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氣血失調引起的損美性病症
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根,氣血循環全身,周流不息,如環無端,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和源泉。如果病邪入侵人體或機體抵抗力下降,造成氣血失調,必會影響機體的各種生理功能,並導致疾病的發生。《內經》中說:“血氣不合,百病乃變化而生。”氣血功能的失常可導致各種美容缺陷和損美性疾病。
氣的失調多表現為氣虛、氣滯和氣逆。
氣虛,主要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養,或者由於肺、脾、腎功能失調而致氣的生成不足,或因勞倦內傷、久病不複所致。表現為元氣耗損,髒腑功能衰退或衛外不固,統攝失職,抵抗能力下降等病狀,可見精神萎靡,倦怠,麵色無華,皮膚枯槁,上胞下垂等。
氣滯,是由於情誌內鬱,或因痰、濕、食積、瘀血等阻滯,影響氣的流通,形成局部或全身氣機鬱滯不暢或阻滯,導致髒腑經絡功能障礙。眼病可見胞生痰核,雲霧移睛;皮膚病可見白斑等。
氣逆,多由情誌所傷或因飲食寒溫不適,或因痰濁壅阻所致的氣機升降失常、髒腑之氣上逆的病理狀態。氣逆最常見於肺、胃、肝等髒腑。肝氣上逆可見麵紅目赤;肝氣鬱結,鬱久化熱,氣火上逆,燥傷陰血,致使顏麵氣血失和則發為黧黑斑。
血的功能失常多表現為血虛和血瘀。
血虛,多因失血過多或因脾胃虛弱、化生不足所致,也因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因素致營血暗耗等造成。表現為麵色蒼白,唇舌色淡,爪甲無華,目睛幹澀,雙耳失聰,形體消瘦等損美性症狀。
血瘀,由於寒邪、毒熱等邪入營,痰濁阻於脈絡,氣滯致血行受阻,或氣虛而血運遲緩,均可出現血液運行不暢的病理狀態。由此可出現麵色黧黑、瘀斑、肌膚甲錯、唇舌暗紫等損美性病症。
因氣與血互根,故臨床上氣血失調多同時存在。
(3)津液代謝失常引起的損美性病症
津液的正常代謝是維持體內津液生成、輸布和排泄之間相對恒定的基本條件,津液代謝失常是損美性疾病的重要病理變化因素之一。
津液不足,多由燥熱之邪或五誌化火等引起,進而導致由髒腑、孔竅、皮毛失其濡養而產生的一係列幹燥失潤的病理狀態,如口鼻幹燥、肌膚毛發枯槁,目陷舌光等。
津液的輸布、排泄發生障礙時,則可內生水濕、痰飲,可出現水腫等症。
臨床上多見津液氣血功能同時失調。如津停氣阻,可見困倦、浮腫等症狀發生;津枯血燥可出現皮膚幹燥瘙癢、肌膚甲錯等病症;津虧血虛又可見麵部瘀斑及斑疹顯露等症狀發生。
綜上所述,損美性疾病的發生無不與經絡係統的病變有關。當各種致病因素作用於人體時,就會導致氣血不和,經絡運行不暢,局部發生閉寒、阻隔而產生各種疾患其中也包括損美性疾患。
3.經絡理論指導下的美容實踐
如前文所述,人體經絡係統溝通聯係髒腑、皮肉筋骨、五官九竅,使其成h有機的整體,同時,經絡係統運行氣血,營養周身,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保持健康體魄與健美。所以經絡學說被廣泛應用於美容學中,成為保健美容和治療美容的重要理論基礎。采用針灸、推拿按摩等方式美容,就是根據經絡學說而行,針對需要保健或治療的體表或麵部某一部位的具體情況,選擇有關經絡的穴位給予刺激,通過經絡係統傳於體內有關髒腑,調節功能,疏通氣血,從而達到使麵部和體表器官健美的目的。
頭麵、五官、筋肉、皮膚與經絡的具體關係簡述如下。
頭麵部與經絡的關係
頭麵部與經絡有密切聯係。手三陽經止於頭部,足三陽經起於頭部,手三陽與足三陽在頭麵部交會,故朋“頭者,諸陽之會”的說法。手足三陰、奇經八脈也與頭麵部相聯通。頭部兩側分布著手太陽小腸經、奇經八脈也與頭麵部相聯通。頭部兩側分布著手太陽小腸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和足少陽膽經。頭麵正中部是足陽明胃經、手心陰心經循行。額部是足太陽膀胱經經過。督脈行於頭“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路,其血氣皆上於麵而走空竅”,“其氣之津液皆上熏於麵”,通過經絡係統將氣血津液源源不斷輸送到頭麵,滋潤榮養頭麵。
五官與經絡的關係
經絡都直接或間接循行經過過官。這在《內經》中有詳細論述。
目:手太陽小腸經至目內眥;手少陽三焦經其支分屬目外眥內眥;手少陰心經上聯於目係;足太陽膀胱經起於目內眥;足陽明胃經筋至目下綱;足厥陰肝經從目係下頰裏;督脈上係兩目之下中央;任脈上頤循麵入目;陰躍交於內眥。
鼻:手太陽小腸經其支抵鼻;中陽明大腸經其支挾鼻孔;足太陽膀胱經其直者結於鼻;足陽明胃經直下結於鼻。
耳:手太陽小腸經入耳中;手少陽三焦經其支者從耳後、耳中出走至耳前;手厥陰心包經出耳後;足太陽膀胱經其支至耳上角;足陽明胃經其支結於耳前:足少陽膽經下其後,其支入耳中。
