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篇 家庭盆景的栽培與養護 第五、微型盆景栽培與養護(8)
紫薇盆景
基本檔案
【學名】Lagerstroemia indica??
【別名】百日紅、滿堂紅、癢癢樹。
【科屬】千屈菜科、紫薇屬。
【原產與分布】產於亞洲南部及澳洲北部。中國華東、華中 、華南及西南均有分布,各地普遍栽培。
【形態特征】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紫薇為小喬木,有時呈灌木狀,高3~7米;樹皮易脫落,樹幹光滑。幼枝略呈四棱形,稍成翅狀。葉互生或對生,近無柄;橢圓形、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3~7厘米,寬2.5~4厘米,先端尖或鈍,基部闊楔形或圓形,光滑無毛或沿主脈上有毛。圓錐花序頂生,長4~20厘米;花徑2.5~3厘米;花萼6淺裂,裂片卵形,外麵平滑;花瓣6,紅色或粉紅色,邊緣有不規則缺刻,基部有長爪;雄蕊36~42,外側6枚花絲較長;子房6室。蒴果橢圓狀球形,長9~13毫米,寬8~11毫米,6瓣裂。種子有翅。花期5~8月,果期7~9月。 樹幹愈老愈光華,用手撫摸,全株微微顫動,故又稱為癢癢樹。
【生活特性】紫薇花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氣候,耐寒性不強,耐旱,怕澇。
【生長特點】紫薇萌性強,生長較慢,壽命長。??
上盆翻盆
【栽培優點】紫薇花對二氧化硫、氟化氫及氮氣的抗性強,能吸入有害氣體。據測定,每千克葉能吸硫10克而生長良好。紫薇又能吸滯粉塵,在水泥廠內距汙染源200~250米處,每平方米葉片可吸滯粉塵4042克。因此,它是城市、工礦綠化最理想的樹種,也可作盆景。
【選盆要求】選用紫砂陶盆或釉陶盆。
【材料選用】培養土要求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的壤土,可選用腐葉土或沙質土(潮泥砂)5份、火燒土(火笨)2份、煤球灰1份充分混合配製。
【栽培要求】移栽常於秋季落葉後至春季萌芽前進行。由於紫薇植時應盡量帶土球移植,以便保護須根。同時對盆上部分枝條進行修剪。栽前應注意墊好盆底排水孔,防止積水;栽時要使根係舒展,不能拳曲於盆土中;注意定位得當,調整好樹樁的姿形、位置等;栽後要加強管理,經常澆水保持盆土濕潤,放置在蔭棚下一段時間,待生長旺盛時,再移至陽光充足、通風處。
【施肥方法】紫薇盆景施肥過多,容易引起枝葉徒長,若缺肥反而導致枝條細弱,葉色發黃,整個植株生長勢變弱,開花少或不開花。因此,要定期施肥,春夏生長旺季需多施肥,入秋後少施,冬季進入休眠期可不施。雨天和夏季高溫的中午不要施肥,施肥濃度以“薄肥勤施”的原則,在立春至立秋每隔10天施一次,立秋後每半月追施一次,立冬後停肥。
【澆水注意】春冬兩季應保持盆土濕潤,夏秋季節每天早晚要澆水一次,幹旱高溫時每天可適當增加澆水次數,以河水、井水、雨水以及貯存2~3天的自來水澆施。
【翻盆要求】紫薇盆景每隔2~3年更換一次盆土,用5份疏鬆的山土、3份田園土、2份細河沙混合配製成培養土,換盆時可用骨粉、豆餅粉等有機肥作基肥,但不能使肥料直接與根係接觸,以免傷及根係,影響植株生長。
造型置景
【造型設計】用紫薇小苗製盆景可采取多幹(枝)扭合法加粗主幹。利用紫薇根際萌生枝逐一沿著主於呈螺旋式纏繞固定,經1~2年的時間,枝條和主於便能愈合在一起,成為整體,使主幹明顯增粗,並顯得蒼老古樸;或將不同花色的小苗合栽一穴,基部捆綁在一起,使各主幹互相纏繞,並用細繩將其固定,兔其鬆開,經2~3年時間,形成蒼勁古樸而又粗壯的樹幹,且同株花色豐富,別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