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小牛頓放學回到家,飯都沒顧得吃,就把自己關在屋子裏忙活起來了。祖母十分了解自己的小外孫,所以很晚的時候才把飯端到小牛頓的房間。祖母微笑著瞧著他那幼稚而又專注得一本正經的神情。
小牛頓終於忙完了,他抬起頭,見祖母正慈愛地看著他。他高興地對她說:“祖母,我把原來的舊手推車給你改成了四輪車,這樣你再上集市買東西的時候就方便了。”
祖母欣慰地笑了:這個聰明懂事的孩子,總能把問題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學校裏休息的時候,小牛頓總願意陪著祖母到集市上去。以前他陪祖母去的時候,發現有時東西買多了或是買了大件的東西總是不好拿回家,現在這個問題終於解決了。
小牛頓給祖母增加了一個工具,幫了祖母的大忙。
這一次,他們特意買了很多需要的物品,用四輪車推了回來,路上的人見了都誇獎說這輛四輪車做得好。小牛頓心裏暗自得意。推到家的時候,連鄰居家的大叔都誇他心靈手巧。
小牛頓的成就感並沒有使他得意忘形,反而鼓勵了他,使他對手工更有興趣了。他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他認為自己一定能做很多的東西,隻要認真做,都能做成功。所以即使經曆過失敗,他也對結果有著積極的企盼。
受到成功做好四輪車的鼓舞,小牛頓一直在考慮做一件更有意義的東西。
一天放學後,小牛頓又照例跑到河邊去玩。他發現威沙姆河那邊有很多人,他好奇地去看發生了什麼事。原來這些人正在安裝一個大水車,那架水車很舊,也很笨重,大家好不容易才把它安好。
小牛頓第一次見到這種水車,覺得很有趣,等到大家都走了,他就在那認真地觀察起來。
第二天放學後,他又跑去觀看。他發現這笨重的大家夥還能工作呢!村裏的人把磨麵機與水車連接起來,讓水車帶動磨麵機,轉眼麵粉就磨好了,磨得又快又好。小牛頓覺得很納悶,這是怎麼回事呢?他的小腦瓜又開動起來了,但他沒有問別人,自己觀察了一番,他發現兩個輪子,一個轉得快,另一個轉得慢。而且兩個輪子的齒數也不一樣。他回家以後,還一直琢磨著這件事。第二天的課都沒聽好。※我們隻有執著、專一、細致地觀察事物,才能獲得靈感,才能激發出創新思維和創造力。
第三天傍晚,他又去觀察,這一次,他聽村民在議論:“這架水車太破舊了,使用起來太費勁了。”
“是啊,用一回要費這麼大的勁,真是不方便。”
聽到這些話,小牛頓覺得突發靈感,他心想:“怎樣才能做個更好的水車呢?”
回到家以後,他就把自己的工具全都倒了出來,動手做起水車來。開始他隻是做了個比較像的模型,但並不會轉動。
第四天傍晚,小牛頓去請教鄰居大叔,大叔幫他檢查了一下,告訴他應該怎樣改正。小牛頓依法炮製,果然做成了一個非常靈活的小水車。
小牛頓想,我的小水車這樣靈活,而村裏的大水車卻那麼笨重,我要想辦法把村裏的水車變得小巧一些,這樣就會讓大家省力氣了。
有了這麼一個宏偉的計劃,小牛頓幹起活來更加有勁了,他一連幾個晚上都在忙著這件事,拆了裝,裝了拆。失敗了就好好研究一下失敗的原因,不斷地改進,最後他終於做成了一架輕便靈巧的小水車模型。
小牛頓總是把作品第一個拿給祖母看,她是小牛頓作品的忠實欣賞者,她總是滿足小牛頓需要讚揚的欲望,也總是鼓勵他。
這一次的作品讓祖母笑得合不攏嘴了,她覺得小牛頓越來越有出息了。小牛頓用扇子扇動了小水車,小水車轉動起來。祖母看著這精致的玩意兒,也愛不釋手。
鄰居大叔見到小牛頓改進後的小水車,驚訝他的心思和善於思考,把他的改進方法告訴了村裏的人,大家都很高興,而且都沒想到這個平日裏十分靦腆、沉默寡言的小孩子,竟然這麼聰明能幹,真是讓大家刮目相看。
意識到自己並不弱
同學們都知道牛頓做了一架非常好的小水車,受好奇心的驅使,都想看一看。
小牛頓平時雖然很少和大家交流,但他的內心還是有溝通的願望的,隻是習慣成自然,少了說話的勇氣。小牛頓頭一次受到大家的重視,心中不免得意。
當天放學回家時,祖母看出了他的異樣,就問他:“伊薩克,遇到什麼高興事兒,給祖母講講好嗎?”
