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動物百迷(3 / 3)

這種熱血冬眠動物所具有的製造熱量、補償體溫消耗和保持恒溫的高級、複雜的生理現象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並作了許多研究,但迄今為止,有關動物冬眠誘因和生理機製還是各有各的說法。

行為生理學家把引起動物特有行為的外界信號稱為刺激。外界刺激越多,內部本能的適應能力越強。因此,他們認為動物冬眠主要是外界刺激所致。這個刺激主要來自兩方麵:一是環境溫度的降低,二是食物不足。

上述觀點遭到許多人的反對,理由是:人工降溫並不能保證所有的冬眠動物都入眠;不少冬眠動物每到冬季就會自動停止或拒絕進食,而並非是食物不足。

科學家們用黃鼠進行試驗。他們從正在人工條件下冬眠的黃鼠身上抽出血液,注射到活蹦亂跳的、生活在盛夏的黃鼠靜脈中,後者隨即進入了冬眠狀態。這表明,正在冬眠的黃鼠血液中,可能存在一種誘發冬眠的物質。

1983年,科學家從鬆鼠腦中抽提了一種抗代謝激素,他用這種激素注射到無冬眠習性的小鼠身上時,會明顯降低它的代謝率,體溫也降至10℃左右,由此可見激素代謝也可能是誘導冬眠的另一途徑。

最近,又有科學家從動物細胞膜上的變化這一新角度探討了冬眠機理。

總之,要解開冬眠之謎,還有待於人們不懈地努力探索。

猩猩虐待小崽之謎

可以說,在動物世界裏,大猩猩是人類的近親,同其它動物相比,它是一種更高級的動物。但這種與人類有著親緣關係的大猩猩,直到17世紀,才被一名西班牙士兵在非洲叢林中發現。

它全身長著棕黑色的皮毛,頭長得很大,臉很寬,並常常像人一樣站直來走路;發起怒來捶胸頓足,大有大打一場的架勢。住進動物園的大猩猩也不老實,不是拆暖氣,就是砸玻璃。因為大猩猩極為珍貴,凡生活在動物園的,都一直是成雙成對,以便繁衍後代,可大猩猩卻很不配合。

就拿北京動物園裏的大猩猩來說吧,有一次,一隻雌猩猩生了一隻小崽,開始時它對小崽還算愛護,這讓管理人員很放心。可是一周之後,不知是由於什麼原因,當媽媽的開始不喜歡自己的孩子了,並且還經常虐待它的孩子。它不但不給孩子喂奶,還經常耍弄小崽,時不時把小崽舉起來使勁搖,嚇得小崽嗷嗷直叫;有時它還把小崽當枕頭來枕,或者坐在屁股底下,不管小崽怎麼叫,它都無動於衷。沒過多長時間,小崽就被折磨得骨瘦如柴,再這樣下去,小崽就會有生命危險。管理人員隻好把它們隔離開,對小崽進行人工飼養。像大猩猩這樣虐待小崽的現象,在國外一些動物園裏也時有發生。

大猩猩為什麼要如此虐待它的孩子呢?難道是因為小崽妨礙了它的活動嗎?還是因為雌猩猩缺乏某種營養而疲勞過度,力不從心所致?或者是因為生的是第一胎不會撫養小崽?

這其中的奧秘,還有待於科學家的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沼澤山雀記憶之謎

具有貯藏食物本能的沼澤山雀,總能準確地找回自己很久以前埋藏的食物,如何解釋這種現象呢?

為了揭開英國沼澤山雀記憶的奧秘,人們做了一係列的實驗:在一座大房子裏放置了12株樹枝,每株樹枝上都鑽了一些大小正好容納1顆大麻籽的小洞,總數為100個,每個洞上塞著一塊小布團,鳥兒為了貯藏或者尋找大麻籽,必需首先移走塞著的布團。

第一個實驗是讓一隻沼澤山雀從房間中央地板上的一個碗內,叼了12顆大麻籽去貯藏。由於受洞大小的限製,每顆種子都必須藏在不同的洞中。等大麻籽藏好,就把山雀關到房外,過了幾個小時,再把它放進來,讓它尋找貯藏著的大麻籽。沼澤山雀隻探查24個洞,便找到了其中的10顆種子,即平均2.4次就有一次命中的機會,可見這遠非機遇類假設所能解釋的。

