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外彙儲備管理體製的弊端與對策分析(2 / 2)

三、麵對現有外彙儲備體製出現的問題,如何改製

(一)巨額的外彙儲備缺乏資產優化配置機製

我國如此大規模的外彙儲備資產與連續多年的國際收支雙順差有著必然的聯係,但對於國際收支而言,一國政府基本已不可以直接進行嚴格的控製,因為其順差或逆差主要是取決於其國內的國民收入、對外貿易量以及資本流動情況等因素。因此,麵對我國這樣如此規模龐大的外彙資產,如何對其進行合理的優化配置才是緩解其持續增加的有效措施之一。比如可以按照儲備資產的風險程度以及變現水平和收益能力來將其分為三大類,並進行分類管理。令一部分資產發揮其彌補國際收支赤字和維持本國幣值穩定的功能;一部分用作應對突發性事件,作為防禦性儲備資產;最後,可以將其餘的外彙儲備分類為投機型資產和發展型儲備資產,分別擔負起高收益性和保障國家經濟建設發展的戰略資源。這樣雖然我國外彙儲備資產規模從整體上來講並沒有改變,但將其進行優化配置,合理的調整其資產結構,不僅能提高儲備資產整體的收益,同時也能達到化解超額外彙儲備,支持經濟建設的重要作用。

(二)放寬強製結售彙製度

我國從1994采用銀行結售彙製來替代原有的外彙留成製,即出口企業隻留下很少的一部分而其餘的大部分外彙收入都被強製結售給指定外彙銀行。與此同時,近些年來,由於人民幣升值的預期,致使大量的海外熱錢流入,外彙供給量較多,而相反我國一麵又對資本項目下的結彙和居民個人自由兌換實行較為嚴格的管製,這就造成了外彙供給和需求上的不平衡,中央銀行為了穩定人民幣幣值就不得不幹預,因而形成了巨額的外彙儲備。因此,放寬強製結售彙製度,適當的放大企業用彙權限,允許一些用彙企業可以自由的持有外彙以及放寬居民個人用彙的限度,這些既可以解決中國人民銀行的購彙壓力同時也減輕了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4]

與此同時,在麵對我國快速增長的外彙儲備資產以及其背後低效的管理模式和欠合理的幣種結構問題時,除了適當放寬強製結售彙製以及優化外彙儲備資產配置之外,建立一個能夠容納我國外彙儲備資產的種類、各類外彙資產合理的規模比重、運用方向、管理模式的完整法律體係,來規範我國龐大的外彙儲備資產以及提高其投資效益,繼而實現我國外彙儲備資產的法製化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丘巍.中國外彙儲備風險管理問題研究[D][碩士論文].廈門:廈門大學,2009.

[2]李豔華.我國外彙儲備的適度規模研究[D][碩士論文].長春:吉林大學,2014.

[3]王佳婧.外彙占款變動對我國貨幣政策獨立性的影響機製[D][碩士論文].雲南:雲南財經大學,2012.

[4]謝安東.我國外彙儲備風險分析.《中國物價》,2014-10:28-29.

作者簡介:王婧揚(1986-),女,吉林長春人,吉林工商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金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