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競賽中,隻要你設定目標,打開心門,世界就會向你打開財富之門。其實,大多數上鎖的門隻存在你的心中,相信你看到這裏,已經敞開心門了,不是嗎?
也有預先看見成果的人,奈斯梅少校從前打過球。
令人驚訝的是,他再度上場時,竟然打出七十四杆的漂亮成績。在七年之中,他完全沒有接觸高爾夫,身體狀況也非常差,一直住在四尺半高、五尺長的牢房裏,因為他做了北越的囚犯。
那七年的戰俘生涯中,他有五年半完全獨處,不能見任何人、和任何人說話,也無法做日常的體能活動。最初幾個月,他什麼都沒做,隻是祈禱自己趕快被釋放。後來他知道,如果要保持身心健康,繼續活下去,就要做些積極的活動。他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高爾夫球,每天在牢房裏打。
怎麼打呢?他每天在心裏整整打完十八個洞,所有細節都一一地在他心裏展現。他“看見”自己穿著高爾夫球裝,在各種不同的天氣狀況下打球,他“看見”球場上的一草一木、一鳥一石,也“看見”自己拿球的姿勢,還告訴自己左臂要伸直,眼睛要看著球。他還“看見”球飛過空中,掉在地上,滾到他所選的位置。
就因為奈斯梅少校能在心中“看見”自己努力的結果,所以得到了可喜的成果。
這七年之中,他每周練習七天,每天練完十八洞,從未有任何一杆不進洞。每天在心裏打高爾夫球要花四小時的時間,也使他始終保持身心健康。他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想達到目標,一定要預先在心中“看見”自己成功。
如果你希望加薪、升遷、成績進步、蛋糕做得更好、擁有理想中的房子……,務必再仔細讀一次這個故事。每天花幾分鍾“一模一樣”地照著程序練習一遍,有朝一日,你就會發現自己已經達到目標了。
這就是“沒有壓力的練習”,運動員上場之前、醫生實習之前、推銷員開展示會之前,都必須過這一關。不論你從事哪一行,有了足夠的“沒有壓力的練習”,遇到有壓力的情況,也就能夠應付自如了。
至於減肥的過程,可以把一張身材適中的同性照片銘記在心,並且決心變得像他(她)的身材一樣標準。千萬別再把自己看成是個胖子,結果會如願以償,變成自己理想的體形。
不錯,要想“達到目標”,一定要能預先“看見自己成功。”
名演說家赫塞·威而遜曾談到童年在東德州和兩個玩伴一起在廢棄的鐵軌上玩的故事。
他的兩個朋友,一個身材中等,另一個一看就知道從來不會少吃任何一頓飯。幾個孩子彼此挑戰,看誰能在鐵軌上走最遠。赫塞和第一個朋友總是走不了幾步就跌下來,那個胖男孩卻一直往前走都不會摔下來。赫塞不禁好奇地追問他有什麼秘訣。胖男孩告訴他們,他們兩個人一直看著自己的腳,所以一再跌倒。胖男孩卻因為太胖,看不到自己的腳,隻好看著鐵軌遠處的一個定點(長遠目標),朝看得見的目標走過去,走近之後,再選擇另一個較遠的目標,繼續往前走。
胖男孩的話很有哲理,如果老是盯著腳邊,隻能看到鐵鏽和雜草。如果眼光投向遠處,就能“看見自己達到目標”,這是千真萬確的事。
如果赫塞和他的朋友在鐵軌上手牽手往前走,也永遠不會跌倒。這就是合作——不僅與同伴合作,也與宇宙的法則合作。很多人以為隻有欺騙別人、占人家的便宜才能成功,事實卻剛好相反。
加拿大野雁天生就知道合作的價值。它們飛行時總是成V字隊形,一邊比另一邊長。這些野雁會定期更換領隊,因為領頭的承擔迎麵而來的強風,替左右兩旁的同伴減少了飛行阻力。科學家發現,在風洞試驗中,一群野雁可以比一隻野雁多飛百分之七十二的距離。同樣地,人類彼此合作,而不是勾心鬥角時,也可以飛得更高更快。
我們最大的動力來自家庭,尤其是配偶。如果夫妻彼此同心協力辦事,而不隻是陪在旁邊,就能更快、更容易達到目標,也更能享受其中的樂趣。
如果配偶對你所做的事毫不關心,應該設法讓他了解你的想法,告訴他的合作及讚同對你深具意義,必然能使你們在過程中得到豐碩的收獲。如此建立的親密關係及共同興趣,就是大目標之下的美好小目標。世界上的事就是如此,了解自己方向的人,不但所受到的阻力最小,而且往往會天助自助。
八、做你最感興趣的工作●如何選擇職業宗教學家愛德華·黑爾就如何選擇職業,有許多精辟的論述。我們可以把它們概括如下:
