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編: 擁有好心態,你也可以輕鬆成功7
第六章:專心致誌地奮鬥
成功偏愛專注的人
有天早上,阿瑟路過一家理發店,便決定進去理理頭發。這家店的理發師像大多數理發師一樣,是個擁有積極心態,樂觀開朗、極為健談的人。他興致勃勃地給阿瑟講了一大堆毫無意義的趣聞軼事和道聽途說的傳聞,阿瑟對此沒有任何興趣。
理發師講起話來漫無邊際,喋喋不休。好不容易挨到他把最後一句話說完,阿瑟終於長出了一口氣,坐在椅子裏閉目養神。理發師注意到了阿瑟態度的細微變化,於是放下了手中的剪刀。
“哎,我說,”理發師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重重歎了口氣,“我滔滔不絕地為你講了20多分鍾故事,你為何始終一言不發呢?”阿瑟聽後笑了笑,他的笑容確實很優雅,而且光芒四射。“我的朋友,”阿瑟說,“我這樣做是想讓你知道,你的工作是為我理發,而我的任務是坐在這裏讓你理發。你瞧,如果我倆都能集中精力,認真履行好自己的職責,那麼我們的工作就接近於完美了。”
理發師聽了阿瑟的話後,在餘下的時間裏竟然管住了自己的嘴巴,再沒講過一句話。阿瑟得以有時間瀏覽了最新一期的《汽車與駕駛》雜誌,並在臨走時付給了這位理發師一筆數目不菲的小費。
你明白了嗎?我們每個人對生活都應該毫無怨言、專心致誌地做好自己該做的事,這樣一來,許多事情就會變得簡單。事情越簡單,你從中的獲益反而越多。
“專注”就是把意識集中在某個特定的欲望上的行為,並要一直集中到已經找出實現這項欲望的方法,而且成功地將之付諸實際行動為止的一種積極心態。
自信心和欲望是構成成功的積極心態——“專心”的主要因素。沒有這些因素,“神奇之鑰”也毫無用處。為什麼隻有很少數的人能夠使用這把鑰匙,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多數人缺乏自信心,而且沒有什麼特別的欲望。
對於任何東西,你都可以渴望得到,而且,隻要你的需求合乎理性,並且十分熱烈,那麼,“專心”這把“神奇之鑰”將會幫助你得到它。
人類所創造的任何東西,最初都是透過欲望而在想像中創造出來的,然後經由“專心”而變成事實。
現在,我們且經由一個明確的公式,對這把“神奇之鑰”做一次試驗。
首先,你必須放棄懷疑與疑惑。對任何事情都抱著懷疑態度的人,將無法采用這把“神奇之鑰”,你必須對即將進行的實驗抱著信任的態度。
你必須假設你考慮要成為一個成功的作家,或是一位傑出的演說家,或是一位成功的商界主管,或是一位能力高超的金融家。我們將把演講當作是這項實驗的主題,但要記住,你必須確實遵從指示。
取一張白紙來,大約普通信紙大小,在紙上寫下如下內容:
我要成為一位有力的演說家,因為這可以使我對這個世界提供它所需要的服務;因為它將為我帶來金錢收入,使我可以獲得生活中的物質必需品。
我將在每天就寢前及起床後,花上10分鍾,把我的思想集中在這項願望上,以決定我應該如何進行,才能把它變成事實。
我知道我可以成為一位有力而且具有吸引力的演說家,因此,我絕不允許任何事情來妨礙我這樣做。
最後你要做的是在紙張的右下角簽上名字。
簽下這份誓詞,然後按照宣誓的內容去進行,直到獲得的結果為止。
當你要專心致誌地集中你的思想時,就應該把你的眼光望向1年、3年、5年、或甚至10年後,幻想你自己是你這個時代最有力量的演說家。在想像中假設,你有相當不錯的收入;假想你擁有自己的房子,是你利用演說的金錢報酬購買的;幻想你在銀行裏有一筆數目可觀的存款,準備將來退休養老之用;想像你自己是位極有影響的人物,因為你是位傑出的演說家;假想你自己正從事一項永遠不用害怕失去地位的工作。要注意的是,在這個時候,積極的心態一直發揮著作用。
利用你的積極心態,清晰地描繪出上麵這種情景,它將很快轉變成一幅美好而深刻的“願望”情景。
堅定行走在成功路上
成功意味著許多美好、積極的事物。
成功就是生命的最終目標。
