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高度的自製力(2 / 3)

要想有所成就,並全麵地完善自己的意識,就必須有一個適當而又現實的自我意識伴隨著自己;就必須能接受自己,並有健全的自尊心。必須信任自己,必須不斷地強化和肯定自我價值,必須隨心所欲地有創造性地表現自我,而不是把自我隱藏或遮掩起來,必須有與現實相適應的自我,以便在一個現實的世界中有效地發揮作用。此外,可通過長期自我觀察或借助心理谘詢師的指導,逐步而客觀地認識自己的長處和弱點,並且積極現實地對待這些長處和弱點。

當這個自我意識在對自我揚長避短的基礎上日臻完善而穩固的時候,你會有“良好”的感覺。並且會感到自信,會自由地作為“我自己”而存在,自發地表現自己並會適當地發揮作用。如果它成為逃避、否定的對象,個體就會把它隱藏起來,不讓它有所表現,創造性的表現也就因此受到阻礙,內心便會產生強烈的壓抑機製而無法與人相處。

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所真正需要的正是更豐富的人生,幸福、成功、寧靜以及我們心目中的崇高目標,這在本質上都可以從豐富的生活或積極的創造過程中體驗到。當體驗到幸福、自信、成功的飽滿的感情時,我們就是在享受豐富的生活。當我們落魄到壓製自己的能力、浪費自己的天賦本能,使自己蒙受憂慮、恐懼、自我譴責和自我厭惡的程度時,就是在扼殺我們可以利用的生命力,就是在背棄自我發展和完善的道路。

“在你心靈的眼睛前麵長期而穩定地放置一幅自我肖像,你就會越來越與它相近。”哈利·愛默生·佛斯迪克博士說:“生動地把自己想象成失敗者,這就使你不能取勝;生動地把自己想象成勝利者,將帶來無法估量的成功。偉大的人生以你想象中的圖畫——你希望帶來什麼成就,作一個什麼樣的人——作為開端。”

二、如何獲取和駕馭自我意識

積極的自我意識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長期的積極暗示中形成的,那麼如何才能獲取自我意識,又如何駕馭自我意識呢?

積極的自我意識的獲得必須以正確評價和分析自己為前提。一個人如果能找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他在學習或工作中就會產生自信心,這將使他不會躊躇或是等待。他事先就會知道他的努力將會帶來什麼結果。因此,他的學習或工作效率將比其他人高,成就也勝過其他人;其他人則必須摸索前進,因為他們無法了解自我。

下列這些問題可以幫助你了解自己真正的自我,從而發現閃光點。

1、你是否經常抱怨“心情不好”如果有的話,原因是什麼?

2、你是否會特別吹毛求疵,小題大做?

3、你是否經常在工作中犯錯誤,其原因是什麼?

4、你說話是否尖刻無禮?

5、你是否故意避免和任何人結識?如果是的話,為什麼?

6、你是否經常為消化不良而苦惱?為什麼?

7、你是否覺得生活忙碌無用?

8、你喜歡自己的職業嗎?

9、你是否經常自怨、自艾、自憐,為什麼?

10、你是否嫉妒那些超越你的人?

11、你大部分時間都在想些什麼?相信失敗還是成功?

12、你的年紀越大,你的信心是逐漸增加還是逐漸喪失?

13、你是否能從所犯錯誤中獲得寶貴的教訓?

14、你是否允許某些親戚或朋友為你擔心?如果是的話,為什麼?

15、你是否有時候高興萬分,有時候卻一落千丈?

16、誰對你最具啟發性的影響?原因何在?

17、你是否容忍本來你能夠避免的消極或沮喪性的影響?

18、你是否對你個人的外表毫不在乎?如果是,那是什麼時候的事?為什麼?

19、你是否學會了如何“排除你的煩惱”,使自己忙得沒有時間去理會這些煩惱?

20、如果你讓其他人代你思考,是否會認為自己是“無用的懦夫”?

21、有多少原來可以避免的煩惱困擾著你?為什麼你會容忍他們?

22、你是否借著酒、藥物或香煙來鎮靜你的緊張情緒?如果是的話,為什麼不改用意誌的力量來平靜你的緊張情緒?

23、是否有任何人經常對你責罵或抱怨?如果有的話?是什麼原因?