④口唇:手陽明大腸經其支回繞挾口;足陽明胃經之正出於口;足厥陰肝經其支環唇內;督脈上頤環唇;任脈別而絡唇。
⑤舌:手少陽三焦經其支者係舌本;手少陰心經之別係舌本;足少陰腎經係舌本。
綜上可看出,經絡將髒腑與五官緊密相連。正常生理狀態下,通過經絡輸送氣血津液,保證了五官功能正常。髒腑功能失調,或經絡病變均會影響五官功能,引起損美性疾病。
(3)筋肉、皮膚與經絡的關係
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散絡於筋肉關節的體係,其分布同十二經脈在體表循行部位基本一致,稱“十二經筋”,主要作用是聯綴四肢百骸,主司關節運動。
全身的皮膚是十二經脈的功能活動反映於體表的部位,也是經絡之氣的散布所在。體表的皮膚按經絡的分布部位分區,分屬十二經脈及其所屬絡脈,稱為十二皮部。《內經》講道:“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凡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通過經筋、皮部,使筋肉組織、皮膚同內髒之間溝通聯係起來。正常生理狀態下,通過經絡的聯係、輸送作用,保證了肌肉豐滿、關節疏利,皮膚潤澤,使身體健美。當經絡發生病變時,會影響到相關器官,器官發生病變時,也會影響經絡。而經絡、器官的病變,均會影響筋肉、皮膚發揮正常功能,甚至發生損美性疾病。
刺激經絡可以治療某些損美性疾病。如按摩或針灸足太陰脾經的有關穴位,可以治療麵色萎黃、精神不振、疲勞困倦、皮膚粗糙、毛發稀疏脫落等症;刺激足厥陰肝經可治療肝血不足引起的目澀、近視、麵華無華、及肝鬱不舒而致的乳房發育不良、黃褐斑等症;利用經絡的聯係輸送作用通過耳針可減肥、駐顏和治療頭屑過多等。
4.經穴推拿按摩美容法
經穴推拿按摩是以多種手法推拿經絡循行部位或點按穴位,以達到祛病、健美、養護肢體和皮膚的一種治療和保健方法。
常用抹、揉、推、運、點、掐、捏、叩擊、振、拿、撚、搓、抖、搖、拍等手法,來治療油風、發蛀脫發、發白、遠視、近視、胞虛如球、胞輪振跳、上胞下垂、口眼堝斜、目偏視、針眼、粉刺、黧黑斑、雀斑、酒渣鼻、熱瘡、白癜風、牙宣、蟹足腫、扁瘊、口臭。此外,還可用於防皺去皺、潤麵澤麵、豐乳隆胸、增重、輕身減肥、明目、固發美發等。
5.針灸治療美容法
針灸療法對一些損美性疾病的治療有確切的療效,而且經濟方便,很受患者的歡迎。
針灸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可概括為針法和灸法。“針法”是利用不同的針具,通過一定的手法,刺入腧穴或刺激腧穴、經絡,以達到治療或保健的目的。“灸法”是以經絡髒腑理論為指導,利用艾絨或其它藥物,在穴位上或患處,燒灼和熏熨,借其溫熱效能,通過經絡傳導,起到溫通經絡,扶正祛邪而達到治療和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方法。
常用針灸療法治療黧黑斑、雀斑、粉刺、潤麵、潤唇、增白、明目、除口臭、防皺去皺、酒齇鼻、油風、發蚊脫發、攝領瘡、扁瘊、針眼、目偏視、口眼喁斜、鵝掌風、腳濕氣、灰指(趾)甲、疣目、白駁風等症。
(九)經絡健身法
1.運動與經絡
運動是健康之本。因為運動能振奮人體陽氣,調和髒腑,使氣血流暢,經絡疏通,能健體強身,延年益壽,並能防治多種疾病。所以古人對運動十分重視。《呂氏春秋·盡數篇》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形氣亦然。”《素問·上古天真論》也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度百歲乃去。”其中說的術數,就是修身養性之法,而運動也是這些方法中的一種,並且《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中亦提到根據四季氣候變化,陰陽的消長鍛練身體,如“春三月……夜臥早起,廣步於庭;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於日”等。說明了適當的運動,是鍛練身體,提高機體抗病能力,保持健康的必要的方法。
經絡在人體內四通八達、內而髒腑,外而肌肉、骨骼、肌膚,維持人體各部位的聯係,運行氣血營衛,而運動則能使機體活動,促進經絡的運行通暢,而使筋、骨、皮、脈、肌肉等在運動中得到鍛練而更加強壯,身體也更健壯。適當的運動,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增強心髒的功能。可以促進肺內氣體交換,使肺氣強壯,腠理微密。可以促進脾胃受納腐熟的功能,使肌肉結實有力,可以使筋膜強韌,促使四肢屈伸自如而耐勞。並且運動能強筋健骨,使腎中陽氣得以運行,機體活力增強,生命力更加旺盛,尤其是運動能使營衛氣血在經絡中的運行暢行無阻,髒腑功能平衡,才能使各髒腑組織的功能得到最好的發揮。人體活力充沛,預防疾病,健康長壽才能得到保證。