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浙江經濟轉型背景下高職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模式研究(2 / 2)

(二)打造動態的實踐教學體係

豐富的實踐資源是應用型營銷人才培養的首要條件。通過實訓場所的梯隊建設,形成與合作企業共建的校內實訓室——校內全真實訓場所——企業營業網點三級融為一體的動態實訓教學體係。對於校內已有的實訓室,可以依據合作企業的要求進行改造,已有設備不能滿足合作平台培訓與實訓教學需要的,由合作企業根據實際需要提供必要的設備。同時,學院和企業共同組建項目組承擔日常的教學與培訓。通過校內外實訓場所的實踐,學生既鞏固了專業知識,提高了動手能力,又能通過真實環境的鍛煉,受到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的熏陶,還能通過與企業專家的對話,進一步學習營銷思維。通過參與企業的實際營銷運作,校企雙方共同解決企業難題,在鍛煉學生工作技能的同時,也創造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創新課程體係與教學內容

通過構築基於校企合作“培養平台”,根據企業主要營銷崗位職業要求,以適應浙江轉型升級企業需求的營銷崗位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培養為主線,通過對浙江省部分企業的調研、分析,並結合企業對營銷人才的需求,解析出市場營銷人才的就業崗位為生產企業的區域市場代表、區域市場主管,區域市場經理以及商業企業的銷售業務員、銷售主管、銷售經理等。課程體係建設圍繞學生崗位技能培養,兼顧創新型、複合型的人才培養要求,構建創新性課程體係。與合作企業共同開發、設置課程,並最終形成教學培訓包。同時,協調好通識教育模塊,專業基礎模塊和職業崗位技能模塊的關係:拓展通識教育課程,提高學生的職業遷移能力;夯實專業基礎課程,鞏固學生的專業知識;突出職業崗位技能課程,特別要科學設置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比例,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

(四)整合教學手段,豐富教學途經

因地製宜地運用靈活的教學手段,多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在理論教學中,選擇最新典型案例,讓學生先進行創造性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然後在課堂教學中開展討論、評析。在實踐環節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深入市場,接觸社會,在實踐中逐步提升學生的創新知識與技能。此外,積極開展具有創新特點的第二課堂活動。加強教學計劃外的實踐活動,如專業技能競賽等;加強專業外的實踐,如各種青年誌願者活動等。還可以利用假期,安排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入社會,考察各種類型的企業,撰寫調查報告,讓學生直接參與廣泛的社會實踐,使學生通過參與形式多樣的校內外實踐提高綜合素質,提升創新能力,鍛煉為企業和社會服務的真本領。

(五)培養實戰型“雙師型”師資隊伍

培養與時代發展要求相適應的高職營銷人才,需要有較高專業理論水平和較為豐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師資隊伍。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的方式,建立起教學實踐與企業實踐相結合,學校教師與企業骨幹互聘的“雙師型”師資隊伍。首先,通過“培養平台”校企合作模式成立教學團隊,實行項目製教學,由校企雙方根據各自的工作流程進行分模塊和分層設計,開展相應的教學、培訓。其次,鼓勵營銷專業教師到相關企業兼職,豐富教師的專業實踐經驗,為社會提供谘詢、培訓等服務。再次,實施“青年教師培養工程”,有計劃地安排教師走進企業進行實踐、掛職鍛煉,有效提升營銷專業教師的實踐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

【1】盛曉蘭.基於蘇州經濟轉型背景下的高職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