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建立秩序感。
為孩子提供一個屬於自己的角落,從學習物歸原處、整理個人物品的過程中,逐漸建立秩序感。在日常生活作息上也要有規律,生活規範要建立。在執行過程中,家長要嚴格而不嚴厲。
7、選擇小規模的幼兒園。
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兒,對噪音的忍受度低,大班製的較不適宜。應選擇小班製並且有係統教學方法的幼兒園,才能對幼兒個別情況,給予較多的關注與輔導。
8、加強孩子意誌鍛煉,培養其形成有始有終地做好每一件事的良好習慣。
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做事之前,父母應讓孩子懂得做事的目的,並引起做事的興趣;在做事過程中,孩子遇到困難,父母要教育提高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使孩子具有一定的責任感,這樣孩子在做事的時候注意力就會集中,去克服一些小的困難。久而久之,就能養成善始善終做完每一件事的良好習慣。完成一件事的時候,要及時進行鼓勵評價,孩子就會產生一種滿足感、快樂感。
最後強調一定要堅持與孩子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以及心理發展狀況,采取相應措施。
怎樣對待偏科的孩子
多多在學習方麵有些偏科,愛學語文,愛看語文書,愛做語文作業,但對數學就是很頭疼。導致數學學的一塌糊塗,考試成績當然不怎麼樣了。多多爸爸剛開始以為要提升數學能力就是要多做,培養興趣。但在後來多多爸爸發現,興趣不僅僅是培養出來的,有信心,才能生出興趣來。所以數學不好,問題不僅僅在有沒有自信心,而是孩子的能力不足所致。
學習偏科說明孩子在建立知識結構的過程中,已經開始為自己找到了興趣的中心點,如果能引導他們在學好各門功課的基礎上,對特別愛好的一兩個科目學得更深、更精一些,那麼,這種偏科不僅不會使孩子的學業受影響,而且是有助於他們成才的一個重要因素。
那麼,多多的爸爸該如何提升孩子的數學能力呢?心理專家給他們開出了一個“藥方”:
1、提升孩子的視知覺功能。
孩子首先必須具備很強的視知覺功能,去辨識,去記憶,去理解。諸如“長短,大小,多少,輕重,點,線,麵,方向,角度”這些體現著“數與形”的概念,孩子通過辨識實際的物體,慢慢體驗到它們“數量與形式”的不同,並學會以數學符號來表示它們。基本策略是以運動為基礎,多做視覺上的活動。
2、提升孩子對數學語言的理解能力。
數學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體係,它是一種“文字兼數字與符號的結構”,數學裏的符號、公式、方程式、圖形、圖表以及文字都需要通過閱讀才能了解。譬如數字裏就有“自然數,分數,小數,有理數,無理數”之別,孩子必須清楚明了它們的區別與聯係;數學裏還有許多符號,例如:“+,-,<,β,∑,×,”等,如果兒童不了解這些符號的含義,則數學學習對他們來說無疑於跟讀“天書”一樣。孩子不僅需要一般的閱讀能力來理解數學中的文字,而且還需要特殊的閱讀能力來理解數學中的“數與符號”,所以家長經常會發現語文成績好的孩子,數學成績卻未必好,原因即在此。對於存在數學語言閱讀理解困難的孩子,首先應提高他們的文字閱讀能力,其次是培養他們對“數與符號”的理解力。
3、提升對數學材料的概括能力。
如果一個孩子看到一大堆東西,看了半天也不曉得它們背後的“數量關係與空間形式”,這將是數學學習上極為糟糕的事。因為數學的精髓就在於,它舍棄了具體的內容,而僅僅抽出“數與形”,並對這些“數與形”進行操作。若家長發現孩子存在這方麵的困難,可從以下三方麵入手:首先,培養孩子對語言文字材料的概括能力。例如家長給孩子出示一些詞語“香蕉,蘋果,橘子,梨”,讓孩子從中概括出這些事物的共同特征:“它們都是水果。”其次,培養孩子對數字的概括與推理能力。例如家長給孩子這樣一些數字:“1,3,5,7,( )。”讓孩子概括出這列數字的規律(後一位比前一位多2),並根據規律在括號內填上合適的數(9)。最後是培養孩子對圖形的概括與推理能力。例如家長給孩子看這樣一組圖形“←,↑,→,↓,()”,讓孩子尋求其變化規則(順時針方向每次扭轉90度角),並在括號內填上合適的圖形(←)。總之,通過“文字數字與圖形”這三種材料的訓練,可以有效地培養孩子對數學材料進行概括的敏感性。
4、提示孩子的運算能力。
對“數或符號”的運算操作能力是數學學習所必須具備的一項重要技能。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時時刻刻也離不開運算。兒童在運算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譬如,有的兒童乘、除法會做,但加、減法常出錯,這是因為乘、除法主要依靠聽覺記憶功能,會背九九乘法表,即可能做對,而加減法因為計算時受進借位的影響,涉及視覺功能與記憶,因而更容易出錯;再如,有的兒童計算正確,答案卻抄顛倒,是因為由運動功能發展出來的垂直、左右、前後秩序等觀念尚未牢固建立的緣故。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樣數學能力的培養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弱點,進行強化與補救訓練。同時,克服孩子學習上的偏科傾向,千萬不能“矯枉過正”。在抓孩子其他基礎課的學習時,不僅不應限製他們對所擅長科目的學習,還應幫助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
優良性格是成才的重要因素
心理學研究表明,良好的性格是獲得成功的前提。但是,有些家長更重視孩子身體素質和智能的培養,給孩子提供了充足的物質條件和學習條件,卻忽略了孩子良好性格的培養,應當培養孩子哪些優良性格呢?
