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話題 10.
韓信少年受胯下之辱
韓信,西漢初淮陰(今屬江蘇)人,漢朝大將,西漢的開國功臣,少年時曾受屠夫胯下之辱,激發了其意誌,後成為將軍。
韓信出生在楚漢爭霸的年代,淮陰(今屬江蘇)是他的故鄉。韓信自幼父母雙亡,家境十分貧寒。他衣衫破爛,四處流浪。但是,日子過得再清苦他也舍不得賣掉那把祖傳的寶劍,一有空就練一陣子,盼望有朝一日有個出頭的日子。
親戚們嫌棄他,有錢人討厭他,都是因為他既窮又沒有本事,不會經商,不會種田。因此,韓信在鄉下無法生活下去,就到城裏來混飯吃。但在城裏,生活依然沒有著落,常常忍饑挨餓,隻好到淮陰河邊釣魚,用魚換米來維持生活。
在淮陰河邊,常有人在河邊洗衣服,其中一個好心腸的老太太,見韓信麵黃肌瘦,非常可憐,就讓韓信到自己家裏吃飯。一連幾十天,韓信就住在老太太家裏,韓信非常感激地說:“將來我一定會報答你的。”老太太聽了很生氣,說:“我不圖你的報答,我看你是堂堂一個男子漢,不能自己掙飯吃,連自己都養活不起,看你可憐,才給你飯吃。”韓信聽了這番話,非常慚愧,立誌要做出一番事業來。
淮陰城裏的年輕人都欺軟怕硬,根本不把瘦小體弱的韓信放在眼裏,他們常常當街侮辱他,韓信從不跟他們計較。有一次,韓信釣了幾條大魚,剛進城門,被一夥少年檔住了,為首的是一個五大三粗的年輕屠夫,他嘲笑著說:“別看你整天挎著劍,樣子像個武士似的,其實你是個膽小如鼠的人。”
韓信沒有吭聲,年輕屠夫雙手分開上衣,露出胸膛說:“你若是英雄,就拿劍來刺我。如果貪生怕死,就從我的褲襠下麵鑽過去!怎麼樣?任你選!”
韓信想:刺死人要償命,為他送了性命不值得,不鑽過去,又脫不開身。韓信看了那個屠夫一眼,然後伏下身子,趴在地上,從年輕屠夫的胯下鑽了過去。當年輕屠夫等人哄然大笑時,韓信輕蔑地瞥了他們一眼,大步走開了。
後來,韓信參加了農民起義軍,在楚漢戰爭時,被劉邦拜為大將軍。他出謀劃策,親率大軍南征北戰,一舉擊敗項羽,立下了赫赫戰功,為漢朝的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
漢朝建立後,韓信又被封為楚王,以下邳為都城。韓信手捧楚王大印,回到家鄉淮陰。當年那個年輕屠夫聽說韓信回來了,嚇得坐臥不寧。
韓信回鄉第一件事是派人找到曾關心過他的洗衣老太太,把千兩黃金送給她表示感謝。然後派人找來當年讓他受胯下之辱的屠夫,封他為中尉,負責緝拿盜賊,還將他介紹給自己的部下說:“這個壯士,當年並無太大惡意,卻鍛煉了我的意誌,因為忍辱負重,我才有今天。”那個屠夫聽了漲紅著臉,低下頭去。
手下將士聽了韓信的一番言辭,都十分欽佩。嬴政11歲提問駁老師
嬴政,即秦始皇。公元前246年即位為秦王,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成為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皇帝;故稱秦始皇。
秦國的丞相呂不韋是兒時嬴政的老師,他親自教授嬴政治國安邦的學問,這些課程包括詩經、書經、禮義、兵法、武術等等。
起初從小遊蕩的嬴政對日複一日的繁重學習有些不適應,可是經過一段時間後他就逐漸適應了,因為他想到以後要繼承王位,治理國家,需要有很豐富的知識。他不但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對書本外的知識也很感興趣。老師教過的知識他認真學習,老師沒有教過的知識他也認真學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