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秋季的疾病預防(2 / 3)

※烏梅搽牙,或用白礬、青鹽等分,研末末搽牙。

※煙薰:用長管狀紙撚,外塗清涼油,或生油,點燃後吹滅,放近鼻孔處薰之。

c.抽搐。是指四肢突然不自主的抽動。民間稱為“抽風”。對此症候可采取以下方案處理:

※針刺人中、合穀、曲澤、太衝等穴。強刺激,不留針。

※全蟲八隻,蜈蚣三條,共為細末,分作6包,每服1包,用羚羊角水衝服。

※僵蠶9克,研末衝服。

(3)瘧疾

瘧疾就是民間俗說的“打擺子”,又叫“冷熱病”,是夏秋之季常見的傳染病。臨床特點為間歇而且定時發作寒戰、高熱,交替出現,然後出汗,發熱緩解。

典型發作可分為3個階段,病人先感到手腳發冷,隨後出現寒戰發抖,大熱天蓋上幾條被子還嫌冷,麵色蒼白,口唇與指甲有輕度發紫。經過10分鍾或1~2小時,開始發熱,體溫可高達39~41℃,麵色由蒼白轉紅,口唇與指甲發紫消失,呼吸急促,口幹,頭又痛又昏。大約經過2~3小時,全身出大汗,體溫迅速下降,感到疲乏欲睡,不想吃東西。有的隔日發熱一次,稱“間日瘧”;有的3天發熱一次,稱“三日瘧”;也有的無明顯的規律。

近年來由於加強了衛生環境改造,衛生水平得以提高,加上高效抗瘧藥的廣泛運用,使得瘧疾的發病率有很大程度的降低。但在農村和貧困地區,還存在著一定的發病率。瘧疾的發生與蚊子關係密切。吸了帶瘧原蟲血的蚊子叮咬別人,就將引起瘧疾的瘧原蟲傳給了他,可以說蚊子是傳播瘧疾的罪魁禍首。

①預防措施

夏秋之際雨水多,地麵積水多,溫度適宜,使蚊子大量繁殖,所以瘧疾易傳播發生。

根本的預防措施是滅蚊與防蚊叮咬。

安放蚊帳,安裝紗門、紗窗,防止蚊子進入室內。野外露天為防止蚊子叮咬,可在身體外露部分塗擦清涼油、花露水,一般可維持2小時左右。平時可口服複方維生素B,每次2~3片,每天3次。由於維生素B類有一種特殊的氣味,從汗腺排出,蚊子聞之厭惡,因此可減少蚊子的叮咬。

此外還應采取以下措施:大麵積治療瘧疾病人。瘧疾的傳染來源主要是患瘧疾的病人和攜帶瘧原蟲的人。這種人因為沒有症狀所以不容易被發現,往往在普查中才能發現,但是他們在傳播瘧疾方麵卻能起很大的作用。因此,瘧疾患者不僅要及早治療,而且一定要徹底治療,以防複發。

②治療方案

a.豉心粥:豆豉心10克,桃仁(去皮尖)30枚,柴胡10克,梗米100克。將前三味搗研末,以豆豉、桃仁與米煮粥。臨熟,人柴胡末,攪勻,空腹食。

b.常山酒:常山(切)30克,獨頭蒜(去根莖橫切)1顆,糯米100粒,烏豆100粒,清酒600毫升。病未發前一日,酒浸藥於碗中,以白紙覆。欲發時三分飲一分,如未吐更服一分,得味則瘥,忌食生菜生蔥。

c.常山粥:常山30克,秫米100克。先煎常山,去渣取汁,入秫米煮粥,空腹分3次食。

d.鱉甲酒:鱉甲(醋浸炙金黃色)0.4克,升麻0.4克,附子(炮裂去皮臍)0.4克,常山1.2克,烏賊魚骨(去甲)0.4克。上藥銼如麻豆大,用生絹袋盛,以酒2000毫升漬,漸令近火,一宿藥成。初服半盞,至發時,可數服,快吐即瘥。