人人都想要成功。每一個人都想要獲得一些最美好的事物。沒有人喜歡巴結別人,過平庸的生活。也沒有人喜歡自己被迫進入某種情況。
最實用的成功經驗,可在《聖經》的章節中找到,那就是“堅定不移的能夠移山的信心”。可是真正相信自己能移山的人並不多,結果,真正做到“移山”的人也不多。
有時候,你可能會聽到這樣的話:“光是像阿裏巴巴那樣喊:‘芝麻,開門!’就想把山真的移開,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說這話的人把“信心”和“希望”等同起來了。不錯,你無法用“希望”來移動一座山;也無法靠“希望”實現你的目標。
但是,我們應該知道:隻要有信心,有積極的心態,你就能移動一座山。隻要相信你能成功,你就會贏得成功。
關於積極心態的威力,並沒有什麼神奇或神秘可言。積極心態起作用的過程是這樣的:相信“我確實能做到”的態度,產生了能力、技巧與精力這些必備條件,每當你相信“我能做到”時,自然就會想出“如何去做”的方法。
全國各地每天都有不少年輕人開始新的工作,他們都“希望”能登上最高階層,享受隨之而來的成功果實。但是他們絕大多數都不具備必需的積極心態,因此他們無法達到頂點。也因為他們相信自己達不到,以致找不到登上巔峰的途徑,他們的作為也一直隻停留在一般人的水平。
但是還是有少部分人真的相信他們總有一天會成功。他們抱著“我就要登上巔峰”(這並不是不可能的)的積極心態來進行各項工作。這批年輕人仔細研究高級經理人員的各種作為,學習那些成功者分析問題和作出決定的方式,並且留意他們如何應付進退。最後,他們終於憑著堅強的信心達到了目標。
積極心態是成功的秘訣。拿破侖曾經說過:“我成功,是因為我誌在成功。”如果沒有這個目標,拿破侖必定沒有毅然的決心與信心,當然成功也就與他無緣。
積極心態不僅能使一個白手起家的人成為巨富,也會使一個演員在風雲變幻的政壇上大獲成功,美國第40屆總統——羅納德·裏根就是有幸掌握這個訣竅的人物。
裏根是一個演員,卻立誌要當總統。
從22歲到54歲,羅納德·裏根從電台體育播音員到好萊塢電影明星,整個青年到中年的歲月都陷在文藝圈內,對於從政完全是陌生的,更沒有什麼經驗可談。這一現實,幾乎成為裏根涉足政壇的一大攔路虎。然而,當機會來臨,共和黨內和保守派和一些富豪們竭力慫恿他競選加州州長時,裏根毅然決定放棄大半輩子賴以為生的影視職業,決心開辟人生的新領域。
當然,積極心態畢竟隻是一種自我激勵的精神力量,若離開了自己所據有的條件,它也就失去了依托,難以變希望為現實。大凡想有所作為的人,都須腳踏實地,從自己的腳下踏出一條遠行的路來。正如裏根要改變自己的生活道路,並非忽發奇想,而是與他的知識、能力、經曆、膽識分不開的。有兩件事樹立了裏根角逐政界的信心。
一件事是他受聘為通用電氣公司的電視節目主持人。為辦好這個遍布全美各地的大型聯合企業的電視節目,通過電視宣傳、改變普遍存在的生產情緒低落的狀況,裏根不得不用心良苦,花大量時間巡回在各個分廠,同工人和管理人員廣泛接觸。這使得他有大量機會認識社會各界人士,全麵了解社會的政治、經濟情況。人們什麼話都對他說,從工廠生產、職工收入、社會福利到政府與企業的關係、稅收政策等等。
裏根把這些話題吸收消化後,並通過節目主持人身份反映出來。立刻引起了強烈的共鳴。為此,該公司一位董事長曾意味深長地對裏根說:“認真總結一下這方麵的經驗體會,為自己立下幾條哲理,然後身體力行的去做,將來必有收獲。”這番話無疑為裏根產生棄影從政的信心埋下了種子。
另一件事發生在他加入共和黨後,為幫助保守派頭目競選議員,募集資金,他利用演員身份在電視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可供選擇的時代”的演講。因其出色的表演才能,大獲成功,演說後立即募集了100萬美元,以後又陸續收到不少捐款,總數達600萬美元。《紐約時報》稱之為美國競選史上籌款最多的一篇演說。裏根一夜之間成為共和黨保守派心目中的代言人,引起了操縱政壇的幕後人物的注意。