有人推測,這可能與氣味有關,於是又設計了第二個實驗。

這一次在同樣的樹枝上,首先讓沼澤山雀把13顆種子貯藏起來,隨後又人為地把貯藏好的種子轉移到別的洞中,然後讓沼澤山雀進來尋找。在它探索的24個洞穴,其中11個是原先用來貯藏種子的(現有已成為空洞),和第一次實驗的成績不相上下。可見沼澤山雀的確不是依氣味探尋貯藏物。為了進一步驗證鳥類是憑記憶力貯藏食物,人們又設計了第三個實驗。

這一次首先讓沼澤山雀貯藏好第一批種子,然後相隔兩個小時,再放進房間裏,讓它貯藏第二批種子。如果沼澤山雀記住了哪些洞裏已經裝有種子,那麼在貯藏第二批時,就會避開那些已經裝著種子的洞穴,那麼就會出現重複事故。

可是鳥兒在貯藏第二批種子時,幾乎從不去探尋已經貯藏著種子的樹洞。它的確記住了哪些洞是已經藏有食物的,哪些洞是還沒有利用的。

然而,沼澤山雀這驚人的記憶力基礎是什麼呢?還有待於進一步探尋。

動物與人為何發生戰爭

平時,人有人的生活世界,鳥有鳥的活動空間,平時井水不犯河水,其樂融融,共同生活在這個大空間裏,但有時也會莫名其妙地發生大的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海軍要在一個荒島上建立情報基地。一天晚上,美軍派出一個偵察小組,悄悄登上小島。可是島上數以萬計的信天翁鳥卻被這些不速之客所驚動,它們竟然排著陣勢,狂叫著,一齊向岸邊擠來,把登陸的偵察兵一個個擠下海去。夜戰失敗,偵察小組於次日白天再次衝向小島。可是尚未靠岸,滿天的信天翁就從空中俯衝下來,用嘴啄、翅膀打、爪子抓,一齊向偵察兵猛攻,竟然把這些偵察兵打了回去。

為了迅速占領這個小島,美軍決定打一場人鳥之戰。首先派出大批飛機對小島進行轟炸,無數信天翁死於爆炸聲中,緊接著大批部隊和戰車迅速登岸。但是這些鳥不但沒有被嚇到,反而更加憤怒了,附近幾個島上的信天翁都聯合了起來,一批批地飛到小島上來與人搏鬥,美軍毫無辦法,被迫使用毒氣來對付它們。

美軍終於在該島修起了機場和公路,但信天翁這個頑敵有時還會落滿整個跑道,甚至會舍身撞壞螺旋槳或發動機,使飛機墜毀。

大戰結束後,島上的槍聲仍然不斷,這真是一場“持久戰”。這場罕見的人鳥戰爭,曾引起世界各國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和關注。信天翁為什麼這樣舍身拚死地保護自己的家園和搶救它們的朋友呢?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由於信天翁好群居、戀家園和有紀律的緣故。但人鳥戰爭真正的原因,現在依然解釋不出。

海龜“自埋之謎”

海龜為什麼會自埋呢?

有的科學家發現,在一些個子較大的雄海龜身上,常常寄生著好多藤壺,所以他們認定,海龜要擺脫藤殼的糾纏,才鑽進淤泥裏去的。而另一些科學家卻親眼觀察到,海龜“自埋’的時候,是把腦袋紮到淤泥裏的。在它們頭上寄生的藤壺雖然因為陷入淤泥,缺氧而死,可它們身體中部和尾巴上的藤壺卻仍然活得好好的。另外,一些身上沒有藤壺的大個兒雄海龜,在海底也有這種“自埋”的習性。所以,認為海龜是為了清除藤壺而自埋的說法就站不住腳了。

一個潛水俱樂部的會員在一個港灣訓練,女潛水員羅絲潛入海底時,她發現淤泥裏露出一隻“海龜殼”,像是被人扔掉的。羅絲遊了過去,先慢慢地檢查了一下四周的環境,拍下了照片,然後伸手把“海龜殼”提了起來,原來這是一隻整個的活海龜!此刻,這個“活埋”自己的家夥被驚醒了,它不滿意地抖掉了身上的淤泥,轉身遊走了。沒過多久,羅絲又發現了一隻“海龜殼”,不過,這是一隻大個子雌海龜,它並沒有睡覺,反映特別敏感,羅絲還沒碰到它,它就攪動起淤泥,乘海水一片渾濁,什麼也看不清的時候,逃之夭夭了。不一會兒工夫,羅絲的同伴們也發現了兩隻埋在淤泥的大雌海龜。後來,她們在海底隻找到了一些海龜待過的泥穴,再也沒有看到一隻“自埋”的海龜。