24、你是否擁有一項明確的目標?

25、你的目標是什麼?又打算如何來實現?

26、你是否有任何方法能夠保護你自己不受其他人的消極影響?

27、你是否懂得利用自我暗示,使你的情緒變得積極?

28、你最珍視的是什麼?是你的世襲財產,還是你控製自己思想的特權?

29、你是否很容易受別人的影響,而違背自己的判斷?

30、今天是否為你的知識或意識狀態的寶庫增添了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31、你是否敢麵對令你不愉快的環境,還是回避這種現實?

32、你是否會去分析你所犯的錯誤與遭到的失敗,從中獲得教訓?或你認為這不是你的責任?

33、能夠舉出你最嚴重的3個弱點嗎?你打算采取什麼行動去克服這些弱點?

34、你是否會鼓勵其他人帶著他們煩惱來求取你的同情?

35、你是否從你日常的經驗中挑選出你的個人成就和有幫助的教訓,並總結他們的影響?

36、你的存在是否會對其他人產生消極的影響?

37、別人的什麼習慣最令你感到苦惱?

38、你是否允許自己受其他人的影響?

39、你是否已學會如何進入一種使你能夠保護自己的精神意識狀態,而不受所有沮喪情緒的影響?

40、你的職業是否能使你產生信心與希望?

41、你是否覺得自己擁有足夠的精神力量,使你的意識不受到所有恐懼的威脅?

42、你的信仰是否能幫助你維持你的積極意識?

43、你是否覺得你有責任分擔別人的憂愁?如果是的話,為什麼?

44、如果你相信?“物以類聚”這句話,你是否能分析一下你們結交的朋友,而對自己增加更深的了解?

45、你能否看得出來,和你最親近的人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關係?你是否經曆過任何不愉快的經驗?

46、你有這種情況嗎?你自認為最要好的朋友,實際上是你最可怕的敵人,因為他對你的意識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47、你根據什麼判斷誰對你最有幫助?誰對你最有破壞性?

48、你所親近的人,在精神上是優於你還是不及你?

49、在每天24小時中,你有多少時間是在從事工作、睡覺、遊戲與娛樂或獲取有用的知識還是浪費光陰?

50、在你所認識的人中,什麼人最鼓勵你?什麼人最讓你擔心?什麼人最打擊你?

51、你最煩惱的是什麼?你為什麼願意忍受這些煩惱?

52、別人主動地向你提供建議時,你是否不假思索地加以接受。而不分析他們的動機是什麼?

53、你最希望獲得的是什麼?你是否打算得到它?你是否願意把其他所有欲望都安排在它之下?你每天花多少時間為實現這個欲望而努力?

54、你是否經常改變主意?若是,為什麼?

55、你做任何事,是否有始有終?

56、你是否容易對別人的事業或職業、頭銜、學位或財富留下深刻的印象?

57、你是否容易受到其他人對你的想法或說法的影響?

58、你是否會因為別人的社會或經濟地位而迎合他們?

59、你認為誰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這個人在哪一方麵比較優秀?

60、你花了多少時間來研究及回答上述問題?

如果你已經真誠地回答了上述全部問題,你已經比絕大多數人更為了解,並應用積極自我暗示的方法來發揚優點,拋棄缺點,從而建立積極的自我意識。

三、提高自我意識的訣竅

積極的自我意識的形成雖然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但在這其中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尋。有規律,就有訣竅,遵循下麵的訣竅或原則。你將發現在自我意識上會有可喜的進步。

(一)比別人更愛自己

首先,談你為什麼應當喜歡自己。坦白的說,你的價值至少值幾千萬元,如果有人決定出售自己的話。當你有了這項庫存,就會完全了解。如果沒有你的允許,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使你覺得低賤。

印第安那州的一個婦女收到100萬美元,因為有一種藥物傷害了她的視力。她曾用這種藥物來消除臉上的疙瘩,但藥卻進入了眼睛,使她喪失了98%的視力。在加利福尼亞州也有一個婦女獲得了100萬美元的補償,那是因為一次飛機失事中,她的背部受到傷害,,醫生說她永遠不能再走路。如果你的視力正常而你的背部也堅強的話,你會考慮跟過兩位女士交換嗎?一旦你向她們提出的話,她們一定很樂意跟你交換,並且衷心的感謝你。

