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話題 6.

朱買臣負薪勤讀書

朱買臣出生於西漢年間,從小老實厚道,苦讀詩文,但是在二十多年的苦苦努力中,屢次遭受挫折,家境也日漸沒落,最後潦倒到無以為生的地步,隻得砍柴度日。

這樣,妻子崔氏不高興了,時常與朱買臣吵吵鬧鬧,還常說些傷感情的話。朱買臣有口難辨,隻得耐著性子忍受。

一天,朱買臣心事重重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隻見他瘦瘦高高的個子,衣服破舊,五十歲不到的人,頭發稀疏,早早地花白了。

想想也恨自己,除了讀書什麼也幹不了。爬到爛柯山上砍好兩擔柴,再挑到集市上去賣,就渾身疲憊得連叫賣聲都喊不出來了。

前一天又偏遇著潑婦強賒走了兩擔柴,說好今天在集市上還錢,白白等了一上午也不見他送柴錢來。朱買臣心想,崔氏又要跟他吵鬧了。

果然,朱買臣回家後剛一開口,崔氏就大罵起來:“看你那窮酸的樣子!難道讓我一輩子陪你受凍挨餓不成?你還是趁早休了我吧!”

朱買臣勸慰道:“娘子,我昨天從前街經過,遇到一位相士說我五十歲的時候會苦盡甘來,如今我已經四十多歲了。既然你已經跟隨我過了這麼多年的艱苦日子,就再堅持幾年,等我飛黃騰達時會加倍報答你的。”

妻子惱怒地回答:“陪著你這樣吃苦,最終隻會餓死在打柴路上,又怎麼可能富貴!”

自從被崔氏逼寫休書後,朱買臣一邊砍柴謀生,一邊更加發憤讀書。他在鄉紳王安道、楊小先的資助下,到了京城,終於憑著自己的才華一舉成名。

後來,朝廷委任朱買臣擔任了會稽太守的職務。祖逖聞雞起舞

東晉時的朝廷安於統治江南,忙於爭權奪利,無心收複北方被匈奴占領的廣大地區。被占領地上的人民有家難回,苦不堪言。

祖逖和好友劉琨在司州當小吏,兩人眼看著國家內憂外患,人民流離失所,不禁為國家的前途擔憂。他們常常一起談論天下大事,立誌要擔負起拯救民族於危難之中的重任。

他們互相勉勵,決心抓緊時間,苦練本領,約定每天清晨一起起來練劍。有一次,他倆一起談論天下的形勢,一直到後半夜,兩人越說越激憤,都睡不著覺。躺了一會兒,雞就開始叫第一遍了。聽到雞叫,祖逖再也躺不住了,他對劉琨說:“聽,雞叫得多麼嘹亮啊,好像是戰場上的鼓聲一樣讓人振奮,我們起來去練劍吧!”於是兩人起來穿好衣服,來到院子當中,他們把滿腔的激情,全部傾注在寶劍上,越練越有勁。

就這樣,不論盛夏嚴寒,他們每天雞叫就起來舞劍,練就了一身好武藝。

後來,祖逖向晉元帝要求北伐,元帝給了他一些給養和布匹,讓他自己招兵買馬。於是祖逖帶著人橫渡長江,他在江心用船槳打著船幫,對大家發誓:“若不收回中原,我決不再過這條江!”

祖逖在江北製造兵器,招兵買馬,很快就聚集了幾千人。經過了艱苦的戰鬥,收複了黃河以南的全部領土。陶弘景追根問底

陶弘景是我國南朝齊梁時期道教思想家、醫學家。他博學多才,具有很強的鑽研精神,在學習中遇到疑難問題,非要弄清才肯罷休。

有一天,他讀到《詩經》裏記載蜾贏(一種細腰蜂)的詩句。據傳說,蜾贏隻有雄的,沒有雌的。雄的蜾贏飛到菜地裏,偷偷地把另一種名叫螟蛉的幼蟲銜回窩,祈禱說:“像我吧!像我吧!”螟蛉的幼蟲就變成了蜾贏的兒子。根據這個傳說,人們就把領來的兒子叫做“螟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