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卡-29直升機(2 / 2)

卡-29的尾部是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可用腳蹬操縱直升機繞其垂直軸線原地轉圈,在靜升限上亦可進行.這在世界上戰鬥直升機中是絕無僅有的。主管設計師格裏高利博士認為,這將有利於提高機動性和保證在極限低空飛行的安全性,對在極短的時間內占領攻擊陣位、並實施精確的射擊都十分有利。他還認為這可使直升機在退出攻擊時和與敵人接近的時間縮短3—5倍。

同米-24一樣,卡-29也有強力裝甲。能保證其在作戰中有足夠的生存能力。機上乘員為並排雙座.從而壓低了直升機的側麵尺寸,不僅減小了側麵被彈麵積,而且有利於兩名乘員的動作協調,米-24的乘員是前後串座,不僅側麵尺寸較大,而且乘員問的協調動作可能也不如卡-29方便。

卡-29的乘員距旋翼軸線特別近,直升機繞軸線轉動時,乘員會感到是在繞著他自己的身體在轉動,不過據說還不會產生不方便的感覺。卡-29是4條“腿”,且重心低,整個直升機顯得很低矮,因此防傾倒角比3條“腿”的要大,穩性更好,抗艦艇搖擺能力較強,很適於艦載。該機還可在海麵上迫降。

在載艦的飛行甲板上,設有“魚叉”裝置或“拉降”裝置,外觀上隻能看到十字交叉的繩索,十分簡單,但據稱很有效。卡-29被稱為“艦載戰鬥——運輸直升機”,因為其有一定的搭載能力,機上設有絞車,可吊載300公斤(不是西方常用的270公斤)物資。

機內可運送16名海軍陸戰隊隊員或10名傘兵,也可內裝2000公斤或外掛4000公斤物資。據報道,卡-29裝備有先進和完備的觀察通信和火控設備.(包括激光測距儀),可在晝夜複雜的氣象條件下活動。武器裝備除前所述的還可攜帶口徑為7.62毫米的活動式機槍,備彈1700發。卡-29隻比起飛重量為4000公斤的法國“海脈”直升機略大一些(“海腺”直升機的機長為13.29米),但起飛重量卻為“海膝”兩倍之多。

卡-29的最大外掛重量也為“海脈”的2.5倍(“海脈”為1600公斤),而乘員與“海脈”一樣都是兩名。由此可見,卡-29的作戰效能要比“海脈”高出一大截。卡-29的尺寸雖然比“海脈”大一些,但機翼折疊後,長寬都與“海脈”相當。隻有機體高度比“海脈”高出一米。

這對藏艦機庫中央部分的高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戰使用問題作為海軍陸戰隊的兩棲戰鬥——運輸直升機。從作戰角度來看,卡-29是以攻擊地麵目標和水麵目標為主要任務;同時,也要具備一定的近距空戰能力。

此外,卡-29也具備運送兵員和作戰物資的能力。因此其基本作戰使用方法大致有以下幾點:實施補充偵察。對已粗略偵察的預計登陸地域,進行上陸前的詳細、周密的補充偵察,徹底查明當前最實際的情況,為登陸指揮人員隨時提供登陸地域有關情報。

參加火力準備。對預計實施登陸地域,協同其它航空兵兵力.進行航空火力準備。攻擊、摧毀敵在登陸地域附近的各種重要兵器和陣地,消滅、殺傷孜有生力量。運送並掩護登陸兵力(含所需武器、彈藥、器材和物資)搶占登陸場地。

突擊火力支援。對已離開飛機或直升機集合展開戰鬥活動的陸戰隊或其他登陸兵力,實施及時的航空火力支援,壓製、消滅敵方抗登陸反擊兵力的反擊行動。掩護登陸兵力撤退上船。如登陸行動失敗或登陸兵力難以在登陸場地立足,卡-29可裝載登陸兵力撤回登陸運輸船隻,並可擔負火力掩護任務,阻擋敵方各種兵力對己方登陸兵力的追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