〈一〉 首先,要考慮工作本身的性質,它對個人、對社會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例如,你千萬不能做強盜或土匪;千萬不要選擇對你的同胞構成傷害的職業或工作。當然,你可以生產槍炮,因為它們除用來殺人外,還有其他用途。但是,作為一個銷售飲料的商人,千萬不要銷售假冒偽劣產品。
〈二〉 對兩種職業進行選擇時,要看哪一個更有利於你的身體健康,更符合自身的條件。
〈三〉 把你在以前某一領域中所獲得的資源或經驗帶到一個新的領域,你和別人擁有均等的機會,這樣做也是合理的。那些敢於把自己作為一個新天地的開拓者的人,往往會成為該領域的創始人。
〈四〉 假如你知道自己在某一領域有特別的才華,那麼,就選擇它作為自己的職業。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不過,這也沒關係,實踐會告訴你的。
〈五〉 就目前來看,任何工作或職業,對你來說,似乎都不會有什麼廣闊的發展前途。不要為此感到難過。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得到正常的提升。我們當然應該及早選擇一種最適合自己的職業,但也不能過於急躁,倉促從事。
〈六〉 不要從事任何政府部門或國家法律所不允許從事的職業和工作。因為,對每一個公民來說,在他所生活的社區,他都必須講究公共道德,遵守社會規範,享有宗教信仰自由。
當然,不管怎麼說,任何建議都帶有建議者的思想傾向。選擇職業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但是,它又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前麵,我們曾經把職業的選擇稱之為人生的緊要關頭。問題的關鍵就在於要作出正確的職業選擇,作出了錯誤的選擇,你就可能稀裏糊塗地度過一生。
聽說有這樣一個人,一開始他當了一名藥劑師,兩年後他又當了一名外科醫生,接下來,他去當了牧師。沒有過多久,他又跑去當兵。當兵之後,他又繼續去當牧師。現在他又是一名醫生。像這樣的人應該保持一定的職業的穩定性。然而,世界上像他這樣的人成千上萬。有的人本來是應該去當醫生的卻當了法官;有的人本來是應該去當農場主的卻當了牧師;有的人本來是應該去當牧師的卻當了手工匠;在選擇職業的過程中,有的年輕人隻考慮到了他們的衣著和雙手。他們隻想穿著漂亮的衣服,使他們雙手保持白淨細嫩。這些就是他的不利因素,那麼,阻力就會被大大強化,成為一種超過實際的、極為可怕的力量。相反地,如果你在精神上自信,對你所擁有的有形的和無形的資產重新估價,並且時時想到這些有利因素,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那麼,你就可以從任何艱難險阻中奮鬥出來,無往而不勝。自身力量的運用,加上造物主的幫助,你可以從失敗走向成功。
●如何培養自信心
對於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最強有力的思想,獲得自信心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想到上帝與你同在並且在幫助你。這是最簡單的宗教的方法,就是說,全能的上帝和你在一起,支持你,幫助你,理解你。沒有什麼思想比這一信念的運用更能增加人的自信心了。
自信心的強弱主要取決於平常主宰你精神的思維方式。如果你想到的是失敗,那麼你麵臨的將是失敗。如果你想到要自信,並且讓它成為起主導作用的習慣,那麼,不管你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你都會有克服它們的能力。
訣竅就在於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心裏要有一種踏實感、安全感。這樣,就會驅除內心的恐懼和不自信。對一個長時期被不安全感和恐懼糾纏的人,我建議他閱讀《聖經》中有關勇氣和信心的一些論述,並用紅鉛筆將它們劃出。他應該把這些話牢記在心,使自己的頭腦中充滿各種健康的、快樂的和強有力的思想。這些充滿活力的思想會使他從一個精神沮喪的人轉變成一個積極向上的人。一個人的精神麵貌可以在幾周之內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以從一個徹底失敗者變成一個充滿自信、充滿激情的人。他可以充滿勇氣和魅力。通過一套程序簡單的思想調整,一個人能夠重新獲得信心和力量。
