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編: 擁有好心態,你也可以輕鬆成功5(3 / 3)

哥倫布他們總算很幸運,終於脫離了危險,勝利返航了。無須贅言,哥倫布如果沒有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冒險精神,“新大陸”能被早日發現嗎?

哥倫布的探險成功了。

可惜,哥倫布至死都不知道自己發現的是美洲新大陸,他還以為,自己隻不過是發現了一條到達印度的新航路而已,所以把美洲紅皮膚的土人,也稱呼為“印第安人”。

哥倫布那種無畏、勇敢和百折不回的精神,真值得作為我們的模範。當水手們畏懼退縮的時候,隻有他還要勇往直前;當水手們“惱羞成怒”警告他再不折回,便要叛變殺了他時,他的答複還是那一句話:“前進啊!前進啊!前進啊!”

對一個奉獻自己的人來講,生活是一種光榮的冒險事業。一早從床上跳下來就充滿著戰鬥力,麵對可能使你沮喪的人或環境,那你是走在勝利的路上了。因為隻要你肯於對問題采取積極的態度,你的問題就已經解決了一半。隻要你使出更大的心力,勝利就會提早來臨。

你也許會問,如何冒險?第一點是你要承認積極進取的生活可以改變人生整個的麵貌。大多數人都是憂慮、恐懼的犧牲者:怕生病、怕過苦日子、怕失去現有職業、怕失敗。但你必須了解勇氣之中就含有憂慮和恐懼成分,主要重點在於如何去克服它。當你敢於向憂慮和恐懼進攻,那就說明你已經控製了憂慮和恐懼,不再為其所控製了。

人為什麼要冒險?因為你不冒險就永遠不會有勝利。每一個人心裏都希望自己成為某種人物,能達到某種境界。問題出在大家坐等機會來臨,機會是不會光臨守株待兔的人的,隻有進取的人才能抓到機會。

或許你閱讀本章時會說:“你說得很好,但是我的環境不同,不允許我去冒險。”這種觀念也就是你最大的敵人。你在這種情形之下,更應當冒更大的險,愈是平平庸庸的人生愈需要冒險。你的弱點要靠堅強的行動來治療它。不妨作出出人意料的事,必要時破窗而出。現在就開始!

冒險要求的首先是勇敢精神,但不是盲目冒險。成功者首要的是目的明確,在目標召喚下勇敢地去做、冒險地去做。

要求永遠不犯錯,正是什麼也做不成的原因。因此,你需要改掉的是一整套的習慣。首先,遇到有小事要決定的時候,練習“快動作”。譬如說,決定看哪一部電影,寫什麼信,要不要買某一件外套。電影隻用五分鍾決定,信用一小時,外套大約二三小時。

強製自己在某一時限內做決定,決定好了就不要改變,(不要寫了信又撕掉,買了外套又退回店裏)。或許會覺得做這件事太莽撞,太不顧慮後果,這種想法正是問題真正所在。事情過了幾天,說不定會意想不到地對自己的決定感到滿意。

當然比較重大長遠的事不能如法炮製,不要在有限的多少小時或分鍾之內迅速決定婚姻、生子、投資之類的問題。不過,平時多采用快動作,可培養麵臨重大事項時的決斷力。

一個人有優柔寡斷的習慣,最後都會毫無所獲,成不了大事。因為這種習慣能讓時機立即從身邊跑掉,讓別人得到先機!

世間最可憐的人就是那些舉棋不定、猶豫不決的人。有些人一旦遇到了事情,就一定要去和他人商量,這種主意不定、意誌不堅的人,既不會相信自己,也不會為他人所信賴。

有些人簡直優柔寡斷到無可救藥的地步,他們不敢決定種種事情,不敢擔負起應負的責任。而他們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事情的結果會怎樣——究竟是好是壞,是凶是吉。他們常常對自己的決斷產生懷疑,不敢相信他們自己能解決重要的事情。因為猶豫不決,很多人使他們自己美好的想法陷於破滅。

所以,對你的成功來說,猶豫不決、優柔寡斷是一個陰險的仇敵,在它還沒有傷害你、破壞你、限製你一生的機會之前,你就要即刻把這一敵人置於死地。不要再等待、再猶豫,絕不要等到明天,今天就應該開始。要逼迫自己訓練一種遇事果斷堅定的能力、遇事迅速決策的能力,對於任何事情切不要猶豫不決。