“沒什麼,祖母,有人想看看我的小水車。明天我要把它帶到學校去。”小牛頓高興地說。
第二天,牛頓起了個大早,把自己的小水車擦得幹幹淨淨,又用一塊幹淨的布把它包起來,帶著它一起上學了。
班裏的同學還沒來幾個,見到他把小水車捧來了,趕緊圍了過去。小牛頓見到大家虔誠的表情,心裏有了幾分滿足感。他小心翼翼地打開了小水車外麵圍著的布。
同學們立時驚叫起來:“哇,太漂亮了!”“真的,沒想到你的手這麼巧!”“真不敢相信!”“是你自己做的嗎?”
“當然了,”小牛頓怕大家不相信他,有點激動,“我還做過許多東西呢!四輪車什麼的。一般的東西我自己都會做。”
“那你會做房子嗎?”
“會啊,但隻能是模型,我能做個教堂一樣的木頭小房子。”
大家臉上露出了羨慕的神色。這時,更多的同學來到了教室,也都圍攏過來看,教室裏一片驚歎聲。
班裏最霸道的一個孩子也來了,他見到班裏從沒出現過的壯觀場麵,有些驚訝。這個男孩子平日裏總是欺負大家,尤其是一些弱小的孩子,他以為這樣他就可以控製大家。可今天,另外的人受到重視,他感到心理不平衡,尤其發現那人竟是平日裏讓人看不起的牛頓,更是壯了膽子,想找茬兒欺負他。正巧同學們在問他:“伊薩克,你的水車能轉嗎?”
“當然能了。”小牛頓用手轉動了水車。
一個平時學習不錯的學生卡特問他:“你的水車為什麼會轉,能給我們講講其中的道理嗎?”
小牛頓一時語塞,這是一個他始料不及的問題,他回答不出來。“小霸王”抓住這個機會,上前按住水車,嘲笑地說:“這麼笨的人,怎麼可能做出水車來呢?”
小牛頓氣憤極了,那是他自己精心製作的小水車呀!他要拿回自己的東西,然後像平時一樣默默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
小霸王故意把小水車碰到地上。小水車摔碎了。小牛頓禁不住大喊:“你為什麼打碎我的小水車?”
小霸王是個大塊頭,比牛頓足足高了一頭。他壓根沒把牛頓看在眼裏,吼道:“喊什麼喊,誰把你的破水車打碎了?”說著,他還朝牛頓的肚子上踢了一腳。
小牛頓平時雖然老實,但還沒有被小霸王找茬兒這樣欺負過。這一次終於激起了小牛頓倔的強性格。他發瘋般地衝了過去,掄起一拳,重重打在那個小霸王的臉上。他心裏再也不用顧忌自己是否能打得過別人了,隻想到自己一直都積起來的悶氣終於可以全部發泄出來了。
小霸王受了這一拳,銳氣大減,因為他壓根沒料到小牛頓會還手,這一下竟讓他反應不過來了。就這樣,瘦小的牛頓竟然把實力相差懸殊的男孩子打倒在地。
全班的同學都驚呆了,暗暗叫好。因為平日裏小霸王欺負眾人,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更不敢還手去打他。今天,不起眼的伊薩克與他交了手,開始時大家還替他擔心,怕他一時衝動,結果會不堪設想,都替他捏了一把汗。現在大家發現“小霸王”並不是不可征服的,禁不住一起大聲歡呼起來。
小牛頓壓住小霸王,對他喊道:“聽著,看你以後還敢不敢再欺侮我!”
小霸王氣喘籲籲地說:“不敢了,我再也不敢了。”
小霸王雖然生氣,但膽量已減了大半,加上同學們的態度已傾向於牛頓,他自己已經是孤家寡人,自知無趣,便向小牛頓求饒。
小牛頓看到小霸王誠心地求饒,這才鬆開了手。他站起來看看周圍,那充滿怒火的眼神,倒把圍觀的同學嚇一跳:伊薩克·牛頓是欺侮不得的呀!你看!他多麼高大!
這是牛頓有生以來第一次,也就是最後一次打架,這場架卻改變了他的一生。從此他的性格逐漸得到了完善,原來那種拘謹、內向、沉默的內傾性格,轉變成好勝的征服性外傾性格特征。
有些本性裏的東西改起來的確要費一番功夫,但學習上他也一定能趕上別人,他並不比別人差,隻是他從來都沒有認真學習過。
以前,在牛頓的潛意識裏,他總覺得自己是個弱者,所以隻與自己相處,成為自己世界裏的英雄。然而那一天的經曆讓他意識到自己並不弱,自己能夠得到別人的承認。
對功課產生濃厚興趣
“水車風波”之後,小牛頓變了。
小牛頓認識到了自己的優點,聰明、有頭腦,善於動手;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自卑不合群,學習不認真。如果自己學習上有他做木匠活的勁頭,也一定能有好的成績,自己不是還做出了同學們做不出的水車了嗎!
