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溫是感受風熱病邪所致的一類外感熱病,初起以發熱、微惡風寒、咳嗽、口微渴為主要表現。好發於冬春,在冬季應寒反暖和春天陽氣升發,春陽發泄時易發病。相當於現代醫學的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氣管炎、大葉性肺炎等。
春季6節氣氣候逐漸轉暖,祖國醫學認為春季風木當令,氣候溫暖多風,陽氣升發,素享不足之人,或因起居不慎,即可感受風熱病邪,著而成病。
風溫病一般病輕,如果素體虛弱,治療不及時也可出現高熱、腹痛、腹瀉甚至神昏等危重症候。
①預防措施
《內經》說:“春三月,是萬物發陳的時季……人應夜臥早起,廣步於庭院,被發緩形,大地可以與物生機相合……”認為春季早早起床,穿寬鬆衣服,梳鬆散發式,在庭院慢慢散步,是春天養生之道。
居室當陳設簡單,極力顯得寬敞明亮,保持通風良好,尤其當天氣轉暖或周圍有人患病時更要注意。素體熱重者,要避免過曬春陽。
飲食以清淡為主,尤其素體熱重或有發熱咳嗽等症時,更應少食忌食辛辣之品。
室內可用食醋熏蒸法,每立方米空間用食醋5~10毫升,加水1~2倍稀釋後,加熱蒸熏二小時,每日或隔日一次,作空氣消毒,連續數天,以預防風溫病傳染。
流行季節以生貫仲3~9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分三次服,連服3日。
②治療方案
a.有發熱、微惡寒、咳嗽、頭痛、口微渴、舌邊尖紅、苔薄白等表現時,即為初感風熱病邪,可自服銀翹解毒丸或銀翹散:銀花15克、連翹15克、苦桔梗8克、薄荷12克、竹葉10克、生甘草6克、荊芥穗8克、淡豆豉6克、牛蒡子8克,水煎,香氣大出時取服。
b.如果出現高熱(體溫38℃以上),大汗、口渴明顯、咳嗽、喘促、胸悶胸痛、舌紅苔黃,可服麻杏石甘糖漿或麻杏石甘湯:麻黃12克、杏仁12克、石膏30克、甘草8克,先煎麻黃,後下他藥,煎水頻服。
(4)水痘
水痘由外感時行邪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發熱、皮膚分批出現丘疹、皰疹、結痂且同時存在為特征,又稱“水花”、“水喜”。水痘一年四季都有發生,多見於春季6節氣,兒童時期任何年齡皆可發病,以1~4歲多見。
水痘特點:先感輕微發熱、不適、厭食,24小時出現成批的細小、紅色斑疹或斑丘疹,在6~8小時內變成表淺的水皰疹,皰壁薄,很易破裂,有癢感。24小時內,皰液從清亮轉為雲霧狀,然後皰液幹燥結痂,水皰疹通常2~3毫米直徑大小,繞以紅暈,皰疹轉幹時,紅暈消失,從中心開始結痂脫落,無疤痕形成。
皮疹成批地依次出現於軀幹、頭皮、臉麵和四肢,皮疹不斷出現,可見斑疹、丘疹、水皰疹和結痂同時存在。
水痘一般病情較輕,分出血性、進行性、彌漫性水痘,新生兒水痘則死亡率高,孕母在妊娠早期患有水痘,可使胎兒患先天性水痘,致身體發育和智力發育異常。
水痘在發病過程中,可並發繼發性皮膚細菌感染、腦炎、肺炎或其它並發症。
①預防措施
a.減素活水痘疫苗有較好保護作用。帶狀皰疹恢複期免疫球蛋白和具有高滴度抗體水平的人的血精均可用來被動免疫。
b.對患病者隔離到全部皮疹結痂為止,將居室消毒通風,將被褥用品曝曬、煮沸。
②治療方案
a.銀翹散加減:銀花15克,連翹15克,牛蒡子12克,薄荷10克,桔梗10克,荊芥6克,竹葉6克,鮮茅根20克,紫花地丁15克,板藍根15克,甘草6克。水煎服,1日1劑。若濕邪較重,可加滑石、木通等利水滲濕之品;疹邊有紅暈者,加丹皮、赤芍等;皮膚瘙癢甚,加蟬衣、僵蠶等。
