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章的話還沒有講完,有人進來報告,說仨柳鄉黨委和各村支部的人經過耐心勸說,已經把上訪群眾給勸走了。
孔孟章隨著塗澤北等人來到旁邊的陽台上眺望,果然見縣政府門口的群眾正在漸漸散去。
“誰家的孩子誰抱走”,這招起效了。孔孟章腦神經鬆緩了一下,又迅速緊了起來。真有這麼靈嗎?
常委會接著開。因為上訪群眾散去了,常委們心情都好了,話也都多了起來。這個時候不發發話,提些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總顯得自己缺乏執政能力。特別是在嶺西省最紅的領導人選麵前,把自己的政治才能藏著掖著對自己沒什麼好處。
常委們的水平,似乎比副縣長要高出一截。他們理論聯係實際,從黨務聯係到政務,對仨柳化工廠的搬遷或村民的搬遷,提出了一係列的方案。盡管每個方案都不能說盡善盡美,也不乏合理之處。如果把大家的意見都集中起來,再反複修改論證,勉勉強強也能讓化工廠在郭西辦下去。
孔孟章為今天常委會的成果感到高興。他忍不住把每個常委一遍遍地觀察過去。上次爬靈岩山時,在座的多數都是隨從,但並沒有聽他們好好談過。今天一圈談下來,每個人的思路、口才、能力都看出了個端睨。
也別怪領導幹部用人武斷,聽憑一兩次彙報就下結論。這也難怪,屬下的領導幹部那麼多,他哪有時間一個個去深入接觸?再說,人的能力強弱,就像吃蘋果一樣,一口咬下去就知道好壞了,還用得著整個咬下或者至少得咬掉半個?用不著。他甚至想,如果哪天自己掌管了更大的權力,在座的常委們的職位問題,還真得好好調整調整。
在孔孟章點頭後,塗澤北興衝衝地宣布會議結束。
走出會議室,有人過來彙報,說仨柳群眾並沒有回仨柳。他們從郭西縣城撤退後,全都乘車前往市裏,現在正圍在霍家灣市政府門口,還口口聲聲地喊著要孔孟章下台的口號,場麵非常嚇人。
“怎麼辦?”塗澤北看著孔孟章,一副沒有主意的樣子。
“基礎工作先做起來。”孔孟章道。“老辦法不管有用沒用,還得先用起來。再把仨柳鄉的幹部重新組織起來,迅速趕往市政府。首先要求他們做好勸解工作,決不能讓群眾盲動,做出出格的事情。然後,想盡辦法,把他們勸回來。有事可以回到郭西來商量,決不能動不動就往市政府趕,把矛盾上交給市政府,這會給社會穩定帶來很壞的影響。弄不好,社會上的一些打砸搶分子會趁機搞破壞,一定要密切關注。”
塗澤北馬上吩咐下去,讓仨柳的幹部行動起來。
孔孟章也在塗澤北的辦公室裏撥通了郝束鹿的電話,雙方通報了上訪群眾的情況。孔孟章說:“郝書記,市裏那邊還得請您多拿主意,想辦法把群眾勸回去。我已經讓縣裏和鄉裏的幹部往市裏趕了,大家一起做工作,爭取盡快把群眾勸回來。我暫時還在郭西守著,繼續商討對策。這事要徹底解決,光靠勸還不行,還得有切實可行的辦法才行。”
市政府那邊的群眾情緒激烈,越鬧越凶。據市信訪局的同誌反映,有的群眾沒事找事,專找市裏的幹部吵鬧,特別是信訪局的幹部,個個都挨他們罵,心裏很不好受。
孔孟章和他的智囊團成員坐在一起開會,現在不僅要治本,更要緊的還是治標,是把市裏那些群眾勸回來。大家想的辦法,無非還是讓市縣有關部門的同誌一起做工作。特別是要把上百名群眾分成幾種人去做工作,采取分割圍殲的戰術,逐步把矛盾壓下去。
到了傍晚邊,市裏傳來消息,說上訪群眾被勸回來了。最起效果的一招,是信訪局的同誌讓仨柳鄉的幹部在郭西縣擺了十桌酒席,讓群眾趕快回去吃飯。回去的路費,全由縣裏掏。
說這招法好,好就好在見效快,老百姓鬧了一天,肚子裏早沒油水了,聽說縣裏有酒席吃,個個都要求趕緊回去;說這招法不好,不好在隻醫得了皮上的毛病,肚子裏骨子裏的病,根本就沒有變化。
孔孟章擔心的是這些人吃罷晚飯後,第二天還會繼續鬧事。
到了第二天,擔心變成了事實。要命的是,信訪部門不可能天天擺酒席請村民們吃酒席,隻好落實一些麵包和礦泉水,把他們勸回郭西。但路費還是由信訪部門支付。
結果,這些村民每天都在縣政府和市政府之間來回跑。反正縣裏既出路費,又出飯錢,幫助村裏節省了不少開支。
智囊團成員們商量出一個辦法。他們認為,村民們天天上訪鬧事,必然是鄉村兩級領導在背後支撐著,特別是村幹部,要不是許諾出工錢,誰有時間天天到城裏來耍?應對之策便是,由縣裏給鄉裏和村裏施壓,再鬧事就摘他們的烏紗帽。同時,由鄉裏代管的各村資金一律凍結,決不允許他們把款項用於上訪鬧事。
孔孟章覺得這招不錯,便讓塗澤北再次召集常委們開會,並請仨柳鄉黨委書記和鎮長列席。在會上,孔孟章親自宣布要對此事進行問責,“如果不把村民勸回去,鄉村兩級黨組織的領導全部免職!”