怎樣才能培養自信心呢?下麵列舉幾條行之有效的克服自卑、增強自信心的方法。很多人在生活中應用過這些原則,據說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按照這些方法行事,你也會培養起自信心,也會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個嶄新的認識。
〈一〉 在心靈深處,對自己的未來發展,要形成一個穩定、恒久的遠景目標和規劃。牢牢地把握這一目標,切不可讓它消失。你要在精神中尋求,使這一目標更加明晰。決不要把自己想象為一個失敗者,決不要懷疑你的目標的實現。那是最危險的思想。因為你的精神一直在為你的目標的實現而努力。所以,不管目前的情況是如何的糟糕,你都隻能設想“成功”。
〈二〉 無論何時何地,隻要影響你的消極思想一產生,理性的聲音、積極的思想就應立即把它驅逐出去。
〈三〉 在想象中,不要設置任何障礙物。要藐視任何一個所謂的障礙,把它們減少到最低限度。對困難事實要經過研究,采取切實有效的辦法把它們消滅,但是,隻有當困難確實存在的時候才能考慮對策。千萬不要因為畏難心理過高地估計它們。
〈四〉 不要因為敬畏別人而模仿別人。偉人們偉大那是因為你自己跪著。沒有誰會比你更有效率。記住:大多數的人雖然表現出自信,但他們也經常像你一樣感到恐懼,對自己表示懷疑。
〈五〉 每天把這句能產生力量的話念誦十遍:“上帝若幫助我們,誰還能抵擋我們呢?”(現在,停止閱讀,緩慢地而又充滿自信地念誦)
〈六〉 找一個合適的谘詢醫生,讓他幫助你找出你做錯事的原因。了解你自卑和信心不足的根源,它們往往是從孩童時代開始的。認識自我是一條很重要的線索。
〈七〉 每天念誦下麵這句話十遍,如果可能請大聲念出來:“靠著造物主所賦予我的力量,凡事都能做。”這句名言是克服自卑思想的最奇妙的力量。
〈八〉 正確地估價自己的力量,然後,把它提高10%。不要變成一個自我中心主義者,但是要保持應用的自尊。相信造物主所賦予你的力量。
〈九〉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把自己交給造物主。造物主賦予了你在塵世生活中所需要的力量,堅信這一點。造物主給予了你足夠的力量,以滿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十〉 提醒自己:上帝與我同在,我是不可戰勝的。相信自己能時時從造物主那裏得到力量。
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況,有些人博學多識,但所從事的職業與他們的才能不相配,結果久而久之竟使原有的工作能力都失掉了。由此可見,不稱心的職業最容易毀滅人的精神,使人無法發揮他的才能。
做事必須要有遠大的誌向,才能聚精會神、全力以赴。世上沒有什麼比不稱心的職業更能摧毀人的希望、踐踏人的自尊、使人喪失內在的力量了。
那些對工作不稱心的人,別人常常可以從他的臉色、舉止及態度上看出他的不快樂,他們通常臉上沒有笑容,說話走路做事都是懶洋洋的,提不起一點精神。
家長強迫子女從事他們不稱心的工作,是世上最悲哀的事情。那些可憐的孩子常常感到無比壓抑、痛苦,又不知所措。家長們當然認為自己是為孩子好,當然是希望子女們能在事業上步步高升,嶄露頭角。但是,他們一點也不考慮子女的個性誌趣,家長的一番好意不僅對子女無益,反而阻礙了子女的發展,葬送了他們一生的大好前程。
一般的家長常常根據自己過去的經驗,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子女。對於那些在某一領域大有成就的家長們更是如此,由於他們本身對某一事業大感興趣而大獲成功,所以想當然的認為也要引導子女們走這條路。其實,他們這樣考慮是毫無道理的。時代在不斷地進步,環境在不斷地變遷,以前對現在不一定對,現在對的未來也不一定對。但是這些糊塗的家長們全然不明白,一意孤行。所以,奉勸那些準備擇業的年輕人,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個性來選擇,對於父母的意見要仔細地研究清楚,不可盲目聽從。
