種交往方式中,由“吃虧”所帶來的“福”,其價值遠遠超過了所吃的虧。這有兩個原因:
一方麵,人際交往中的吃虧會使自己覺得自己很大度、豪爽、有自我犧牲的精神、重感情、樂於助人等等,從而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同時,這種強化也有利於增加自信和自我接受。這些心理上的收獲,不付出是得不到的。
另一方麵,天下沒有白吃虧的。與我們交往的無非都是普通人,在人際交往中都遵循著相似的原則。我們所給予的,會形成一種社會存儲,而不會消失,一切終將以某種我們常常意想不到的方式回報我們。而且,這種吃虧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反過來將增加我們的自尊與自信。
顯然,吃虧將帶給我們的是一個美好的人際交往世界。而那些喜歡占便宜的人,每占了別人一分便宜,就會喪失一分人格的尊嚴,就少了一份自信,長此以往,必將在人際交往中找不到立足之地。
生存語錄:
不會寬容別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寬容的。
——(俄)屠格涅夫
與陌生人交朋友
現在生活中人們常常談論人情淡薄,缺少朋友,甚至是對門鄰居都很少交往。其實,很多人之所以缺少朋友,僅僅是因為他們在人際交往中總是采取消極的、被動的退縮方式,總是期待友誼和愛情從天而降。這樣,使他們雖然生活在一個人來人往的世界裏,卻仍然無法擺脫心靈上的孤寂。這此人,隻做交往的響應者,不做交往的始動者。
要知道,別人是沒有理由無緣無故對我們感興趣的。因此,如果想贏得別人,與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擺脫孤獨的折磨,就必須主動交往。
生活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在硬座火車上,坐在一個“隔間”裏麵有六個人,如果這六個人裏麵至少有一個是主動交往的人,那麼他們總是談得熱火朝天,一路上充滿歡聲笑語;如果這六個人裏麵沒有一個主動和別人交往,那麼,從起點到終點,他們會始終處在無聊的氣氛中,看書也沒勁,對望又很尷尬,所以幹脆閉上眼睛養神。其實與其尷尬地麵麵相覷,還不如主動打招呼,這樣既能換得一路不寂寞,還可交往一個新的朋友,增加一個成功的機會。
主動與別人溝通
麵對陌生的事物,我們很容易害怕退縮。想要讓自己能夠流利地表達意見,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習慣開口。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練習才會進步,說話也是如此。
要想主動地與別人交談,就必須先克服自己的羞怯心理,越過“自我”意識的這道防線。常常聽到人們說:“我總是不如別人”,這是一種消極心理,其危害無窮。
奧運冠軍蔡亞林曾說過:“沒有人可以擊敗我,除了我自己。”可見,人們隻有被自己的消極情緒所擊敗。要想擊敗消極情緒,隻有自信。每天對著鏡子說:“我是最好的”,抬頭,挺胸,大步向前,在困難麵前不自暴自棄,這是突破自我的一種表現。
要使自己從膽怯緊張中走出來,必須先遺忘恐懼,勇敢地麵對問題。社會瞬息萬變,生活的步調如此快速,隨時隨地都可能出現新的狀況,難道要一輩子逃避現實嗎?