b.清營湯合清胃散加減:水牛角10克,生地15克,丹參10克,玄參10克,麥冬12克,黃連6克,銀花15克,連翹12克,當歸12克,丹皮15克。水煎服,1日1劑。疹色深紅者可加紫花地丁、紫草、山梔清熱涼營;陰津耗傷甚,口幹燥者加花粉、麥冬、蘆根等養陰生津;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大便幹燥者,加服硝黃粉或大黃、枳實等瀉火通腑。
c.三豆湯:黑豆、綠豆、赤小豆各60克(生用),甘草90克。將豆淘淨,同甘草用雪水或長流水煮至豆熟為度,去甘草將豆曬幹,又入汁再浸,再曬幹。逐日取豆任意食用。適用於痘疹將發之際,服之令多者少、少者可無或有終生不出者。
d.水痘方:柴胡3克,茯苓6克,桔梗3克,生甘草1.5克,黃芩1.5克,竹葉10片,燈草1團,水煎服。適用於水痘輕症。
e.紫草0.3克,陳皮0.15克,為粗末,新汲水煎服。適用於小兒痘瘡紫暗,發出不暢。
f.止癢藥方:地膚子30克,僵蠶15克,白鮮皮15克,芥穗15克,茵陳15克,敗醬草15克,白礬9克,白芷9克,共為細末,擦於患處,每日2~3次。
g.青黛散:青黛、黃柏、石膏、滑石各等份,研為細末,撒布患處,或用麻油調敷,1日1~2次。適用於痘疹破潰,繼感邪穢時。
3.春季6節氣常見雜病的防範與治療
春季6節氣雜病的防範與治療擇其要介紹如下。
(1)感冒
感冒,一年四季皆可發病,但多發時節當屬春季6節氣。原因是溫暖的春天是細菌、病毒生長繁殖的季節。此外,隨著四時氣候的變化及感受邪氣的不同,其發病特點及臨床表現亦各不相同。當然治療也就不一樣了。
風為春季6節氣的主氣,風為陽邪,其性開泄,因此,春天的風邪襲人即是風邪與溫熱邪氣結合便成為風溫或風熱邪氣,感冒一般屬於風熱感冒。
風熱感冒的特點為:起病急、惡寒輕、發熱重、頭痛、咳嗽痰黃、咽喉腫痛、口渴、尿黃、舌尖紅、脈浮數。在治療上應以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為基本法則。常用的防治風熱感冒的藥膳如下。
①預防措施
感冒,以頭痛、鼻塞、流涕、惡風、發熱等為主要臨床表現。一年四季皆可發病。春季是感冒的多發季節。因為春天是細菌、病毒生長繁殖的季節,且春季氣候變化無常,又多風、多雨、多寒,人體很難適應這種氣候,尤其年老體虛者稍不注意就易感外邪而患感冒。預防感冒的方法有:
a.在飲水中浸泡貫眾(取未經加工的貫眾一大塊,約500克重,洗淨,放置於水缸或水桶中,每周換藥一次)有一定滅菌作用。
b.保持居室內空氣清新。可在屋內放置一些薄荷油,任其慢慢揮發,以淨化空氣,老年體弱者應盡量避免到人多、空氣混濁的公共場所活動。
c.關閉門窗,取適量香醋(每立方米空間用2~10毫升),用1~2倍水稀釋後加熱蒸薰,每次薰1小時,每天或隔日1次,連續3~6次,可起殺菌作用。
d.每天堅持做保健按摩,以足三裏、風池、迎香等穴位(穴位定位參看“春季按摩艾灸保健”一節)為主。穴位按摩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
e.避免受涼,衣服增減要適度;飯後、酒後、出汗後要避風寒。注意起居衛生,生活要有規律,避免過度疲勞。
f.沙食肥甘厚味、大魚大肉,這些食物不易消化,助濕生熱,濕熱內蘊,易受外感。
②治療方案
a.羅漢果飲:羅漢果20克,水500毫升。將羅漢果放杯中,加水蓋壓,浸泡30分鍾,溫服。
b.蘿卜杏貝露:白蘿卜300克,海浮石20克,甜杏仁15克,川貝母5克,蜂蜜4匙,黃酒1匙。蘿卜洗淨,切丁粒。海浮石、甜杏仁、川貝洗淨,打碎,加黃酒濕潤,與蘿卜粒同倒入瓷盤內,加入蜂蜜,旺火隔水蒸2小時,離火,冷卻後,紗布過濾,絞取湯液。將湯液再蒸半小時,冷卻,裝瓶,密封。早晚各1次,每次1匙,開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