佛羅裏達州的一些海洋生物學家,根據羅絲他們的新發現,否定了前些時候的種種猜測。他們認為:第一,在潛水員發現的4隻“自埋”海龜中,有3隻是大個子的雌海龜,這就推翻了大個子雄海龜為擺脫藤壺而“自埋”的說法。第二:從潛水員們觀察到的情況來看,海龜的“自埋”僅僅是一個短暫的現象,所以不能認為它們是在冬眠。第三,根據羅絲的記錄,她發現海龜“自埋”的時候,海底水深是27.4米,水溫是21.7℃。這就說明,海龜“自埋”也不是為了取暖。

那麼,海龜“自埋”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海龜“自埋”的現象是偶然的,還是經常發生的?對於這些問題,現在還是些不解之謎。

青蛙為什麼能殺死大象

1968年12月3日上午,肯尼亞與坦桑尼亞接壤的塞利吉泰平原。在這個平原上,生活著許多野生動物。這裏已被肯尼亞與坦桑尼亞兩國政府共同確定為野生動物保護區,也就是國家公園。

這一天,公園中的警察漢尼頓和動物保護局官員海尼在進行例行巡邏時,發現有5隻大象倒在沼澤地的邊上,不停地呻吟著。起初兩人都認為是有人盜獵,可走近前一看,大象身上並沒有中彈的痕跡。海尼趕緊拿出急救箱,給每一隻大象打了一針強心劑和止痛針,可大象還是呻吟不止。兩人麵對大象,麵麵相覷,束手無策。不一會兒,5隻大象一個個地接連斷了氣。

他們在死象身上檢查來檢查去,終於發現了秘密,在每隻大象的脖子上,都有五六隻20厘米長的大青蛙,它們把嘴巴深深地刺進大象的脖子裏,還不斷吐著黃褐色的泡。原來,大象是被青蛙給殺死的!漢尼頓趕緊用無線電向總部報告這件奇怪的事情,並請求派醫生支援。

5分鍾以後,一架直升飛機載來了公園裏醫術最高的醫生克裏斯。克裏斯查看了現場,深感驚詫,覺得不可思議。他讓漢尼頓和海尼去抓幾隻青蛙,帶回去研究。可當他們兩個捉住青蛙時,都不約而同地驚叫起來,像觸電一般又立即把抓在手中的青蛙扔掉。

“怎麼回事?”克裏斯問。

“青蛙有毒刺。”他們兩個異口同聲地說。

最後,他們還是小心翼翼地捉到了幾隻大青蛙,帶回了實驗室。克裏斯經解剖發現,這種大青蛙膚色黑中帶綠,蹼分成三叉,每個叉都像刀一樣鋒利,背上長滿了毒刺;最奇怪的是它們的頭部都長著又粗又尖的角,不斷冒出一種難聞的黃褐色的汁液。經分析,這種褐色的汁液比非洲眼鏡蛇還要毒上4倍。難怪那些大象會死於非命。他們把青蛙製成標本,陳列在肯尼亞國家森林公園的展示室裏。從那以後,這種有毒的青蛙再也沒有出現。

讓人不解的是,這些青蛙身上為什麼會帶有毒素?它們是從什麼地方來的?為什麼又突然消失了?

鳥捕毒蝶之謎

有一種生活在非洲和美洲的有毒蝴蝶,叫“莫娜克”,它的體形很大,全身的顏色以橙色為主,翅膀上有線條分明的彩紋。它們就像候鳥一樣,每當春天到來,就成群結隊地飛往北方雜草灌木叢生的地方,度過一個涼爽的夏天。等到冬天一到,就又飛回南方。

它的毒性,輕者可使受害動物麻醉,重者可導致立即死亡。這種蝴蝶為什麼會與其它蝴蝶不一樣,帶有毒素呢?科學家們發現,這種蝴蝶還是幼蟲時,它們主要以一種名叫馬利筋的植物為食。這種植物在整個美洲隨處可見,在它的體內含有一種叫卡丁交脂的毒素。這種蝴蝶的幼蟲對這種毒素有一定的免疫能力,並且它本身也吸收這種毒素。久而久之,蝴蝶長大後,它體內積存的毒素越來越多,便變成了“美麗的殺手”。

