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有效閱讀的情感美文 17.(1 / 2)

學生有效閱讀的情感美文 17.

我母親學海豹叫

海明崴

我小時候,母親是我的大包袱。她與眾不同。我最初到別的孩子家串門子的時候,很早就領會到這一點。到了別人家門口,那家母親開門的時候,總會說些合情合理的話,例如“擦擦你的鞋底”,或者“你別把這種垃圾帶進屋裏”。

但是在我們家,你按了門鈴,投信口會打開,一個尖細的聲音告訴你:“我是這裏的老妖怪。”或者會用甜蜜的假嗓唱歌。

別的時候,門會打開一條縫,我母親蹲到齊我們眼睛的高度,對我們就:“我是這裏新來的小女孩,請你等一下,我去喊我母親來。”接著門會開上一秒鍾,我母親就現出了平常的個子。“哦,哈羅,小姑娘,”她總是那麼說,“我沒想到你們在這兒。”

我的新朋友會帶著“這是什麼鬼地方”的神色轉身朝我看,那一刻很可怕,我體會到打開壁櫥,迎麵撲來是什麼滋味。“媽,”我會大吼抗議,但是我母親絕不承認她是原先開門的那個小女孩。“你們這些小姑娘在跟我開玩笑,”她說。我們結果隻好承認有個小姑娘“開過”門,而我們真正的意思是說,“並沒有”任何小孩開過門。

這種事把人搞得非常窘迫。而且與眾不同。那才是吃不消的部分。她跟別的母親不同。

就如地下室的海豹。我們在房子外麵,我母親在地下室洗衣服或熨衣服的時候,我們常會聽到歡欣的動物叫聲從那下麵傳出來。母親的解釋是,那是我們的海豹。每星期五,她大張旗鼓,打開紙包,取出給海豹吃的魚(那條末了總是上了家裏的餐桌)。雖然一夥孩子無數次急急忙忙衝到地下室,想捉到那隻海豹,這隻畜生總是“剛剛搭麵包店送貨車出去兜風了”,或者“在上遊泳課”。

這隻海豹很聰明,會用叫聲回答問題,一聲表示“對”,兩聲表示“不對”。畜生的名氣不久四播。周圍好幾個街區的孩子都跑來在我們地下室窗口問那隻海豹問題。海豹總不辜負孩子的好意,叫幾聲。

別人指出我就是養那隻海豹的女孩子,弄得我很難為情,但是我母親碰到這種場合卻應付自如。常常會有一大群小男孩一起擠在我家窗口,等叫聲。遇到這種情形,我母親會打開大門,高高興興地喊一聲:“哈羅,小姑娘。”

我母親對待大人也並無二致。她常常在招呼熟人的時候用一根手指頂住那個人的背,粗聲粗氣地說:“舉手。”成年人喜歡我母親,這是實情,不過我並沒有因此心裏就舒服。他們無所謂,她又不是“他們的”母親。

再說,他們也不必受那位“好奇觀察家”的罪。我母親常常跟這位隱形人談關於我們的事。

“請你看看我們的廚房地板好嗎,”我母親說。

“上麵全是爛泥,而你才剛把它擦過,”好奇觀察家同情地說,“你沒告訴他們用地下室的門嗎?”

“告訴了兩次囉!”

“你工作這麼辛苦,他們沒放在心裏嗎?”好奇觀察家希望知道。

“我想他們不過是忘記罷了。”

“那麼,假如他們肯拿水槽下麵的幹淨抹布把爛泥抹掉,將來他們就記得了。”好奇觀察家出主意。

立刻,我們就拿抹布去抹了。

那位好奇觀察家的語調非常公正,因此從來沒有人懷疑有沒有他這個人。明明有他這個人,觀察我們的家庭生活,注意我們的家庭問題,所以朋友從來不問:“你母親在跟誰講話?”卻隻問:“跟你母親講話是誰?”

我從來沒找到適當的答案。

幸好年紀大些,我母親人就更好些。不是她的年紀——是我的年紀。我差不多到十歲才初次發現,有位“與眾不同的”母親可能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