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永葆進取心(1 / 3)

第九章 永葆進取心

第一節 進取心是成功的要素

積極進取,會使你受益匪淺。

一、進取心成功的要素

“領導才能”是獲得成功的基本條件,而“進取心”則是建立“領導才能”這個基本條件的基礎。兩者的關係就有如輪輻與車軸。

拿破侖·希爾告訴我們,進取心是一種極為難得的美德,它能驅使一個人在不被吩咐應該去做什麼事之前,就能主動地去做應該做的事。胡巴特對“進取心”作了如下的說明:

“這個世界願對一件事情贈予大獎,包括金錢與榮譽,那就是‘進取心'。

“什麼是進取心?我告訴你,那就是主動去做應該做的事情。”

“僅次於主動去做應該做的事情的,就是當有人告訴你怎麼做時,要立刻去做。

“更次等的人,隻在被人從後麵踢時,才會去做他應該做的事,這種人大半輩子都在辛苦工作,卻又抱怨運氣不佳。

“最後還有更糟的一種人,這種人根本不會去做他應該做的事,即使有人跑過來向他示範怎樣做,並留下來陪著他做,他也不會去做。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失業中,因此,易遭人輕視,除非他有位有錢的老爸。但如果是這個情形,命遠之神也會拿著一根大木棍躲在街頭拐角處,耐心地等待著。”“你屬於上麵的哪一種人呢?”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具備進取心的人,你必須克服拖延的習慣,把它從你的個性中除掉。這種把你應該在上星期、去年或甚至於十幾年前就要做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做的習慣,正在啃噬你意誌中的重要部分,除非你革除了這個壞習慣,否則你將難經取得任何成就。

克服拖延的習慣,可以使用下列方法:

1、每天從事一件明確的工作,而且不必等待別人的指示就要能夠主動去完成。

2、到處去尋找,每天至少要找出一件對其他人有價值的事情來做,而且不要期望一定要獲得報酬。

3、每天要把養成這種主動工作習慣的價值告訴別人,至少也要告訴一個人。

二、學習不為報酬而工作

拿破侖·希爾曾經聘用了一位年輕的小姐當助手,替他拆閱、分類及回複他的大部分私人信件。當時,她的工作是聽拿破侖·希爾口述,記錄信的內容。她的薪水和其他從事相類似工作的人大約相同。有一天,拿破侖·希爾口述了下麵這句格言。並要求她用打字機把它打下來:“記住:你唯一的限製就是你自己腦海中所設立的那個限製。”

當她把打好的紙張交還給拿破侖·希爾時,她說:“你的格言使我獲得了一個想法,對你、我都很有價值。”

這件事並未在拿破侖·希爾腦中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但從那天起,拿破侖·希爾可以看得出來,這件事在她腦中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她開始在用完晚餐後回到辦公室來,並且從事不是她分內而且也沒有報酬的工作。她開始把寫好的回信送到拿破侖·希爾的辦公桌來。

她已經研究過拿破侖·希爾的風格,因此,這些信回複得跟拿破侖·希爾自己所能寫的完全一樣好;有時甚至更好。她一直保持著這個習慣,直到拿破侖·希爾的私人秘書辭職為止。當拿破侖·希爾開始找人來補這位男秘書的空缺時,他很自然地想到這位小姐。但在拿破侖·希爾還未正式給她這項職位之前,她已經主動地接收了這項職位。由於她在下班之後,以及沒有支領加班費的情況下,對自己加以訓練,終於使自己有資格出任拿破侖·希爾屬下人員中最好的一個職位。

但尚不隻如此而已。這位年輕小姐的辦事效率太高了,因此引起其他人的注意,開始提供很好的職位請她擔任。拿破侖·希爾已經多次提高她的薪水,她的薪水現在已是她當初來拿破侖·希爾這兒當一名普通速記員薪水的四倍。對這件事拿破侖·希爾實在是束手無策,因為她使自己變得對拿破侖·希爾極有價值,因此,拿破侖·希爾不能失去她做自己的幫手。

