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預防措施
a.加強個人衛生,勤換內衣,常洗澡。
b.患者所著汗衫短褲宜煮沸消毒。
②治療方案
a.生地綠豆煲豬大腸:生地30克,綠豆90克,陳皮1角,豬大腸1條,幼鹽少許。將豬大腸去掉脂肪黏膜,用食鹽醃搓擦,用清水洗幹淨:切成一段一段,備用。生地、綠豆、陳皮分別用清水洗幹淨,備用。瓦煲內放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後放入以上全部材料,改用中火煲2小時左右,加入幼鹽少許調味,即可以飲用。
b.生魚湯:生魚1條,蒼耳子、蒼耳葉各適量。將魚去腸髒,以蒼耳葉塞滿魚腹,蒼耳子置鍋內,魚放其上,加水,文火煮熟,去皮骨清服(不加鹽醬)。
(5)腳氣
腳氣又叫腳濕氣,產生腳氣的好發於成年人,多發生在夏秋季節,可互相傳染。
本病病因主要是公用足盆、拖鞋、水池洗腳等相互傳染。尤其是穿膠鞋、球鞋、塑料鞋者更易傳染。夏季6節氣天暑地濕,若久居濕地,感染濕毒也可發生腳氣。
①預防措施
a.經常保持足部的清潔幹燥。
b.盡可能不穿膠鞋、穿布鞋或涼鞋。
c.每晚洗足後撲一些痱子粉或枯礬粉。
d.腳盆、腳布、拖鞋等用具患者要有專用。
e.患腳濕氣者穿過的鞋襪,最好用開水燙過或在陽光下曝曬。
②治療方案
a.肪風、荊芥、五加皮、大風子、紅花、地內皮、皂角各10克,明礬(研末)5克。將以上中藥用醋1公斤浸泡24小時。每晚用藥液浸泡患處15分鍾,連用10天。
b.黃連、黃柏、枯礬、樟丹、陳皮、石膏、官粉各10克,冰片5克。將藥共研細末,過篩,加香油適量調成糊狀,敷於患處。此方對糜爛化膿型腳氣療效佳。
c.雙花20克,地丁15克,蒲公英10克,紅花10克,川芎10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將藥加水浸泡半小時後放入鍋內,水沸後文火煎半小時,趁熱熏洗患處,每次30分鍾,最後,取藥渣適量敷於患處。每日早晚各一次,效果顯著。適應症:腳氣感染;跌打損傷;癰瘡腫毒。
d.甘硝30克,鴉膽子30克,冰片30克,白礬50克,雄黃30克,斷爐甘石30克,凡士林500克。將藥碾成細末,過120目篩,再把藥粉同500克凡士林調和均勻,裝瓶備用即成。治前把1000ml開水倒入臉盆,放20克食鹽待溶化,等水溫適宜,放進患腳泡洗30分鍾,擦幹後再塗藥膏,用手反複揉搓,以疏通汗腺,使藥力直達病所。此法多適合燥脫屑型和水皰型足癬。若遇有濕性滲出糜爛感染者,照上方去掉凡士林,製成散劑,以藥粉30克,放入臉盆,倒入1000ml開水衝化,待水溫適宜,放進患腳浸泡30分鍾,擦幹後,取適量藥粉均勻撒在糜爛麵上即可,以上用藥1天2次。忌飲酒和辛辣食物。輕者治療1周,重者治療半月而愈,有效率達100%。
(6)空調病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現代生活方式病也越來越多,空調病就是其中之一。所謂空調病是一種因用戶不能科學使用空調所引發的一種常見病,主要表現為頭痛、疲倦、皮膚幹燥、咽喉痛、手足麻木、胃腸不適等,女性還會出現月經失調。
空調病的表現各異,但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3種類型:
①空調不適症
據一份“空調對人體健康影響的調查”表明,40%的人在空調房間停留久了有頭痛、眩暈、煩躁、咽痛、胃腸不適和皮膚幹燥等症狀。
產生上述症狀的原因:
一是由於夏季室外氣溫很高,空調房間溫度低,室內外溫差大。經常進出於空調房間時,會使人產生忽冷忽熱感覺,易造成體內溫度平衡調節係統功能紊亂。若長時間處在空調房間,冷的感覺傳遞到大腦體溫調節中樞時,大腦便指令皮膚外周血管收縮,分布在全身的汗腺減少分泌,以減少熱量的散發來保持體溫。同時,冷的感覺也促使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分布在腹腔器官上的血管收縮,胃腸蠕動減弱,因而就出現了肢體麻木、皮膚幹燥、胃腸不適等症狀。
二是空調房間空氣流通不好,使人處於低氧高二氧化碳的環境中。一般空調房間密封較好,室內外空氣不能流通。如果房間小人員多,空氣中的氧氣被大量消耗,負離子含量下降,而二氧化碳濃度又大增,時間一長,室內空氣就變得混濁。在這種低氧高二氧化碳的環境中生活,容易使人精神萎靡,頭暈健忘,記憶力減退,食欲不振,工作效率下降。
②過敏反應
在裝有空調的房間裏,如果鋪設了地毯、安置了臥具,加上溫度適宜,就為蟎蟲的生存和大量繁殖提供了最佳的生存環境。它們繁殖時排出的分泌物會隨著灰塵布滿房間,這些異體蛋白被人吸入呼吸道後可誘發或加重一些過敏反應性疾病,如哮喘、花粉症、濕疹等。
③細菌性疾病
因空調房間空氣不流通,各種病菌及有害微生物在這樣的環境中容易滋生繁衍,使生活在這裏的人通過呼吸道傳染而得病。其中,最為常見的是空調肺炎,臨床可表現為發冷、咳嗽、胸痛、氣短、四肢無力等症狀。嚴重的還可並發其他疾病。另外,得不到陽光照射的空調房間,最適合結核杆菌的生存、繁殖,易使免疫功能較差的幼兒和老人感染。
④預防措施
a.鞋意調節室內外溫差。一般室內外溫差不要超過6℃,在這個溫度範圍內,人體的溫度調節中樞能靈活自如地進行調節,而溫差超過這個幅度,就可能因調節失度而產生不適。
b.注意室內通風。每隔3~4小時,應關閉空調機,打開門窗,讓室內外空氣徹底流通,注入新鮮空氣,然後再關門開機,也可使用負離子發生器。這樣可使空氣的質量相對得到改善,從而減少疲勞與頭痛的發生。
c.控製空氣的流速。空氣的流速應維持在每秒20厘米左右,如果流速過大,冷空氣對人體壓力就會大於常態,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而且,人應盡可能遠離空調機,避免冷風直接吹到身體,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
d.采取適當措施。如添加衣服,關節暴露部位可酌情加蓋毛巾被。坐得時間長了,要起身稍加活動,以增加末梢血管的血液循環。
除了科學使用空調之外,還應注意居室不可過於潮濕;大汗淋漓之時不能驟入低溫房間或猛吹冷風。總之在充分享受現代生活的同時,不可過分違背自然時令的氣溫,才能達到和諧、舒服、健康的目的。
⑤治療方案
若不慎染上空調病,可先洗個溫水澡,並及時服用一些具有清暑化濕作用的中成藥,如藿香正氣水等,或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秋季6節氣時令雜病,是指與秋季6節氣時令氣候特點相應而產生的,除開溫熱病之外的各類疾病,統稱秋三月時令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