多給自己一些信心和勇氣,你就會發現自己其實是很出色的。你要鼓勵自己麵對問題、克服膽怯。每個人幾乎都曾經有在眾人麵前發表意見的經驗,也可能怯場過。即使是那些在台上說得眉飛色舞、慷慨激昂的演說家,或者是知名的表演者,他們在麵對大眾的前一刻也會有這樣狀況。但是當他們站在眾人麵前時,一切的恐懼就會被置之腦後,一心一意隻想把事情做好。因此,克服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你必須麵對的情況。
另外,如果你隨時隨地都因為擔心說錯話而壓抑自己。不敢與他人交談,你將會無法享受談話的樂趣。有一位朋友常常告誡自己要“謹言慎行”,避免和他人任意交談,所以在朋友群中,他是最沉默的一個人。當別人指責他、要求他時,他從不辯解也不開口拒絕。於是朋友們都笑稱他為“好好先生”。他的個性使他無法輕鬆與人交談,即使覺得委屈、憤怒也不明確表示出來。漸漸地,他和朋友之間有了一層隔閡,不但阻礙了人際關係的拓展,也造成了他和朋友之間的誤解。
總之,請不要把說話看成一種負擔,丟掉羞怯和恐懼的包袱,大膽地講出自己想說的話,積極勇敢地和人接觸,你的生活定會增添更多色彩。
假如你能鼓起勇氣和超市店員或不太熟識的鄰居說聲“你好”,你就會發覺自己越來越習慣麵對陌生人說話了。所以在任何場合,你都要積極把握和別人交談的機會,試著與他人閑聊、寒暄,從中學習說話技巧,建立自信。
學會和陌生人說話
養成和不熟悉的人說話的習慣能夠讓你獲得更多的好人緣。“樂莫樂兮新相知”,最快樂的事情莫過於結交新的朋友,而多和不熟悉的人說話是結交新朋友的前提條件。和不熟悉的人交流能為你的人生打開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戶,讓你看到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和不熟悉的人接觸能為你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新的幫助,給你帶來更多的安全感、友誼和愛。
或許你已經發現,在陌生的社交場合中,90%以上的人都在等待別人主動向自己打招呼,隻有極少數人會走到別人麵前,一邊伸手一邊自我介紹,這種現象,其實正包含著社交成敗的特殊密碼。
美國總統羅斯福是一個善於和人交往的人。在他還沒有當總統的時候,有一次參加宴會,看見席間坐著許多不認識的人。如何使這些不熟悉的人都成為自己的朋友呢?他稍加思索,便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羅斯福找到了自己熟悉的記者,從那裏把自己想認識的人的姓名、情況打聽清楚,然後主動走上前去叫出他們的名字,談一些他們感興趣的事。此舉使羅斯福大獲成功,後來,他運用這個方法為自己競選總統贏得了眾多有力的支持者。
懂得怎樣無拘無束地與人結識,是人們必備的社會生存技能之一,這能使我們擴大自己的朋友圈子,並使生活變得更豐富。而羅斯福所用的那種主動與不熟悉的人打招呼並保持聯係的辦法,正是許多大人物都普遍采用的做法。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似乎都有一種“社交恐慌症”,其集中表現就是不願意主動向別人伸出友誼之手。其實,大人物與小人物的最主要區別之一,就是大人物認識的人比小人物多得多。而大人物之所以能夠認識更多的人。就是因為他們總是樂於和不熟悉的人交往。如果我們有著和不熟悉的人說話的習慣,能將所接觸的不熟悉的人變成心靈相通的朋友。就能獲得好人緣,你的人際關係將如魚得水,或許命運也會因此而改變。從這一點上看,做一個大眾人物並不難,隻要你能主動地把手伸給不熟悉的人就可以了。
把生臉混成熟臉
俗話說:“人情賣給熟麵孔。”給麵子往往是熟人之間的事,因此聰明人與陌生人拉關係、套近乎,善於講究方法,講究步驟。隻要能打開突破口,就要毫不放鬆,接二連三地貼上去,一回生二回熟,日久天長,雙方的關係就有點兒扯不清了。這裏總結了一套技巧,現介紹如下:
(1)製造機會,接近對方。人對自己身體四周的地方,都會有一種勢力範圍的感覺,而這種靠近身體的勢力範圍內,通常隻能允許親近之人接近。如果允許別人進入你的身體四周,就會有種已經承認和對方有親近關係的錯覺,這一點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相同的。
(2)見麵時間長不如見麵次數多。成功的推銷員,會經常到主顧家中去,被認為是和主顧熟悉的要訣之一;尤其是以“我到附近來辦事,順便來看看你”這種說法,更能讓對方覺得你們是熟人,更能抓住主顧的心。
像這樣習慣於親近的方法,在心理學方麵被認為和學習一樣。一般對學習的看法,認為集中學習不如分散學習來得有效。
譬如我們要用l2小時學習,那麼一天用功2小時,而連續一個禮拜,要比一口氣熬夜念l2小時更加有效。此外,到駕駛訓練班學習駕車,一天的練習時間也都有一定的限製,絕不會讓你超出時間,也就是利用這種分散學習的方式而產生良好的效果。
在人際關係方麵,使對方產生親近感,是給予對方好印象的基本條件。而要滿足這項條件,利用這種“分散效果”,可說是給對方強烈印象的科學的方法了。
廣泛與人交往是機遇的源泉。交往越廣泛,遇到機遇的概率就越高。有許多機遇就是在朋友的交往中出現的,有時甚至是在漫不經心的時候,朋友的一句話、朋友的幫助、朋友的關心等都可能化作難得的機遇。在很多情況下,就是靠朋友的推薦、朋友提供的信息和其它多方麵的幫助,人們才獲得了難得的機遇!
