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器製造公會的規則是,設計適當的發動機可以比室內溫度高出華氏72度。對不對呢?'
“‘是的,'他同意。‘的確是的,但你的發動機熱多了,'“我沒有跟他爭辯。我隻是問:‘廠房有多熱呢'。“他說,‘大約華氏75度。'“‘那麼,'我回答,‘如果廠房是75度,加上72度,總共就等於華氏147度,如果你把手放在華氏147度的熱水塞門下麵,是不是很燙手呢?'
“他又必須說‘是的'”
“‘那麼我提議,‘不要把手放在發動機上麵,不是一個好辦法嗎?'
“‘我想你說得不錯,'他承認說。我們繼續聊了一會,接著他叫秘書過來,為下個月開了一張價值3.5萬美元的訂單。
“我花了好多錢,失去了好多生意,才終於學到:跟人家爭辯是劃不來的,也學到從別人的觀點來看事情,使他說‘是的,是的'才更有收獲和更有意思。”
在加州奧克蘭市主持卡內基課程的艾迪·史諾,敘述他之所以成為一家商店的好顧客,隻是因為那家商店老板婉轉的話,使他說了“不錯”這句話的關係。艾迪喜歡用弓箭打獵,並且在弓、箭以及裝備方麵花了不少錢。當他弟弟來看他的時候,他想向常光顧的那家店租一支弓帶他弟弟去打獵。但是店員說他們不出租弓,因此艾迪就打電話給另一家商店。艾迪描述了以後發生的事。
“一個聲音聽起來非常令人愉快的男士接聽了電話,他對我租弓問題的答複和原來那家商店完全不同。他說很抱歉他們不再租弓了,因為他們負擔不起。然後他問我以前是不是租過弓,我回答說,‘不錯,幾年以前'。他又提醒我當時可能要付25到30美元的租金,我又說了‘不錯'。然後他又問我是不是一個希望省些錢的人,當然我又回答‘不錯'。他說明他們正在拍賣一些附有一切裝備的弓,隻要34塊9毛5分錢一套,我隻要付出比租金多4塊9毛錢,就可以下買下一整套。他解釋這就是他們為什麼停止出租弓的原因,他問我這樣做是不是很劃得來。我的‘不錯'的答複引導我去買了一套弓,而當我去拿弓的時候,我又在他店裏買了一些其他的東西。並且從那以後,我便成為他們的固定顧客。”
“雅典的牛蠅”蘇格拉底是伶俐的老頑童,雖然常打著赤腳,卻在40歲禿頭的時候娶了一個19歲的女孩子。他做了一件曆史上隻有少數幾個人做到的事:他徹底的改變了人類的思潮。而現在,在他死後23個世紀,他還被尊為在這個爭論不休的世界中最卓越的口才家之一。
他的方法是什麼?他是否對別人說他們錯了?沒有,他太老練了,不會做那種事。他的整套方法,現在稱之為“蘇格拉底妙法”,以得到‘是,是',為根據。他所問的問題,都是對方所同意的,他不斷地得到一個同意又一個同意,直到他擁有很多的‘是,是”。他不斷地發問,直到最後幾乎不知不覺之下,他的對手發現自己所得到的結論,正是他在幾分鍾之前堅決反對的。
下次我們要自作聰明地對別人說他錯了的時候,不要忘了赤足的蘇格拉底。而提出一個溫和的問題,一個能得到“是,是”反應的問題。
二、學會傾聽
大多數的人,要使別人同意他自己的觀點時,將話說得太多了,尤其是推銷員,常犯這種劃不來的錯誤。盡量讓對方說話吧,他對自己事業和他的問題,了解得比你多。所以向他提出問題,讓他告訴你幾件事。
如果你不同意他,也許會很想打斷他。拿破侖·希爾指出,千萬不要那樣,那樣做很危險。當他有許多話急著說出來的時候,他是不會理你的。因此你要耐心地聽著,抱著一種開放的心胸;要做得誠懇,讓他充分地說出他的看法。
讓另一個人講話,不但有助於處理商場上的業務,也有助於處理家庭裏發生的事情。芭貝拉·魏爾生和她女兒洛瑞的關係快速地惡化下去,洛瑞過去是一個很乖、很快樂的小孩,但是到了十幾歲卻變得很不合作,有的時候,甚至與她爭辯不已。魏爾生太太曾經教訓過她,恐嚇過她,還處罰過她,但是一切都收不到效果。一天,魏爾生太太對拿破侖·希爾說,“我放棄了一切努力。洛瑞不聽我的話,家事還沒有做完就離家去看她的朋友。在她回來的時候,我當然要對她大吼一番,但是我已經沒有發脾氣的力氣了。我隻是看著她並且傷心地說,‘洛瑞,為什麼會這樣?'“洛瑞看出我的心情,用平靜的語氣問我,‘你真的要知道?'我點點頭,於是洛瑞就告訴了我,開始還有點吞吞吐吐,後來就毫無保留地說出了一切情形。我從來沒有聽她要說的話,我總是告訴她該做這該做那。當她要把她的想法、感覺、看法告訴我的時候,我總是打斷她的話,而給她更多的命令。我開始認識到,她需要我不是一個忙碌的母親,而是一個密友,讓她把成長所帶給她的苦悶和混亂發泄出來。過去我應該聽的時候,卻隻是講,我從來都沒有聽她說話。