在擇業上有一句金玉良言:“做你最感興趣的工作”。當年輕人獲得了一份稱心如意的職業時,家長如果還對他喋喋不休,對他的職業品頭論足,結果會使他陷於失敗與煩惱的苦海中。相反,父母應該積極鼓勵他,幫助他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當你的父母、同學、朋友都勸你去做個大律師、大政治家、演說家、醫生、藝術家或工程師時,千萬不可草率決定,應該三思而行,在仔細分析觀察自己的個性特征和興趣後,堅定意誌去做最合你心願的工作。
●上麵永遠是好的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研製出一種有“頭腦”的魚雷,具有強烈的毀滅性。當時美國正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因此這種魚雷研發成功使美國人相當振奮。
魚雷瞄準目標之後,就會在目標上建立標的。不論目標如何變換方向,魚雷都會緊追不舍。妙的是這種魚雷是仿造人腦設計的,也就是說,人腦中也有一種東西,能在目標上立定標的;即使目標改變位置,或者你一時分心,隻要找到“標的”,仍然可以命中目標。
各行各業的專家都會告訴你,在他投球上籃、推銷成功、揮杆進洞……之前,都會預先看見自己達到目標。也就是說,在他們采取行動之前都已經立下了“標的”。
做母親的人如果有心成為更好的母親,就應該找到自己的標的,並且預先看見自己達到目標,也就是看見自己做好母親應做的事。同樣道理,如果你是學生,有心做更好的學生,就要把自己看成更好的學生,做好學生應做的事。這樣一來,體內無形的力量就會把你推向你的目標。
多年前,一群誌同道合的登山者組織了一支探險隊,預備破記錄征服阿爾卑斯山的馬特合恩峰。記者訪問來自世界各地的好手時,問到其中一名隊員:“你曾登上馬特合恩峰嗎?”那人回答:“我願盡力而為。”第二個人答道:“我會全力以赴。”第三名隊員回答:“我一定會好好努力。”最後問到一個年輕的美國人,他用堅定的眼神看著記者說:“我一定會成功。”結果,隻有一個成功地登上馬特合恩峰,就是那個說“我一定會成功”的年輕人,因為他“預先看見自己成功了。”
信徒彼得在水麵上走了一段距離,才開始往下沉,聖經上清清楚楚地說,他看見狂風之後感到害怕,當時就開始往下沉。他在風中看見了什麼?為什麼會往下沉呢?顯然是因為他的眼光離開了目標——耶穌基督。眼光一旦脫離目標,你也同樣會下沉。也就是說,隻要你“預先看見自己達到目標”,不論是肯定的還是否定的目標,都會“真正達到目標”。
眼光注視著目標時,成功的機會就大為增加,不論你注視的是勝利的目標或失敗的目標都一樣。
有一個年輕水手,初次出海就在北大西洋遇上了暴風雨。船長命令他爬上船桅調整帆的方向。年輕水手向上爬時犯了一個錯誤——低頭向下看。船身不斷搖晃,巨浪滔滔,看起來非常可怕。年輕人嚇得失去平衡。這時,一名老水手在下麵喊道:“往上看!往上看!”年輕人趕緊抬頭往上看,果然又恢複平衡。
遇到不順利的情況,看看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確。如果往前看不樂觀時,不妨往上看——上麵永遠是好的。
必須強調一點——達到目標所得到的收獲,還不如達成成功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改變重要。你現在相信設定目標的重要性了嗎?有沒有開始記錄,找出自己的起點?有沒有開始設定目標?有沒有列出達到目標之前可能碰到的障礙?你是否能預先看見自己完成目標——至少是一部分——呢?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請在成功階梯的“目標”兩字上畫一個大圈,然後在“神來之筆”筆記本上寫下三十天內的目標。
把目標寫在卡片上,字體要清晰、易讀,把卡片考貝保存,隨身攜帶,每天複習。在以後的章節中會解釋這樣做的重要性。目前,“行動”就是我們的目標。記住,世界上最大的火車靜止不動時,隻要在八個車輪前麵各放一根一寸長的木頭,就能使它固定在原地不動。然而,同一輛火車以時速一百裏行駛時,卻能穿透五尺厚的水泥牆,力量的確驚人。你采取行動的時候也是一樣情形,現在就立即采取行動,衝破擋在通往目標途中的障礙吧!