e.治老瘧久不斷酒:常山120克,鱉甲、炙升麻、附子、烏賊骨各40克。以酒3600毫升漬,小令近火一宿,藥成。服30毫升,若發可數飲。

f.青蒿茶:青蒿50克,薄荷3克。將青蒿揀去雜質,上藥同為粗末,開水衝泡,代茶飲,每日1次。

3.秋季6節氣雜病的防範與治療

秋季6節氣常見雜病的防範與治療擇其要介紹如下。

(1)支氣管炎、哮喘

秋季6節氣早晚天氣轉涼,若不及時添加衣著被褥,調節冷暖,容易得支氣管炎或誘發哮喘的發作,其中以老年人、體弱者特別多見。

秋季氣管炎的發病,其症候多見有秋燥的特征,見燥咳、久咳、痰少難咯、咽幹口燥、神疲乏力等肺陰虧虛的症候。而秋季發作的哮喘多見有哮喘病史者,因秋令氣候的異常變化,受涼而發。也可因支氣管炎治療不徹底,反複發作,遷延不愈發展而來,嚴重者形成肺氣腫、肺心病或哮喘持續發作而危及生命。因此,秋季哮喘症候多出現本虛標實,咳喘並作,喉中痰鳴,自汗畏風,惡寒。

①預防措施

支氣管炎哮喘,應注意生活起居,注意選擇清淡、富含營養、少或無刺激性的食物,避免生冷飲食,保證適量的新鮮蔬菜,保持大便的通暢。同時應少吃黃魚、帶魚、蝦、蟹和肥肉,並戒煙酒。注意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預防感冒。

②治療方案

a.胡桃粥:胡桃肉30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早晚餐食用,常服。

b.蛤蚧人參粥:蛤蚧粉2克,人參粉3克,糯米75克。先將糯米煮粥,待熟時加入蛤蚧粉、人參粉攪勻,趁熱服之。

c.蘿蜜飲:白蘿卜(去皮)100克,蜂蜜適量。加水煮熟,用蜂蜜調味,連湯服。每天1劑,連服20天。

(2)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秘結不通,排便時間延長或糞質堅燥、欲便不得、艱澀不暢的病症。它並非大病,若治療得當或生活調攝適宜,一般容易痊愈。但若治療不當,濫用瀉藥,雖可取效於一時,久則反加重病情。便秘重者,可引起腹痛納呆,惡心嘔吐,煩躁失眠,並易引起痔瘡、肛裂、便血等病。由於排便困難而過度努掙,尚可誘發疝氣,特別是患有高血壓及冠心病的患者,甚至有誘發腦溢血、心肌梗塞的危險。因此,一定不要忽略了便秘的治療和預防。

①預防措施

秋天更要重視防治便秘,所以秋天氣候幹燥,而燥傷津液,腸道幹澀,從而易引起便秘。

一是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在每天清早或餐後大便。

二是飲食調理很重要,要合理安排飲食結構,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

三是運動可增加腹肌張力,增強胃、腸道蠕動,改善排便動力不足。

四是保持豁達的精神情趣,避免憂鬱的精神狀態,多參加一些有益健康的活動。

②治療方案

a.二仙通幽茶:桃仁9粒,鬱李仁6克,當歸尾5克,小茴香1克,藏紅花1.5克。水煎數沸,代茶徐飲。

b.人乳粥:健康哺乳期婦女乳汁若幹,粳米50克,香油3克。先煮粳米粥,臨熟去湯下乳,再煮片刻,加香油調勻。任意食。

c.三仁丸:麻仁、杏仁、瓜蔞仁各等份。上藥共為細末,白蜜煉為丸如棗大,日服2~3丸,溫開水送下。

d.黃芪湯:黃芪片20片,陳皮9克,火麻仁15克,蜂蜜30克。將麻仁砸爛,與黃芪、陳皮煎取濃汁。再將藥汁加入蜂蜜調勻,趁熱頓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