這就是進取心。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位年輕的小姐的進取心,除了使她的薪水大為增加外,還為她帶來一個莫大的好處。在她身上,已經發展出來一種愉快的精神,為她帶來其他速記員永遠無法領會的幸福感。她的工作已經不是工作了——而是一個極為有趣的遊戲,由她自己去玩。甚至即使比一般的速記員提早來到辦公室,而且在她們一聽到鍾敲五點鍾而下班之後,她還留在辦公室內,但是,比較起來,感覺上,她的工作時間反而比其他工作人員為短。對於喜歡分內工作的人來說,辛勤工作的時間並不難挨。

不管你目前是從事哪一種工作,每一天你一定要使自己獲得一個機會,使你能在平常的工作範圍之外,從事一些對其他人有價值的服務。在你自動提供這些服務時,你當然明白,你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獲得金錢上的報酬。你之所以提供這種服務,因為它是你練習、發展及培養更強烈的進取心的一種方式。你必須先擁有這種精神,然後才能在你所選擇的終身事業中,成為一名傑出的人物。

三、人們會追隨積極進取的人

一個人為了使別人能夠相信,而一直重複訴說一件事情,到最後他自己也會相信這種說法,而且,不管這種說法是真是假,都會產生相同的效果。

因此,你現在可以看得出來,使你自己“談話進取、思想進取、吃飯進取、睡覺進取以及做事進取”,實際上有著莫大的好處,你將成為一個具有進取心及領導才能的人,因為,這已是一項眾人熟知的事實:人們將會迅速、樂意,而且自動地追隨一個在行動上表現出進取心的人。

在你所工作的地方,或是你所居住的社區裏,你會和其他人有所接觸。你要盡量去引起願意聽你說話的每一個人的興趣,要他們願意去發展進取心,你要把這當作是你分內的工作。你用不著去解釋你這樣做的原因,也用不著去宣布你正在做什麼。你隻要繼續進行,努力去做即可。當然,你自己將會明白,你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這樣做可以幫助你,而且對於在你影響之下同樣努力的人來說,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如果你希望進行一項對你有趣又有益的實驗,你不妨從你所認識的人當中,挑選出幾個人來,但這些人必須是你已經確實知道他們從未主動做過任何事的人,然後,開始把有關“進取心”的想法向他們灌輸。不要隻是和他們討論過一次就算了,隻要一有機會,就要和他們討論一番。每一次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進行討論。如果你能以一種機敏而且堅強的態度來進行這項實驗,那麼,你將很快發現,你所進行實驗的這些對象將會有所改變。同時,你還將發現另一個重要的現象:你自己也起了變化。不要忘了嚐試這項實驗。

你無法以進取的精神和其他人談話,除非你自己培養出強烈的要這樣做的欲望。你運用自我暗示原則而向其他人提出的每一種說法,都會在你自己的潛意識中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不管你說的是真還是假,都是如此。

第二節 要有敬業精神

任勞任怨、不計酬勞是敬業精神的精髓。

一、找出你喜愛的工作

有許多目標、動機及人物可以激發一個人愛的天性。有些工作是我們所不喜歡的,有些工作則是我們稍微感興趣的,在某種情況下,可能有某種工作是我們真正喜愛的。

當一個人從事他所喜愛的工作或是為他所喜愛的個人工作時,這個人將發揮最大的效率,而且也將更為迅速、更為容易地獲得成功。

不管什麼時候,隻要當愛的情緒一進入一個人所從事的任何工作,這項工作的質量將立即得到改善,數量將大為增加,而工作所引起的疲勞將相對地大量減少。

一群社會學家——他們自稱為“合作者”——在路易斯安那州組織了一個“殖民地”,他們買下幾百畝農地,開始為實現一個理想而工作。他們擬訂了一套製度,讓每個人去從事他最喜愛的工作,或是從事他擁有最佳裝備的工作,他們擁有自己的牧場、自己的製磚工廠、自己的牛和家禽等等。他們還有一個印刷廠,出版了一份報紙。