1、求知的興趣。
即有穩定的注意力,對學習知識有濃厚的興趣,有堅持到底的毅力和恒心。
2、愉快的情緒和活潑的性格。
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麵:
(1)表情活潑。麵部表情豐富生動,說話有時伴有手勢。
(2)語言活潑。口齒清楚,喜歡對人說話、講故事、講見聞、背詩、唱歌、表演等。
(3)動作活潑。喜歡參加運動和文娛活動,愛做遊戲。
(4)感知活潑。善於觀察事物,記憶力好,善於模仿。
(5)思維活潑。好奇心強,喜歡探索新事物,喜歡認字和讀書,愛提問。
(6)雙手活潑。愛勞動,喜歡動手操作。
3、友愛、合作和同情心。
善於和別人相處,願意和別人分享玩具和食物,關心別人,助人為樂。
4、獨立性。
能夠獨自睡覺、吃飯、玩耍、穿脫衣服、洗手、洗臉、收拾玩具等,不依賴家長,會和別人交朋友。
人的智能開發是否全麵,是否科學,隻決定智力的高低;而人的性格品質如何,則決定人的命運。優良的性格品質是人才成長最積極的因素,而不良的性格乃至惡習則是一種破壞性力量。性格品質決定人的命運,及早設計你孩子一生的“好命運”吧!
許多人以為孩子隻要聰明就能成才,不!這是十分片麵乃至錯誤的觀點。
20世紀初,美國心理學家特爾曼和他的助手們在25萬兒童中選拔了1528名最聰明的孩子,測定他們的智商,調查他們的個性品質,一一記錄在案,然後進行長期觀察和跟蹤研究,看看是不是聰明的孩子長大後都有成就。孩子們上完小學、中學,有的進入社會,有的上了大學,特爾曼和他的助手們仍在設法跟蹤,記錄他們的變化。從50年代公布的跟蹤研究材料看,他們的成就大不一樣。在這些跟蹤對象中,多數人在事業上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成為專家、教授、學者、企業家或有各種專長的人,但也有罪犯、流浪漢、窮困潦倒者。
據分析,排除機遇等社會因素外,失敗者幾乎都存在著某些不良的性格品質,有的意誌薄弱,有的驕傲自滿,有的失去積極進取精神,有的孤僻而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總之,這些失敗者,主要是因為非智力因素欠缺,所以他們落伍了,甚至走向成就的反麵。
這一研究對我們的啟發是很大的。社會上有不少少年犯都比較聰明,至少是小聰明,但他們性格品質不良,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
性格的理智特征方麵:有的人做事仔細、精確,總不出差錯;有的人做事則粗枝大葉、丟三落四;有的人喜歡思索,善於研究和提問,看問題全麵客觀;有的人則是思想的懶漢,不愛分析,看問題主觀狹隘;有的人愛知識,愛書本,愛創造,會異想天開;有的人就不愛學習,做事墨守成規……
性格的情緒特征方麵:有的人愛感情衝動,情緒強烈,急躁易怒,這樣的人往往夫妻吵架,教育子女沒有耐心,在單位裏群眾關係也有點緊張;有的人則平靜溫和,善於自製,好像從來沒有脾氣;有的人心境愉快,是個樂天派;有的人卻多愁善感,鬱鬱寡歡,沒有為難的事也要拉上幾件來操心著急……
性格的意誌特征方麵:有的人很有主見,能獨立決斷地處理問題,工作上敢於負責,能獨當一麵;有的人卻依賴性特別大,遇事手足無措;有的人則固執己見,剛愎自用;有的人做事有計劃性,下定決心後就能排除萬難,堅忍不拔地幹到底;有的人卻在人生征途中畏難怯懦,遭到挫折就怨天尤人,做事往往虎頭蛇尾……
以上我們具體羅列了一些性格特征方麵的現象,一為說明人的性格特征複雜多樣,表現程度深淺不一;二為說明人的優良性格是何等重要!而人的不良性格又是多麼令人遺憾,甚至使人厭惡!
