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治療前後肩關節疼痛比較按照疼痛的部位及程度對治療前後患者肩關節疼痛情況進行評估。肩關節疼痛程度評分如下:0分,無;1分,輕度;2分,中度;3分,重度。得分越低說明疼痛程度越輕。
1.3.3治療前後肩關節功能比較按照肩關節功能及活動範圍對治療前後患者肩關節功能進行評估。
1.4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 17.0軟件包進行分析處理,對肩關節疼痛程度以及肩關節功能均進行評分,采用x±s表示,組間差異采用兩兩t檢驗;臨床治療有效率采用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均以P[5]。肩部疼痛以及肩關節功能障礙是肩周炎的兩大臨床特征,雖然肩周炎具有臨床自愈的傾向,但本病可經曆數月甚至數年,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現行肩周炎的常規治療方法有局部封閉、製動以及按摩理療等,但其治療效果均不能讓人滿意。西醫對肩周炎可采取手術治療措施,即肱二頭肌長頭固定術/喙肱韌帶切斷術等,雖有一定療效,但患者痛苦大,治療費用高等原因限製了其在臨床上的應用[6]。
小針刀法將中醫治療用的“針”與西醫治療用的“刀”有機結合,取長補短,可定義為介於開放性手術與非手術治療之間的“閉合性鬆解術”。該法避免了西醫的“刀”帶來的手術創傷問題,其切口小、不用縫合,不易引起切口感染,患者無需進行術前準備,治療時操作簡便、治療時間短,患者容易接受。同時,該法也避免了中醫的“針”治療範圍小,鬆解效果不好等缺點,可通過針刀在相對閉合的情況下對肌肉韌帶的高應力點進行及時鬆解,從而打破疼痛-肌緊張之間的惡性循環,減少炎症滲出粘連[7]。本研究發現,單純使用小針刀法對肩周炎進行治療,治療總有效率為91.52%,對於肩周炎的疼痛及肩關節功能均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與既往文獻較為一致[8]。
中醫將肩周炎又稱為“凍結肩”、“肩凝症”等,認為在中老年氣血虛弱、肝腎虧虛以及早年外傷後遺等的基礎上,外感風寒濕邪後,痰濁淤阻,知識氣血筋脈不暢,不通則通。因此,對於本病,中醫的治則為祛風散寒、活血止痛、養血疏筋[9]。中醫方劑大秦艽湯適於本證的治療。方中秦艽苦能燥濕,辛能散寒,祛風除濕,和血舒筋;川芎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當歸具有補血活血的功效;方中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羌活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止疼痛;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化熱;生地黃清熱生津;熟地黃補血滋潤;防風、獨活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茯苓利水滲濕、益脾和胃;白芷、細辛祛風散寒、通竅止痛;白芍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緩中止痛的功效;甘草調和以上各藥。本研究在采用小針刀治療肩周炎的基礎上,聯用方劑大秦艽湯口服,利用其祛風散寒、養血榮筋的特性[10],達到消炎止痛、通筋活絡、通則不痛,從根本病因上著手對肩周炎進行治療。本研究發現,聯用大秦艽湯後,肩周炎治療總有效率顯著提高,達98.30%,肩部疼痛及肩部功能改善比單純小針刀治療更為顯著。通過上述結果不難看出,小針刀聯合大秦艽湯治療肩周炎具有肯定的療效,該療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關長征.中西醫結合治療肩周炎84例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誌,2012,16(13):130.
[2] 靳荷.小針刀治療肩周炎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1,17(13):2035.
[3] 蒯彤.加味大秦艽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虛痹)80例療效觀察[J].北京中醫藥,2008,27(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