一位來自明尼蘇達州的瑞典移民也加入了這個殖民地,根據他自己提出的請求,他被分配到印刷廠工作。沒過多久,他卻抱怨並不喜歡這項工作,於是他被調到農場工作,負責駕駛一架拖拉機。但他對這項工作隻忍耐了兩天,就覺得再也受不了。於是他又申請調職,而被指派到牛奶廠工作。偏偏他和那些乳牛處不來,他就這樣子一一嚐試過“殖民地”中的每一樣工作,但沒有任何一樣工作是他所喜歡的。正當他要退出這個殖民地之際,有人突然想到,有一項工作是他尚未嚐試過的——就是在製磚工廠。於是他拿到一輛獨輪手推車,被分配給這樣的一個工作,把製好的磚頭從窖裏運到磚場上,堆成一堆。一個星期的時間過去了,並沒有人聽到他提出任何抱怨。有人問他是否喜歡這項工作,他很高興地回答說;“這正是我所喜歡的工作。”

想想看,竟然有人會喜歡推送磚頭的工作。不過,這項工作倒是很適合這個瑞典人的天性。他獨自一個人工作,而且這個工作不需要任何思想,對他也沒有任何責任上的束縛,這正是他所希望的。

他一直擔任這項工作,直到所有的磚頭都被運出擺好為止,然後,他就離開了這塊“殖民地”。

當一個人從事他所喜愛的工作時,他很容易就能做得比分內應做的更好、更多。為了這個原因,每個人都有責任去找他自己最喜愛的工作種類。

二、要做得多過報酬

如果你隻是從事你報酬分內的工作,那麼你將無法爭取到人們對你的有利的評價。但是,當你願意從事超過你報酬價值的工作時,你的行動將會促使和與你的工作有關的所有人對你做出良好的聲譽,將增加人們對你的服務的要求。

卡洛·道尼斯先生最初替汽車製造商杜蘭特工作時,隻是擔任很低的職務。但他現在已是杜蘭特先生的左右手,而且也是杜蘭特手下一家汽車經銷公司的總裁。他之所以能夠升到這個很好的職位,是因為他提供了比他所獲得的報酬更多及更好的服務。

拿破侖·希爾前去訪問道尼斯先生時,詢問他是怎樣如此迅速地獲得晉升的,他以短短的一段話,道出了整個過程。

“當我剛去替杜蘭特先生工作時,我注意到,每天下班後,所有的人都回家了,但杜蘭特先生仍然留在辦公室內,而且一直呆到很晚。因此,我也決定在下班後留在辦公室內。沒有人請我留下來,但我認為,應該留下來,必要時可對杜蘭特先生提供任何他所需的協助。

“因為他經常在尋找某個人替他把某公文拿來,或是替他做個重要服務,則他隨時都會發現,我正在那兒等待替他提供任何服務。他後來就養成了呼叫我的習慣;這就是整個事情的經過。”

杜蘭特先生為什麼會養成呼叫道尼斯先生的習慣?因為道尼斯自動地留在辦公室,使杜蘭特先生隨時可以看到他,讓他為杜蘭特先生提供服務。他這樣做,獲得了報酬嗎?是的,他所獲得的報酬是獲得一個很好的機會,使他自己獲得了某個人注意,而這個人就是老板,有提升他的絕對權力。

有十幾個原因可以解釋,你為什麼應該養成“任勞任怨,不計酬勞”的習慣,盡管事實上很少有人這樣做。其中有兩個原因是最主要。

第一,你在建立了“任勞任怨,不計酬勞”的好名聲之後,將獲得好處。因為和你四周那些未提供這種服務的人比較起來,你們之間的差別將十分明顯,因此,不管你所從事的是什麼行業,將有很多人指名要接受你的服務。