“從那次以後,我讓她盡量地說。她把她心裏的事都告訴了我。我們之間的關係大為改善。她再度成為一個很合作的人”
法國哲學家羅西法古說:“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現得比你的朋友優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
為什麼這句話是事實?因為當我們的朋友表現得比我們優越,他們就有了一種重要人物的感覺;但是當我們表現得比他還優越,他們就會產生一種自卑感,造成羨慕和嫉妒。紐約市中區人事局最得人緣的工作介紹顧問是亨麗塔,但是過去的情形並不是這樣。在她初到人事局的頭幾個月當中,亨麗塔在她的同事之中連一個朋友都沒有。為什麼呢?因為每天她都使勁吹噓她在工作介紹方麵的成績、她新開的存款戶頭,以及她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我工作做得不錯,並且深以為傲,”亨麗塔對拿破侖·希爾說。“但是我的同事不但不分享我的成就,而且還極不高興。我渴望這些人能夠喜歡我,我真的很希望他們成為我的朋友。在聽了你提出來的一些建議後,我開始少談我自己而多聽同事說話。他們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噓,把他們的成就告訴我,比聽我吹噓更令他們興奮。現在當我們有時間在一起閑聊的時候,我就請他們把他們的歡樂告訴我,好讓我分享,而隻在他們問我的時候我才說一下我自己的成就。”
德國人有一句諺語,大意是這樣的:“最純粹的快樂,是我們從那些我們的羨慕者的不幸中所得到的那種惡意的快樂。”或者,換句話說:“最純粹的快樂,是我們從別人的麻煩中所得到的快樂。”
是的,你的一些朋友,從你的麻煩中得到的快樂,極可能比你的勝利中得到的快樂大得多。
因此,我們對於自己的成就要輕描淡寫。我們要謙虛,這樣的話,永遠會受到的歡迎。
我們應該謙虛,因為你我都沒什麼了不起。我們都會去世,百年之後就被人忘得一幹二淨了。生命是如此短暫,請不要在別人麵前大談我們的成就,使別人不耐煩,我們要鼓勵他們談談他們自己才對。回想起來,你反正也沒有什麼好談的。你知道什麼東西使你沒有變成白癡嗎?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東西,隻不過是你甲狀腺中的碘罷了,價值才5分錢。如果醫生割開你頸部的甲狀腺,取出一點點的碘,你就變成一個白癡了。5分錢就可在街角藥房中買到的一點點的碘,是使你沒有住在瘋人院的東西。價值5分錢的碘!沒有什麼好談的。
因此,如果你要別人同意你的觀點,應遵循的規則是:“使對方多多說話。”
試著去了解別人,從他的觀點來看待事情就能創造奇跡,使你得到友誼,減少摩擦和困難。
由此可見,傾聽使人獲得收益:
1、傾聽可以使他人感受到被尊重和被欣賞。
根據人性的知識,我們知道,人們往往對自己的事更感興趣,對自己的問題更關注,更喜歡自我表現。一旦有人專心傾聽我們談論我們自己時,就會感受自己被重視。
卡耐基曾說:專心聽別人講話的態度,是我們所能給予別人的最大讚美。不管對朋友、親人、上司、下屬,傾聽有同樣的功效。
傾聽他人談話的好處之一是,別人將以熱情和感激來回報你的真誠。
2、傾聽能真實地了解他人,增加溝通的效力。
推銷員如果隻顧自己一個勁地說產品如何如何的好,而不學會使用傾聽的話,他是無法了解顧客。無法了解顧客,則推銷的效率就低,甚至令人討厭。一個成功的推銷員說過:有效的推銷是自己隻說三分之一的話。把三分之二的話留給對方去說,然後,傾聽。傾聽使你了解對方對產品的反映以及購買產品的各種顧慮、障礙等。隻有當你真實地了解了他人,你的人際溝通才能有效率。