貝蒂·格萊柏是二次大戰時的選美皇後。她以“百萬美元的腿”而聞名,這是因為她的腿投保100萬美元。你想見到另一雙百萬美元的腿嗎?如果想的話,就往下看,你會看到一雙腿,如果它們能使你走動的話,你是不會把它照貝蒂·格萊柏百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的,既然你不願以百萬美元換眼睛、百萬美元換你的背、百萬美元換你的腿,那麼你已經擁有超過300百萬美元,何況我們才剛剛開始個人的庫存計算。你已經比較喜歡自己了吧,難道不是嗎?

幸運的是,你不必以一項資產(你的健康)來交換為一項資產(金錢)。利用本書所介紹的十七條成功定律,你就能擁有所有的一切。一份雜誌曾刊登了荷蘭畫家林布蘭特的一幅油畫,價值百萬美元,你一定會問:“到底是什麼東西,使畫布上的畫這麼值錢?”然後你就應這樣回答:“首先,這顯然是一幅很獨特的油畫,是林布蘭特罕見的親筆畫,所以價高;第二,林布蘭特是一位天才,這種天才每幾百年才可能出現一個。”顯然,那是因為他的才能受到肯定的緣故。

有史以來,億萬人曾經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但從來未曾有過,也將永遠不會有第二個你。你是地球上一個獨特的,唯一的生物。這些特性賦予你極大的價值。你應知道,即使林布蘭特是天才,也隻是一個人而已。創造林布蘭特的上帝也同時創造了你,且照上帝的眼光看來,你跟林布蘭特一樣的珍貴。因此你應該更加珍惜自己、愛護自己。

(二)避免庸俗便是高尚

進入你心靈的每一件事情都有一種效用,且會被永遠地記錄下來。它可能會有所創造,為你的未來成就打下基礎;也可能會有所毀滅,從而降低你未可能的成就。心理學家說,《巴黎最後的探戈》、《大法師》,或任何“X”級的影片或電視節目,在你心靈上會具有“跟一次身體上的真實體驗”一樣的心態、情緒與破壞性的衝動。看過這些表演的人都會有同感。他們在性方麵會受到刺激,而且比較沒有自尊。理由很簡單,當你見到你的同胞如此下流時,事實上,你也見到自己下流。觀察人類欲望的形式,而不自覺地你的價值正在消失。值得諷刺的是,大部分“X級”影片都是打著“成年”娛樂的廣告,名義上專供“成熟”的觀眾欣賞。而實際上,它們是青少年的娛樂,專供“未成熟”而且不安全的觀眾欣賞。占星或算命也可以以一種相同的方式引誘你,而且可能還有更壞的效果。許多人認為占星無傷大雅,因為他們一點也不相信它。實際上,你將會逐漸迷上它。不可置信的是,如果有些人的占星不調和,他們就不做決定或不出外旅行,而占星的科學建立在“太陽繞地球運行”的假定上,這有何科學可言?

(三)向已經成功的失敗者學習

歌劇明星卡羅素無法唱到高音,所以他的歌唱老師好幾次勸他放棄。但他繼續歌唱,最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男高音;愛迪生的老師稱他為劣等生,而且在以後的電燈發明中,他曾失敗了14,000次之多;林肯的失敗是很有名的,但是沒有人認為他是一個失敗者;愛因斯坦也曾數學不及格;亨利·福特在40歲時破產。

在美國90%的推銷機構中,那些最成功的推銷員比他們公司中大部分的推銷員漏過更多的生意,這種情形有目共睹。華德·迪斯尼在成功以前曾破產7次,還有一次精神崩潰。實際上,這些人的成功都是由於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所帶來的。偉大的槍手跟渺小的槍手之間的主要的差別,就在於偉大的槍手是一位繼續練習的渺小的槍手而已。

以上的例子和分析使我們深深知道,成功者與失敗者隻有一個重要差別,那就是毅力。了解了這一點,你就不應該自卑,不應該跪下來仰視那些成功者,他們也失敗過、沮喪過、自卑過。你與他們一樣,一生下來就賦予同等機遇、同等的成功權力。因此,具有積極的自我意識是你應有的能力,也是你具備的能力。

如果有機會加入一個有目標的組織,對你提高自我意識將極有幫助,不僅該目標能引導你向良好方向發展,組織成員之間也會幫助你,引導你,而且你也就有了向失敗者學習的機會,因為你有了更廣泛的與人接觸的機會,而前麵講過,人人都會失敗,你就能從失敗者中學到他們是如何走出失敗的。而他們的智能並不比你高。這樣,你的自信意識就會大大提高。你會在碰到同樣問題時,用一句話來激勵自己:“我與那些成功者有同樣的條件,他們能行,我也能行!”