第二,到目前為止,這是你為什麼應該任勞任怨、不計酬勞的最重要原因。也許可以這麼說,假設你想要把你的右臂鍛煉得十分強壯,那麼,你知道唯有利用它來做最辛苦的工作,若你不去使用你的右臂,讓它長期的休養,那麼會使它變得虛弱而萎縮。

身處困境,與之奮鬥能夠產生力量,這是大自然永恒不變的一項法則。如果你做的工作比你所獲得的報酬更多、更好,那麼,你不僅表現了你的樂於提供服務的美德,也因此發展一種不尋常的技巧與能力,你將對你的工作勝任愉快,最後將產生足夠的力量,使自己擺脫任何不利的生活環境。

三、不計報酬而報酬更多

拿破侖·希爾生平所獲得的一次最有利的晉升,是由一件小事情造成的。那是在某個星斯六的下午,一位律師(他的辦公室和拿破侖·希爾的老板的辦公室在同一棟大樓的同一層)走進來問拿破侖·希爾,他到哪兒能找到一位速記員來幫下忙,因為他有些工作必須在當天做完。

拿破侖·希爾對他說,他們公司所有的速記員都去觀看球賽了,如果他晚來五分鍾,連自己也已經走了。但拿破侖·希爾很高興留下來替他工作,因為拿破侖·希爾可以在另外的任何日子裏去看球賽,而他的工作卻必須在當天完成。拿破侖·希爾替他做完了這些工作。他問拿破侖·希爾應該付他多少錢,拿破侖·希爾開玩笑地回答說:“哦,既然是你的工作,大約要一千元吧。如果是別人的工作,我是不會收取任何費用的。”他臉上露出微笑,向拿破侖·希爾道謝。

拿破侖·希爾這樣回答時,純粹隻是開玩笑。並未想到他是否會為了那天下午的工作而付自己一千美元。但出拿破侖·希爾意料,他竟然真這樣做了。六個月之後,拿破侖·希爾已經完全忘掉此事了,他又來找拿破侖·希爾,問拿破侖·希爾當時的薪水是多少。

拿破侖·希爾把自己的薪水數目告訴他之後,他對拿破侖·希爾說,他將把拿破侖·希爾上次替他工作後開玩笑說出的那一千美地付給拿破侖·希爾,他請拿破侖·希爾到他的辦公室工作,年薪比拿破侖·希爾當時的薪水要多出一千美元。

在那個周六的下午,拿破侖·希爾放棄了球賽,提供了一次服務,而這次服務之提出,顯然是出於樂於幫助他人欲望,而不是基於金錢上的考慮。

拿破侖·希爾沒有責任放棄他的周六下午,但是——那是他的特權。

而且,那是一項有益的特權,因為它不僅為自己增加了一千美元的現金收入,而且為自己帶來一項比以前更為重要的新職位。

四、錢做廣告失中有得

拿破侖·希爾記得有一次某家公司很不誠實,他們把拿破侖·希爾的構想據為己有,采用了拿破侖·希爾為他們所做的改善設計,卻未付錢給他。可是,這件事結果反而對他有利。其過程是這樣的。該公司一位熟悉這件事的職員,後來自己獨立在外創辦了一所公司,由於拿破侖·希爾前次對他的老板所做的免費設計極為傑出,所以他請拿破侖·希爾和他合作,所得的報酬是他原來公司可能付出的兩倍。

這不僅補償拿破侖·希爾以前為那個不誠實客戶服務所遭受的損失,還得到盈餘。

馬歇爾·菲爾德可能是他那一時代最傑出的商人,設於芝加哥的菲爾德大百貨公司目前仍然聳立於大街上,象征了他的卓越成績。

有位顧客在菲爾德百貨公司購買了一件昂貴的絲質胸衣,但並未穿用。兩年後,她把這件胸衣送給她的侄女作為結婚禮物。這位侄女把胸衣退還給菲爾德百貨公司,拿它交換了另一件商品,雖然,這件胸衣是在兩年前賣出的,而且式樣已經落伍,但菲爾德百貨公司仍然準許拿它交換其他商品。