生存語錄:
在快樂時,朋友會認識我們;在患難時,我們會認識朋友。
——(英)柯林斯
開玩笑千萬別過火了
生活中很多不愉快的事兒,起源多在口無遮攔上,現在的快節奏的生活,人本來就容易覺得枯燥,這時候,一點小小的玩笑,也許能讓你改變一下心情,換一種心態,生活將更加有滋有味。但是,開玩笑也要講究一個度。首先要看對方能不能開得起這個玩笑.是不是一個經得起開玩笑的人。如果不是,那你最好不要跟對方開玩笑.怕會適得其反。其次,開玩笑時也要學會察言觀色,如果對方還能笑笑地應對你的玩笑,那麼也就是你這個玩笑還沒有過度;如果對方臉色不對或言語有點不耐煩了,那就說明你的玩笑有點過了,再不收收會點火的。
開玩笑要注意場合
一般來講,在莊嚴、肅穆的場合不能開玩笑;工作時間不能開玩笑:在公共場合和大庭廣眾之下,也盡量不要開玩笑;在非常時期,不能拿非常之事開玩笑;在公共傳媒上開玩笑更是要慎之又慎。
美國前總統裏根有一次在國會開會前,為了試試麥克風是否好使。張口便說:“先生們請注意,五分鍾之後,我將宣布對蘇聯進行轟炸。”一語既出,眾皆嘩然。裏根在錯誤的場合、時間裏,開了一個極為荒唐的玩笑,為此,蘇聯政府提出了強烈抗議。
據英國媒體報道,在瑞典廣播電台的一個名為“你好!法庭”的節目中,電台突然宣布國王古斯塔夫已經與世長辭,而且還把這一消息宣布了好幾遍。隨後,電台才告訴聽眾剛才是在開玩笑。當時,一些聽到廣播的民眾最初都以為消息是真的,後來很快得知電台竟然開出如此過火的玩笑,都感到十分氣憤。
瑞典王室對此也非常不悅,王室女發言人凱瑟琳表示:“我們已經通知電台和電視台的主管機構,讓他們認真調查這件事情。”而且,她透露說,王室下一步將對不負責任的瑞典電台提出起訴。
“非典”期間,從廣東出差回來的李某在辦公室和同事聊天時,突然說他感染上了“非典”。因為李某平時很愛開玩笑,所以同事們都沒把他的話當真。李某見大家不相信,便假裝咳嗽,還說要向單位請假治病。由於李某是剛從疫區回來,而且還顯露出“非典”的症狀,大家認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於是,當地有“非典”患者的消息很快傳人了社會,在群眾中引起了恐慌。
有關部門得知後,迅速將李某隔離檢查。此時,李某卻反複說自己沒有得“非典”,隻是開句玩笑。檢查結果出來,也表明是一場虛驚。但公安機關仍對李某做出了拘留l2天的治安處罰。李某感到不明白。自己隻是向同事開了一句玩笑,為什麼卻要受到治安處罰呢?其實。公安機關對李某的處罰是合法的。據了解,在全國上下齊心防控“非典”的關鍵時刻,有極少數人利用口頭、互聯網、手機短信等形式編造虛假信息。散布“非典”虛假病情,增加了人們對“非典”的恐慌。本事例中,李某雖然隻是開了一句玩笑,但擾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秩序,影響了“非典”防治工作的正常進行。
前麵幾則故事裏的開玩笑者都是在不合適宜的時機、場合開了不合適宜的玩笑,結果惹了麻煩,甚至惹上了官司,我們要引以為戒。
開玩笑要注意對象
人的脾氣、性格、愛好不同,開玩笑要因人而異。開玩笑要注意長幼關係,長者對幼者開玩笑,要保持長者的莊重身份.使幼者不失對長者的尊敬;幼者對長者開玩笑,要以尊敬長者為前提。
開玩笑要注意男女有別,男性對語言情境的承受能力較強,一般的玩笑不會導致男性的難堪;女性對語言情境的承受能力較弱,不得體的玩笑會使女性難堪,甚至“下不來台”。
開玩笑還要注意親疏的差異,一般情況下,與自己比較親近、熟悉的人在一起,開玩笑,即使重一點,也不會影響友好關係,但與自己比較陌生的人在一起,就不宜開玩笑,因為你對人家的個性、經曆、情趣、隱私不了解,可能在開玩笑中冒犯了人家,引起反感,不利於今後的互相了解和友誼的發展。
有一次,一位男士的女同事穿著一身漂亮的新衣服來上班,他幽默地說:“今天準備出嫁啊?”這其實是一種誇讚,隻不過有點調侃的意味。然而,他的這位女同事卻是個潑婦,她聞聽此言,怒不可遏,拍案而起:“你罵人!難道我離婚了?難道我丈夫不在了?”接著又來了一大串的謾罵。