盡管“莫娜克”毒性很大,但也並不是誰也不敢碰它。有一種鳥名叫黑背黃鵬,專門以捕捉它為樂趣。隻要它一看見“莫娜克”,就不顧一切地撲上去。它捉到“莫娜克”後,就把“莫娜克”撕個粉碎,然後一走了之,從不敢吃它的肉,因為它知道這種蝴蝶有毒。

讓人不解的是,黑背黃鵬捉住“莫娜克”後,隻是把它撕爛扔掉,並不吃它的肉,說明黑背黃鵬知道“莫娜克”有毒。既然是這樣,下次不抓它就是了,可為什麼每次見到“莫娜克”後,都不肯放過,非把它撕個粉碎不可?難道是為了好玩嗎?難道它們是天敵?或者還有別的什麼原因?為什麼隻有蠟嘴鵲敢吃“莫娜克”的肉?它具有怎樣的免疫能力?這些問題目前還沒有答案。

為什麼噬人鯊會吃人

鯊魚有“海上惡魔”之稱,漁民或海員無不談鯊色變。而在鯊魚中,最厲害的當屬噬人鯊了。噬人鯊也叫大白鯊,是鯊魚中的巨無霸。

大白鯊體長一般在7米左右,最長的可達12米,重約1800千克。大白鯊屬於軟骨魚類,體側肌肉發達,力量強大。它的嗅覺特別靈敏,尤其是對血腥味,從老遠處它就能聞得到。最讓人望而生畏的,是它那銳利的牙齒,每個牙的齒刃上都有小鋸齒,這些牙齒成排地排列在嘴裏,最多的可達7排之多,有1.5萬多顆。此外,它身體的表麵上還覆蓋著無數銳利的鱗片,每片鱗片都像一排鋒利的刀刃,隻要在人身上擦一下,就會刮下大片皮肉來。

現在人們想要弄明白的是,大白鯊為什麼要向人進攻?海洋動物學家們認為,大白鯊雖然十分凶殘,但它很少襲擊人。據統計,每年數以億計的在大海裏遊泳的人中,隻有五百萬分之一遭到大白鯊的襲擊,而其中的80%隻是受了點兒傷而已。但它為什麼要襲擊人呢?有人認為,那純屬判斷錯誤,它們誤將落水者或在海裏遊泳的人當成海豹或海獅了。還有人認為,大白鯊向人進攻,可能是向闖進它們領地的人發出的警告。也有人認為,大白鯊向人進攻,也許是它們體內某種平衡機製被打亂所致。

人們還發現,像凶神惡煞一般的大白鯊,竟然怕橙黃色。隻要放一塊橙黃色木板在大白鯊旁邊,它就會馬上走開。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為什麼海豚會救人

1964年,日本的一艘漁船觸礁沉沒,幸存的4名船員拚命往岸邊遊去。可是海岸太遙遠了,他們已經精疲力竭,仍不見海岸的影子,死神的手已向他們伸來。正在這生死攸關之際,兩隻海豚如同從天而降,來到他們身邊,一個海豚馱著兩個人,向岸邊遊去。

1981年,一艘航行在爪哇海域的輪船突然起火,船上有一對夫婦,他們不忍心看著自己的3個孩子被大火活活燒死,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把他們都拋入大海。這時,有一群海豚遊過來,把3個孩子馱在背上,送到岸邊。而他們的父母,卻都在海難中喪生了。

海豚救人,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它也因此得到了一個“海上救生員”的美名。許多國家都頒布了保護海豚的法規,這些法規受到了人們的普遍歡迎。但是,海豚為什麼會救人呢?

海豚救人,是一種本能呢,還是受著思維的支配?有人認為,海豚救人完全是一種本能行為,因為海豚特別喜歡用嘴部來推水中的物體,如一段木頭,或汽油桶之類。有人發現,海豚經常把自己的小寶寶托出水麵換空氣。人們還發現,當它們自己的同類受到威脅時,它們也會奮不顧身地進行援救。海豚救人,難道是它們出於援救同類而發展起來的本能,推而及於人類的嗎?

有人則認為海豚是一種高智商的動物,它的大腦容量比黑猩猩還要大,是一種具有思維能力的動物,它的救人行為完全是一種自覺的行為。至今,海豚救人的原因還不是很確定。

蒼蠅為什麼不會生病

蒼蠅是臭名昭著的“逐臭之夫”,垃圾堆、腐爛的動物屍體都會引來成群結隊的蒼蠅。蒼蠅到處傳播疾病,對人類危害極大。令人奇怪的是,蒼蠅全身都帶著病菌,而自己卻從不被病菌所感染,從生到死都不會害病,其中的奧秘在哪裏呢?