當然,對於比較複雜的事情,在決斷之前需要從各方麵來加以權衡和考慮,要充分調動自己的常識和知識,進行最後的判斷。一旦打定主意,就絕不要再更改,不再留給自己回頭考慮、準備後退的餘地。一旦決策,就要斷絕自己的後路。隻有這樣做,才能養成堅決果斷的習慣,既可以增強自己的自信,同時也能博得他人的信賴。有了這種習慣後,在最初的時候,也許會時常作出錯誤的決策,但由此獲得的自信等種種卓越品質,足以彌補錯誤決策所可能帶來的損失。

有這樣一個人,他從來不把事情做完。無論做什麼事情,他都給自己留著重新考慮的餘地,比如他寫信的時候,如果不到最後一分鍾,就絕不肯封起來,因為他總擔心還有什麼要改動。他時常在把信都封好了,郵票也貼好了,正預備要投入郵筒之時,又把信封拆開,再更改信中的語句。最令人可笑的是有一次他給別人寫了一封信,然後又打電報去,叫人家把那封信原封不動立刻退回。這個人是個社會名人,在許多方麵有著非常出色的才能與品格,但是正是由於他這種猶豫不決的習慣,使他很難得到其他人的信賴。所有與他相識的人,都為他這一弱點感到可惜。

還有一個令人尊敬的婦女,也是個優柔寡斷的人。當她要買一樣東西的時候,她一定要把全城所有出售那樣東西的商場都跑遍。當她走進了一個商店,便從這個櫃台,跑到那個櫃台,從這一部分,跑到那一部分。她從櫃台上拿起了貨物時,會從各方麵仔細打量,看了再看,心中還不知道喜歡的究竟是什麼。她看了又看,還會覺得這個顏色有些不同,那個式樣有些差異,也不知道究竟要買哪一種是好。她還會問各種問題,有時間了又問,弄得店員們十分厭煩,結果,她也許一樣東西也不買,空手而去。

她要買一樣取暖的衣帽,不喜歡穿戴著太笨重,又不喜歡過分暖熱。她要買一樣衣物,既便於夏天,又便於冬天,既適用於高山,又適用於海濱,不僅可用於禮拜堂,又可用之於影劇院。心中帶著這幾種不現實的苛求,還能從哪裏買到這樣的東西呢?萬一碰巧她買到了這樣一件衣物,她心中還是懷疑所買的東西是否真的不錯?是否要帶回去詢問他人的意見,然後再向店中調換?無論買哪一樣東西,她總要調換兩三次,最後還是感到不滿意。

立場不堅定和優柔寡斷,對於一個人來說,實在是一個致命的打擊。犯有此種弱點的人,從來不會是有毅力的人。這種性格上的弱點,可以破壞一個人的自信心,也可以破壞他的判斷力,並大大有害於他的全部精神能力。

果斷決策的能力,與一個人的才能有著密切的關係。如果沒有果斷決策的能力,那麼你的一生,就像深海中的一葉孤舟,永遠漂流在狂風暴雨的汪洋大海裏,永遠達不到成大事的目的地。

通常情況下,我們不會像哥倫布那樣,去做毫無保障後果的事情,我們隻是希望得到上帝的嗬護和命運的安排,我們常常懷疑自己判斷。我們熱衷於自己安逸的生活,討厭變化不定。然而,我們的疑慮來源於那些不相幹的生活經曆。如果在童年時,一連三個夏天你都沒有做成檸檬汁,這並不意味著你現在不能成功地經營自己的企業。如果懷疑自己的能力,請記住劇作家尼爾·西蒙說過的話,“如果沒人敢於冒險,米開朗琪羅就隻會在羅馬教皇的小禮拜堂的地板上作畫”。

“接受勇敢,勇於冒險”。這是美國西點軍校每年招授新學員時的一句忠告。在訓練營中,經常彌漫著一股尖銳的“殺伐”之氣。這些青少年在種種場合中個個都想出人頭地,嶄露頭角。棒球賽、跳水比賽、爬杆比賽,就像上心理課程一樣,緊張刺激而全神貫注。老師們把課程排得非常緊湊而有趣。每一周都舉行餘興節目,每一個人都要學習如何表現自己,怎樣使他們感到快樂,把握自己的個性使能吸引眾人。一定爭取最能夠領導而又最能影響別人的機會與地位。在這樣一個自勵過程中,所有青年都在全心全力地表現自我、發展自我。來這裏受訓的學員能體驗到生命的各個方麵都充滿趣味。還有什麼地方更能讓男孩子或女孩子體會到生命的新境界呢?軍校的格言是:“隨時隨地,表現自我,頃盡心力!”隨著訓練項目,他們盡其所能地生活著,光榮地完成訓練。