其次,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探討,人的優良性格對人才成長到底有何具體意義,從而使我們對孩子的性格培養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並站到必要的高度上正確對待。據我研究,優良的性格與成才關係密切,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麵:
1.優良性格是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基礎。
隻有那些積極開朗、勤勞善良、正直誠實、情趣高尚、富有同情心的人,才會有真正崇高的理想和追求。他們小的時候活潑上進,熱愛小動物,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關心父母,關心周圍的人,慢慢長大了就能愛家鄉,愛國家,愛人民,愛人類,希望人間更美好。一個人的理想和道德隻有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才是可靠的,如果從小缺乏同情心和愛心,不去培養道德情操、道德行為和道德習慣,等長大了再去灌輸道德認識,那就晚了。
2.優良性格是事業成功的保證。
世上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業,沒有唾手可得的成就;在人生的旅途上,即使是算不上成就的小小收獲,也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去爭取。所以在理想的事業麵前,隻有那些性格堅強、樂觀、自信、刻苦、一往無前、勇於創造、不怕犧牲和耐得住寂寞的人,才有希望到達成功的彼岸。
例如諾貝爾發明了液體炸藥後,為了控製惡性爆炸事故,他敢於和“死神”共做控製爆炸實驗。在一次次的實驗中,他的幾個助手被炸死了,他的弟弟被炸死了,他的父親被炸成重傷,半身不遂,他自己也常常是死裏逃生。即使是這樣,他還是堅持實驗,以致當時瑞典政府和鄰居都稱他是“炸神”,紛紛來提抗議,勒令他停止實驗。鄰居還要把他趕走,說你再這樣炸下去,不知哪一天我們也都被你報銷了。諾貝爾沒有辦法,就把實驗室搬到一條大船上,開到大湖的中央去做實驗。
終於有一天,一聲爆炸之後,諾貝爾血肉模糊地從實驗室裏爬了出來,狂喊道“我成功了!我成功了!”他為自己掌握了爆炸控製技術而激動得忘了受傷和流血……
3.優良性格是人生幸福的主要條件。
人生活在複雜多變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難免遇到順境、逆境、成功、失敗、挫折和打擊,隻有優良的性格才能維持心理的平衡。電影《芙蓉鎮》裏有個叫“秦癲子”的“牛鬼蛇神”,“文革”時被專政,每晚掃大街。 但即便在掃大街時,他也沒有改變樂天的性格,拿了一把長掃帚,“蹦、嚓、嚓”,“蹦、嚓、嚓”,還邊掃邊跳舞呢!
