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哮喘小鼠模型研究生、製百部醇提物作用差異(2 / 3)

上述引物及RNA按照RT-PCR一步法試劑盒進行操作,合成DNA,取合成的DNA 2 μL進行1.5%瓊脂凝膠電泳分析。

GATA-3,T-bet DNA電泳圖,其中β-actin為內參,對電泳圖進行IOD/麵積統計。哮喘組的GATA-3表達顯著高於正常組,給藥組較哮喘組均有顯著的下調,製品較生品下調更顯著,哮喘組的T-bet表達顯著低於正常組,給藥組較哮喘組均有顯著的上調,製品較生品上調更顯著。本實驗對T-bet/GATA-3進行了數據統計,哮喘組較PBS正常組顯著低,給藥組均能上調該比值,製品上調顯著強於生品。

3討論

研究發現在豚鼠的體外實驗中直立百部的水提液對豚鼠的支氣管平滑肌有解痙作用,說明百部水煎液具有平喘作用。哮喘產生的機製十分複雜,平喘類中藥治療哮喘主要通過抗炎、抗變態反應,解除支氣管痙攣及免疫調節機製實現[7]。功能改變、紊亂為基礎,細胞因子在調節免疫功能,促發哮喘發病起中心作用,免疫球蛋白IgE和IgG4既是免疫功能紊亂的結果,也是促發哮喘異常反應的原因,近年來多項研究顯示哮喘病人Th1/Th2比值較正常人低下,因此糾正Th1/Th2比值失衡有利於哮喘的治療[8]。

Th1細胞釋放的細胞因子主要有IL-2,IL-12,IFN-γ,IL-1,TNF等,介導細胞免疫和炎症反應,其中IFN-γ可促進Th1細胞分化,抑製Th2反應[9],可通過誘導NO的合成氣道平滑肌對異丙腎上腺素(ISO)敏感性對抗炎症細胞因子[10],在哮喘病中是一種主要的Th1細胞因子。Th2產生的IL-4,IL-5被認為是關鍵的細胞因子[11]在哮喘發病過程中其表達是上調的[12]。Th1和Th2的分化方向受其特異的基因序列調控,有多種轉錄因子參與Th1/Th2的分化以及IL-4,IFN-γ的表達,其中GATA結合蛋白3(GATA binding protein 3,GATA-3)特異性表達於Th2細胞,促進Th0細胞向Th2細胞分化並正調控Th2細胞因子的表達。T-bet蛋白特異性表達於Th1細胞,促進Th0細胞向Th1細胞分化並正調控Th1細胞因子的表達。

百部為傳統中藥,常用來入藥治療咳嗽、支氣管炎、哮喘等病。傳統中醫中主治咳嗽入藥時多以製品入藥,但是目前,市售百部常常存在生製不分的情況,甚至很多藥店不知道有生、製2種品種。本課題組前期研究表明製品百部止咳作用要顯著強於生品,本實驗則以OVA誘導小鼠哮喘模型來研究生、製百部醇提物對其中脾細胞釋放的細胞因子的影響,及對其中參與調控Th1,Th2的GATA-3及T-bet基因表達的影響。生、製品治療作用比較,製品更能夠顯著上調IFN-γ表達及顯著下調IL-5表達;對肺組織中T-bet/GATA-3測定結果表明,製百部醇提物更能上調T-bet表達,下調GATA-3表達,調節Th1/Th2比例,達到治療哮喘的作用,製品治療作用更顯著。這就進一步證明百部進行治療咳嗽及其相關病症時當以製品入藥。

[參考文獻]

[1] Palombini B C, Villanova C A, Araujo E, et al. A pathogenic triad in chronic cough: asthma, postnasal drip syndrome, and ge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J]. Chest, 1999, 116 (2): 279.

[2] 王誌虹,林江濤,李勇,等. 慢性咳嗽的病因診斷及治療效果[J]. 中國醫學學院學報,2007,29 (5): 665.

[3] 羅社文,李友林. 咳嗽變異性哮喘的中醫證候學研究[J].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中醫臨床版,2007,14 (3):11.

[4] 胡君萍,張囡,毛一卿,等. 《中國藥典》3種百部的止咳作用比較[J]. 中國中藥雜誌, 2009, 34(23): 3096.

[5] 陳曉霞,鞠成國,夏林波,等. 對葉百部生品及蜜炙品不同極性部位止咳化痰作用比較 [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 2012, 18(3): 146.

[6] Daoui S, Naline E, Lagente V, et al. Neurokinin B-and specific tachykinin NK(3) receptor agonists-induced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in the guinea-pig[J].Br J Pharmacol, 2000, 130 (1): 49.

[7] 曾榮,黃仁彬. 中藥平喘機製的研究進展J]. 中國醫學文摘:內科學,2005, 26(6): 736.

[8] 林科雄,王長征,錢桂生. 雷公藤多苷對哮喘患者Th1、Th2細胞因子產生的影響 [J]. 中國中西結合雜誌, 2001, 21 (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