不因事小而不為

《偉大的勵誌書》的作者奧裏森·馬登說:“所謂的偉人,隻是把世人眼裏普通的條件變成了一種有利的機會,從而成就斐然。”

1906年4月18日淩晨兩三點,舊金山發生大地震,街道變成一片瓦礫。阿馬迪奧·彼得·喬昂裏尼也被地震從床鋪上掀了下來。他匆匆穿好衣服,趕上馬車,奔到自己兩年前創建的銀行的廢墟前,找出了自己價值200萬美元的黃金、硬幣和有價值的證券,在許多同行還在關門清理損失時,他在靠近舊金山北灘的港區開始了銀行業務。把一塊木板擱在兩個圓桶上當作辦公桌後,他就照“一張臉、一個簽名”的方式,開始把信貸擴大到那些需要錢來重建生活的小企業和個人身上去了。

那時,銀行主要是為了給商人和有錢人提供服務而存在的,對把貸款擴大到勤勞的移民身上這種想法幾乎毫無興趣。但是,他卻堅定地把重點集中在小人物身上。他通過按門鈴、在馬路上拉行人,煞費苦心地向他們解釋銀行是幹什麼的,他的積極心態一直鼓勵他的雇員和儲戶成為銀行股東。在他去世時,他的美洲銀行已是美國最大的銀行,擁有50億美元的財產,成為美國銀行之父,國際銀行業至今還在應用他的模式。

與這些改變了人類社會生活的偉人相比,瑪吉塔賣餅幹的業績也許不那麼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但她成功的例子卻更值得讓人回味思考,悟出生命的真諦。

瑪吉塔8歲時,父親去世,撇下她和母親相依為命。有一天,在紐約當服務生維持家庭生活的母親對瑪吉塔說:“我要努力賺錢讓你上大學,等你大學畢業後,你就可以賺足夠的錢讓我們去環遊世界,好不好?”麵對此情況,大部分的小孩不會想要去解決,他們會認為自己根本幫不上忙。況且,她也確實沒有太多的選擇,作為學生,她白天必須去上課,而且她太年輕,沒有辦法去工作。但是瑪吉塔卻在觀察自己的生活,尋找機會去實現母親的願望。

有一天,她所在的童子軍隊隊長宣布,要舉行一場賣餅幹比賽,每一隊中餅幹賣得最多的孩子能免費參加夏令營,而全國賣出最多餅幹的孩子則能免費環遊世界——而且可以兩人同行!瑪吉塔喜歡賣餅幹嗎?說實在的,她不是很喜歡,她是一個害羞得要命的小姑娘。但是對於為她及母親贏得免費的旅行,她則感到很有興趣。瑪吉塔寫下她要賣出最多的餅幹數量,每天放學後,一周又一周,從4點到6點半,挨家挨戶地拜訪,到超級市場推銷,並站在繁忙的街頭,充滿信心地向人們兜售她的餅幹。

她身穿製服,麵帶微笑,鍥而不舍地請人投資她的夢想。她對人們說:“嗨!我有一個夢,借由推銷餅幹,我可以為我和媽媽贏得免費的環球之旅,你要不要投資一打或兩打餅幹?”她一次又一次地問著相同的問題,從來不懷疑自己會達到目標。那年瑪吉塔賣了3526盒女童軍餅幹,她和她母親實現了環遊世界的夢想!在銷售5年後,她已經賣出39000盒的餅幹!

在此過程中,她也變得非常有名。IBM邀請她對該公司的業務人員發表演說,迪士尼公司也以她的故事拍成了一部電影《餅幹小孩》,她的書《如何賣更出多的餅幹、房子、凱迪拉克以及其他一切東西》更成了全美國的暢銷書之一。有一次,在一個現場直播的電視節目裏,製作人決定給瑪吉塔一個最困難的考驗,他要瑪吉塔把餅幹推銷給另一位參加此節目的來賓。瑪吉塔問這位來賓:“你要不要投資一打或是兩打的餅幹?”“餅幹?我從來不買什麼餅幹!”這位來賓如此回答,“我是聯邦監獄的典獄長,每天晚上我要使2000名的強暴犯、搶劫犯、罪犯、詐欺犯及虐待兒童的犯人乖乖入睡。”瑪吉塔對這樣的回答一點都不生氣,反而很快反駁道:“先生,如果你肯買一些餅幹,或許你就不會如此小氣、憤怒及惡毒。而且,先生,我覺得這是個不錯的主意,你可以帶一些餅幹回去給每一個犯人。”麵對瑪吉塔的如此要求,這個典獄長馬上開了一張支票。還有一次,她應邀對一個稱為“百萬圓桌會議”的集會中的5000名頂尖的壽險經紀人發表演說。在結束時,她環顧聽眾,微笑說道:“我正在賺參加夏令營所需要的費用,您願意幫我買一打或兩打餅幹嗎?”她一下賣出了5000盒!