這位男士萬萬沒有想到,他的頗為得意的幽默竟被人家當成是不堪入耳的汙言穢語,得到的竟是如此難堪的結局。他百口難辯,隻好道歉了事。每當提及此事他都苦笑不已,因為那位女同事因此而到處說他是個“二百五”。這位男士之所以引火燒身就是因為他沒有注意開玩笑的對象。
同樣一個玩笑,能對甲開,不一定能對乙開。人的身份、性格。心情不同,對玩笑的承受能力也不同。一般來說,後輩不宜同前輩開玩笑,下級不宜同上級開玩笑,男性不宜同女性開玩笑。在同輩人之間開玩笑,則要掌握對方的性格特征與情緒信息。對方性格外向,能寬容忍耐,玩笑稍微開大了可能也會得到諒解;對方性格內向,喜歡琢磨言外之意,開玩笑就應慎重;對方盡管平時性格開朗,但如恰好碰上傷心事,就不能隨便與之開玩笑;相反,對方性格內向,但正好喜事臨門,此時與他開個玩笑,效果會出人意料的好。
別拿他人的缺點尋開心
生活中,人們在一起聊天閑談時,總喜歡說些有趣的事,以此來給工作和生活增添開心的笑聲和情趣。這種樂趣是生活的浪花,深受人們的歡迎。但是,有些人卻喜歡談論別人的隱私、過失、缺陷等作為樂趣和笑料,揭別人的短來換取笑聲、尋開心。如此拿人取樂,是一種不良行為,它雖然也能引出笑聲,但同時也給被談論者帶來苦惱和怨恨。嚴重影響人際關係的發展,所以千萬不要把談論別人的缺點當作樂趣。
一群青年男女在一起侃大山,有位青年心血來潮要製造一個笑話,逗大家樂一樂。他指著一個特別胖的姑娘說:“你可越長越‘苗條’了,可惜我們中國還沒有相撲運動,不然,你準是一號種子選手!”
他的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可是這位姑娘正為自己不斷發胖而苦惱。別人當眾撓她的“禿”,豈能忍受?她翻臉說:“我胖怎麼了,沒吃你沒喝你。你操哪門子心!你也不照鏡子瞧瞧自己,瘦得像根爐柴棒……”
這時,笑聲沒有了,尋開心的人引火燒身,自食其果。可見,拿別人的缺陷取樂是不明智的,這容易使人反感,而且還會引起矛盾和衝突。
談論別人的短處取樂是一種低級庸俗有害無益的取樂方式。這種方式引來的笑聲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的,很容易鬧出事端來。由於你傷害了別人的自尊心,你將結下宿敵。同時,也有損於你的社交形象,人們會認為你是個刻薄饒舌的人,會對你反感、有戒心,因而對你敬而遠之。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凡人皆有其長處,亦必有其短處。我們為什麼不能談論別人的長處,偏要以談論別人的短處來取樂呢?
再說,宇宙之大,可談論的話題和可笑的題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天上的星河,地上的花草;眼前的建築,身後的山水;昨日的消息,今天的新聞。都是絕好的談話內容。我們何必一定要把別人的短處作為話題呢? 以談論別人的缺點當作樂趣,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我們必須克服和避免。
人生於世,說話、做事,那可以說是我們每個人天生的本事,但是把話說得通透、把事辦得明白,就不是人人都能很好地把握的了。
說話做事是一門處世的藝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難就難在如何看清火候、拿捏分寸。也就是說話做事要知輕重、識進退,最起碼要有個“度”。掌握好了這個“度”,你就能在社會上站得住、吃得開,成為一個交際高手。
生存語錄:
開玩笑總不能化敵為友,反而有時會失去朋友。
——(英)約翰·洛克
讓別人欠你的人情
讓別人欠你的人情,對你會有更多的好處。當別人欠了你的人情時,你就處於優勢。處於主導地位,進而擁有了部分甚至全部支配別人的權力,這就使原有的人情成本大大增值了。有利可圖是肯定的,一本萬利也是有可能的。
秦始皇乃趙國大商人呂不韋之子。並非秦人嫡出的後代。但這呂不韋不是一般的商人,他不隻“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而且極有政治眼光。當他得知秦昭王的太子安國君的一個叫子楚的兒子正在趙國時,便認定:“此奇貨可居”。從此開始不惜金錢,大做子楚的人情!