紀律宣布後,村民們果然都回到了仨柳,暫時安靜了一段時間。
孔孟章準備先回市裏商量一下。這時,梅月耳打來了電話,告訴他一件奇怪的事:她的同學小蓮前兩天到市政府辦事,正好遇到村民們圍堵市府大門。她就繞道而行,經過一片樹林時,有個人正在用手機給人打電話,笑嗬嗬地說:“村民們鬧得很凶啊,這回孔孟章有苦頭吃了!”他在電話裏親熱地叫對方“秋哥”。因為小蓮孩子入學的事托孔孟章幫過忙,一聽孔孟章三字,耳朵就緊了緊。那人在樹林裏悄悄地說話,根本就沒想到後麵會有人過來。小蓮輕手輕腳地走過去,然後回頭一看,發現那人居然是天天在電視裏露麵的郝束鹿!
小蓮經梅月耳轉述的情況非常重要。看來,郝束鹿確實很樂於看到村民們鬧事,並且想借此除掉孔孟章這個政治對手。
對了,那個神秘的“秋哥”,他究竟是誰呢?
第二天上午,仨柳鄉副鄉長小盛向何柳科報告了一個更重要的情況。據他的人在各村摸到的消息,有人暗中策劃一個大動作:準備在今天晚上八點鍾統一行動,把停放在仨柳交通要道上的警車和有關部門的公車全部砸毀燒掉,以此抗議在仨柳建化工廠。
小盛判斷,到那個時候,可能事態會更嚴重。除了車被砸被燒外,人員之間可能也會發生衝突。弄不好,還會釀成命案。
“事態一升級,省裏,甚至中央都會派人來處理,那可是要問責的呀!”何柳科擔心道。
“是啊,所有的問責幾乎都是問政府的。拍板的是黨委,問責對象卻是政府。”孔孟章無奈地道:“隻要今天晚上真的發生了這樣的事,你我就都成了問責的對象。最終的結果,無非就是你我都被免職,而縣市委書記卻安然無恙,最多給個黨內警告處分,不痛不癢。”
“我們卻成了犧牲品。”何柳科內心非常焦急。
“我們不僅僅是現有的黨政體製下形式主義的問責製的犧牲品”,孔孟章的話很有深意,“更重要的是,我們還將是黨政體製下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那我們怎麼辦?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犧牲嗎?”何柳科問。
“我都不怕,你怕什麼?”孔孟章道。“現在不急,到了下午,我們布置一下,讓公安機關增派便衣前往仨柳,但警車不增,反而要減少。另外,我再讓市裏派些便衣來,也趕往仨柳。”
“要請市裏派便衣來?”何柳科不解。
“你們郭西的便衣,未必可靠啊。”孔孟章歎道。“我在市公安局裏還是有自己人的。我要讓自己最可靠的人深入到第一線,在維持秩序的同時,保護我們自己的人。”
“其他還有什麼措施?”