瑪吉塔的例子告訴我們,事情不在大小,隻要看到就積極地去做,你就能擁有成功,創造不平凡的人生。許多人忽視小事,從而導致了失去創造不平凡人生的機會。

英國標準石油公司世界聞名,曾一度將每桶石油定價4美元出售。公司中有一位名叫阿基勃特的公司小職員,每逢吃飯付賬、出差住旅館、寫信時,也就是說,隻要逢他簽名的時候,他都不忘寫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這句宣傳語,有時,他幹脆不簽名字,隻寫上這幾個字代替簽名。

時間一長,同事及朋友均取笑他,給他取了個外號“每桶4美元”。有事沒事用這個外號叫他,相反,他的名字越來越沒人叫了。

標準石油公司的董事長洛克菲勒聽說了這件事,特地把阿基勃特叫來共進午餐,並問他:“別人不叫你的真名,而叫你‘每桶4美元’,你為何不生氣呢?”

“‘每桶4美元’不是公司的廣告語嗎?多一個人叫我,就多一次宣傳,這樣的好事我為何不樂而要生氣呢?”

洛克菲勒感歎道:“阿基勃特如此運用積極心態從小事做起,堅持不懈地宣傳公司,真是一位模範職員啊!”

5年後,洛克菲勒卸去董事長一職,阿基勃特憑此力克眾多才能高他一等的對手,繼任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第二任董事長。

的確,一個人的成功,有些時候純由一件小事造就,帶有很大的偶然性,可誰又能不承認,這又是一種必然呢?

“我的工作太平凡了,要能有所作為是不可能的。”普通人麵對平凡的工作崗位,也許大都會發出這樣的感歎。可對掌握全美90%以上製油實業的石油大王——約翰·D·洛克菲勒來說,卻不是這樣的。他的人生哲學是:“我成功,是因為對別人往往會忽略的平凡小事特別關注。”

年輕時的洛克菲勒剛進入石油公司工作時,由於學曆不高,也沒有什麼技術,因此被分派巡視並確認石油罐蓋有沒有焊接好,這是這個石油公司最簡單的工作崗位,連三歲小孩也能勝任。

每天,洛克菲勒眼盯著焊接劑自動滴下,沿著石油罐蓋轉一圈,看自動輸送帶再把石油罐移走。工作平凡又枯燥,像一般人那樣,洛克菲勒幹不到幾天,就開始厭倦這項工作了。他申請調換其他工作,終因沒有技術而作罷。無法可想的洛克菲勒隻好重新回到這個平凡的崗位,他想:既然不能換更好的工作,就把這項工作幹好再說吧。

於是,他更加認真地觀察、檢查石油罐蓋的焊接質量。這時候,公司正在推行節約計劃,洛克菲勒想,我這項工作是不是也可以節約某項程序?他發現每焊好一個石油罐蓋,焊接劑要滴落39滴,而經過周密的計算,結果是實際隻要37滴焊接劑就可焊接好一個石油罐蓋。但是,這個方法並不實用。

洛克菲勒並不灰心,相反這激發起他更大的興趣。經過多次測試,他終於研製出“38滴型”焊接機。也就是說,用這種焊接機,比原來的每次要節約一滴焊接劑。盡管節省的隻是一滴焊接劑——可“38滴型”焊接機一年為公司節省5億美元的開支。

洛克菲勒就此一步步走向成功。

在人生的競賽中,決定成功或失敗,幸或不幸的往往不是大事,而是一些小事。一個鍾慢了4個小時不成問題,我們立刻會察覺錯誤,矯正過來。然而如果那個鍾隻慢4分鍾,卻是另外一回事了。就一般人來說,如果自己的表慢4分鍾,通常人們不覺得那是一個問題。但是如果在你要搭2點30分的飛機時,你的表差了幾分鍾,使你在2點34分才抵達機場,那問題可大了。

小事情常會造成重大的差別,這就要看你用怎樣的心態對待。你叫一個女孩“小貓咪”,她會給你一個甜甜的微笑,你如果叫她“阿貓”,那就慘了。你說她是美景,她會讚你嘴甜,你說她是奇觀,那你等著瞧吧!

沒錯,小事情常會造成天壤之別的效果。如果你能多加留心小事情,用積極的心態去做,“大事”自然也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