呂不韋滿懷自信地告訴子楚,他能改變子楚“為秦質子於趙”的窘境,並進一步分析他與子楚命運相連的關係。“吾門待子門而大”,認為隻要能幫庶出的子楚討得安國君寵幸的無子的華陽夫人的寵信。“立子為嫡嗣”,子楚就會成為秦的國君。正落魄異鄉的子楚自然求之不得了,他與呂不韋相約,“必如君策,請得分秦國與君共之。” 這樣的人情可算得上大如天了。不然怎會以分國相報呢?
呂不韋既有商人的遠見.也不乏商人的果敢。他“乃以五百金與子楚,為進用,結賓客:而複以五百金買奇物玩好,自奉而西遊秦……”一切依計而行。
呂不韋傾家蕩產促成此事,終於使“子楚以此名譽盛於諸侯”,“約以為嫡嗣”。
但呂不韋的目的還遠遠未達到,他不惜血本,用盡心機做子楚的人情.還有更深奧更詭秘的企圖。呂不韋以賭徒的瘋狂把金錢全花在子楚身上不算,他還要獻上自己寵愛的女人,實施偷梁換柱之計,變秦國江山為呂氏王朝。
當時,“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以為誘餌,鉤子楚上鉤。果然,“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為夫人。”一切都是呂不韋的預謀,而子楚始終都被蒙在鼓裏,還以為自己承受了呂不韋獻姬的莫大人情呢!孰不知呂不韋的兒子已神不知鬼不覺地變成了他的兒子,秦國的江山事實上就要落入呂氏手中了。
接下來發生的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事。
不久,在秦昭王死後,安國君立為王,子楚做了太子。安國君也命不長,即位僅一年即撒手西去,子楚被立為王,稱莊襄王。依約:“以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食河南洛陽十萬戶”,權傾朝野,富甲天下,真算得上“分秦國與君共之”了。趙姬當然被封為後,子政立為太子。
莊襄王也是一個短命鬼,即位僅三年,也一命歸天了,太子政立為王,尊母為太後,呂不韋依舊為相國,號稱為“仲父”,主秦政好多年。至此,呂不韋的權勢達到了極致。
呂不韋以商人特有的機智、狡詐做了一筆政治人情,終於獲得了最豐厚的回報,堪稱千古絕筆! ‘
有些人將自己的利益假飾成其他人的利益:當他們真正接受恩惠時他們使之看起來好像在施予恩惠。有些人精明得很,明明是在求人,而給人的感覺卻是他們在給人以榮幸。他們用使自己獲利的辦法來使別人產生榮譽感。他們安排事情的方式使其他人覺得當其他人給他們東西的時候是在償付債務。他們絕頂聰明,打亂主客的次序,讓人迷惑不解,不知道誰是施惠者,誰是受惠者。他們用廉價的稱讚賺取最好的東西;通過表示他們喜歡某件東西來給予別人榮譽和奉承。他們以別人的謙卑來獲得對某物的所有權。本來該他們自己應覺得感激的東西,他們卻讓別人感到受了他們的恩。他們在Oblige(感謝、承蒙——譯者注)這個詞上玩弄主動態或是被動態花招,他們更擅長的是政治而不是語法。這真是妙不可言。但如果你能當場破其狡詐,阻止他反客為主,讓名譽歸於當歸之人,讓利益歸於當得之主,那就證明你才是更精明的人。
生存語錄:
機智是一種光彩奪目的東西,每個人都讚美它,大多數人都立誌得到它,所有的人都怕它,但是幾乎沒有人
——(英)切斯特菲爾德
尋找成功的合作夥伴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利用人脈關係獲得了成功,這是因為他們具有獲得成功的條件。除去環境、機遇和個人能力等因素外,處理好人際關係,則是不容忽視的環節。誰能把結交朋友與利用朋友這個問題處理得好,誰就能借助來自各方麵朋友的力量成就一番自己的事業。
有句話叫:“生意好做,夥計難找。”夥計不易找,而一個運籌帷幄的朋友就更難求了。尋找一位能獨當一麵、協助自己成功的朋友尤為困難。
