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針刀聯合大秦艽湯治療肩周炎臨床療效分析(1 / 3)

小針刀聯合大秦艽湯治療肩周炎臨床療效分析

臨床

作者:王勇堅

[摘要] 為探討小針刀聯合大秦艽湯治療肩周炎的臨床療效,118例肩周炎患者被平均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各59例。對照組采用單純小針刀治療,而試驗組則采用小針刀聯合中藥方劑大秦艽湯治療肩周炎。2組患者臨床治療療效、肩關節疼痛及功能改善情況被記錄與比較。最終發現試驗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8.30%,顯著高於對照組的91.52%(P[1]。雖然肩周炎具有一定的自愈傾向,但長達1~3年的自然病程往往給患者生理及心理上帶來較大痛苦。中醫將肩周炎稱為“肩凝症”、“凍結肩”等,研究表明,小針刀療法對肩周炎具有較好的療效[2]。大秦艽湯係傳統驗方,具有通痹止痛以及清熱祛濕等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認為大秦艽湯具有抗炎及止痛的活性[3]。本研究采用小針刀聯合大秦艽湯加減治療肩周炎59例,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研究選擇在2011年2月—2012年4月期間於浙江省義烏市中醫院骨傷科住院治療的肩周炎患者118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臨床研究。

所有患者均按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有關肩周炎之診斷標準進行診斷,具體如下:①患者有外傷史或慢性勞損史,外感風寒,血氣不足導致發病;②多為慢性發病過程,多集中於50歲;③臨床症狀為肩周疼痛,夜間尤甚,且常可因天氣變化及勞累導致;④患者肩部前後均可及壓痛,肩部肌肉萎縮,肩關節正常活動功能能力受損;⑤患者肩關節X線檢查為陰性,僅於病程較長者見骨質疏鬆。

排除標準:①因肩關節脫位等肩內疾病引起的肩痛;②由冠心病、頸椎病等肩外疾病引起的肩痛;③患者伴有心髒、腎髒以及肝髒等重要髒器功能衰竭或嚴重精神疾病。采用隨機表格法將上述118例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各59例。其中對照組男性35例,女性24例,平均年齡(57.83±4.35)歲;試驗組男性38例,女性21例,平均年齡(56.30±5.31)歲,2組患者在平均年齡、性別組成、病程以及疾病嚴重程度等方麵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治療方法

對於所有患者,在入院後均進行小針刀治療,具體方法如下:患者取坐位,先在患肩尋找壓痛點,每次取其中的1~2點進行標記。囑患者裸露患肩,將同側肘關節屈曲呈直角,前臂置於治療台上並自然放鬆。常規消毒鋪巾後,若標記的壓痛點位於結節間溝及喙突處,處使用小針刀垂直於皮膚進針直至骨麵,遇硬結及條索狀物應做疏通剝離。若標記的壓痛點位於肩胛岡外下緣,進針則不宜太深,緊貼骨麵,遇結節或條索等應予以切開剝離。治療後,針刀傷口采用無菌紗布覆蓋。小針刀治療每5 d 1次,以3次作為一個療程,共進行2個療程的治療。對於試驗組患者,則在小針刀治療基礎上加用口服中藥方劑大秦艽湯進行治療,組方如下:秦艽10 g、川芎10 g、當歸10 g、黃芩10 g、甘草10 g、羌活10 g、白術10 g、生地黃10 g、熟地黃10 g、防風10 g、獨活10 g、茯苓10 g、白芷10 g、白芍10 g以及細辛3 g,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共進行30 d的治療。

1.3觀察指標

1.3.1臨床療效

按照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中醫病症診斷療效標準》中有關標準對臨床療效進行評價,具體如下[4]:①痊愈指肩部疼痛消失,肩關節功能恢複至正常水平,隨訪半年肩周炎無複發;②顯效指肩部疼痛明顯減輕,肩關節功能恢複至接近正常水平,隨訪半年肩周炎無複發及加重;③有效指肩部疼痛減輕,肩關節功能有所改善,隨訪半年內出現複發或加重;④無效指治療後肩部疼痛及活動功能無任何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