(四)朋友是你的一部分

盡量跟那些“道德高尚,性情良好、站在人生光明麵”的人交往,這樣所得到的好處十分驚人,這些年來,拿破侖·希爾見過幾百位各行各業的男女,以害臊、內向、能力不足的模樣進入銷售界,可是他們在幾周內就變得有信心、有能力,而且是更富於生產力的人。這到底為什麼呢?在許多情況下,這些人過去一直生活在消極的環境中,而且周圍的人也不斷地向他們心靈中注入消極的因素。現在,每個人都開始向他們說,他們能做些什麼。他們由訓練師、經驗與同事那裏聽到了積極的敘述,他們每天都看見這種方式或在各方麵產生的結果。由於他們發現這種喜歡自己的做法實在是更有趣,所以他們幾乎立刻開始改變自己的自我心態。

請記住:你會獲得你周圍的人的大部分思想、舉止與個性,即使你的智商也會受到你的環境與夥伴的影響。在以色列的克伊布茲,各項實驗的結果顯示,東方猶太兒童的智商平均為85,而歐洲猶太兒童的平均智商為105。這證明歐洲猶太兒童比東方猶太兒童來得聰明。可是當他們都在克伊布茲住過4年以後,由於當地環境是積極的,學習環境良好,而且獻身學習的氣氛也很實在,所以平均智商都達到了115的相同水準。這一點令人興奮——當你跟具有積極心態、道德觀正當人士為伍時,獲勝的機會也就大為增加了。

但是,你的夥伴也會在消極方麵影響你。一個小孩(大人也一樣)如果跟其他抽香煙的人在一起,就會比跟不抽煙的人在一起更容易染上抽煙的習慣,其它不好的習慣也是一樣容易被傳染。幸運的是,你有權利選擇你的夥伴。

書,這種沒有聲音的朋友,對你的影響也是很深遠的。你要定期閱讀勵誌修養的書籍。要閱讀各種成功人士的傳記與自傳。當你閱讀愛迪生、卡內基等人的故事時,要不受感動是很困難的。我們把這些故事中的人物跟自己比較,我們見到他們成功,也會預見自己同樣地能獲得成功。

要傾聽那些建造人類心靈的演說家、教師的話語,這樣你就會在許多方麵獲得提升。隻要它能建立人類的心靈,即使是一本書、一次演說、一部電影或一台電視節目,都會陶冶你的情操與提高你的自我意識。

(五)你認為你行你就行

在某件事情上,你也許產生一種不可能、行不通的消極意識,這隻能表示你對事物認識不深、經驗不足、或是軟弱退卻,而決不是真的不行。

愛迪生說過:“如果我們能做到所有我們能做的事,我們會使自己大感驚奇。”你使自己驚奇過嗎?每個人都有創造的潛能,不論遇到什麼,困難或危機,隻要冷靜而正確地思考,就能產生有效的行動,創造奇跡。你應相信自己的能力,你怎麼樣,事情就會怎麼變。你要成為堅強有才幹的人,要成為真正的“男子漢”,創造出一番事業,就要記住這一成功準則——你認為行你就行,大聲宣讀這一準則,並一再把它注入到我們的意識之中,要把“不”字從字典中去掉,從生活中抹去,從心智中鏟除,談話中不提它,想法中排除它,態度中去掉它、拋棄它,不再為它提供“原料”,不再為它尋找市場,而用燦爛的“可以”來代替它。

如果你麵對問題時受到“不可能”觀念的騷擾,你可以對所謂不可能的因素展開一次實事求是、客觀的研究,結果你會發現所謂的不可能,通常不過是源於對問題的情緒反應而已,而且你還會發現隻要以冷靜、非情緒的態度,運用智慧審視所涉及的諸事,你通常能克服這些所謂的“不可能”。