美國著名的百貨公司薩耶·盧貝克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理查德.薩耶是靠做小生意起家的。他做夢也沒有想到最後生意能做得這麼大。他一生最大的長處.也是他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他善於尋找和利用朋友。薩耶起初在明尼蘇達州一條鐵路上當運送貨物的代理商,這種代理商共同的煩惱:有時收貨人嫌貨不好,拒收送到的貨物;若再將貨物帶回,就會倒賠一筆運費。薩耶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新招——郵寄。這樣不僅退貨率大為降低也為買主增加了便利。這種“函購、郵寄”的方式獲得了意外的成功。
他的生意必須擴大規模,否則,別人利用他創造的這種經營方法,很可能趕到他前麵去。他飽嚐了“夥計難找”的滋味。挑選了將近五年。終於找到了一個叫盧貝克的人,以兩人姓氏為名的世界性的大企業“薩耶·盧貝克公司”終於誕生了。兩人密切合作,公司第一年的營業額就比薩耶獨自一人時增加將近十倍,達四十萬美元。第二年的發展更快,這種發展速度不僅為二人始料未及,而且使他倆明顯地感到力不從心了。盧貝克說:“我們何不請一個有才能的人參加我們的生意?”
薩耶一直把當年發現盧貝克看成是一大快事,對他的這個建議由衷讚許:“好吧。我們為我們的生意找個老板。”為上百萬元的生意找個經營人.實在比找夥計困難多了。不久,他們就有些泄氣了,這種大將之才,實在是鬼雄人傑,本來就是很稀少的。即便真有這種人才,恐怕也早被別人拉走了。薩耶和盧貝克幾次三番謀劃。決定開闊視野,到一般的小商人中去尋找。這也是因為大公司的經理一般不屑於經營他們的“雜貨鋪”。而在平凡的人物中選拔適當人才委以重任,他一定會盡全力報效,不會像重金禮聘的知名人物,即便請來了,也隻是抱著“幫幫忙”的心理。
終於有一天,一個經常來這裏進貨的布販子進入了他們的視線。那天,薩耶與盧貝克正好路過一家布店,隻見人群擁擠,爭先恐後地在搶購。等他們走近一看,才知道比任何人想象中的都絕。店門前貼著的大紙上寫道:衣料已售完,明日有新貨進來。那些擁擠搶購的女人,惟恐明天買不到,在預先交錢。夥計解釋說,這種法國衣料原料不多,難以大量供應。薩耶知道這種布料進的不多,但並非因為缺少原料,而是因為銷路不好沒有再繼續進口。看到對女人心理如此巧妙的運用,以缺貨來吊時髦女人的胃口.他實在覺得這個布販手法高人一籌,令人折服。
雖然不知他長的什麼樣,也不知他是老是少,但我幾乎可以肯定,這個人就是我們要找的人!薩耶和盧貝克都這樣認為。然而,當他倆與店主見麵時,卻大出意外,不禁麵麵相覷。原來他就是經常到他們店裏販布的路華德。他們彼此已認識好幾年,從沒有深談過,並且路華德也從未有過什麼特別的舉動,因此,薩耶和盧貝克對他也就沒有什麼特殊的印象,直到這次,他們把對方細細打量一番,才發覺他的目光中有一種說不出的神采飛揚,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寒暄之後,薩耶開門見山:“我們想請你參加我們的生意,坦白地說,想請你去當總經理。”
當上總經理的路華德為報知遇之恩。天天廢寢忘食地工作,果然取得了驚人的成就。薩耶,盧貝克公司聲譽日隆,十年之中,營業額竟增加了600多倍。一時間,該公司擁有30萬員工,每年的售貨額將近70億美元。對於零售行業,這簡直是個不可思議的天文數字。薩耶就是這樣借著朋友之力取得後來的成功,如果當年他不發現和利用人才,不與盧貝克和路華德合作,今天的他也許還做著小本生意賺些小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