人們都喜歡自己說,而不喜歡聽人家說,常常在沒有完全了解別人的情況下,對別人盲目下判斷,這樣便造成人際溝通的障礙、困難,甚至衝突和矛盾。
3、傾聽可以減除他人的壓力,幫助他人理清思緒。
美國最有名望的前總統林肯有一個故事很能說明這個問題。
美國南北戰爭曾經陷入一個困難的境地,身為美國總統的林肯,心中有來自多方麵的壓力。他把他的一位老朋友請到白宮,讓他傾聽自己的問題。
林肯和這位老朋友談了好幾個小時。他談到了發表一篇解放黑奴宣言是否可行的問題。林肯一一檢討這一行動的可行和不可行的理由,然後把一些信和報紙上的文章念出來。有些人怪他不解放黑奴,有些人則因為怕他解放黑奴而罵他。
在談了數小時後,林肯跟這位老朋友握握手,甚至沒問他的看法,就把他送走了。
這位朋友後來回憶說:當時林肯一個人說個不停,這似乎使他的心境清晰起來。他在說過話後,似乎覺得心情舒暢多了。
是的,當時遇到巨大麻煩的林肯,不是需要別人給他忠告,而隻是需要一個友善的、具同情心的傾聽者,以便減緩心理壓力,解脫苦悶。
這就是我們碰到困難所需要的。心理學家已經證實:傾聽能減除心理壓力,當人有了心理負擔和問題的時候,能有一個合適的傾聽者是最好的解脫辦法之一。
你幫了別人的忙,解除人家的困境,當你需要的時候,別人就會隨時感恩報德的。
4、傾聽是解決衝突、矛盾、處理抱怨的最好方法之一。
一個牢騷滿腹,甚至最不容易對付的人,在一個人有耐心、具同情心的傾聽者麵前都常常會軟化而通情達理。
某電話公司曾碰到一個凶狠的客戶,這位客戶對電話公司的有關工作人員破口大罵,怒火中燒,威脅要拆毀電話。他拒絕付某種電信費用,他說那是不公正的。他寫信給報社,還向消費者協會提出申訴,到處告電話公司的狀。
電話公司為了解決之一麻煩,派了一位最善於傾聽的“調解員”去會見這位惹是生非的人。這位“調解員”靜靜地聽著那位暴怒的客戶大聲的“申訴”,並對其表示同情,讓他盡量把不滿發泄出來。3個小時過去了,調解員非常耐心靜聽著他的牢騷。此後還兩次上門繼續傾聽他的不滿和抱怨。當調解員再次上門去傾聽他的牢騷時,那位已經息怒的顧客把這位調解員當作了最好的朋友。
由於調解員利用了傾聽的技巧,友善地疏導了暴怒顧客的不滿,尊重了他的人格,並成了他的朋友,於是這位凶狠的客戶也通情達理了,自願把所有的該付的費用都付清了。矛盾衝突就這樣徹底解決了。那位仁兄還撤銷了向有關部門的申訴。
5、傾聽可以學習他人,使自己聰明,同時擺脫自我,成為一個謙虛的受人歡迎的人。
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和特色,傾聽將使我們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防備別人的缺點錯誤在自己身上出現。這們便能使自己更加聰明。
當你把注意力集中到傾聽理解對方的時候,你便會很容易地擺脫掉人們比較討厭的“自我”的糾纏。這樣你便成為一個倍受人歡迎喜歡的謙虛的人。
6、少說多聽,還可以保護自己必要的秘密。
當你說話過多的時候,就有可能把自己不想說出去的秘密泄露出來。這對某些人來說將會帶來不良後果。做生意談判時,有經驗的生意人常常先把自己的牌底藏起來,注意傾聽對方的談話,在了解對方情況後,才把自己的牌打出去。《聖經》裏說,上帝賜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個嘴巴,就是要我們少說多聽。
傾聽作為人格的魅力之一,傾聽作為一種技巧,應該掌握哪些方法要領呢?拿破侖·希爾對此作出了回答:
(1)真心願意聽,並集中注意力。
如果你沒有時間,或別的原因不想傾聽某人談話時,最好是客氣地提出來:“對不起,我很想聽你說,但我今天還有兩件事必須完成。”
如果你不真心願意聽又勉強去聽,或裝著傾聽,則你可能會不自覺的開小差,比如一邊聽,一邊翻書或做別的,想別的。你的舉動逃脫不了說話人的眼睛。說話人對你的粗心產生很大的不滿。我們設身處地想想,對一個漠視我們談話又勉強應付的人,你的感覺是什麼?