他暗暗對自己說:“我一定能成為一個學習好的學生!”
從此以後,小牛頓不用別人提醒,自己就自覺地把倔強的個性轉化為頑強的意誌,把它用在了學習上。上課的時候,他認真學習;放學的時候,他仍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但前提是一定先把功課做完。
他牢牢地記住了這樣一句話:“該學習的時候就學習,該玩的時候就玩。”
每到上課的時候,他不再害怕看老師了,而是緊緊地盯著老師,跟著老師的思路,不再走神去想別的事。他專心傾聽老師講的每一句話,記錄下老師講的每一個重點內容。這樣他就再也不怕老師提問他了。老師的問題,他總能對答如流,有時他還能找到問題向老師請教。
小牛頓對各門功課有了一定的了解,逐漸也產生了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牛頓的鑽研精神一旦用在了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便如魚得水,發揮了重要作用。
有一天放學以後,小牛頓在學校裏把功課做完,然後又跑到大自然中去了。青草仍然綠著,落葉已經簌簌地落了下來。黃色的落葉鋪在青草地上,那顏色是多麼美麗,還有一些葉子仍留在樹上,風一吹,嘩嘩地響,可它們仍很頑強地堅守著。
小牛頓在河邊的那塊草地上躺了一會,突然發現了一塊石頭中間的小草。綠色的嫩嫩的小草夾在灰暗色的石頭中間竟然曲曲折折地長了出來。
小牛頓的心裏忽覺一亮,是從哪聽過的一句話來著?哦,“隻要小草努力,石頭也會對它微笑。”這話說得多好!小牛頓把這話對自己重複了幾遍,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多好。
他曾經告訴祖母說希望成為舅舅那樣的人,可以前他覺得這目標太渺茫了,他離這目標很遠很遠。現在不同了,他覺得隻要他努力,沒有什麼事是辦不成的。
祖母不是說過要成為舅舅那樣的人就要讀很多很多書嗎?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自己必須學的書看懂,將來要看許多許多書,學很多很多知識。
小牛頓本來就愛動腦筋,自從對功課產生了興趣,他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了自然科學、繪畫、文學等方麵。他學習有了直接動力,又能勞逸結合,講究學習方法,所以他的學習成績很快趕上去了,後來竟然成了班裏數一數二的學生。
同學們對他的進步感到望塵莫及,不禁暗暗驚歎。當然大家都漸漸尊敬他了,因為他很多方麵都是第一,無人可比,誰還敢瞧不起他?還有很多人甚至有些嫉妒他。小牛頓各科成績都跑到了前麵,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尊重,有很多同學甚至開始向他請教問題。他意識到認真學習給他帶來的好處,更加堅信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
小牛頓自從愛上了學習,就不像以前那樣沒日沒夜地做手工了。他知道自己應該在什麼時候學習,什麼時候消遣,而且他把學習排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因為牛頓自己心裏十分清楚,自己的木匠活做得再好,將來也隻是個木匠,要想成為像舅舅那樣受尊敬的人,就一定要懂比木匠活多得多的知識。所以他總是把功課忙完了,才開始認認真真地做木匠活。
他在自己做的小木桌上貼上了自己的座右銘:“功課第一,手工第二。”
小牛頓還不打算完全放棄做手工,當他做完功課需要休息的時候,他就會拿出他的工具箱,叮叮當當敲上一陣。
一天,鄰居的大叔來看小牛頓,見他正在埋頭寫作業,便探過頭去。大叔見到他桌角上的座右銘,心想,這孩子的決心可真夠大的。
小牛頓見大叔來了,說:“大叔,您先坐,我一會就寫完了。”
大叔一直等小牛頓寫完作業,說:“伊薩克好長時間不去我那了,原來正忙學習的事啊。”
小牛頓說道:“大叔,我這些天把時間都排滿了,所以沒能經常去看你。”
“你愛學習是件好事啊,”大叔說,“大叔可以常來看看好好學習的小伊薩克嗎?將來伊薩克是要念書的人,要比大叔強得多。可是伊薩克一下子有了這麼大的學習勁頭,真是讓大叔沒料到啊!”
小牛頓其實真想把這個轉變的原因原原本本告訴給某個人,他的內心其實是需要有人來分享他的秘密、快樂和憂傷的。
大叔又自言自語地說道:“有點奇怪,可是也沒有什麼奇怪的。小伊薩克跟別的孩子不一樣,我早就看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