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危急(下)(2 / 2)

不是因為騎兵開始過來,而是天色已經太黑了,而在樹林隻下,漆黑更甚,想起呂然的囑托,即不僅僅是為了阻擋秦騎兵,更是為了給信號,他們決定點火。不過俞天幾人還是比較聰明,他們沒有直接點燃洞口的樹葉堆,而是把目標放在將附近一些比較容易點燃的地方,這樣就不用讓燃燒起來的煙通過徑道,讓秦騎兵過早發覺,最重要的是能夠將火勢燒的更大些,否則,隻靠洞口一處著火點,想要燒起整個樹林實在是太慢,要是讓秦騎兵發覺,他們直接衝過來把火滅掉那就完蛋。

俞天站在洞口前,一把火扔到樹葉堆上,“走。”

這時候,文淵剛剛下令,“前進。”然後一騎騎開始有序地往山的另一邊前進。

第一個騎兵走到通道中央,火光突然亮起嚇了他一跳,趕緊往後報告“將軍,前麵有火。”

文淵首先是一個驚訝,“難得被人發現了?還是那些山裏人有漏網之魚?”不過他很快就明白過來,要是大唐軍方知道了他們的計劃,必然是不會燒火來驚動他們,設伏才是最好的辦法,他們從通道一個個出去,就簡直是活靶子,任人宰割。所以文淵當機立斷:“火勢不猛就立即前進,衝出去,滅火!”

第一名士兵得令後,立即策馬奔出去,無視洞口燃燒起的火,一躍而出,後麵的也陸續跟上。他們一出洞口就把還沒完全燃燒起來的樹葉堆踢了個七零八落,沒水沒沙不要緊,把可燃物隔離開來就行。這些簡單的道理,古人也是知道的。再且,這些秦兵又不是救火隊員,不是來做保護山林的偉大事業的,他們需要的是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完全跑出了樹林,而在那之後,誰還管你燒個什麼樣。

秦騎兵不斷地從徑道裏出來,有序地清理出一條通道,後麵的則不斷地衝出樹林,集結。

在這時間裏,第五營的士兵的腳步也從沒停止,當第一名秦騎兵跑出樹林,第五營就像約好了一樣,也剛剛迎麵而上,直麵的幾名士兵,舉起長槍就刺,將秦兵整個人挑落馬下。

剛開是還是零落的幾騎奔出,到後麵,秦騎兵不出來了,第五營的校尉雷勝軍立即發覺了問題,當即下令:“全軍以一夥十人為單位,成小方陣,相互策應,不惜一切代價,殺向通道口,務必阻止那些****的秦騎兵成陣型,更不能讓他們有衝刺的機會。”

通道處的火被撲滅了,不過其他的好幾處的火光卻沒人理,也沒人有功夫去理,幾處大火在慢慢吞噬著周圍,火光逐漸變大,照亮著整個戰場,樹林就像一個血的舞台,那些燃燒的火,就像是舞台上的燈光,閃爍著。

第五營的士兵往樹林裏推進,遇見秦人就像餓狼遇見肉一樣撲上去,秦騎兵看見唐兵也策馬衝殺,完全沒有章法,沒有陣型,就是靠肉搏。

文淵指揮著他的騎兵,“放出一段距離,一個個都給我衝出通道口,哪怕是撞,也給我裝出條血路來。”

唐兵沒有能堵到通道口處,一匹匹馬正從哪洞口源源不斷地跑出來,在混亂的樹林,誰也無法組成陣型,隻能靠肉搏,唐兵十幾人圍上一騎,要殺掉一騎,無論如何都要付出一定代價,先不說秦兵以命換命,就說馬,它撞不死壓也能壓廢一個,總得來說,還是唐兵的傷亡大,大概是一換二,一換三這樣子。如果是在一般戰場上,這點步兵傷亡來換取對方騎兵,恐怕每一個將領都得偷著笑,但是這裏不一樣。第五營三千人,秦騎兵有五千,按照這樣的比例,換到最後,哪怕第五營全軍覆沒,秦騎兵都還有最少三千人,如果讓他們在這深夜突襲到潼關之後,後果同樣不堪設想。

但是,雷勝軍卻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他隻能跑著盡力拖延的想法,讓消息盡快傳到潼關,哪怕自己死在這裏,隻有潼關大營在這些騎兵奔襲潼關前做出準備,那就足矣。

上戰場的兵,戰死沙場是宿命。

呂然手中抱著一個大罐,他身後的十幾名士兵也是,呂然,不,應該說呂子傑,曾經是他們的隊長,在新野城趕來的時候,他找到付全勇,在那些物資中找到了他手中的這樣東西,還吩咐“他”以前的十幾名兵都帶上了一罐。

有人抱著必死的決心,有人卻沒有赴死的信念,呂然從來沒想過在這什麼鳥的戰場去殉什麼國,******老子好不容易再活一次,誰特麼要理這勞什子的榮耀。

呂然揮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