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篇 家庭盆景的栽培與養護 第五、微型盆景栽培與養護(7)
吊鍾海棠盆景
基本檔案
【學名】Fuchsia hybrida
【別名】倒掛金鍾、燈籠海棠、吊鍾花,廣東又稱“寶蓮燈”。
【科屬】柳葉菜科、倒掛金鍾屬。
【原產與分布】原產秘魯、智利、阿根廷、波利維 亞、墨西哥等地。
【形態特征】常綠灌木。高可達1米。莖光滑,枝細而稍下垂,常帶紫紅色。葉對生或三葉輪生,具短柄,卵狀披針形。花單生葉腋,花梗長約5厘米,下垂;萼筒長圓形,萼片4裂,放射狀位於花冠下方,花冠倒掛,呈鍾鈴狀,並由此而得名。雄蕊,雌蕊高出花冠,如象燈籠的吊須。常見品種有:大花吊鍾海棠、花吊鍾海棠、大葉吊鍾、白萼吊鍾、三葉吊鍾海棠等。園藝品種極多,有單瓣、重瓣,花色有白、粉紅、橘黃、玫瑰紫及茄紫色等。有的植株低矮枝平展;宜盆栽;有的枝粗壯,枝叢不開展;還有少數為觀葉品種。
【生活特性】性喜溫暖濕潤,冬季陽光充足,夏季涼爽、半陰的環境。最忌炎熱,溫度超過30℃時對生長極為不利,常成半休眠狀態或死亡。
【生長特點】要求肥沃砂質壤土。吊鍾海棠為長日照植物,延長日照可促進花芽分化和開花,廣東用此法,可控製吊鍾海棠在春節見花。
上盆翻盆
【栽培優點】吊鍾海棠常見的株型為小型灌木或者像蔓生植物一樣的懸垂,其花色鮮豔,花朵婀娜多姿,十分討人喜歡。花期長,通常4個月以上,環境適宜甚至可常年開花。最適宜做樹形盆栽的是懸垂型的品種。
【材料選用】盆土宜用粘土4份,腐葉土4份,河砂2份拌合。
【栽培要求】枝條生根後及時分苗上盆,盆要選用裝有營養土的3寸素燒小盆。上盆時要墩實,不要下空上實有空洞,並要放在避風陰濕的地方,澆水時要澆透,掌握好幹濕程度和澆水次數,待緩苗一段時間後將盆移至陰棚轉入正常養護。
【施肥方法】因吊鍾海棠生長快,開花次數多,故在生長期間要掌握薄肥勤施,約每隔10天施1次稀薄餅肥或複合肥料,開花期間也應每月施1次磷、鉀為主的液肥,但高溫季節停止施肥。施肥前盆土要偏幹;施肥後用細噴頭噴水1次,以免葉片沾上肥水而腐爛。
【澆水注意】澆水要見幹即澆,澆而透,切忌積水。夏天盆土以偏幹些為好,但注意對葉麵與地麵的噴水。
【翻盆要求】在每年春季或秋季萌芽之前需翻盆1次,基質宜用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培養土,一般可用腐葉土加沙質壤土加腐熟的有機肥料和磷肥均勻混和,而不需施加基肥,以免爛根。
造型置景
【造型設計】吊鍾海棠的造型設計重在整形修剪:
第一步,苗期整形修剪:苗期整形的目的是培養一個優美的株形,要根據不同品種的生長特性確定不同的整枝方法。
(1)十字形整枝法:適用於枝條開張角度較小(分枝上舉)的品種,如“紫金錘”等。小苗高20厘米左右時打掉頂尖,促發新枝。因側枝一般為對稱出生,留上部兩對十字形對稱枝,下部枝、葉全部抹去。側枝10厘米左右時再打去頂尖,新枝出生後任其生長,並隨時打掉向內和向下生長的側枝。一般15~18厘米口徑盆栽保留開花枝8 ~10個。
(2)塔形整枝法:適用於側枝開張角度大(枝條平伸)而且長勢較強的品種,如“白萼”、“少女裙”等。小苗不打頂尖,長到20厘米左右時,10厘米以下的枝、葉全部除去。側枝出生後,為避免枝條重疊,可采用分層整枝。一層留兩對對稱枝,去掉兩對對稱枝,再留兩對對稱枝,再去掉兩對對稱枝,如此重複進行。接近主幹頂部的小枝全部保留。基部側枝如過長可短截,整個植株呈塔形。
(3)自然形態整枝法:適用於枝條匍匐、長勢弱的品種和大花、重瓣品種。按長相修剪成自然形態。小苗長到30~40厘米時打去主幹頂尖,去掉相鄰重疊枝,長枝短截,促發分枝。隨時打去向內生長的側枝,保持優美株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