“我們可以為失敗提出成千上萬條理由,但應沒有一條是借口”。沒有任何人和任何事可以擊敗你,隻要你不被自己軟弱的心智打敗。

第三節 控製情緒創造新境界

在成功的路上,最大的敵人其實並不是缺少機會,或是資曆淺薄;成功的最大敵人是缺乏對自己情緒的控製。憤怒時,不能遏製怒火,使周圍的合作者望而卻步;消沉時,放縱自己的萎靡,把許多稍縱即逝的機會白白浪費。

一、生活中常見的非理性因素

你會發脾氣嗎?你曉得什麼時候應該發脾氣,什麼時候不應該發脾氣嗎?如果你在開車時,碰到別人從你身邊一擦而過,呼嘯一聲,使你大吃一驚,你是否會破口大罵呢?很多人會因此發脾氣,甚至為此不高興一天。卻不知,對方可能早已高高興興地參加聚會去了。要化解不良情緒,我們不妨以風趣、溫和的態度解釋當時的情形:“這家夥,一定是老婆趕著去生孩子。”然後,一笑置之。

反之,忍住不發脾氣永遠是好的嗎?比如,當你的孩子在念書時,隔壁的音響開得很大聲,你隻管忍耐,不去伸張權益,結果如何呢?這種情況底下,我們忍住不發脾氣,也等於在縱容別人做不該做的事情。

生活中非理性的因素很多,我們常常會因為這些非理性的因素而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導致一些不應該的後果,為了更好地控製自己的情緒,我們應該先分析一下生活中常見的非理性因素。

世界之大,我們每個人窮盡一生,能看到、聽到、感覺到、體驗到的事物極其有限。且不說浩瀚無垠的洪荒宇宙,即使我們立足的這個渺小的星球,已經使我們再三地承認生命的有限和短促。可即使是煩瑣小事,投射到我們的心靈世界裏時,又可能變得極其複雜和豐富。

在生活中,我們感覺周圍的事物,形成我們的觀念,作出我們的評價,以及相應地判斷、決策等,無一不是通過我們的心理世界來進行,隻要是經由主觀的心理世界來認識和體察事物,我們就不可避免會使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和判斷產生偏差,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幹擾和影響。影響我們認知的準確性的因素很多,如知識、經驗的局限;認知觀念的偏差;感官的限製等等。其中,影響因素最大的是情緒的介入和幹擾。生活中常見的非理性因素如下:

(一)嫉妒

嫉妒使人心中充滿惡意、傷害。如果一個人在生活中產生了嫉妒情緒,那麼他就從此生活在陰暗的角落裏,不能在陽光下光明磊落地說和做;而是麵對別人的成功或優勢咬牙切齒,恨得心痛。嫉妒的人首先傷害的是自己,因為他把時間、精力和生命不是放在人生的積極進取上,而是日複一日的蹉跎之中。嫉妒同時也會使人變得消沉,或是充滿仇恨;如果一個人心中變得消沉或是充滿仇恨,那麼他距離成功也就越來越遙遠。

(二)憤怒

憤怒使人失去理智思考的機會。許多場合,因為不可抑製的憤怒,使人失去了解決問題和衝突和良好機會。而且,一時衝動的憤怒,可能意味著事過之後付出高昂代價的彌補;在實際生活中,憤怒導致的損失往往可能是無法彌補的。你可能從此失去一個好朋友,失去一批客戶;你可能從此在領導眼裏的形象受到損害,別人也從此開始對你的合作產生疑慮。

憤怒時最壞的後果是,人在憤怒的情緒支配下,往往不顧及別人的尊嚴,並且嚴重地傷害了別人的麵子。損害他人的物質利益也許並不是太嚴重的問題,;而損害他人的感情和自尊卻無異於自絕後路,自挖陷阱。如果你心中的夢想是渴求成功,那麼,憤怒是一個不受歡迎的敵人,應該徹底把它從你的生活中趕走。

(三)恐懼

過分的擔憂可能導致產生恐懼,而恐懼使人學會逃避,躲藏;而不是迎接挑戰,不畏困難。對某些事物的恐懼情緒,可能來自於缺乏自信或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