“沒有了。”孔孟章道。“具體方案,下午我們再碰頭。對了,你給小盛打個電話,讓他密切注意動態。特別是他們行動的時間,如果提前,務必馬上報告。”
下午三點到六點之間,何柳科不斷接到小盛的電話,報告各村村民的細微動態。一些骨幹分子數次聚集在一起開會,準備分組行動,而且開出了不同的工錢標準。砸車的出價較高,但最高的是點火者。至於行動時間,並沒有出現變化。
孔孟章在五點鍾左右的時候,就通知何柳科,一起坐舊桑塔納前往仨柳。但是,在距仨柳還有三公裏的地方,他突然讓人停車,在一個小水庫旁坐了下來。
水庫很小,在壩沿上走了走,沒事幹。孔孟章就順手從旁邊撿過一根竹竿,塞進水裏,作釣魚狀。何柳科苦笑道:“等這事處理完了,我請孔市長到鄉下來釣魚。”
“不用你請,我現在就開始釣魚。”孔孟章說得還挺認真。
“你這是太公釣魚啊。”何柳科還是苦笑。“可是我急死了。你看,現在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真不知道那邊……”
“別急,真的別急。”孔孟章道。“我們還真得學一學太公釣魚。太公為什麼要釣魚?他就是不想讓自己太著急,練練心態。”
何柳科也想找根竹竿來釣魚。找到了一根,可實在靜不下心來,往旁邊一扔,傻傻地站著,候著。
見孔孟章把目光投向湖麵,他也學著看湖麵。可看著看著,就看到了仨柳的鬧事群眾,看到了火光衝天的場麵,看到自己的烏紗帽被摘掉的場景。
歎氣聲一陣接一陣傳來。盡管很輕,孔孟章還是聽到了。
好不容易熬到六點半,何柳科的腦神經正在啪啪跳個響,孔孟章一甩漁竿,喊道:“走,去仨柳看看!”
在路上,孔孟章給市裏派來的便衣打電話:“注意動靜,對那些準備作案的嫌疑人,更要嚴密關注,隨時準備抓捕為首分子!”
接著,他又對何柳科道:“你也讓縣裏的同誌密切關注,看準為首分子,為下步辦案打基礎。但是,話要說含蓄一點,防止走漏風聲。”
到了現場,發現今天來的人特別多,看來,各村都來了不少人,確實是準備搞大行動了。還有,市裏縣裏都派了不少便衣警察,進一步助推了現場的陣勢。
在何柳科的陪同下,孔孟章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向一處高地。
村民們都認識縣長何柳科,還有人指指點點,說前麵那位就是孔孟章。於是,所有人都知道孔孟章市長和何柳科縣長來到了現場。現場沸騰了。一些人經過組織,突然齊聲高喊:
“打倒何柳科!打倒孔孟章!”
“出賣仨柳利益的貪官,滾出仨柳!”
孔孟章看了看表,離七點還有十幾分鍾。現場已經開始動起來了,弄不好,有人會趁亂行動,提前舉事。於是,他從旁邊一位穿製服的警察手裏,拿過一隻喇叭。
這時,市裏和縣裏的便衣,都開始往孔孟章這邊過來。防止群眾向他這邊衝擊。
孔孟章對著喇叭喊道:“仨柳十八村的鄉親們,我是霍家灣市市長孔孟章,我來看望你們了!”
一些群眾還是在高呼,要孔孟章滾出去。顯然,旁邊有人在指揮著他們。
“鄉親們,我孔孟章是來向你們檢討的!在仨柳辦化工廠,確實會給這裏帶來環境汙染,我們市政府、縣政府作出的決定,確實不太慎重,沒有考慮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我代表市政府,向仨柳人民檢討,希望得到你們的諒解!”
下麵有群眾喊:“嘴上檢討有屁用啊?有誠意就取消這個項目,別在這裏辦化工廠!”
孔孟章看了看這個嗓門特響的群眾,繼續道:“對,光嘴上檢討是沒有用的,得看實際行動!下麵,我代表霍家灣市政府,向仨柳十八村的群眾宣布一件事:考慮到仨柳人民的切身感受,考慮到你們的生產生活會受到影響,我們市政府決定:在仨柳建化工廠的決定正式取消!從今往後,我們都不會在仨柳建化工廠,不會給你們的生活帶來汙染和危害,請你們放心!”
“不相信!我們不相信!”原先在亂喊的群眾中,還有人在喊。
但是,這股聲音很快就被“謝謝孔市長”“謝謝市政府”的巨大聲浪給淹沒了。現場群眾的掌聲和歡呼聲滾滾而來,像大海的濤聲,像山穀的風聲,像天際的雷聲,在愉快地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