菲爾德百貨公司不僅是收回了這件胸衣,更重要的是,它是毫無怨言地收回這件胸衣。

當然,百貨公司本身沒有義務、道義或法律上的責任來接受拖延了這麼久的退貨,但也正因為如此,才使得這件事更具有意義。

這件胸衣原來的價錢為五十美元,在兩年後收回,卻隻能丟到廉價品專櫃中,能賣多少算多少。但是,深懂人性心理的心理係學生將會明白,菲爾德公司不僅不會在這件胸衣上有任何損失,相反的,它還將因此而獲得無法以金錢衡量的好處。

把這件胸衣退回去的那位婦女,心中一定明白,她並沒有要求更換物品的權利。因此,當這家百貨公司給了她無權利獲得的物品後,等於爭取到了她這位永久性的顧客。但是,這件交易的影響並不僅如此而已。因為這位婦女把她在這家百貨公司獲得的“公平待遇”宣傳開來,弄得遠近皆知。

她把這件事當作她的談話主題,而且一連談了好幾天,使得菲爾德百貨公司從這個事中獲得了最佳的廣告效果。菲爾德公司如果想要花錢做廣告,可能要化上這件胸衣十倍價錢的費用,才能獲得這種效果。

愛默生說過:“因和果,手段與目的,種子與果實,是不能分割的。因為‘果’早就醞釀在‘因’中,目的存在於手段之前,果實則包含在種子中。”

幾年以前,拿破侖·希爾應邀向東部一所學院的學生發表畢業演說。拿破侖·希爾在演說中花了很長的時間,盡了最大的努力強調“任勞任怨,不計酬勞”的重要性。

演說結束之後,這家學院的院長和秘書邀請拿破侖·希爾共進午餐。在他們用餐中間,這位秘書轉過頭麵向院長說道:

“我剛剛發現,這位先生是幹什麼的。他使自己站在世界的最前端,而他的做法是先協助他人站到世界的最前端。”

在這個簡短的聲明中,他道出了拿破侖·希爾的“成功定律”哲學中最重要的部分。

第三節 不要讓不滿埋葬自己

人生好像是爬山一樣,你必須有達到山頂的雄心壯誌,否則永遠無法爬到頂端,但如果隻是埋頭往上爬,不管橫阻在前的岩石,也是徒勞無功的,雄心壯誌加上小心謹慎才是成功的首要條件。

一、卡內基總是朝著前麵走去

如果你感覺不滿,你環顧左右前後,就能看出許多可能發展的事物來。這些可能性起初似乎是一些模糊的臆想。因此,如果你想發展你的誌向,便必須訓練善用你的想象能力。

如果你有夢想,即算不能實現,也還是有其價值的,因為此種夢想可使你看到許多可能的機會,是別人所未見到的。

在人物的童年時代大都是充滿了各種幼稚的夢想。鋼鐵大王卡內基15歲的時候,便對他那9歲的小弟弟湯姆談論他的種種希望和誌向。他說假如他們長大些,他要如何組織一個卡內基兄弟公司,賺很多的錢,以便能夠替父母買一輛馬車。

他們天天玩著這種遊戲,自然而然地他們內心便保持著許多夢想。這種“假如”的遊戲,總是催促他往前工作;等到機會真正來了的時候,他便在現實中抓著,正如他在理想中抓著一樣,最後他總是能將理想變為現實。

“你以為我做了司機便滿足了嗎?我的心願是做鐵路公司的總經理。”但是說句話的青年在當時還沒有做到司機,他在鐵路上幫了兩年事之後,還隻是在一輛三等火車上做一個加煤炭的工人,月薪40元。他說上麵的那句話,是因為一個鐵路上的老手激起他說的。那個老手對他說:“你現在做了添加煤炭的工人,就以為自己是發財了嗎?但是我老實告訴你吧!你現在這個位置要再做四、五年然後才會升為大約月薪100元的司機;如果你幸運地不被開除的話,就可以一生安然地做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