許多生物學家、病理學家對蒼蠅進行研究後發現,蒼蠅對付疾病,有獨特的本領。它吃了帶有多種病菌的食物後,能在消化道內進行快速處理,把無用的廢物和病菌很快排出體外。蒼蠅從進食處理、吸收養分一直到將廢物排出體外,一般隻需要7至11秒鍾,細菌進入蒼蠅體內後沒等繁殖子孫就已被蒼蠅排出了體外。如此高速度、高效率的處理方法,是其他動物望塵莫及的。

雖然蒼蠅有快速排出病菌的本事,但有些細菌也有快速繁殖的能力。遇上這些對手時,病菌就會在蒼蠅體內大肆活動。不過,蒼蠅也有對付的辦法,那就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動用自己體內的“原子彈”和“氫彈”。意大利科學家萊維蒙爾尼卡博士經過研究發現,當病菌侵犯蒼蠅機體時,蒼蠅的免疫係統就會“發射”BF64、BD2兩種球蛋白。這兩種球蛋白就像人類使用的“原子彈”、“氫彈”一樣,射向病菌爆炸,與“敵人”同歸於盡。有趣的是BF64、BD2球蛋白從免疫係統“發射”出來時,總是一前一後,成雙成對,從不錯亂,而且“發射”快,“製造”也快,很快就能將“敵人”消滅。

值得指出的是,BF64、BD2的殺菌力要比青黴素強千百倍。如果能提取蒼蠅體內的BF64、BD2用於人類治病,那將給病人帶來福音。

白蟻天生會安裝“空調”嗎

白蟻是在西北平原上建巢的,巢形如金字塔狀,塔高有的竟達3.5米,幾百萬隻白蟻擠在裏麵一起生活。再加上蟻卵孵化,真菌生長,巢裏氧氣大量消耗,而二氧化碳越積越多,西部非洲的氣候炎熱,白天,火辣辣的陽光直射蟻巢,如此悶熱的環境白蟻怎麼生活呀!科學家們對此進行了研究,他們驚奇地發現,蟻巢之中溫度並不很高,空氣也很新鮮,這完全由於蟻巢內部的巧妙構造所致。

白蟻在蟻巢四周的壁牆上建造起許多相互垂直的肋狀通風道,空氣能從蟻巢流入這些風道,循環流動。這些肋狀風道有點像大型電機的散熱片,蟻巢熱空氣通過這裏時能夠冷卻,而且這些風道表麵還有無數細孔,能和周圍環境進行氣體交換,即排出二氧化碳,流入新鮮空氣,蟻巢的底部還建有一個容積很大的空氣貯存室,裏麵貯存著大量新鮮、清涼的空氣。白天,太陽曬熱了蟻巢表層,肋狀風道裏空氣受熱上升,帶著蟻巢中的熱空氣循環流動,這樣,就把空氣貯存室裏的冷空氣帶入白蟻生活的巢裏,蟻巢裏的溫度也就降低了。通風道裏的空氣冷卻後,又會帶著新鮮的空氣下降到貯存室裏。這樣,白蟻依靠太陽熱能為動力,使巢裏的風係統有效地工作,使巢裏空氣始終保持新鮮,溫度適宜。這些小昆蟲竟能夠根據物理學上的空氣流動原理來設計、建造通風設備,這真讓人不可思議。

鴿子長途飛行為何不謎路

有些科學家認為,鴿子兩眼之間的突起,在長途飛行中,能測量地球磁場的變化。有人把受過訓練的20隻鴿子,其中10隻的翅膀裝了小磁鐵,另外10隻裝上銅片,放飛的結果是:裝銅片的鴿子在2天內有8隻回家,可是帶磁鐵的鴿子4天後隻有1隻回家,且顯得精疲力盡。這說明小磁鐵產生的磁場,影響了鴿子對地球磁場的判斷,從而斷定鴿子對飛行方向的判定的確與磁場有關,也有些科學家認為,鴿子能感受緯度,因此不會迷路。更多科學家認為,鴿子能感受磁場和緯度,它們用這些感受來辨別方向。

科學家們不但對鴿子飛行為什麼不迷路各持己見,而對其他動物長途跋涉不迷路也是眾說紛紜,誰是誰非,有待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