傾聽可能會耽誤我們一些時間,但如前麵所述,傾聽對我們對他人都有好處,隻要我們事先安排好時間,或隻要有一些空閑時間,我們專心致誌地去傾聽他人談話是值得的。真心真意,就能集中注意力。
(2)要耐心。
①是等待或鼓勵說話者把話說完,直到你能聽懂全部他的意思。有些人語言表達可能會有些零散或混亂,但如你有足夠的耐心,任何人都可以把事情說清楚的。
②是遇到你不能接受的觀點,甚至有傷你的某些感情的話,你也得耐心聽完。你不一定要同意對方觀點,但可表示理解。一定要想辦法讓說話人把話說完,否則你無法達到傾聽的目的。③避免某些不良的習慣。
隨便插話打岔、改變說話人的思路和話題、任意評論和表態,把話題拉到自己的事情上來、一心二用做其他事等等,這些都是常見的不良習慣,妨礙傾聽。我們要回避一些不利傾聽習慣的誘惑,方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聽懂、理解對方所說的話上。④適時進行鼓勵和表示理解。
傾聽一般以安靜認真聽為主,臉向著說話者,眼睛看著說話人的眼睛或手勢,以理解說話人的身體輔助語言。同時必須適時用簡短的語言如“對”、“是的”等或點頭微笑之類進行適時的鼓勵,表示你的理解或共鳴。讓說話人知道,你在認真地聽,並且聽懂了。如果某個意思沒聽懂,你可以要求說話人重複一遍,或解釋一下。這樣說話人能順利地把話說下去。⑤適時作出反饋。
說話人的話告一段落你可以作出一個聽懂對方話的反饋。有時說話人會要求傾聽人作出反饋。準確的反饋對說話人會有極大的鼓舞。比如:“你剛才的意思我理解是……”、“你的話是不是可以這樣來概括……”等等。但是不準確的反饋卻不利於傾聽。
三、誇獎別人
一句輕輕的誇獎,能使別人如沐春風。一聲誠意的致謝,能使別人飛騰上天。
因此,要看如何正確使用誇獎的訣竅,既取悅別人,又使自己如願以償。
如此美事,何樂而不為!
(一)誇獎別人
拿破侖·希爾認為,人類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別人的欣賞,因此我們,一定要多誇獎別人。即使是用最普通最平常的語言誇獎別人,對於你來說,是平常又平常的事,但對於別人來說,意義卻非同凡響,它可以使別人愉悅,使別人振奮甚至可以因為這句話而改變自己的一生。卡耐基在這方麵很有辦法。
誇獎別人有兩種方式,從小方麵著手或從大方麵著手。卡耐基對這兩方麵都很擅長。
在卡耐基教學課程中,有位來自匹茲堡的學生,他叫比西奇。比西奇在上課過程中似乎顯得特別的笨,在每個方麵都似乎差人一等。因此,他感到很沮喪。
他終於帶著失望的心情來到卡耐基的辦公室,對卡耐基說:“卡耐基先生,我想退學。”
“為什麼?”卡耐基奇怪地問。
“我……我感覺比別人笨多了,根本學不會你的教程。”“我覺得不是這樣的,比西奇!”卡耐基說:
“在我的感覺中,這半個月來,你比以前進步明顯多,在我的心目中,你是個勤奮而又成功的學生。”
“真的是嗎?”比西奇略帶驚喜地問。
“真的是這樣的!照著這樣發展,到畢業時,你一定會取得優異成績的。”
卡耐基繼續說:
“在我小時候,人們都認為我是個笨孩子,那時的我是多麼的憂鬱!後來,我擺脫了憂鬱,同時也擺脫了‘笨',你比我當年強多了!”聽了這番話後,比西奇內心深處升起了希望。他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卡耐基先生的資助終於學完了全部教程,畢業時成績雖不很優異,但也足以讓人刮目相看了。
比西奇畢業後,回到家鄉,開了一家小小的肉聯廠。開廠之初,進展並不順利,卡耐基繼續寫信鼓勵和誇獎他:
“我覺得你辦肉聯廠的念頭相當不錯,這是個很有前途的機會,你一定會因自己的努力而獲得巨大成功的。”
比西奇收到這些信後,非常的感動,他同時也將這誇獎的藝術用於自己的雇員,沒想到收效很大。在經濟大蕭條時代,整個美國都麵臨著挨餓的危機,人們四處求職謀生,爭取僅有的麵包和土豆。
比西奇開的肉聯廠雖然也受到了經濟危機的衝擊,生意遭挫,但在那個年代裏既能保持住肉聯廠的生意,又可讓雇員們拿到足夠的工資,這不能不算是件奇跡。
比西奇後來回憶說,肉聯廠之所以在經濟蕭條的時候存在,一是和自己及雇員兢兢業業的敬業精神有關,二是他運用了卡耐基的誇獎技巧,使自己和工人們連成一條心,廠子因而得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