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鍾情

成語新說·封麵故事

作者:張明

說起杭州,大家都會想到那首耳熟能詳的詞《憶江南》。杭州,隋朝之前稱為錢塘,因風景秀麗的錢塘湖而得名。

清初,有一本白話短篇小說集《西湖佳話》,所載故事皆與西湖名勝有關,共十六卷,其中卷之六“西泠韻跡”,講述了南朝歌女蘇小小的愛情故事。

南齊時,在錢塘住著一戶姓蘇的人家,先世曾在東晉朝廷為官,晉亡後舉家流落到錢塘。蘇家到了錢塘,靠祖產以做買賣為業,多年後成為當地的富商。這一年,蘇家生下一女,這女孩眉清目秀,因她長得嬌小玲瓏,父親給她起名叫小小。父母隻有她這麼個女兒,十分寵愛,視為掌上明珠。蘇家雖是商賈之家,但沿襲了祖上的書香遺風,蘇小小聰慧過人,自小能書善詩,文才橫溢。父親吟詩誦文,她一跟就會,親戚朋友都誇她長大後準是一個才女。誰知好景不長,蘇小小剛滿六歲時,父親便不幸病故。母親由於精神的折磨,已身心交瘁,蘇小小十歲的時候,母親便把她托付給了乳母賈姨,隨後辭世而去。賈姨怕蘇小小睹物思人,於是變賣了家產,帶著她移居到城西的西泠橋畔。

西泠橋畔青山環繞,碧水盈盈,風景十分宜人。蘇小小與賈姨在這裏過著遠離塵世的生活。幾年過去了,蘇小小已出落成一個美麗的少女,嬌好的麵容,花瓣一樣的雙唇,玲瓏有致的身材,尤其是那一雙水靈嬌媚望穿秋水的大眼睛,看上一眼都能讓人醉倒。她和賈姨住在鬆柏林中的小樓裏,盡情享樂於山水之間。秋天是錢塘湖風景最美的季節,清風習習,水波蕩漾,湖麵清澄平靜,山色青翠悅目。每到這時,蘇小小常常同賈姨一起乘坐著一種特製的油壁遊車,觀賞湖光山色。因她玲瓏秀美,氣韻非常,總有許多風流倜儻的少年跟在她的車後。蘇小小正值少女懷春的年齡,常借詩詞遣懷。一天,她見油壁車後有幾位風度翩翩的少年郎跟在後麵,不時把熱烈的目光投向她,蘇小小便在車中吟誦道:“燕引鶯招柳夾道,章台直接到西湖;春花秋月如相訪,家住西泠妾姓蘇。”

車後的少年聽到後不禁大喜過望,當即追隨在蘇小小的後麵,一起來到西泠橋畔的小樓。一開始,蘇小小見到這些翩翩少年郎還有些羞怯,不知如何是好,後來看到他們個個彬彬有禮的樣子,而且又談吐文雅,於是便請他們入客堂落座。善解人意的賈姨奉上香茗,主客一邊品茗一邊吟詩,一起度過了輕鬆愉快的一天。

如此過了幾年,母親留下的積蓄用完了,蘇小小便操琴為生,成為錢塘歌妓。自此後,蘇小小的追逐者甚眾,不到二八便已名滿錢塘。“早有豪華公子,科甲鄉紳,或欲謀為歌姬,或欲娶為侍妾,情願出千金不惜,紛紛來說,蘇小小盡皆辭去。” 如此一來,蘇小小的名氣就更大了,許多人都以能有機會與她對坐清談一刻為榮幸。雖然她在人們的眼中是一個待客的青樓女,又有人稱她為詩妓,但她與那些賣身為生的女子絕不一樣。

一天的午後,蘇小小和賈姨乘上油壁車,沿湖漫遊。隻見岸邊一個騎著青驄馬的少年緩緩而來。這位少年姓阮,名鬱,正是當朝宰相阮道的公子,這天剛從建業歸來,路經錢塘湖,便騎著馬遊觀錢塘勝景。阮鬱信馬悠悠,正陶醉在碧波綠柳的詩意中,坐騎不知怎麼受到了驚嚇,一下把阮鬱從馬上摔了下來,蘇小小見了不禁“啊呀”叫了一聲。阮鬱從地上爬起來,抬頭不經意地望去,正好看到蘇小小,這女子竟是這般瓊姿玉貌、嬌媚動人,與飄臨人間的雲中仙子又有何異?阮鬱不覺心醉神迷,他被眼前這位貌似仙女的少女深深地吸引了,眼睛直勾勾地望著漸漸遠去的蘇小小,許久沒有回過神來。心想:若能與此女相守百年,也不枉此生。於是,忙勒轉馬頭,一路緊跟不舍。

蘇小小凝望的一刻也看清了阮鬱,見他眉清目秀,神情灑脫,也十分中意。回過頭,見少年隨車而來,心中暗喜,於是高聲吟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