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休會。”會議主持人宣布道……不要等周圍的人丟磚塊過來了,自己才注意到生命的腳步已走得過快。為了哥哥

一位年輕的總裁,以比較快的車速,開著他的新車經過住宅區的巷道。他必須小心正在做遊戲的孩子突然跑到路中央來,所以當他覺得小孩子快跑出來時,就要減慢車速。就在他的車經過一群小朋友的時候,一個小朋友丟了一塊磚頭打著了他的車門,他很生氣地踩了刹車,並後退到磚頭丟出來的地方。

他跳出車外,抓住那個小孩,把他頂在車門上說:“你為什麼這樣做,你知道你剛剛做了什麼嗎?”接著又吼道:“你知不知道你要賠多少錢來修理這台新車,你到底為什麼要這樣做?”小孩子哀求著說:“先生,對不起,我不知道我還能怎麼辦?我丟磚塊是因為沒有人停下來。”小朋友一邊說一邊眼淚從臉頰落到車門上。他接著說:“因為我哥哥從輪椅上掉下來,我沒辦法把他抬回去。”

那男孩啜泣著說:“你可以幫我把他抬回去嗎?他受傷了,而且他太重了,我抱不動。”

這些話讓這位年輕的總裁深受感動,他抱起男孩受傷的哥哥,幫他坐回輪椅上。並拿出手帕擦拭他哥哥的傷口,以確定他哥哥沒有什麼大問題。

那個小男孩感激地說:“謝謝你,先生,上帝保佑你。”然後男孩推著他哥哥離開了。

年輕的總裁慢慢地、慢慢地走回車上,他決定不修它了。他要讓那個凹洞時時提醒自己:不要等周圍的人丟磚塊過來了,自己才注意到生命的腳步已走得過快。一個美麗的故事

有個塌鼻子的小男孩兒,因為兩歲時得過腦炎,智力受損,學習起來很吃力。打個比方,別人寫作文能寫二三百字,他卻隻能寫三五行。但即便這樣的作文,他同樣能寫得美麗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課,題目是《願望》。他極認真地想了半天。然後極認真地寫,那作文極短,隻有三句話:我有兩個願望,第一個是,媽媽天天笑眯眯地看著我說:“你真聰明。”第二個是,老師天天笑眯眯地看著我說:“你一點也不笨。”

於是,就是這篇作文,深深地打動了老師,那位媽媽式的老師不僅給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帶感情地朗誦了這篇作文,還一筆一畫地批道:你很聰明,你的作文寫得非常感人,請放心,媽媽肯定會格外喜歡你的,老師肯定會格外喜歡你的,大家肯定會格外喜歡你的。

捧著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隻喜鵲。但他並沒有把作文本拿給媽媽看,他是在等待,等待一個美好的時刻。

那個時刻終於到了,是媽媽的生日——一個陽光燦爛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別早,把作文本裝在一個親手做的美麗的大信封裏,信封上畫著一個塌鼻子的男孩兒,那小男孩兒咧著嘴笑得正甜。他靜靜地看著媽媽,等著媽媽醒來。媽媽剛睜眼醒來,他就甜甜地喊了聲“媽媽”。然後笑眯眯地走到跟前說:“媽媽,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您件禮物。”

媽媽笑了:“什麼?”

他笑笑:“我的作文。”說著雙手遞過來那個大信封。

接過信封,媽媽的心在怦怦地跳!

果然,看著這篇作文,媽媽甜甜地湧出了兩行熱淚,然後一把摟住小男孩兒,摟得很緊,仿佛他會突然間飛了。最開明的愛

有個吸毒、偷竊、賭博什麼都來的日本大學生,某天在無比的空虛中覺悟了,決心尋找自己的人生意義,於是他走遍全世界最落後的角落、最險惡的災區,做最粗重的工作,在刻苦的過程中,他慢慢發現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隻是為了怕父母擔心,他從來不敢稟報父母到過哪些國家、受過什麼傷、做過什麼事。

有媒體將他的義行報道出來後,家長才知道獨子在國外做什麼。他原本很怕被保守而嚴謹的父親責罵,沒想到父親隻對他說了一句話:“其實孩子並不是為了讓父母放心而活的。”

父親雖然還是不放心,但是,他願意接受,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道路要走。

這位父親的愛如此開明:雖然你與我認知不同,你不符合我的期望,但我還是一樣愛你,也願意欣賞你。因為我知道你在努力著。

在塞爾維亞首都,有對父子的事跡更勁爆了。激進黨的市議員候選人安東尼,在競選活動中有個頭號的反對者:他的兒子拉薩。26歲的拉薩一點也不認同爸爸激烈的民族主義,於是製作了許多宣傳標語,上麵都寫著:“別投我爹!拉薩敬上。”

父子反目的舉動很受人關注,但兒子聲稱,他和爸爸感情很好,隻是完全不認同爸爸的政見,而爸爸也說,他是我兒子,我不會阻止他扯我後腿。父子之間的“開明對立”精神真令人刮目相看。

對華人社會而言,這種父慈子孝的行為真是不可思議,但其中卻蘊藏著人性的光輝:我愛我父,但我更愛真理;我堅持我的理念,但我也接受兒子的反對。

你可以跟我背道而馳,但我還是愛你。這是最開明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