現在你已經踏上第三階,準備邁向第四階了。你可以用簽字筆在第三階上寫:這就是我——正在步步高升!
九、 創造美好人生相信許多人都會同意,三歲的孩子就斷了雙臂,實在是人間一大悲劇。尚·保羅·布克就遇到了這個悲劇。但是,他和父母親很快就接受事實——他這輩子都不可能再長出雙臂,應該盡力設法適應,發揮他所具有的長處,不要整天為失去的東西唉聲歎氣。
大多數人失去一部分肢體或財物,都會表現出“我什麼都沒有了,一切都完了”的態度。尚·保羅卻不會這樣頹廢埋怨,他在父母的鼓勵下,找到了自己的路。有他這樣的兒子,任何父母都會引以為榮;像他這樣的隊員,任何教練都會張開雙臂歡迎。現在的尚·保羅是個活潑、熱心、積極的年輕人,如果有人說他做不到某件事,他反而更會千方百計努力去做到。他會踢足球、用腳寫字、用腳控製除草機、遊戲、滑雪、溜冰、踢橄欖球。
橄欖球隊教練鮑伯·湯普森說,尚·保羅是個愉快的球員,隊友說“他踢的球又準又狠”。大家都敬重他,教練更誇他是個了不起的球員,“他根本不覺得自己有任何障礙。他惟一不打的前鋒與中衛間的位置,隻要有辦法克服困難,他一定會努力做到。”在他心裏,幾乎沒有克服不了的障礙。即使偶爾有難過的時候,也很快會煙消雲散。
尚·保羅必定會有燦爛的人生,事實上,他現在已經非常傑出,完全可以做許多人的典範。希望你也能向這個積極向上的年輕人看齊。
《飄》是世界文學經典之作,幾十年之後又推出了續集。這部小說是改編自一則真實故事。男主角白瑞德的本名叫瑞德·鄧尼西,女主角郝思嘉原是艾蜜琳·露易絲·漢。瑞德的確曾經背棄她,加入南軍。戰後,瑞德變成浪子及賭徒。但是在1871年的複活節早上,他在納許維爾參加美以美教會的聚會之後,就成了虔誠的基督徒。
不久,瑞德進入範德比大學,後來成為美以美教會的牧師。有一名女信徒離家出走,到聖路易某妓院賣淫。瑞德牧師深感擔憂,就到聖路易去找她。沒想到老鴇竟然是他往日的女友艾蜜琳·露易絲·漢。她不肯讓瑞德見那個女孩,於是瑞德以紙牌作賭注向她挑戰。如果他贏了,女孩就可以恢複自由;如果艾蜜琳贏了,女孩就必須留下。結果瑞德贏了。
幸好這個故事的結局相當圓滿,女孩嫁了理想的對象,成為當地某大戶人家的主婦。後來艾蜜琳因為有感於瑞德生活的改變,也成了基督徒,加入美以美教會,後來為印第安兒童辦了一所孤兒院。她在1903年去世,身後極盡哀榮。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兩件事:第一,事實有時候比小說更曲折離奇。第二,人是會改變的,賭徒可能變成牧師;老鴇也可能變成孤兒院院長。因此,無論遇到任何不如意的狀況,都不要放棄,因為你也可能時來運轉。
有漫長吸毒經驗的威廉·班奈特認為,我們可以采取某些步驟,防止子女吸毒。他說,與父母溝通良好、定期上教堂、有正當課外活動(如運動、樂團、辯論社等)的孩子,十之八九不會吸。他要我們讓孩子生活得有規律,常常提醒他們必須有道德觀念、有操守,告誡他們吸毒是不道德、可恥的行為,是不應該做的事。
音樂大師威弗瑞斯特·譚南博士也曾說,生活有規律對人的幫助很大,最好還能多從事建設性的積極活動。與家人一起用餐,按照固定時間作息,每天有一定的讀書時間。言教固然不可少,身教更為重要。如果父母親有不良習慣,子女當然會效法。
譚南博士特別指出,子女看到父母飲酒,會認為父母在用酒精麻痹思想,既然父母可以酗酒,子女又為什麼不能呢?譚南博士也提到,所有吸毒的人幾乎都千篇一律是從吸煙入門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周刊中也強調相同的理論。
威廉·班奈特的建議,以及譚南博士的見解,的確值得每一位為人父母者深思。第六章心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