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有效閱讀的敘事美文 19.(3 / 3)

在蔣氏任《南昌縣誌》總纂的時候,他有一次去訪一個朋友,看見牆上貼著一首意致古雅的詩,他問他的朋友,知道是一個前任知府叫作靳椿的所作的,並且知道靳氏被參入獄,如今窮的很。他動了好奇心,於是隨了朋友去找靳氏,原來是一個相貌古醜,聲音洪亮,而肚子裏有學問的人,他問靳氏為了什麼事入獲,靳氏起初不肯講,問了再三,靳氏才說:他蒙恩任了知府,極以廉節自勵;不料他的前任是一個喜歡作生意的人,這個前任有一次拿了許多件東西來,托他代向各屬下的知縣出銷,想敲一個幾千銀子的竹杠,他不肯擔這個擔子,用四十銀子打發走了;那知本省臬台便是這位商人知府的親戚,這樣一來法網自然要加來他的身上了。蔣氏回了家的時候,叫人送了兩石米去靳氏的家中,靳氏立成一首十幾韻的詩答謝,蔣氏又替他在本省巡撫前代申請由,竟得放出。蔣氏與同事們湊起一筆錢,將他送回家去了。

這一類仗義的事情,蔣氏是作的很多的;有其父必有其子,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蔣氏是一個很有骨頭的人。他在擔任總纂《南昌縣誌》的時候,有他從前中舉人時的考師有一次笑著向蔣氏說,某公想得你作他的門人,他一定幫你忙的,你情願嗎?蔣氏鄭重的說,隻有親與師是不可假借的。考師聽他這樣,知道他的氣節依然未改,不覺連聲的讚歎個不止。還有一次,那時他四十歲了,有一個人向他說,他如果肯入景山去替內伶填戲本,皇上一定會賞識的,這人並且情願自己作薦相如的狗監,但蔣氏一口謝絕了。

他自從以一個二十六歲的少年總纂《南昌縣誌》以後,又在三十八歲之時作“續文獻通考館”的纂修官,五十七歲充“國史館”纂修官,專修《開國方略》十四卷。

四十二歲的時候,他任浙江紹興府蕺山書院的院長,一直到四十七歲的時候;就中有一短時期,主持杭州崇文書院,在此六年中,母親迎來了任上,兒孫羅列於膝前,並且山川如畫,與當地諸名士相往來;在他的生活中,除了一時期外,便算這時候最自在。

這個“一時期”緊接著“蕺山書院時期”,便是“安定書院時期”;安定書院在揚州,“二分明月”的地方,那麼也用不著說了。終結此時期的事情是他老母的死,那時他正入五十一歲。

蔣氏晚年受乾隆的賞識,五十四歲,北上,五十七歲,以候補禦史終其政治的生活。

他生活之終則在乾隆五十年二月二十四日,那時他正過了六十的整壽。

妻張氏,妾王氏戴氏;子知廉,知節,知讓,鬥郎,知白,知重,知簡,知約;孫,則自傳中僅載一長孫中立。詩中載有五孫。

蔣氏的著作共有《忠雅堂文集》十二卷,《忠雅堂詩集》二十六卷,《補遺》二卷,應製的詩《簪筆集》一卷,《銅弦詞》二卷,南北曲若幹,戲曲一十五種(僅九種通行)。

蔣氏總共作曲一十五種:《一片石》(二十七歲春夏之交作),《康衢樂》,《忉利天》,《長生異》,《升平瑞》(上四種二十七歲為江西紳民遙祝皇太後壽而作),《空穀香》(三十歲十月作》,《桂林霜》一名《賜衣記》(四十七歲五月作),《四弦秋》一名《青衫淚》(四十八歲九月作),《雪中人》(四十九歲十二月作),《香祖樓》一名《轉情關》(五十歲二月作),《臨川夢》(五十歲三月作),《第二碑》又名《後一片石》(五十二歲八月作),《冬青樹》(五十七歲八月作),《采石磯》(五十七歲八月作),《采樵圖雜劇》(五十七歲作);通行的隻有九種,叫作《藏園九種曲》,九種外的四種《萬壽賀劇》以及《采石磯》,《采樵圖》我都沒有見過,不知到底還有流行的本子沒有。李調元在他的隊甏邇啊分興到?氏五十八歲病痹,右手不能書後,“聞其疾中尚有左手所撰十五種曲未刊”,這我看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