這時候傳來更令人振奮的消息,裏根在好萊塢的好友喬治·墨菲,這個地道的電影明星,與擔任過肯尼迪和約翰遜總統新聞秘書的老牌政治家塞林格競選加州議員。在政治實力懸殊巨大的情況下,喬治·墨菲憑著38年的舞台銀幕經驗,喚起了早已熟悉他形象的老觀眾們的巨大熱情,意外地大獲全勝……
原來,演員的經曆,不但不是從政的障礙,而且如果運用得當,還會為爭奪選票贏得民眾發揮作用。裏根發現了這一秘密,便首先從塑造形象上下功夫,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五官端正,輪廓分明的好萊塢“典型的美男子”的風度和魅力,還邀約了一批著名的大影星、歌星、畫家等藝術名流出來助陣,使共和黨競選活動別開生麵,大放異彩,吸引了眾多觀眾。
然而這一切在裏根的對手、多年來一直連任加州州長的老政治家布朗的眼中,卻隻不過是“二流戲子”的滑稽表演。他認為無論裏根的外部形象怎樣光輝,其政治形象畢竟還隻是一個稚嫩的嬰兒。於是他抓住這點,以毫無政治工作經驗為實進行攻擊。殊不知裏根卻順水推舟,幹脆扮演一個淳樸無華、誠實熱心的“平民政治家”。裏根固然沒有從政的經曆,但有從政經曆的布朗恰恰才有更多的失誤,給人留下把柄,讓裏根得以輝煌。
二者形象對照是如此鮮明,裏根再一次越過了障礙。幫助他越過障礙的正是障礙本身——沒有政治資本就是一筆最大的資本。因而,每個人一生的經曆都是最寶貴的財富。不同的是,有的人隻將經曆視為實現未來目標的障礙,有的人則利用經曆作為實現目標的法寶,裏根無疑屬於後者。
就在裏根如願以償當上州長問鼎白宮之時,曾與競爭對手卡特舉行過長達幾十分鍾的電視辯論。麵對攝像機,裏根發揮出淋漓盡致的表演效果,時而微笑,時而妙語連珠,在億萬選民麵前完全憑著當演員的本領,占盡上風。相比之下,從政時間雖長,但缺少表演經曆的卡特卻顯得相形見絀。
成功者大都有“碰壁”的經曆,但積極的心態使他們能通過搜尋薄弱環節和隱藏著的“門”,或通過總結教訓而更有效地謀取成功。
“跌倒了再站起來,在失敗中求勝利。”這是曆代偉人運用積極心態成功的秘訣。有人問一個孩子,他是怎樣學會溜冰的?那孩子回答道:“哦,跌倒了爬起來,爬起來再跌倒,就學會了。”使得個人成功,使得軍隊勝利的,實際上就是這樣的一種精神。跌倒不算失敗,跌倒了站不起來,才是失敗。
有人說是裏根鴻運高照,其實,裏根的鴻運通常都是他信心堅定的結果。在他擔任美國總統期間,也無疑顯示了一個權力愛好者的品格,他曾下令出兵格林納達,並空襲利比亞。但這個西部牛仔性格的一代的君王,並非一個缺乏自製的權力癮君子,他明白“共存共榮”的重要性,並堅信防禦能力,因而提出了戰略防禦計劃。當時的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在雷克雅衛克高峰會議上提出了武器裁減計劃,試圖使裏根放棄戰略防禦構想。若裏根反對,就顯得他對和平毫無誠意。裏根素來在談判桌上表現得很有風度,他強抑怒火,退出了談判。但他並未退縮,繼續與前蘇聯人周旋,利用前蘇聯不斷壞死的經濟迫使對方讓步。最後,戈爾巴喬夫屈服了,簽訂了有史以來第一次核裁軍條約。
通過裏根的經曆,我們可以感覺到:積極心態的力量在成功者的足跡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要想事業有成,就必須擁有無堅不摧的積極心態。
積極心態對於立誌成功者具有重要意義。有人說:成功的欲望是創造和擁有財富的源泉。人一旦擁有了這一欲望並經由自我暗示和潛意識的激發後形成一種信心,這種信心便會轉化為一種“積極的心態”。它能夠激發潛意識釋放出無窮的熱情、精力和智慧,進而幫助其獲得巨大的財富與事業上的成就。所以,有人把“積極的心態”比喻為“一個人心理建築的工程師”。生活中,積極心態一旦與思考結合,就能激發潛意識來激勵人們表現出無限的智慧的力量,使每個人和欲望所求轉化為物質、金錢、事業等方麵的有形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