望子幸福的父母們,你們不可能永遠當孩子的保護神,也無法將孩子的未來安排得盡善盡美,兒女自有兒女福,惟一可以幫助他們的,是從小給他們一個理想的好性格,使他們勇敢地走向人生,去適應環境,改造環境,創造幸福。
4.優良性格是智能發展的強大動力。
嬰幼兒智能開發的“內驅力”還談不上什麼崇高理想、遠大目標、堅強意誌、高尚誌趣、形勢壓力,他們的“內驅力”主要來自性格中的好奇心、求趣心、好勝心、自信心等“動力器”。如果孩子性格中沒有這些“動力器”,沒有精神生活的要求,任性,孤僻,吵鬧,折騰,倚小賣小,不聽教育,或者成天不得安靜,那麼注意力就不集中,感知就不清晰,觀察就不仔細,記憶就很模糊,思維就不啟動,想像就不豐富,又怎麼可能開發好智能呢?那些一上小學不久學習就跟不上趟的孩子,大多是被慣壞了的性格不良的兒童。
從以上四個方麵看,人的性格與成才關係極大,也與人生關係極大。性格對一個人來說,就如赫拉克裏特說的“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運。”
根據林語堂原著改編的電視劇《京華煙雲》中,曾家三個媳婦三種性格,結果就有三種不同的命運。大媳婦曼娘雖善良老實,卻極其懦弱,逆來順受,因而一生悲苦;二媳婦自私、貪婪、嫉妒、冷酷,所有的人都厭惡她,是另一種悲慘的命運,既害人又害己;三媳婦木蘭性格最好,她勤勞、善良、開朗、賢惠、富有同情心、顧全大局,所以就頗受人尊敬,結果使他人快樂、自己幸福、家庭美滿。
所以,人的性格確實就是命運。每個家庭都要及早培養孩子的優良性格,並把它放在首位,這是教子成才一本萬利的大事。
讓孩子養成獨立的品質
心理學家認為,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教育孩子的方法,對孩子的自尊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在教育孩子時,以下做法對幫助孩子在人生道路上獲得可貴的堅持精神大有益處。
1、養成獨立思考心理品質。一次,我到一個朋友家做客,飯後她讓她的兒子去做作業,其中有一道數學題,朋友的兒子隻稍微想了想,便認為做不出來準備打退堂鼓了。這時,我見我朋友一邊要求他再仔細反複地讀讀原題,琢磨題意,一邊啟發誘導鼓勵他深入鑽研。結果,他終於把那道題做出了。他為自己的勝利所鼓舞,臉上也情不自禁地露出了喜悅的笑容。這樣的方法其實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但大多數家長卻以時間為接口,當自己的孩子有困難時直接幫忙做完了事,其實這對孩子的成長是相當不利的。家長在這個時候應該鼓勵孩子多想問題,多動腦筋,而不是直接一切包辦,那樣對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的能力是相當不好的。當孩子做事或學習碰到困難求助於家長時,家長不能包辦代替,處處保駕,而應啟發誘導,鼓勵孩子開動腦筋獨立完成。
2、自立自主的心理品質。對孩子來說,其實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有自立自主的心理品質。比如孩子對自己的玩具來說見到其他小朋友如果要動自己玩具就會跑上去告訴別人說這是我的,那是我的,吃飯的時候要自己動手吃,不要父母喂自己吃等等。這些行為其實就是孩子自立自主的表現。慢慢長大後他們的自我表現力就更突出了。所以在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各種需要,尊重他們的興趣和愛好,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遇事多跟他們商量,多聽他們的意見,允許他們自己做選擇和決定,容忍孩子有與父母不同的見解。放手讓孩子接觸社會生活,讓他們在社會生活中經受磨練,增長才幹,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3、知難而進的良好的心理品質。家長也可用傑出人物的偉大人格熏陶孩子,如布魯諾為真理不怕火刑的事跡、李時珍著《本草綱目》的毅力,保爾柯察金鋼鐵般的意誌,張海迪知難而進的精神等,都是孩子人格健康的精神營養。在溫室中培養不出鬆柏的性格。我們的孩子是糖水中長大的,可以說要什麼家長滿足什麼,適應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也差,吃不起苦,經不起挫折,受不起批評。但是將來的生活現實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就學習本身說,想取得良好的成績,沒有一點拚勁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教育孩子麵對困難時應該努力去克服困難,當他們說“我不行”或“我做不了”時,要鼓勵他們試一試再來一次,千萬不要為了節省時間或缺乏耐心而半途而廢。否則,一旦他們養成了做什麼事都半途而廢的不良習慣,那麼,他們將永遠不會體驗到成就感,他們的自尊也會逐漸降低。
培養孩子以上三個方麵的品質是相當有益的。作為父母,應該在孩子小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這些好品質,讓孩子從小就學會這些好品質。
孩子的思維能力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教育把學生都當成考試機器了,靠題海戰術灌輸標準答案來提高考試成績,中學生每天起早貪黑的學習,連睡眠時間都不夠用。問題是這樣的學習方法能把孩子教育成才嗎?不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學生的思維得不到鍛煉,思維能力不高的孩子能成才嗎?
人的思維有形象思維,還有抽象思維,人的形象思維是觀察事物外在形式的,人的抽象思維是思悟事物的內在發展變化的,老子在道德經第一章寫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些話的意思就是事物有外在的形式,也有內在的發展變化規律。事物外在的形式總是在不斷的變化,所有事物的發展變化規律有相同之處,總的規律是相同的,但是每一種事物的變化規律也有不同的地方,物理變化跟化學變化就不一樣,人類社會的變化跟物質變化也不一樣。老子讓人們要經常的用智慧通過觀察事物外表的變化和事物的普遍發展變化規律思悟不同事物的不同發展變化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